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7500000005

第5章 绘画艺术(5)

1.清中的山水画——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是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宋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些职业画家,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般指金农、黄慎、郑燮、李鳏、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另外,也曾列人八怪的画家还有华岳、高凤翰、边寿民、闵贞、李勉、陈撰、杨法等人。由于人数众多,故有“扬州画派”之称。其实,扬州画派诸家在艺术上面目各不相同,但也共同之处:首先,由于他们大多都出身于知识阶层,虽有人任过小官,但最终都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画抒发不平之气;其次,他们都注重艺术个性,讲求创新,强调写神,并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画面主观感情色彩强烈,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诗书画的有机结合。这些因素使得他们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以标新立异的精神给画坛注人生机,并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清中的山水画——宫廷画家

清代宫廷绘画,以康乾两朝为最盛。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有专在内廷所设画院机构供职的宫廷画家,也有兼任官职的大臣画家和院外卓有成就的画家。各自以不同的技艺受到皇室的重用。康熙年间有焦秉贞、冷校、唐岱等人,乾隆年间有丁观鹏、金廷标、姚文翰、徐扬、汪承霈、张宗苍等人。还有一批外国传教士画家,以郎世宁为代表。他们日常所绘的主要题材有:描绘帝后及皇家、大臣等上层人物的肖像画;表现宫内生活场面的宫廷生活画;纪录当代重大画史事件的历史纪实画;装饰宫廷用的山水画及花乌画等。院画的形式多种多样,人物有工笔重彩和内描两种画法,花鸟画也有工笔和没骨两法,山水则宗四王一派,另外,中心合璧的画风也风靡一时,唯独水墨写意画没有传播。

三、清晩期的绘画

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两位比较著名的人物画家,他们就是改琦和费丹旭。他们善画人物、佛像,尤精于仕女,有“改派”和“费派”之称。

1.改琦

改琦(1774~1829),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先祖为西域人,后侨居松江。擅长画仕女,亦能山水、花草。所画仕女,形象纤细俊秀,用笔轻柔流畅,创造了清后期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他绘制的《红楼梦图咏》木刻本,流传广泛,深得时人好评。所作人物、肖像也很简洁生动。传世代表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玄机诗意图》轴等。其孙改篑,传家学,亦善仕女。

2.费丹旭

费丹旭(1801~1850),字子苕,号晓楼,又号环溪生,浙江乌程人。父亲费钰长于山水,幼得家传,因家贫寒,不得不依附豪富之家,绘画以供人玩赏。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他笔下的仕女形象秀美,用线松秀,设色轻淡,别有一种风貌。代表作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十二金钗图》册,画红楼梦十二金钗肖像。亦长于肖像画,后期所作《果园感旧图》卷,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技巧更趋成熟。也能山水,取法王翬和恽寿平。承其艺者其弟费丹成、子费以耕、费以群等。他的画风对近代仕女画和民间年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清后期的山水画

四王的派系势力在道光、咸丰年间渐呈衰微之势,有成就的画家不多,只有汤贻汾与戴熙的山水有所突破,为时人所重,钱杜、胡远、吴榖祥、吴庆云等人的山水,也被称誉一时。

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号雨生,晚号粥翁,江苏武进入。曾官温州镇副总兵,后寓居南京,太平天国攻破金陵时,投池而死。其人多才多艺,于百家之学均有所造诣,工诗文书画,精于山水,亦能花卉松柏。其山水受董邦达影响,承继了“娄东派”衣钵,后来,发展了淡墨干笔玻擦法,枯屮见润,自创一格,境界平实。在当时与方薰、奚冈、戴熙齐名,有“方奚汤戴”之称,其妻董婉贞与诸子女亦善画。

戴熙(1801~1860〉,字醇士,号榆庵,自称井东居士、鹿林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兵部侍郎。工山水,亦善花草、竹石。山水师属于“虞山派”,因受奚冈影响,画风亦近于“娄东派”面目。其山水,多用擦笔,干皴湿染,布局妥贴,但稍平淡。故宫博物院藏《忆松图》卷为其代表作。其弟戴煦及诸子均善山水。

钱杜(1764~1845),字叔美,号松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主事,性潇洒好游。工山水、花鸟、人物,山水宗法文徵明父子,多细笔,秀雅静逸,但过于细弱。故宫博物院藏《秋林步月图》轴反映了他的典型面貌。

