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这个学生一见老师便迫不急待地说,“老师,我发现有很多东西都能与双氧水反应产生氧气呢!我先用白菜梗、黄瓜、土豆、西红柿等蔬菜做实验,都能产生氧气,后来我又用土壤、砂子做,发现产生的氧气更多更快,能与双氧水产生大量的氧气,而且还会发热,热得瓶子都烫手了……”听着他这些说不完的新发现,看着他那因实验成功而充满欢快的笑脸,老师不由得感到深深的自责;是啊!实验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时,我为什么就不能突破教材所设的框框,多年想一想别的方法,而要受教材的约束去束缚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就不能充分地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探究,去发现新的方法、新的现象呢?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多让学生去想一想,多让学生去试一试,那么诸如此类的新方法、新发现,定会层出不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一定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让学生成为勇于战胜失败的发现者
人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哪一项的发现和发明不是经历过无数次失败而获得成功的。因此,在科学探究教学中,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一下失败的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只有让学生从自己失败的探究中,去学会思考,才会促使他们努力去寻找,去发现新的方法。如教学《发电》课时,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热能可以转换成电能”。要求学生把连接在电流表上的铜丝和铁丝的另一端缠绕在一起后,再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变化。
可是,学生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于是,便纷纷向老师发问:“指针为什么不动呀?”“热没有产生电呀?”面对这一新情况,老师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检查,都没有问题。“问题究竟出在哪呢?”这时,老师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谁能想出办法,让热转变成电,比一比哪一组电流表的指针变化大!”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内,老师就发现学生动用了好多独特的方法:有的将缠着的铜铁丝弯成环形,以增加受热面;有的把铜、铁丝弯成双线缠绕起来再烧;有的用小刀刮去铜,铁丝表面物质后再实验;有的两小组合起来。用两个酒精灯加热;有的根本不把它们缠绕在一起,而是先加热其中的一根,再用未加热的另一根去接触……经过这些方法的改进,学生惊奇地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变化明显了,后来又通过对比实验,他们发现“不把铜铁丝缠在一起,而是先加热其中一根,再用另一根去接触”这一实验方法实验效果最好,指针摆动辐度最大。
通过上述学生的探究活动,我们不难发现蕴藏在学生思维深处的创造潜力是多么的惊人!我们姑且不去看实验的结果如何,就单单看学生实验失败之后所设计的新方法,就可以发现闪烁在学生思维中的创造性火花是多么的耀眼。学生自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想象力是我们教师难以想象的。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约束,去要求学生,那么学生的想象又如何得到飞扬,又如何使他们在挑战失败的探究中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最终,成为一个快乐的发现者呢?
让学生成为乐于思考的发现者
在现今的科学教学中,似乎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科学教育=观察+实验。其实,观察和实验只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可以说只是科学教学的血与肉,并不代表科学教学的全部。而融汇于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假设、猜想等思维活动更是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科学教学的灵魂。一个没有思想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空泛的机械操作而已。一个只有伴有思想的观察与实验,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才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科学探究,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科学探究!
实践证明,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应是:科学教学=(观察+实验)科学思维。只有将科学思维纳入科学教学之中,去点燃学生科学探究的激情,去激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充分享受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的乐趣!成为一个真正的快乐的发现者。
8.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
发现问题是人类主动认识世界的一种表现,也是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怎样让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使他们表现出自己的创造素质,并使这种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呢?我们在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了“玩中学、学中有创造、寓科学启蒙教育于游戏、实验之中”的方式,和学生独立支配实验材料并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用主动获取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新问题。
引起兴趣,是激起发现愿望的手段
激发兴趣和发现的欲望有多种途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游戏、实的魅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愿望。
(2)在游戏、实验之中,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向进行科学发现的轨道。
(3)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喜悦之中,迸发出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引导学生用感官认识物体属性的教学中,我们先拿一个装得鼓鼓的牛皮纸袋问学生:袋里有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袋里装的是什么?
于是,这个平常而又神秘的纸袋引起学生研究的兴趣,这个疑问吸引学生要用眼睛去看袋里的物体。
然后,我们给学生提出:不用眼睛看,能知道袋里装的是什么吗?学生在尝试用听和闻的方法都失败后,提出用手摸的办法,最后,我们让学生做“蒙眼摸物”的游戏,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生活经历去发现认识物体的某些属性。
引导质疑,是发现问题的重要前提
质疑是解放思想、不迷信权威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引导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多想一些为什么,对已成定论的条文敢于质疑,激发他们去发现问题。
在学习“鸡、鸭、鹅”时,当学生寻找出它们外部形态的共同特征和它们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之后,有学生就提出:“为什么鹅不孵蛋”的问题。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响。有的说鸭的肚皮下面有油,蛋要滑跑;有的说鸭的肚皮扁、翅膀短,抱不住蛋;有的则认为鸭的腿太短孵蛋不方便等。在这些不尽正确的幼稚的解释之中,却闪烁着它们力求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发现的智慧火花,而这火花只有精细的观察和勇于质疑才能迸发。
揭示矛盾,让学生在矛盾之中去学会发现问题
在研究“太阳和影子”的活动中,有学生说他的影子在北方,有的说他的影子早晨在西方。活动结束时,我们引导学生注意一个矛盾,提出:“为什么影子的方向不一样?”学生说:“是时间不一样。”“为什么不同的时间物体的影子就有不同的方向呢?”我们号召学生课后去进行广泛的观察来解决这个矛盾。第三天,周阳同学兴奋地拦住我说,他观察了整整一天,终于发现了太阳在天上的位置在变,影子的方向也就发生了变化。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发现,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已推动学生把课内研究发现问题的兴趣迁移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的丰富内容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的本领。
创设研究的条件,让学生能从多种角度去进行发现
在研究沉和浮的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他们所喜欢的橡皮泥、玻璃球、小石头、小铁圈、小木块、海绵、乒乓球、瓶盖和一盆水。研究前,只给学生提出:自己想办法去摆弄这些材料,看能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会把这些物体和水联系起来,根据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把它们分成了三类。接着,我们再提出:想办法让所有下沉的物体浮起来,使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下去。由于在设计这些材料时就考虑到了下沉物与上浮物能有多种相互作用的联系,因此,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少的找出六、七种方法,多的则找出十几种方法。这说明,只要教师能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合理的、科学的实验材料,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是能够进行广泛的发现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在的进行发现和创造的愿望,教师如能充分相信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给予适当的点拨,就会调动他们去发现问题的主动性。当然,怎样培养学生自己会发现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