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5900000003

第3章 二、时间、空间与宇宙

二、时间、空间与能量

时间、空间与能量是无限的,具有无限属性,它们在趋向肢体上是无限的,构成的时空场也是无限的;不仅无限,而且是不逝的。这一命题似乎与我们感知的差异很大,似乎是我们的常识的悖论,然而,它是合乎思辨逻辑的。无限的必然是不逝的,这是逻辑一致的;在我们是常识里,无限与不逝似乎很不一样。之所以产生如此诧异的感知,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常识的问题,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常识保持严密的思辨逻辑的整理,不要因为是常识就完全肯定,这是不符合求实精神的。在三个趋向肢体中,空间的无限是我们很容易接受的,其不逝的特征也是我们很容易接受的。我们的文学家常常感叹空间与时间的差异,空间依然如是,而时间早以飞逝。在人们的常识的想象里,空间一目了然地铺在那里,而时间是要从中流逝的,至于能量,人们的常识很没有把它加入进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无数英雄。文学家在感叹时间的飞逝,人生苦短,令人心生悲壮。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是如此的印象深刻,几乎让我们无法接受其他的任何一种异样的时间观念。我们对时间的这种认识形成了一种常识,下意识地排斥或者说否定对时间的重新认识。我们何以对时间形成这样的认识,时间流逝,我们总是在比较中认识时间,人生苦短,那时相对于所谓的江山,所谓物是人非的伤感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而对于时间本身呢?

在自然科学中,对时间的研究一直是既定的,就是我们通常感知的时间,而没有深入的研究。一直到爱因斯坦,对时间的研究才有了进展,时间是如此的不同,时间与空间具有了某种关联性,不再是牛顿力学中的那样,它们是彼此孤立的,不相关联的。说实话,我们对既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感知太深刻了,打破这一既定的感知于我们而言非常困难。爱因斯坦有一个设想,把空间的每个点上放上时钟,时钟上的指数将是不同的。时间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并随着运动速度上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现在已经很熟悉由此而创造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一个乘着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兜了一圈回来,发现他的同龄人老了去了,而他依然保持着年轻。还有一些奇特的案例,我在小时侯的一种叫奥秘的杂志上读到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年轻的女人因为某种强烈的刺激而沉睡过去,二十多年过去了,她依然在沉睡中,她的容颜依然如旧,当她醒来的时候,她好象才刚刚睡了一会儿一样,保持着沉睡前的的记忆,依然记着要给她的孩子喂奶。在这里,我们通常感知的时间流逝似乎不在。

时间给我们的感知,均匀地流逝,与其他一切实体都不相关联。至于时间在空间里的均匀分布,那是均匀流逝的前提。当我们提出时间流逝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回答是流向过去,然而这在思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生命实体死去,它的躯体仍然在,生命的逝去只是一种实体形态的变化而已,并不是说逝去就变成虚无,这是我们的思辨逻辑无法接受的,求实精神也不会。再者,时间的无限属性已经使时间是不逝的,而我们所感知的时间流逝只不过是实体形态的变迁而已。因此,时间流逝是一个伪命题,时间是不逝的。时间是什么呢?它是以何种形态存在的?它是存在体吗?

宇宙的时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是一种存在体,如果是,有纯粹的时间存在体,那我们找到它是否就可以永生呢?那是必然的。纯粹的时间是不存在的,宇宙中没有时间存在体,它是和空间、能量三者不可分割的,以时空场的形态存在的。时间只是存在体的一种趋向肢体,它的属性与规律只能通过时空场的不同趋向表现出来。我们了解了时间的本质,空间的本质,以及能量的本质,它们都是存在体的一种趋向肢体,它们的属性与规律都是通过存在体的不同趋向表现出来的,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时间、空间与能量。这同时也告诉我们,认识它们的途径,我们只能通过存在体认识时间、空间与能量,而抽象的时间、空间与能量只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犹如质点和数一样。

在自然科学中,我们通常用隔离法来研究对象,把客体从相互关联的世界中隔离出来,从而对它加以研究。这种方法是依据实体的独立属性,但却将独立属性绝对化了,在思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是不可以的。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犹如牛顿力学中的质点,但我们必须十分清晰,这只是一种认识方法,不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隔离出来的客体不是一个存在体,只是它具有存在体的一些属性所对应的规律,隔离出来的客体是我们的一种创造而已。明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区别存在与认识方法并不是一回事情,弄混了,容易让我们陷入误区,甚至会产生悲观的不可知论。

