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44700000008

第8章 你知道读懂微表情看透人心的重要性吗?

“普通人在谈话中每十分钟就会撒三次谎。”在美剧《LIE TO ME》中,男主角Lightman如是说。随着这部以表情识谎为题材的美剧席卷中国,引发了一阵民间测谎风潮。伴随TVB电视剧《读心神探》的热播,“微表情”这个新兴名词进入大众视野,社会上再次刮起了“读心术”的风潮,一时间,“FBI教你读心术”之类的书籍开始热销,“非常了得”等猜题类综艺节目更是请到心理专家现场讲解“微表情”的实际应用。在当下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掌握一些“微表情”成了流行的防欺安全盾牌。在一些有着“难言之隐”人群的故布迷阵下,通过“微表情”可以在第一时间看透人心,知己知彼地站在“明处”,为下一步的合理应对做好充分准备。

微表情是一种人类在试图隐藏某种情感时在主观表情前无意识做出的极其短暂的面部表情。“微表情”最短只持续1/25秒,但就是这个一闪而过的表情,会暴露内心的真实想法。有时,一个“微表情”过后却是同内心完全相反的故意“做出”的表情。掌握一些“微表情”的要领,便可以识破那些“假表情”,真正掌握对方的真实心理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社交步调。

“微表情”从心理学上来讲属于心理应激“微反应”的范畴,它仅受人类本能控制,主观思想无法左右、也无法掩饰,更不能伪装。因为当你要操控自己的“微表情”时,“微表情”却已经在出卖你的内心之后逃之夭夭了。即使是伪装能力超强的人,在遇到有效刺激后的第一瞬间也会表现出“微表情”,他的“假表情”只能出现在“微表情”之后。因此,“微表情”可以说是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更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

大脑中有一个叫“杏仁核”的结构,主要用来识别人的面部情绪。有些“杏仁核”特别发达的人,对“微表情”的敏感度就会强,但大多数人却无法捕捉到这一闪而过的“微表情”。因为“微表情”的停留时间异常短暂,甚至是清醒的做出表情的人和大多数观察者甚至是清醒地做出表情的人都察觉不到的。实验显示,只有百分之十的人群可以察觉到“微表情”的存在,但这并不妨碍“微表情”存在的“意义”。很多时候,虽然我们会忽略“微表情”,但我们的大脑仍会受其影响,感受到表情的“不单纯”。比如带有“嗤笑”的“微表情”的笑脸,虽然那个“嗤笑”的“微表情”只会停留不到一秒的时间,但就算没有刻意察觉,你也会更倾向于认为这张“笑脸”是“狡猾的”或“不可信的”,伪装最终失败。但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现出发自心底的“高兴”表情,且其中不含有向左的“微表情”,我们就会直觉地判断这人是高兴的与值得信赖的。

掌握一些“微表情”对我们的正常社交是有帮助的。了解人类的表情反应机制,我们就能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信号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可以纠正之前对“微表情”的错误理解,消除人际上的误解,避免“错判”;更可以彻底了解一个人的“诚恳度”,结交到更多真诚的朋友。因为相比起有意识做出来的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

人类主要拥有七种正常的表情:快乐、悲伤、恐惧、愤怒、厌恶、惊讶和轻蔑。详解如下:

快乐:嘴角向上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纹,眼睑开始收缩,眼角会形成“鱼尾纹”,就是传说中的“喜不自胜”。

悲伤:眼睛眯起来,眉毛向内收紧,嘴角下拉,下巴向上抬起或收紧,就是传说中的“悲从中来”。

恐惧:嘴巴和眼睛张大,眉毛夸张上扬,鼻孔张大,就是传说中的“大惊失色”。

愤怒:眉毛向下垂,前额紧皱到一处,眼睑和嘴唇紧绷着,就是传说中的“怒不可遏”。

厌恶:不顾情面地当面嗤鼻,上嘴唇上提,眉毛呈八字下垂,眯起眼睛,就是传说中的“深恶痛绝”。

惊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口略张开,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就是传说中的“目瞪口呆”。

轻蔑:只有嘴角一侧抬起,露出讥笑的表情或呈得意笑状,就是传说中的“不屑一顾”。

掌握这七种“正常”的表情之后,我们便有了学习“微表情”的基础。

一、“微表情”之“嘿!我看出你在撒谎!”

