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的祖辈曾是宋国的大贵族,因受排挤而逃到鲁国。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鲁国陬邑宰,是个地位不高的下级武官。孔子生下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17岁时又失去了母亲。孔子于贫贱中长大,曾给季平子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吏。由于孔子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形成了在当时独树一帜的思想体系和智谋方法。他的才华虽曾得到过齐景公、卫灵公、楚昭王等君王的赏识,但由于下面卿大夫的反对而未能被重用。到鲁定公时代,孔子曾有一段政治上得意的短暂时期。孔子以自己的才智帮助鲁定公平定季氏的家臣公山不狃联合阳虎进行的叛乱之后,在公元前502年孔子49岁时,被鲁定公封为中都宰,一年之后又升任司空,又由司空升任大司寇。公元前500年,孔子曾跟随鲁定公赴“夹谷之会”,取得了使齐国归还侵占鲁国土地的外交胜利。公元前497年,孔子组织兵力打败费人。公元前496年,孔子55岁时,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代理宰相)。孔子与闻国政三个月,鲁国大治。齐人害怕了,便施反间计,鲁定公中计,疏远孔子。孔子被迫离职,从此周游列国14年,以自己的思想和韬略游说各国国君,在当时虽未得到重用,但他教育出来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等众多学生,在从政智谋和教育智谋方面,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孔子死后,学生们把他的言论编为《论语》一书,是中国智谋宝库之中的瑰宝。
《老子》,又叫《道德经》,相传是一个被人们称为“老子”的隐士所写。老子究竟是谁?是先秦什么年代的人?在秦汉初年就有不同的说法。司马迁作《史记》时,记载了不同的说法:作《老子》的可能是当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的楚国隐士,这个隐士可能是与孔子同时而稍早的李耳,字伯阳,谥曰聃,即老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可能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也可能是孔子死后120多年的战国时代的太史儋。这一难题尚待史学家们去进一步考证。但《道德经》是道家理论的奠基著作,这是没有疑义的。
我赞从作《老子》者为李耳之说。李耳,字聃(一说字伯阳,聃是谥号。或说老氏,名聃),后人称其为老子。他生于公元前571年,和孔子是同时代人,大约比孔子年长20岁,做过周室收藏室的官,管理图书,后来他看到周室衰微,自己也隐退了,有人看见他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一去不复返,当了隐士。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他提出的“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产生过很深的影响。传说老子活的年龄很大,大约有90岁吧。太史公司马迁估计他大概活了160岁,或说200岁。这种估计不大可能。
有一次孔子到东周国都洛邑,向老子请教关于礼法的学问。老子告诉他:“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回去后,对弟子谈及他对老子的印象说:“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跑。至于龙,我却无从知道,它可以乘风直上云天。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可真如龙一样。”
现存的老子《道德经》一书,分上、下共八十一篇约五千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民间谚语形式写成的韵文哲理长诗,集中代表了老子的思想,既是哲学名著,也是著名的智谋著作。唐代王真在其《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中称:“《老子》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王夫之说《老子》为“言兵者师之”。林语堂先生说他是“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灿烂的自保的阴谋哲学”。
“无为而治”是老子最重要的政治智谋思想。“为无为,则无不治”。“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太上,不知有之……”他认为,圣人应以“无为”的态度来治理社会,就没有治理不好的。认为爱民治国,顺自然而无作为,是圣人大德之一种。最贤明的国君,是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民各守其性,各安其生,人民完全是无拘无束,很自然地劳动生息,甚至不知有国君的存在。而最下等的国君,是那种以权术愚弄人民,以诡诈欺骗人民,法令不行。人民轻侮这样的统治者。因为这种国君本身就无信义可言,人民当然也不信任他了。他赞赏最贤明的国君,这种国君反而悠闲无为,并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却能安居乐业,获益丰足。年年如此,人民似乎并不觉得这是贤明国君的功劳,反而认为,我们原本就应该这样。阳子居曾问老子,英明的君王怎样治理天下?老子说:“英明的君王治理天下,功业普及,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教化万物,百姓并不感到依靠他。人民无法说出他的影响,但人民都乐于跟他在一起。”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在这里,极力主张通过道家精神的修炼,将自身的情欲和妄想日渐去除,使自己达到“无为”的境界,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不愁治理不好天下。相反,如果凭着自己的意愿一意孤行,反而不能治理天下。