不同于时间与空间,自然科学在认识能量的时候,明确得出形态的观念,也就是说,能量是有形态的,不同形态的能量具有不同的属性与规律。譬如,核能、电能、热能、机械能、生物能等等,它们表现出不同的能量属性与规律。与此相比,令人遗憾的是,自然科学没有意识到时间与空间在形态上的差异,或者说还没有意识到时间与空间是有不同形态的。能量也是无限的,但能量表现出很强的活泼特征,好象并没有因为无限属性而现得呆滞,其实,无限属性与活泼与否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什么可以表现活泼与否呢?惯性。能量非常活泼,它的惯性非常小,惯性是一种保持的趋向,老保持一种形态,就显得没有什么形态了。时间与空间在这方面就显得很呆滞,但不是说,时间与空间就没有形态了。尽管时间和空间远没有能量那么活泼,但如果没有时间与空间的约束,那么能量的活泼就变得没有多少意义,而且将很容易失去方向。时间与空间也是有形态的,虽然没有能量的形态那么大差异,但我们不要忘记,纯粹的能量是不存在的,能量的形态必然是在具体的实体形态里体现出来的,而且是以时空场的某种形态体现出来的,因此时间与空间当然是有形态的。时间与空间在实体里表现为不同的形态,这是我们认识时间与空间的一条根本的途径。

我们感知的时间是实体形态的变迁累积,我们能感知的时间与空间都是通过具体实体的途径获得的,所谓纯粹的时间与空间,只是思觉的抽象而已。在这点上,时间、空间与能量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趋向惯性表现得很不同。时间与空间形成一种差异不大的分布,差异远没有能量巨大,这就使得时间与空间给人不变的错觉,空间在空间上不变,时间在时间上不变。即使具体的实体形态在质变之中,时间与空间也好象只有淡定,没有变化的痕迹,这是一种错觉,只是它们的变化被能量和质量的变化遮住了,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与能量一样,时间与空间在实体中的形态也是不同的,只是我们没有去注意,忽视了,也是因为它们的变化不大,但它们的变化将是坚定的。一个人年轻、高大、健康、体形优美无不与他的时间与空间形态密切关联,当然,这里表现出更为表象的因素。

关于时间与空间的形态,这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新领域,我们所知道的不多,需要人们深入的研究。这个方向,在哲学上,在思辨逻辑上是成立的,我们不清楚对时间与空间在形态上的研究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但它必然会改变我们对时间与空间固有的认识。我们提出时间与空间的形态观念就已经改变了对时间与空间的认识,时间流逝并不是时间的逝去,而是时间在实体形态上的变迁累积,是实体形态的变化。

宇宙从原始形态发展到表象形态,时间的形态也从原始形态发展到表象形态,空间也是。时间与空间在宇宙中被赋予了很强的方向,能量的方向很差,尽管它们在时空场的形态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从原始形态向表象形态的变迁趋向,但在一个具体的实体里,能量表现出活泼。而时间与空间却具有很强的趋向属性,而这个趋向属性与能量的趋向属性一起构成了时空场的形态趋向属性。自然科学在判断太空的空间距离时,就是通过基本粒子的形态变迁趋向作为依据的,如果没有时空场在形态上稳定的变迁趋向的话,我们就无法依据此作出判断了。

我们感知的时间其实是时间形态,所谓时间流逝其实是时间形态的变迁,而不是时间的趋向肢体本身。我们依据什么来判断一个人的年龄呢?只能通过人的生理形态来判断一个人的年龄,我们判断任何一个生命实体的年龄都是如此的。思辨逻辑的判断是依据同质关系的,通过A判断B,那么A和B必然是同质关系,如果没有这样的同质关系,这种逻辑判断是无法成立的。关于同质关系,我们将在后面作专门的论述。我们通过人的生理形态来判断一个人的年龄,那么人的生理形态与一个人的年龄必然是同质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生理形态包含着时间形态,我们正是通过生理形态里的时间形态来判断出一个人的年龄的。

时间形态在累积变迁上具有极强的方向特征,人只能慢慢老去,而不会反过来,越活越年轻。在生命实体中,时间形态的这一趋向属性是强烈的。对时间、空间与能量研究,物理学作出了更多的成果,其他的自然科学在这方面的研究要少得多,哲学就更是少得可怜。在自然科学里,数学关系被视为一种逻辑关系,被高度重视,一种属性与规律的表述被严格精确到数学关系。这使它们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特征,人们可以根据这种严密的数学关系检验,对认识成果的检验是一个根本的命题,思辨逻辑关系就是检验认识成果的。

数学科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在研究世界中只能作为检验的方法,数学本身是属于影象存在的范畴,尽管它严密对应真实存在,但它本身并不是一种存在。如果用数学来描述世界,我们将陷入困境,犹如毕达格拉斯学派所陷入的神秘主义的困境,数学中的1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它只是对应实体的有限属性。数学关系是思辨逻辑关系的范畴,是从思辨的逻辑关系中衍生出来的量的关系。数学科学成就了自然科学的辉煌,从实体的有限属性抽象出数学关系,但对于无限属性,数学就无能为力了。

时间、空间与能量都是无限的,所以无法用数学去研究它们(趋向肢体),但它们在具体实体里的形态变化是有限的,即使质变也是有限的。时间、空间与能量三者没有纯粹的存在体,是以时空场的形态存在的,它们是构成宇宙最原始的三个趋向肢体,我们人类感知的时间、空间与能量都是它们在具体实体里的形态变迁,时空场是一切实体的最原始的来源,是关联整个宇宙的存在体。任何具体的实体都是在时空场中的,并与时空场关联的,如果我们要寻找一种宇宙的统一机制,那么就只有时空场了。

