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论今”
冯梦龙在他的《笑府选》中讲了一个读书人砍价故事。有位读书人多年未能求取功名,最后改做生意。有一次,他要到苏州去进货。他的同乡告诉他说:“苏州人做生意很贼,价格一般要的很高,你要记得杀个半价。不管他要价多少,你只要记得还价一半就对了。”读书人听后感觉非常有道理,便牢记于心。果然,当读书人到一家绸缎店准备购进绸料时,不管老板怎么降价,他都会砍掉一半价。店老板非常不高兴,生气地说:“算了,你别砍了,干脆我奉送你两匹得了。”
这位读书人赶紧施礼道:“不行,我只要一匹。”读书人的这种死板、不知变通的还价方法,不禁惹人捧腹。我们在买东西时,讨价还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作为一名理性人,买卖双方都会努力取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什么情况下,双方才最有可能达成一致呢?这就要看商品的均衡价格了。
“点睛释义”
什么是均衡价格
我们知道市场规律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后,需求量就会增加,这时就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导致物品的价格上涨,反之亦然。问题是,难道供求关系将永远以这种形式循环下去吗?它们中间就没有一个平衡点吗?其实这种平衡是存在的,也就是均衡价格。
在日常生活中,小麦被称为“细粮”,而玉米则属于“粗粮”。长期以来,小麦的价格始终比玉米贵一倍左右。可是近几年来,玉米的价格却不断上扬,在一些地区甚至超过了小麦的价格。比如,2007年东北地区玉米的工业收购价上涨到1.50元/公斤,而当时每公斤小麦的市场价格仅为1.40元左右。人们不禁要问:玉米凭什么比小麦贵呢?其实,这种价格的变化说明它们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近几年,我国各个地区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地方的粮农压缩了玉米的种植面积,改种了蔬菜、药材等收益高、见效快的经济型作物,致使了玉米总体产量的下降。虽然玉米产量减少了,但现实中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比如,猪肉价格的疯涨调动了广大养殖户的养猪积极性,养殖业使玉米饲料消费量大增。同时,玉米通过工业深加工可以制造出多种产品,使得工业对玉米的需求强劲增长。而小麦的功用比较单一,需求没有大的变化,且产量稳定,价格也就不会上升。这种价格的波动,体现了经济学上的均衡价格理论。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所谓均衡价格,就是指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同供给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如果供需不平衡,则价格就会波动,即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会上升;需求小于供给,价格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市场的供求是围绕均衡价格上下震荡调节的。均衡价格的形成即价格决定的过程,它是经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使市场的无规律性自动调节呈现规律性。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价格均衡。
价格机制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普遍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通过价格调节对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各经济主体的决策进行协调,使得消费者的购买量与厂商的产量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哪些产品”、“如何进行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都由这个市场价格机制来决定。由市场的供求均衡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在这种状态下,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产量组合,刚好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产品消费量组合相一致,因而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针对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传递情报;二是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三是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这三种作用是密切关联的。
什么是均衡数量
所谓均衡数量,是指在均衡价格下达成交易的数量。在均衡价格下,买方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刚好与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等。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认识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关系。
2008年北京某果汁企业投资了4000万元兴建了一家现代化的浓缩果汁厂,并于2009年正式投产,每天可收购加工苹果500吨,每千克收购价为0.50元。投产之初,企业通过稍微偏高的价格来吸引果农向企业供果,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而厂家与果农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媒介,那就是水果商贩。按照水果贸易中多年形成的行规,三方在合作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价格,即商贩的利润底线是每千克5分钱,如果低于5分钱,就会亏损,而如果比5分钱高很多,果农们就会自己运送水果直接与厂家进行交易,所以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收购价格会自动下降。这么一来,在企业、果农、商贩之间,5分钱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不仅影响着果农与商贩之间的交易价格,同时也决定着商贩和厂家的交易价格。而以均衡价格交易的苹果数量即均衡数量。
当我们了解均衡价格的相关知识后,就可以运用这个原理来分析预测相关的价格,这对我们的投资决策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