胡远(1823~1886),字公寿,号小樵、瘦鹤、横云山民,以字行,华亭人,居上海。以卖画为生。工山水、兰竹花卉,尤喜画梅。山水秀雅,以湿笔取胜,如故宫博物院藏《夏山欲雨图》轴,风韵近董其昌。所作花卉比较豪放,如故宫博物院藏《松树桃花图》轴,近于陈淳一路。

吴穀祥(1849~1903),字秋农,号秋圃,浙江嘉兴人,居上海卖画为生。山水近法戴熙,远师文、沈,风格苍秀沉郁。

吴庆云,字石仙,号泼墨道人,以字行,上元(进南京)人,寓上海。山画山水,参以西法,描绘烟云雨景,能出新意。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剑阁云深图》轴、中央美术学院藏《海州全景》通景四条屏等。

1.海派

与清代中期的扬州因经济繁荣出现了以“八怪”为代表的新画派一样,鸦片战争后辟为商埠的上海也由于经济的发展,成为了东南地区的文化中心,许多以卖画为生的艺术家迁居于此,开始了他们在上海的从艺生涯,由于他们而对的欣赏、购买对象是新兴的市民阶层,所以他们的艺术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除了保持传统文人画的要求之外,他们更加注重从西画技巧中吸收营养,以及向民间艺术学习,形成了被称为“海上画派”的群体,简称“海派”。其代表人物有赵之谦、虚谷、任熊、任薰、任颐、吴昌硕、蒲华等人。

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号益甫,又号梅庵、悲鞔浙江会稽人。咸丰举人,历任鄱阳、奉新、南昌等地知县。篆刻、书画皆成就非凡。绘画上承明代陈淳、徐渭以来的写意幽传统,并融入金石书法之趣笔墨变化多样。所绘写意花卉为人称道,他扩大了花鸟画的题材,日常菜蔬也进入了他的笔下,传世代表作品有:上海博物馆藏《秋葵芭蕉图》轴、《菊花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绣球图》轴、《山茶梅石图》轴等。他重视创格和从俗的艺术风貌,创立了海派的基调,被称为“前海派”。

虚谷(1823~1896),俗姓朱,名怀仁,别号倦鹤紫阳山民,出家后名虚白,字虚谷,安徽新安人。曾任清军参将,后出家。往来于扬州、苏州和上海之间,以卖画度日。善画花卉、蔬果、禽鱼、山水、人物和肖像,尤精于花鸟和动物,所绘金鱼、松鼠、仙鹤等,活泼清新,简练夸张,情趣动人。用笔善用战笔、断笔,中锋、侧锋、逆锋并用,线条断续顿挫苍劲松秀,有清虚之意。传世画迹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菊鹤图》轴、《鱼戏图》页、《松菊图》轴等。

任熊(1822~1857),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寓居苏州上海,以卖画为生。与其弟任薰、弟子任颐、子任预并称“四任”。工人物、山水、花卉,尤以人物著称,技法全面。师陈洪绶法,用线如铁脚银钩,造型夸张别致,富于装饰趣味。居姚燮家时,作一百二十幅的《姚大梅诗意图》册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为其杰作。白描人物画《列仙酒牌》、《于越先贤传》、《剑侠传》、《高士传》被木刻为广为流传。传世代表作还有:故宫博物院藏《自画像》轴、《花卉屏》、《柳燕图》轴等。

任薰(1835~1893),字阜长,舜琴,浙江萧山人,任熊弟。画风与其兄近似,劲秀过之,装饰趣味更浓。长于人物、花鸟,尤以花鸟闻名。代表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天女散花图》轴、《梅、荷、鹤、鸭花鸟》屏等。

任预(1854~1901),字立凡,号潇潇庵主人,随任薰、任颐学画,工人物、山水、花卉,画如其父。

任颐(1840~1896),初名润,字小楼,后字伯年,以字行,号次远、别号山阴道山行者、山阴道人,浙江绍兴人。父任鹤声为民间艺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终成一代名家。为海派中的佼佼者,在四任中成就最为突出。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其人物早年从陈洪绶法出,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如故宫博物院藏《干莫炼剑图》轴。后练习铅笔速写后,变得较为奔逸,如故宫博物院藏《风尘三侠图》轴等。其写照技艺,高妙绝伦,曾为虚谷、胡公寿、赵之谦、任薰等多人画像,无不逼肖。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其《酸寒尉像》轴,写吴昌硕着官衣立像,极其传神。其花鸟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近于陈洪绶。后取法恽派及陈淳、徐渭、朱聋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代表作有藏于徐悲鸿纪念馆的《紫藤翠鸟图》轴等。对近现代花鸟画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其后者有沙馥、倪田等。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七十后以字行,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为“后海派”中名家。工诗书画印,书擅石鼓文,印宗浙、皖派,后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三十岁开始习画,从学于任颐。吴昌硕以写意花卉著称于世,继承陈淳以来的写意花鸟画传统,又将书法、篆刻趣味融人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所作花卉,笔力深厚,恣肆雄强,赋色鲜艳,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效果。传世作品极多,代表作有:上海博物馆藏《桃实图》轴、《墨荷图》轴,故宫博物院藏《紫藤图》轴等。传子东迈,画近其父。