通常人在撒谎时,眼睛会看向一个方向,手势却朝向另一个方向,用肢体语言显示出“心口不一”。

撒谎时由于自己对自己说的谎话感觉别扭,周身不舒服,通过微耸单肩来放松和缓解。

一个人在言不由衷时肢体动作和语言往往相悖,比如嘴上说的是“是”,却会微微摇头,一般看到相反的意思表达便可认定是在撒谎。

说话时双唇用力挤一下再说出口,说明其话语中有夸大或不确定的成分,被“逼”着说出口很不自然。

人在撒谎时,会自觉地处于劣势,想要寻求自我保护,于是会不自觉地收缩自己的身体,如弓起背部或将手臂环在胸前,又或是把一些物品放在胸前,做出保护性的姿态,寻求一些安全感。

在提问与回答地时侯,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1秒),表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事先准备好的谎言,因为人都有下意识的迫不及待的“答题欲”。

一个人笑的时候,若眼角平整没有出现细纹,则有可能是在假笑。

在受到惊吓地时侯,脸上的惊讶表情只能持续不到一秒钟的时间。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惊讶”了很久,那他多半是一个很好的“演员”。

说谎时身体机能受到主观意识干预,肢体动作与语言往往不能同步。比如一个人大声吼叫着拍桌子表示愤怒,如果他先突然大声喊叫然后用手猛拍桌子,那就表示这个愤怒是“做”出来的,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一个人“真”发怒的话,喊叫与拍桌子会同时进行。

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时,可以通过突然打断他的话来检验,如果他的身体动作突然全部停止,那么他在说谎。

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那么不用再问下去了,因为那通常表示你的质问就是事实。

一个人在撒谎时,会要求与你有更多的眼神交流,密切关注你对他谎言的反应,判断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所以看到一个人一刻不停地盯着你的眼睛,就要小心他嘴里讲出的话了。

如果得到的回答只是生硬地重复着问题,那么表示他头脑正飞速旋转,想着“说谎”后的各种可能性,因此嘴巴会显得笨拙一些。比如,你问“你去过他家吗”,他生硬地回答“我没去过他家”。而不是简单随意的“没有”之类。

一个人在心虚的时候,便会在外表现出“强势”的样子。这就是易经中说的“阴中有阳”,通俗来讲就是“虚张声势”。比如他突然话语重复、声音上扬,强迫对方相信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已经在明确地告诉你“我在说谎”。

当描述一连串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时,如果事情是事先编造好的,那他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条理清楚,但却无法倒叙重复。相反,如果是真实的事件,往往会因为回忆细节而有言辞中断或者前后矛盾的情况,但却可以倒叙重复。所以说,太过流利的叙述往往不可靠。

心理学上讲的回忆机制是这样的,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创造,等同于“思考谎话”。你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眼珠的转动方向来了解他是否对你撒谎。但有些人可能正好相反,所以你在实践前可以先问他一些没有利害关系的简单小事,比如“早餐吃的什么?”在掌握他眼球转动规律后便可以实施你的“测谎任务”了。

一个人在撒谎时,会不由自主地摸鼻子,特别是男人。因为男人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发痒,用手捂住便可“掩饰真相”,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谎言,可见“匹诺曹”的故事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在说谎的时候会比较费神,因此需要不断思考。这时你会发现说谎的人有时会用手扶住额头,一方面表示在思考,另一方面也表示他对说谎很羞愧。同时他的额头会不由自主地冒汗,特别是在夏天。

同样,一个人在说谎时,也喜欢摸脖子,这是一种典型的强迫行为。而说话时抬起下巴实际上则表示他对于说谎特别尴尬。

一个人在撒谎时,打破了自身正常的情绪反射机制,于是在撒谎的时候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甚至根本没有任何表情。所以当你很奇怪一个人在叙述一件很急迫的事情却表现得很平静时,那么他的“急迫”便掺了“水分”。

当一个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通过摩挲自己的双手来使自己安心,这也是通过肢体强迫以便使谎话继续下去的动作。

二、“微表情”之“哦!原来你的情绪不太好!”

当你发现一个人眉毛逐渐上扬并且挤在了一起,就表示对方正在陷入恐惧、担忧与忧虑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安抚。

如果一个在咬嘴唇、摸耳朵,说明内心正在滋长一种控制欲,通过先“控制”自己的器官来缓解控制与增长的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焦虑,由于对外界无法完全掌控的心理落差所带来的焦躁不安。

当一个人鼻孔外翻、呼出粗气,嘴唇紧抿的时候,表示内心有无法抑制的怒气,正在尽力控制不发作,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再火上浇油。

而下巴扬起、嘴角下垂则表示自责,一个人真心改过了,就不用太为难他了。

眉毛向上拉紧表示恐惧的情绪,同时双眼猛然睁大、瞳孔散大则表示恐惧到了极点。

但一个人紧张害怕的时候,血液会从上身向下身汇聚,这时你触碰他的手,会发现双手冰凉,皮肤的温差大于5℃,即常言道“吓得脸发白手发凉”。

用手抚摸额头或一侧的脸颊亦或耳垂,说明他正在控制情绪,表示内心正在紧张中煎熬。

通常紧张时一个人会不自觉地把双手放在大腿上来回摩擦,试图缓和自己的情绪。

当一个人在生气、恐惧的时候,瞳孔会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散大。眼睛直接反映内心,内心的张扬会从瞳孔反映出来。

三、“微表情”之“啊!还是离开你为妙!”

