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瓷瓶或者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声由衷的赞叹。如果人们告诉你,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淡忘冷落。
你能吗?
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日子你才被世人注目。便是你盛开之时,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儿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
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枝叶扶衬着竞相开放,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假如你要问我:你们何必要开花呢?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绝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
哦,我南方的朋友,我把腊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写在这里。当你在和煦的暖风里读着它们,不知还会不会以留恋的心情,想起我书桌上那几株腊梅。
此刻,北风正敲打着我的窗棂,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
冬绽的腊梅,迎风盛放,带着它独有的阵阵幽香。腊梅之美,贵在它的风骨和它的气节。
有在冬天开放的风骨,要你坚强,要你能对抗坎坷与寂寞,有在冬天开放的气节,要你顽强,要你能承受苦难的煎熬和寒风的洗礼。
你开花,不为炫耀,不为献媚,只为向世界展现你对生命的理解,只为绽出纯洁的高傲和绝世的芳华。
如箭人生
友瑶
那一日,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一枚远古洪荒时代的箭头,锈迹斑斑地陈列在明亮的玻璃橱窗内,任由来来往往的后生晚辈们,或浏览评论或注目沉思。它就是那样默默躺着,没有分辩,也无从躲避。
人常说世间万物有灵,如果说这枚古箭头也有感知的话,我真的很好奇:一支箭,会有什么样的一生呢?它生于刀耕火种的远古,用于茹毛饮血的狩猎,这一生应该也是不平凡的啊!
我们常常喜欢把人生的不同阶段作很多比喻:童年是花朵,青年是朝阳,壮年是劲松,晚年是夕阳。每逢此时,我就想:人的一生不也如箭的一生吗?如箭人生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呢?
做成一支箭,先要取铁石于深山密林的荒僻之所,然后在高温炉膛里熔化煅烧,最后经过砧板上千锤百炼的萃取才能成型,达到成为一支箭所要求的硬度,而后被装上杆,配以尾羽,就成了一支驰骋沙场的箭。人生何尝不如此!我们从未知来到现世,自牙牙学语到步入知识殿堂,这期间,父母、老师、朋友都随时扮演着采掘者、锤炼者的角色,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和盲点,鼓起勇气克服种种困难挫折,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艰难困苦,与汝玉成。如箭的人生中,我们受到的教化锤炼越深越强,就越有在明天飞得更快更远的资质和实力。
怎样才能发挥箭的威力呢?试想:一支箭如果没有弓的牵引发射,只能被遗弃墙角,在孤独中被蛛丝斑锈消磨掉锋利,成为废铜烂铁;除非再次被熔炼锻造,否则将永远失去机会!然而箭有再造之际,人生却是无法改写的。特别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个人若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希望单打独斗,或是闭门造车,渴望独取成功,这已是痴人说梦的幻想。人生在世,学生时期有师友的督促激励,完成工作需要同事的通力协作,步入暮年更离不开亲人照顾和社会关怀。凡此种种,不难看出成功的人生无处不需要大家团结一致,扬长避短,携手共进。唯有如此,才会使每个人在工作中发挥最大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选择才真的是智者之举,才能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作为一支箭,它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只有正中目标的箭,它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较之而言,人生就宽容幸运很多!我们活着虽然也需要有希望之炬来照亮前程,可是理想的树立却是在我们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复苏而自然形成的,我们在看似适应环境的磨砺中成长,同时渐渐学会自主选择,最终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如此,古往今来还是有那么多仁人志士感叹遗憾:我们骨肉强健、思维敏捷、激情四射的黄金时期在人的一生之中为何总是时光匆匆?正如离弦之箭,如果不能好好把握,时机就会稍纵即逝,最后只落得老大徒伤悲啊!
