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向阳湖文化是有意义
有价值的工作
湖北咸宁将向阳湖文化部“五七”干校视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加以发掘研究并成书、成史,我十分赞成。这件事不仅对鄂南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意义,对我国当代政治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也有价值,能给今人和后人留下点有分量、可供思考和借鉴的东西。因此,从这两方面来看,我对咸宁市和咸安区重视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非常赞赏,积极拥护。
1969年我下放向阳湖时,正当不惑之年。一家四口下放干校3年,对自己有意义,对孩子也有意义。我的人生经历,在咸宁这一段应该说是重要的。早在1996年5月李城外就曾登门采访,我当时不太愿意回忆这段往事,一直没有写出有关文章,因为感到怎么写都很难写出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是身在向阳湖不认识向阳湖。虽然自己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但也不能给志向高远的年轻人泼冷水。是李城外感动了我。十多年来,他坚持不懈地专注于此事,埋头苦干,是值得学习、令人敬佩的。向阳湖文化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能产生今天这样的影响,李城外功不可没,起了第一人的作用。他采访了很多人,发表了很多文章,也约写了很多回忆,有了明显的工作成果。他的执著精神使我逐渐转变了态度。2009年新年伊始,咸宁市和咸安区又在北京举办向阳湖文化人联谊会,我欣然赴会,还有近100名“五七”战士及子女“向阳花”们参加,省文化厅、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也到了场,可见向阳湖文化开发由个人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这项活动自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李城外在继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向阳湖文化书系后,又编著了一套“向阳湖文化丛书”,即将出版,我表示衷心祝贺!
我认为,40年前大批干部下放“五七”干校,是不应该发生的,就像“文化大革命”不应该发生一样,因为它本身就是“文革”的产物。但辩证地看,这批人在那里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也受到了锻炼,也会产生积极的东西,就像苦难的历程也可以产生伟大的作品一样。“文革”时期,在一种不正常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文化部不务正业、整个地搬到向阳湖去了。不仅仅是部里的干部和直属单位的文化人,还有他们的家属和子弟都去了,对这个事情怎么看?怎么写?我看是要从不该发生的事件中总结吸取历史教训。因此,不要回避文化部,因文化部有它的特点,它既有党政干部,还有一大批文化人,是一般的干校代表不了的,身份也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在干校的作为也是别人代替不了的。这些文化人可以写日记,可以作诗、画画,还可以写文章著书,这种独特的经历和作用也是别人代替不了的。我看了陈白尘先生的女儿陈虹写的去向阳湖寻访父辈足迹的文章,觉得很好,读起来感到亲切,能够引发我回忆这段历史。如原文化部副部长李琦患有高血压,他挑着担子在向阳湖的“452”高地劳动,几乎倒在那里;还有一位副部长徐光霄得了严重的哮喘,他在向阳湖干拉风箱的活,大家于是说“两个风箱一起拉”,可见多么辛酸。可值得称道的是,我们的作家、文艺家在那样的一种情况下,也没有丧失他们的信念,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深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这就值得深入挖掘。当时我们被视为接受改造的,但是心里并不服气,怎么文化部的干部就那么不好?我们一样都是党的干部嘛!文化部同志的政治素质并不比其他部的同志差,怎么一到文化部就成了染缸,成了黑的呢?所以那时候心里有气,有时候还爆发出来,顶撞“左派”。这批文化人把亲身经历写出来,能够比较深刻地反映当年的社会现象,使人们不忘这段历史。
我们反思“文革”,不应该忘记向阳湖这一历史现象。因此,抢救向阳湖文化,不要回避文化部,回避“五七”干校。深入研究这种现象,对揭露“文革”更深刻,对后人更有价值。既然发生了,不能不留下历史的资料,不能不留下相关的作品。我们就应发掘它,研究它,从中找到积极的东西,警示后人和今人的东西。所以说,把这篇文章做好又是值得的。咸宁是全国开发干校文化的发源地,卓有成效,填补了当代中国文化史的一段空白。抢救向阳湖文化,会唤醒人们认识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有它的认识价值,认识社会、认识历史。既认识我们党是正确的,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也认识我们党的错误和干部队伍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要纠缠过去的陈年老账。要充分挖掘向阳湖文化积极的内涵,它给今人和后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不管是政治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都是值得的,都是需要做的。党的干部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得到咸宁人民的支持、理解、爱护和关照,这也是值得歌颂的。因为向阳湖“五七”干校都是文化部系统的干部,后来又分出来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作协、文联、出版单位。建议湖北、咸宁的同志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在需要支持的若干事情上,得到他们的关心是必要的。老同志身体还好的话,也可以帮助做点事,疏通一点关系,在关键时候助一臂之力。如“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正在申报“国保”文物单位,文物专家们义不容辞,都应积极出力,早日促成。我愿意在有生之年,积极支持咸宁做好向阳湖文化开发工作。总之,真诚地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向阳湖文化取得更大的收获,产生更大的影响!
是为序。
(作者系原新闻出版署署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