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论今”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利福德·盖尔茨曾在爪哇岛生活过一段时间。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这位学者无心观赏风景,而是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内卷化”。
“点睛释义”
内卷化效应
“内卷化”现象被提出之后,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很快,这一概念便被广泛应用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术研究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内卷化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吴女士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行政助理已经有两年了。公司虽然不大,但在广告行业里也小有名气,让吴女士一直忧虑的是:公司不断引进新员工,而她依旧是个“不起眼”的行政助理。工作两年了,职业生涯却停滞不前。又比如,张先生刚参加工作时是位销售高手,业绩骄人,拿的业绩奖励在同级别的销售员中是首屈一指的,但几年下来,身边一起进来的同事由于进步飞快,慢慢被提升,而自己却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原地踏步。
观念决定出路
诸如此类的实例举不胜举,面对这些屡见不鲜的“内卷化”情况,人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会停步不前?是他们天赋不够,还是努力不够,抑或是老天爷没有给他们机遇?分析个人的内卷化情况,根本出发点即在于其观念。
中央电视台记者到陕北做采访,采访对象是一个放羊的男孩,留下这样一段经典的对话:“为什么要放羊?”“为了卖钱。”“卖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呢?”“生孩子。”“生孩子为什么?”“放羊。”这段对话,可以说是“内卷化”的形象诠释。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观念决定出路”。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这一生只能如此,那么命运基本上也就不会再有改变,生活就此停滞不前;如果相信自己还能有一番作为,并付诸行动,那么可能大有收获。正如人们常说的,“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取得成功并不难,难的是把成绩归零,从零的起跑线开始下一次的比赛。
几千年来,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并未见大的改变,而更严重的是,人们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放羊小孩的几句话刻画出了一种“内卷化”的生活状态,这无疑折射出了当时许多陕北农民的思想观念。多少年来,很多农村的百姓生存境况并没有发生任何改进,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想过要改进。思想观念的故步自封,使得突破内卷化模式的第一道关卡变得异常困难。
生活陷于内卷化的人们迫切需要改变观念,而那些成功人士则更需要理念更新,否则内卷化的后果会更为严重。一个人要摆脱内卷化状态,就要先确信自己是否还有上进心。如果有,那就再看看自己掌握的技能是否纯熟,精益求精,发挥极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