人类即使是为了完善食品营养、换换新口味、也应该创造丰富的新食品,况且人类还面临食品短缺的严重局面。
通过非农业途径生产单细胞蛋白,是解决人类对蛋白质需求的办法之一。单细胞蛋白,俗称“人造肉”,是一种微生物食品。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单细胞,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实体,用发酵法生产这种单细胞微生物就可以得到极为丰富的单细胞蛋白。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惊人,500千克的活菌体,在合适的条件下,一昼夜可生产1250千克的单细胞蛋白;而一头体重500千克的牛,每天只能合成0.5千克的蛋白质。
“人造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可与牛奶、鸡蛋媲美。1吨微生物的营养价值,抵得上2.1吨精肉或3吨鸡蛋或12吨牛奶。它即可以做食品,也可以做饲料。
合成食品未来也将走上人类的餐桌,它是利用遗传变异微生物或固定基酶制造出来的食物,与天然食品没有两样。科学家预测,今后10多年内,就可以大量生产出这种合成食品,那时,人们就可以吃到合成牛肉、合成鱼、合成虾仁了。
藻类是微生物世界的佼佼者,它可以像高等植物一样以二氧化碳为养分,在太阳下进行光合作用,但生长速度比高等植物快几十倍。一亩地大小的湖泊中收获的藻粉,折合成浓缩蛋白,相当于5吨大豆。在科威特的沙漠中,已建起了玻璃水池,依靠沙漠中充足的阳光培育藻类,提取食品,使荒无人烟的沙漠充满了生机。这为人类利用大自然赐予的空气、水分和阳光制造食品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人们还可以利用变异的真菌和酝母菌,把不爱吃的食物变成美食。比如,人们可以像处理合成纤维一样,把真菌生产出的菌丝按照某种纹理结构编结成型,这样就可以指定生产某种特殊的食品,如牛腿、牛里脊、牛肝、牛筋等。英国已把合成牛肉食品推广到市场,供应合成牛肉汉堡包和冻牛肉馅。
还有一些科学家从人类自身变化,来考虑解决缺粮问题。有的科学家认为,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未来,人类没有必要保持“魁梧”的身材。据计算,如果身高降低1/2,人对食品的消耗量就可以缩小1/8.有的科学家还设想,既然田地里的庄稼是依赖阳光、空气和水合成自身所需的营养,人类是否也能像植物一样,靠这三种自然东西生存呢?
有句古语叫“民以食为天”,的确如此,食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但目前全世界的粮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因此,高科技含量的食物必将会取代传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