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论今”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有一年和家人到波茨坦行宫去度假。当他兴致勃勃地准备登高望远时,眼前一座破旧的磨坊挡住了他的视线,这令他大为扫兴。威廉一世马上命令侍从和磨坊主进行交涉,答应支付他一笔不菲的补偿,让他尽快拆除这座磨坊。但磨坊主是个十分固执的人,他坚决不肯拆除。此时的威廉一世非常生气,随即命手下强行拆除了磨坊。
磨坊被拆后,磨坊主非常气愤,竟然一纸诉状将威廉一世告上了法庭。当人们都以为磨坊主会被驳回起诉时,法官竟然裁定“威廉一世擅自运用皇权,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财产权利,责令被告限期在原址上重建一座一模一样的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相应损失。”败诉的威廉一世只好命人重建了磨坊。这座磨坊至今仍被法国政府保留,并成为著名的游览景点。
这则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公民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认识了产权在我们这个社会运行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点睛释义”
产权的本质是什么
产权,顾名思义,就是对财产所享有的一种排他性的权利。也就是说,作为产权的主体,可以依据自己的意志独立享有支配处理产权客体的权利。比如,你拥有一块土地的产权,那就意味着你可以自主决定如何处置使用这块土地,或者用来种植粮食,或者用来放牧,也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只要你愿意,没有人能干涉你如何使用它。也就是说,这种处置土地的权利一定是排他性的。
产权关系是我们这个社会运行的基础,不同的产权关系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不一样的。黄牛与大象都是自然界的一种物种,都给人以憨态可掬的印象。大象与黄牛相比,身强体壮,不怒而威,即便再凶猛的狮子、老虎,也要对大象敬畏三分。无疑,在自然界这个弱肉强食的生态链下,大象是当之无愧的强者。但在现实中,大象的境遇却岌岌可危,数量在急剧地减少,甚至有种群消失的危险。而黄牛却“人丁兴旺”,衣食无忧。可以说,黄牛远比大象要幸运得多。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象的牙齿、皮及肉都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而黄牛作为牛肉的来源,也有着非常高的经济价值。那么为什么大象的经济价值会威胁到自身物种的存在,而黄牛的经济价值却可以使黄牛获得了护身符呢?原因就在于大象是一种公共资源,而黄牛属于私人物品。一个是有主物,而另一个是无主物。由于野生大象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没有人能从保护大象的工作中得到直接的好处。相反,那些猎杀者却可以不付任何饲养成本就能够得到可观的收益。而黄牛不一样,它生活在私人的牛圈里,牛主人会尽可能地维护牛群的安全,并把牛喂养得膘肥体壮,以便卖个好价钱。
这就体现于产权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物可以得到物主人的保护,即使物主本身再弱小也没关系,社会及法律会为物主人提供产权的保护。有了产权的保护,社会的经济秩序就可以建立起来。虽然宰杀的牛比猎杀的大象要多得多,但我们永远不会担心牛会消亡,牛群将永远繁衍下去。而大象的命运可就截然不同了。可见,不同动物的命运不同,不仅在于其本身的经济价值,也在于它的产权问题。
但现实中,绝对的权利是不存在的。你会发现,在你的土地上还有许多约束条件存在,也就是说,这种排他性的权利是有一定限制的。例如,根据国家法律,你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鸦片,也不能禁止别人的飞机飞越你的土地。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把产权定义为附带一定约束条件的拥有。
将产权理解为附带一定约束条件的拥有,虽然比较全面和准确地概括了权利主体对客体的占用、使用、处分的权利,但它也有一个显著的漏洞,就是不能解释某些行为对某个人来说是被禁止的,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却可能恰恰是合法的这种特殊情况。比如,同样一把砍刀,官兵可以用来杀敌,但百姓却不能用来砍人;同样一块土地,开发商可以用来建造房屋,但百姓只能用来种植庄稼。其实,无论是建造房屋还是种植庄稼,都是一种赋予土地上的行为。拥有一件物品的产权,也就是拥有与这件物品有关的一定行为的选择权。因此,产权本质上就是一种附条件的行为上的选择权。
什么是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本质上是一种附条件的行为上的选择权,而这种选择权在社会关系中也就体现为产权主体围绕各种产权客体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利益的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在得到法律的认可之后,就形成了法律意义上的产权关系,即在法律上对土地、牛羊、金钱、专利、名誉等的占有、支配与使用的关系。一旦人们对财产的占有关系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产权就具有了确定性、独立性和价值性的特征。当产权与法律相结合,就产生了产权制度。
什么是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的名字来命名的。科斯定理是产权理论体系中的核心理论。我们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科斯定理:如果市场的交易费用为零,并且产权界定清晰,无论最初产权属于谁,交易双方将受市场规律的驱动,通过互惠互利的交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科斯定理的精华在于它揭示出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安排之间的关系,它指出了交易费用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为人们在产权安排决策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交易费用理论不仅是研究经济学现象的有力工具,也可以解释许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比如,当人们进行一件事情时,如果交易中需要付出的代价(不一定是金钱代价)过高,人们很可能会选择交易费用相对较低的替代方法,甚至会放弃原有的想法;而当一件事情的结果相同时,人们一定会选择付出代价较小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