2.岭南派

广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也成为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地方,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应运而生,著名的有苏六朋、苏长春、居廉、居巢等,在二居的影响下,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

苏六朋,字枕琴,号怎道人、罗浮道人、南水村老,广东顺德人。早年读书习画,中年后定居广州,以教学和卖画为生。工人物,多取材于市井生活及民间传说故事。宗法宋元以来诸家,画风有工有粗。传世画迹有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太白醉酒图》轴,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东山报捷图》轴等。

苏长春(约1814~1849),字仁山,别号七祖仁山,广东顺德人。生来多病,两次应试不举。工人物、山水,擅勾勒法,多画白描,不泥于古人法度。传世作品有广东省博物馆藏《三十六洞真君像图》轴,广州美术馆藏《五羊仙迹图》轴等。

居巢(1811~1865),字梅生,号梅巢,广东番禺人。曾为广西知府张敬修幕僚,饱览桂林山川,并广交画家。善花鸟,重视自然真实,宗法恽寿平,用笔工致简洁,赋色清淡,格调疏朗淡雅。这种工中兼写的手法,发展了工笔花鸟画的技法。传世作品有:广东省博物馆藏《花果图》轴等。

居廉(1828~1904),字古泉,号隔山老人,广东番禺人,居巢从弟。工花卉、草虫,注重写生,线条精细,设色明丽,画风与其兄相近。善用没骨的“撞粉”、“撞水”法。作品具清新文静之趣。广东省博物馆藏《花卉草虫》屏为其代表作。其画法开“岭南画派”先河,岭南画派的“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皆其弟子。

清末民初的绘画

几乎可以用“萧条”两个字来概括清末民初中国画坛的景象,大部分的著名画家在辛亥革命前已经去世了,只有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画家和后起者以及岭南派的“二高一陈”的出现,才使得中国画坛有了生气。身居北京的画家大多格守着“四王”的衣钵,没有大的突破。接受了新思想和革命洗礼的艺术家,开始仿照西方的模式开办新学校,倡导“美术革命”,对古代绘画重新加以评定,贯穿本世纪的关于创新与保守的争论就此开始。

一、传统阵营的画家

在革新派的国画家进行艰苦探索的同时,在各地都有一些有传统主义倾向的画家的起来反对他们的做法,在几个大城市,还成立了社团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创作来维护传统国画的观念,并参与到与革新画家的论战中去。这其中,最著名的有北京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广州的国画研究会等。

二、蛉南三杰

20世纪初,伴随着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广东出现了以革新传统绘圃为己任的“岭南派”,代表人物是号称“岭南三杰”的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

三、中国画研究会及在京的画家

1918年,为了回应主张改革的新派画家,北京的著名画家金城、周肇祥、陈师曾等,在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下,组织了以“精研古法,博取新知”为目标的“中国圃研究会”。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国画研究、观摩、教学活动。

金城(1878~1926),又名金绍城,字巩伯,一字拱北,号北楼号藕湖,浙江湖州人。曾留学英国。自修之余,自学绘画。光绪末年起,在上海、北京等地任职,宣统时曾被派赴美国考察监狱,并留心海外美术。辛亥革命后,任职内务部、众议院、国务院等。工花卉、人物,尤精于山水,所作山水笔墨清秀,严谨有致。传世作品很多,多为摹古之作,少又新意。

同类推荐
  •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艺术教学有很强的互动性。一个角色的塑造、一首歌曲的演绎、一幅作品的构图、一个画面的捕捉等,往往都需要师生共同完成。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有过踌躇,有过烦恼。更有过欢乐,有过向往。学院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本书所收文章便是教师们朴实无华的肺腑之言,是建院十年教学工作最生动的佐证。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本书收录《书家·文化·艺术》、《临帖与审美》、《三书并记》、《灵感》、《王羲之与顾恺之》、《关于圣教序》等文。
  •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热门推荐
  • 邪王放过我,废柴小姐要逆天