同类推荐
  • 赤路行

    赤路行

    所有的故事都从苏扶进入临安府开始,一把断刀,一双拳头,一群兄弟,将带领大家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市井江湖。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化龙。且看苏扶,如何搅动杭城黑帮风云,走出一条赤血弥漫的通天之路。
  • 三国之曹昂称霸

    三国之曹昂称霸

    一个名叫曹昂,和曹操长子曹昂名字一样的年轻人穿越到了东汉曹昂身上,他会和历史上的曹昂一样早年战死沙场吗?对于一个熟知历史的现代人来说,他不会和历史上的曹昂一样,他的到来天下必定混乱不堪,就看曹昂如何改变历史!
  • 儒道圣人

    儒道圣人

    这是一片神奇的大陆。这是一个文人的世界。这片大陆有五大国一文院。这个世界,书生可以文气策马长沙。他们出口成章满室异香,泼墨挥毫笔落生烟。是童生?是秀才?是举人?才气充沛否?战诗战词杀敌千里,佛道诗词静心明理这是一个读书人可以惊风布雨,移山倒海的世界,读书明志之后追寻自己的圣道,虽九死亦无悔。这是一段追逐未来的历史,且看叶昊如何带着羁绊,一步步踏上圣路,带着母亲的殷切期盼,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如何于笔端倾泻文采,虎啸苍穹。
  • 隋唐罗成传

    隋唐罗成传

    游走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他的出现给多少人带来了一生中都无法忘怀的记忆。他的亮银神枪、他的白衣白甲、他的追风白马、他的如玉容颜,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的片段渐渐的拼凑出了一个完整但又模糊的他。在有的人眼中,他是生来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翩翩世家公子;在有的人眼中,他是战场上的罗刹,银枪所到之处所有鲜活的生灵瞬间封喉;在有的人眼中,他是面若冠玉,内心阴险毒辣,为了一己之私什么都可以出卖小人;在有的人眼中,他是一个因一纸绝婚书竟然差点哭昏过去的痴情种。这么多的他,到底那一个才是真正的他?
  • 穆星传

    穆星传

    他原本是个书呆子,在偶遇一个妓女后,经历了奇怪的事,却变得不呆了。他为救那个女人,却惹了一场惊天大案,给他的家族带来了灾难。他和他的家族能否摆脱灾难?他和妓女的感情有结果吗?请看书呆子和妓女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暗夜天堂

    暗夜天堂

    她本是命在旦夕,却因他得以重生;她本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却因他家破人亡。当她再次危及生命之时,他再次出手相助、、、、、、她开口,“你可以照顾我吗?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家人,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答,“我会照顾你,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家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怎样的开始,他们谁也无法得知,看天意,却终是要逆天而为、、、、、、
  • 凰女谋:男主养成计划

    凰女谋:男主养成计划

    现代古武世家的三当家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家的废柴嫡女,受尽欺凌。为了寻找回家的道路而踏上了一条攻略男主的不归路,且看她如何华丽转身报的美男归。“唉,不对啊,说好的回家呢?”【文风诙谐轻松,但此文有些非人因素在内,不喜者慎入。】
  • 永生永世

    永生永世

    因为父亲的病情,她认识了他,就用一百万买了她四年的青春,二年过后他前女友回来了......
  • 云阳

    云阳

    那年的春也许来得早了一些,消融殆尽的雪已堆积不起一座洁白的坟墓。
  • 超宝无敌:爹地快投降

    超宝无敌:爹地快投降

    范小米,五级透明检察官,阴错阳差喜当娘。斐之白,最年轻的高级检察官,身份是个谜。他是她的领导,上班时他在她的上面,下班时,她还得在他的下面。某日,范小米在黑板上画着OOXX,要给这父子俩上了一堂生物课。“血缘关系是指,男方跟女那啥之后生出的宝宝,才属于有血缘关系,懂?”父子俩不约而同地点点头,当爹的站起身二话不说,抱起她娘进屋里头去研究血缘关系去了。(贪吃奶包+高能爹地+财迷妈咪)
  • 蓝月界

    蓝月界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孙祥龙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他又能发生哪些传奇故事,一切尽在《蓝月界》
  • 创世之环

    创世之环

    人类的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类总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挣扎求存也好,混吃等死也罢。也许是时候改变了跟随时代的步伐,最后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 出京口

    出京口

    气吞万里无风云,斩仙弑神武圣人刘裕刘寄奴。乱世出枭雄,世道大乱,英雄辈出,他就是那颗最为耀眼的星辰。他出身寒门,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南朝第一帝。本书通过演义的手法为您呈现刘裕波澜壮阔、热血沸腾的一生。
  • 绝世明王

    绝世明王

    年轻的强者遭人陷害追杀,危机不可化解之时立下誓言“我若不死,定叫你们不存于世上!”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