一个人单眼微微眯起来,单侧嘴角微微挑上去,表示不屑与轻蔑,不尊重对方的态度已经显现了。

当一个人用微竖的中指抚弄面部五官时,则表明他对现下的对象有敌意。

上嘴唇别扭地向上翻,露出上排牙齿,同时伴有不屑的眼神,则表示厌恶。厌恶说明已经感到对自身的利益有损,有仇恨的意味在其中,比讨厌、轻蔑更可怕。

当你看到一个人的嘴唇左边向上撩起,做出邪笑,劝你还是及早离开吧,他已经在心怀诡异了。

而一个人眉毛向下皱在一起,却眼睑上扬、眼袋紧绷,一脸邪相,说明此人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有明显的攻击倾向,请马上离开他。

同类推荐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精装版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精装版

    本书是一本用故事来诠释成功、心灵、人生、生命、幸福的书,书中拥有故事的答案,而真正的答案却要靠我们自己去找。
  • 心态决定人生

    心态决定人生

    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你比富人少什么

    你比富人少什么

    本书分析了造成穷人艰难处境的部分原因,指出了穷人自身的种种弱点及社会环境对穷人的不利影响,以现实的态度和辛辣的笔锋,探寻穷人的幸福之路。
  • 打动人心的68个说话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说话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口才欠佳的人生是黑白的。口才的好坏可以决定你的一生!翻开这本书,改变就已经开始!本书从帮助读者提高语言能力和说话技巧的愿望出发,精心搜集了大量语言表述实例,将其概括成50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助你快速掌握各种场合的说话技巧。
热门推荐
  • 一弦离殇

    一弦离殇

    在遥远的时空之中,有一颗璀璨的星球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在这颗璀璨的星球上,曾出现过多彩的文明,而如今,这些文明却是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再也无从找寻。而在这文明消失千年之后,一个被称之为兰家的家族却是从中迅速崛起,并窥得这曾遗失的文明……故事从一名少年离开故土开始展开,而伴随着少年的成长,一系列的阴谋也随之而来,直至千万年之前被封印的西方魔导士解封……
  •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法、知识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时间管理法……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的管理思想、方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有的甚至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发展到今天,管理问题受到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商界精英,掌握、了解各种管理思想与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商业素质。本书汇集了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8个经典的管理方法,集中体现了管理大师们超凡的经营智慧和管理艺术。一书在手,尽览当今世界管理精髓。
  • 周定天下

    周定天下

    一个人吃人的时代,一个天下四分五裂的时代,一个武夫当国的时代,当然也是最后一个以武立国的时代,穿越者将要走向何方……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从小兵到君临天下的故事!
  • 問道仙踪

    問道仙踪

    世人多有传,古有仙话,阐述九歌,遂得其谱,或可通仙。谁成想,几卷残谱面纱背后,却是一场事关家族伦理的大悲剧。沉淀经年,倾力巨著,诚意奉上【仙话九歌其一·问道仙踪】邀你见证,架起一个恢弘的世界。
  • 青春,你慢点走

    青春,你慢点走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悲戚一世子瑶泪

    悲戚一世子瑶泪

    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凤子瑶,我不爱你,今生不爱,来世依然不会爱你!”——司寇君寒“司寇君寒,我只有一个一生一世,无法慷慨赠予我不爱的人,明知前方是万丈深渊,为你我也心甘情愿纵身跳跃!”——凤子瑶“凤子瑶,我明知你心中只有一个司寇君寒,可却依然不由自主的想要靠近你,让我代替他守护你一生一世可好?”——颜孖墨……今生只有一颗心,今世只爱一个人!
  • Dreams

    Drea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性格与命运

    性格与命运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秉性也。众生之间固有差别,那么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在性别上有多大的差异呢?其实性格与命运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区别。女人和男人相比,有时女人能做到的事,男人却不能,为什么?皆因性格不同所致。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生活遭遇,同样的智商,然而到头来女人成功了,男人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性格不同。
  • 逗比日记

    逗比日记

    她,,,那个不平凡的女生,他从来没有奢求太多,只要有懂自己的亲人、真心的朋友、对自己好的男盆友、就够了,但当当初的暴力女变成了这个锋芒尽隐的平凡女生,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改变呢?经历了那么多,她会不会渐渐长大,不再是当初那个只会一味玩的孩子呢?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