    邪王放过我,废柴小姐要逆天

    夜冰凌,一位21世纪的冷血杀手,在一次友情与爱情的背叛中无意穿越成了夜府的废材小姐。她夜冰凌说“若有来生,她宁愿孤独一生也不会相信世界上任何一人”。他,一个冷血无情的男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她。他说“我的女人,怎么可能孤独一生”男人死死纠缠不肯放过,女人连连败退;陷入温柔的怀抱……
  • 神魔三国传

    神魔三国传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蚩尤现世、群魔乱舞。而后蚩尤伏诛,神州各地自此,宛如惊弓之鸟,各尊神佛、各拥仙灵,大规模的猎魔行动从此展开。魔族馀孽被逼四处逃窜,或隐匿行藏,或群起反抗,原本便已纷乱垂危的汉室天下,因此步入更黑暗的时期。公元215年,正值刘备入蜀、自领益州牧,孙权回秣陵、得荆州三郡,曹操平定汉中、称魏王,就在三方势力明争暗斗、互有增长的同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却在紊乱的世局中掀起滔天巨浪……
  • 我的青春,再见

    我的青春,再见

    青梅配竹马,简直无可挑剔。但是他们并不如同比别的情侣那般美好......生离死别啊......
  • 圈养一个娘子

    圈养一个娘子

    云辰熙上辈子被女人坑,失去了皇帝宝座和性命。重生后,对女人再无波澜,可却碰见了一个“意外”:一个小女娃,却吞了关乎他一个秘密的手镯。不能丢,也不能杀,那只好圈养了。柳絮很愤怒,无意间抢了一个小屁孩的玉佩,得了个坑爹的空间,坑得她一生都被云辰熙圈养着,真心好累……
  • 灵域仙城

    灵域仙城

    人怎么能杀掉神呢?几千年前,灵修群起而攻,在旷世之战中击杀了唯一一尊灵神。或许诸神弃置,灵元大陆再无灵神。少年自天虚灵院出,有人叹他弱小得可怜。然而惊天动地的序幕,已经悄然拉开......
  • 从黑洞回来

    从黑洞回来

    黎宇落在执行第四次出舱飞行任务时失事,随即深陷一片黑暗之中,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却发现这已然是二十年后的世界,原先的显赫家世不再,留给他的只有一副虚弱的身体和数不尽的伤痕。侥幸活命的黎宇落被一对父女所救,他今后又到底该何去何从,周围所发生的一切,究竟是离奇的机缘巧合,还是人为的刻意设计,这所有的谜团都等着他去逐一化解。第一站是越南,黎宇落开始了自己的冒险。
  • 雁裳行

    雁裳行

    我出生经常被匈奴侵犯的燕赵之地边塞小镇,世代贩夫走卒。十四岁那年,很远的南方来了一个怪人。后来我拜了怪人为师随他来到了朝歌附近的一处美丽山川,师傅说那叫鬼谷山,而我即将拜入的师门叫鬼谷门。我自己也不知道父母来自哪里,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故去,剩我一人独居被大片竹林掩映的村庄。有一年来了两个特别的人,一个好玩的叔叔和一个个子很高的大哥哥。后来那叔叔带我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山谷。我出自南阳邓家,兄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我邓七公子。十七岁那年到了梦寐以求的鬼谷山,而最让我惊叹的是从山川两边横飞而过的洒脱身影,我以为那是白鸟却原来是一个身形倏然的少女,她来回飞了几遍后便倒立栖息于一个树枝上。
  • 寻找撒蓉儿

    寻找撒蓉儿

    朋友的真实经历改编。关于医学研究生、爱情的故事。
  • TFboys:安慕希

    TFboys:安慕希

    母亲再婚,她来到了某一个富豪的家里。这里的人个个奇葩,这个阳光正直的大帅哥怎么态度这么恶劣?还有这个二少爷啊,不好意思,水撒到你脸上了……诶?不对!少爷你的喉结……掉了……天哪!这个帅帅的二少爷竟然是……女生!校园里辣么多帅哥校草们,想看帅哥的欢迎跳坑!某帅哥的第一次公主抱,很好,非常成功,可是人家根本知不道;某帅哥的第一次拥抱,扑了个空;某大灰狼的第一次壁咚,被打败了;本大帅哥不干了!直接来床咚!看小白兔如何战胜大灰狼!巧而取胜!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改变他们命运的,竟然是一支……
  • 坠星决

    坠星决

    无极化太极,太极分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人居天地间,万法皆是道!天涯浪子顾风持星剑,纵天下,踏仙途,悟生死!斩净魔之恶念!灭清人之邪欲!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