关于“祸福”,老子告诫人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思想,含有深刻的辩证法,后来不但在政治领域,在军事领域,许多聪明的将帅也都从中悟出许多道理,在变幻莫测的战场上,始终把握主动。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老子的治国之道。他认为,治理大国,就像烹烧小鱼一样,你不能老是翻动它,下面火烧着,锅又热,你要是不停地翻,那小鱼不碎才怪呢。其意在于,治理国家,要有长远之策,不能朝令夕改,或政令频繁。否则,人民会无所适从,或不堪烦扰,终日不安,总不知明日有何变故,这样的国家有不乱的吗?老子的这一思想,仍是出于他的基本政治谋术“无为而治”,是一种具体的治国方法。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而能产生许多警示后人的智谋思想。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他认为,人若能守柔弱的法则,就可以战胜敌人而保存自己。故曰:“弱者道之用。”他用水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天下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也再没有比水的力量善于攻坚了。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屈求伸”是老子处世、治国的智谋艺术。可见老子并不消极,而是比较讲究斗争的智谋和艺术。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军事、外交领域,这种智谋思想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关于战争,老子的基本思想是:“夫佳兵者不祥之器者,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型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因而他主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他说,以力服人,人必不服,待有机可乘,还会得到报复。不得已而用兵,也只求达到救济危难罢了,绝不能逞强黩武。他认为,当时频繁的掠夺财物的不义战争,是统治者的罪恶,是因为统治者私人占有欲的恶性膨胀,因而他强烈地反对战争。但是他同时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在反对别国侵略时,可以使用战争。“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即使不得不使用战争时,也应以平静、淡然、没有私愤和贪欲的态度对待战争。“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这就是说,即使是正义战争,胜利也就算了,不可逞强。制止了侵略就应立即罢手。“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就是胜了,也不要得意。胜而得意,就是喜欢杀人。而喜欢杀人的人,天下人不会归服他,他也就无法治理天下。
关于用兵,老子曾引用当时兵家名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意思是:我不敢先挑起战端以伐人,只有不得已才起而应战。在作战时,宁可退避三舍,不敢逞强冒进。以这种思想率军作战,则“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这在用兵智谋上实际上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方针,虽有行阵,却好像无阵无列;虽欲振臂,好像无臂膀可举;虽有兵器,却好像无兵器可用;虽对强敌,却好像无敌可赴。愈这样,却常可制敌于先。老子还告诫,“祸奠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统兵作战,致命弱点是轻敌。轻敌几乎丧失了最根本的东西——宝。老子谓“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爱,视士卒如赤子而尽力保护,所以能使部卒生勇武之气。俭啬则可积德蓄资,应用无穷。不敢为天下先,反而能得到天下拥护。三宝之中,以慈为最贵。以慈爱统御,战则胜,守则固,老天也会护卫他。老于说,善做将帅的,不会表现凶猛的样子;善于作战的,不会暴怒;善于克敌者,甚至不与敌交锋;善用人者,反而常处众人之中。“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战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还有许多智谋思想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等。后人在运用老子这些智谋于社会实践时,往往会发现,一部《老子》其实处处都闪耀着智谋思维的火花。
老子是研究统御智谋的。他也是个政略家。苏秦、张仪是纵横家,主要特点是外交上的纵横捭阖,通过研究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以外交为达到目的的主要手段。其中尤其是苏秦,身挂六国相印,对外交智谋运用得十分自如。
然而,春秋战国时出现的智谋大家更多体现为兵家的管仲、尉缭、孙膑、孙武、鬼谷子这些人对于军事智谋,对于其他智谋的重要贡献。在诸子百家中兵家应该说是最为辉煌的。因为战乱年代,要以力取胜,以智取胜,更多的是用军事统帅、军事将领,所以兵家的著述比较多,兵家的观点比较深刻,兵家的地位也最高。这一时期兵家的代表作,除了世人比较熟知的《孙子兵法》之外,还有《鬼谷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另外,管仲这些人虽然不是以兵法传世,但他的政略著作后人也是当作兵书而顶礼膜拜的。他同老子、孔子一样,在研究政略时,切入点常常是战争和军队,治国和安邦。应该说这一时期,在智谋学方面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同时达到了一个高峰。
智谋的平稳发展期
在这高峰期之后,经过秦、两汉,到唐、宋、元、明、清,这一阶段是智谋的发展期,有着两千年的历史。有人说这一阶段的智谋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因为这一阶段涌现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汉时的张良、刘邦、韩信,三国时的孔明、曹操,唐朝的李世民,元代的成吉思汗,以及清代的康熙、乾隆等等。
张良,字子房,又以封地称留侯。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85年,相传为秦汉间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出身名门望族,其祖及父五世为相韩国。韩被秦灭后,他图谋复韩,曾指派刺客持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锥击秦始皇而未中,因此获罪逃亡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北)藏匿。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立即聚众响应,先投项羽之叔项梁,并劝说项梁立韩国贵族后裔成为韩王,实现了自己复韩的理想。后韩王因投靠刘邦为项羽所杀,张良复归刘邦,成为刘邦的主要谋臣。他深谋远虑,而且出谋必胜,很为刘邦赏识和佩服,赞誉他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杰。他为刘邦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绩,是汉代立国的大功臣,是史家所称“汉初三杰”之一,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名扬史册的大智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