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论今”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将两辆一模一样的新车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社区,其中一辆车保持原样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另外一辆摘掉车牌,打开车顶,停放在一个相对杂乱的社区。一周后,前一辆车完好无损,而后一辆车早就被人偷走了。詹巴斗又把那辆完好无损的车的一块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几小时后,车就没有了踪影。
“点睛释义”
何为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也叫破窗效应,是指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受詹巴斗的启发,美国政治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栋建筑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建筑物上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种现状会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公众麻木不仁的环境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基于此,他们提出了“破窗理论”。
目前,破窗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之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内部控制理论。
破窗理论与内部控制
破窗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醒我们一些重大问题的发生可能只源于不为人所注意的某些细小事件,加强对大问题出现前的若干小事件的控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提高控制的效果,必须使控制面向未来,要在不良后果出现前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要关注那些“小事件”。同时,也要抓好事后控制即反馈控制,就是在不良后果发生后,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进一步蔓延,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一是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做到有制必依、违制必究。内部控制制度在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提高信息有用性、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之后,必须严格执行。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在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的同时,也要让员工熟悉所从事岗位的具体规章。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企业管理层不但要追究,而且要严格追究,绝不给不法行为可乘之机。
二是对内部员工加强教育,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如果说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成功的保障,那么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力度及效果。有制不依或低效率执行,等同于没有制度。企业要从整体上提高员工素质,教育职工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按程序办事,不做“破窗”第一人;要鼓励“补窗行为”,通过表扬、奖励措施使“补窗”深入人心,成为众心所向。
三是重视组织结构调整,推动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属于内部控制框架中的控制环境范畴,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与执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模式。如海尔集团为营造使企业不断创新的机制,保持企业的高效运作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其组织结构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由最初的职能型调整为事业部制,后根据需要又进行流程再造。海尔集团的组织结构总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动态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创新的内部动力机制问题。相反,巨人集团的组织结构则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集团内虽设立有董事会,却只是摆设,巨人集团的每一次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说了算。巨人大厦事件后,史玉柱深刻领悟到“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在创业初期充分体现了决策的高效率,但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个人的综合素质还不全面时,如果缺乏集体决策的机制,企业的运行就相当危险。”
四是建立严格的授权和责任控制系统。授权可以使企业的整体工作分解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各行其职,使每个个体既是授权权力行使者,又是责任的承担者。如海尔集团内部每项业务都有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及相应的检查制度,以保证授权后所处理业务的质量。公司的每一部门分工明确、责任清楚,从根本上保证了公司各项日常业务的正常运转。企业建立授权之后,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使每一个人的工作能自动相互检查其他工作,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对每一岗位设置工作流程图,在流程图中明确规定每个人应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通过流程图的设计可使管理过程标准化。通过授权及责任的明确使管理的各要素全部处于控制之下,使各项管理工作都确定主管人、责任者、配合者、审核者、工作程序等,使企业成为权责明确的组织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