人生如箭,当不畏艰险,纵有艰难曲折毅然举步前行。
人生如箭,当互助友爱,纵有背弃误解仍然自信达观。
人生如箭,当自珍自爱,纵有名利诱惑依然执着诚信。
世上少有一帆风顺的事,而失败却随时会有,否则“发明家”、“文学巨人”的美名岂不轻易地落到每个人头上去了?综观历史,那些伟人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将人生视如箭,不畏艰难,克服险阻,才终获成功。人生如箭,我们应抓住身边的每次机会,向着困难勇往直前。
孤独的旅程
谷梅
人生只是段孤独的旅程,沿途中遇见不同的旅伴,一些人陪我们跨过高山,然后就散了,一些人陪我趟过河流,然后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伤感的情缘,让我们面对冷月青光,自思自叹……在相互扶持的途中,我们习惯于设想彼此的相遇会恒久悠远,抑或是这期间的情感会永久伴随。
可是随着时光之箭的飞驰,猛然回头发现曾经的旅伴已杳无踪影。梳理记忆,模糊的影像使我们茫然失落……似乎还可以听见曾经铮铮的誓言,只是誓言而已,一句句轻飘散落,早已不在……因为不确定,才有承诺或者誓言,似乎想从此捆绑,可一切皆是徒劳。
渐渐地明白,我们只是在时空心灵的三维坐标上偶然相遇,相视一笑,然后又各自去追寻自己的目标,留给对方的是渐行远去的背景,真的没有什么长久永恒。
有些曾经相处愉快的旅伴和我再一次在同一空间相遇,我天真地以为他乐意让我来陪伴,也曾试图闯入他们的生活,希望快乐重生,但事与愿违的结果却让我恍然大悟:只是在时空的坐标上相遇的我们,不一定能在心灵的坐标上重逢。
各自独立的时空,虽然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边。
有些曾经在心灵的坐标上无法磨合的旅伴,再一次相遇时,相识的一笑,融化心中的坚冰原来认识一个人就像认识途中的一棵树,不能急着看春天里开的花,而要看秋天里结的果实,因为有一种语言叫言不由衷,有一种事实叫华而不实。
不再天真地相信承诺,无论对于爱情还是友情,但是仍会感动于承诺,因为它毕竟代表着在那一个时空坐标上有关心灵的交会,不能再刻意试图从生活中挽救或打捞些什么,但仍会静静享受沿途的风景,也许只是一朵无名的小花,也许是烟波浩瀚的海洋……真的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的,不变的只有变化。我们在改变中行走,正如爱情,也许相爱只是瞬间,曾经的爱,偶尔有怅惘的回忆,可是时光在继续,一切都好。但是总有一些承诺足以让你感动一生,总有一些情感永远不会弃你而去,那是驻足在身后的父母,是藏在背后默默无私的爱!这种爱没有承诺,没有誓言,却持久得足以让你麻木。
也许每个人都注定是孤独的旅伴,只能带来安慰,不能带来解脱,旅途中的告别很正常,没有告别怎么能重新启航?于是我尽力在旅途中赶路,希望能跃过更多的山峦,实现旅途的价值,落在身后的旅伴劝告我,“停一停,享受吧,这样太累了。”也许他们处在我们的位子会疲乏,但他们毕竟不是我,我在旅途中的充实自在,岂是他们能体会得到的?
孤独是灵魂的挚友,是智慧的发祥地。
孤独的我们,有的时候也有寂寞,但,更多时候,路,是一个人在走。也许会难过,等习惯了,一个人也可以看风景。
孤独是一种洒脱,一种苦涩,一种心态,一种幸福。我们就像拥抱快乐一样拥抱孤独,从孤独中奋起,在孤独中成功。
孤独是酒,酝酿着世间的百味,等待懂得的人来品尝。
人生的抉择
雅双
周国平先生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她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哲学家听说这个故事,也感到疑惑难决,他就去问农民。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去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读到这个故事时,我被这个农民打动了很久,我从内心深处佩服这个农民。
这个农民没有文化,也不懂哲学,更不懂人生的抉择一类的命题,因而当洪水袭来,他就没有去考虑如何抉择的问题,他只是知道要赶快救人。救人就不能舍近求远,只是尽己之力把处于危险中的人救到山坡上。
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了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洪水袭来了,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漩涡,片刻之间就要没了性命。而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救妻子重要呢,还是救孩子重要呢?
我想,也许等不到农民继续往下想救妻子还是救孩子的利弊,洪水就把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冲走了。
在生活当中,有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
有人总喜欢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再三权衡利弊,犹犹豫豫,举棋不定。结果,待到想好了去做的时候,早已时过境迁,机会已经没有了。
把手头的机会抓住,这是至关重要的。最靠近你的机会,就是最重要的和最迫切的。把手头的机会抓住了,就等于把一切机会都抓住了。因为,过去的机会已不复存在,而未来的机会总是要一步一步才逼近你身边的。没有到来之前,你纵然绞尽脑汁,也是徒劳枉然。
人生的抉择是最困难的,也是最简单的。困难在于你总是把抉择当做抉择;简单在于你别去考虑抉择的问题,只是动手去做。
人生的抉择,一直困扰着无数的文化人。可笑的是,这个没文化的农民,可以做我们这些文化人的导师。
大仲马说:“谁若是有一刹那的犹豫,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刻对他伸出来的香饵。”最靠近你的机会,就是最重要和最迫切的,别放手你身边的际遇,错过了,可能让你悔恨一生。
同情的眼神
忆阳
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霜。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
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他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说完这些,那名骑手——托马斯·杰弗逊总统,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
一枚硬币,落进了乞讨者的钱罐里——叮当!声音是那样清脆响亮,它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多么善良,我的行为多么高尚!一颗金灿灿的种子潜入了原本荒芜的土地,它是那样悄然无声,即便它喜悦地钻出地面,也仍如此安详。
如果在命名同情的字典上,当之无愧的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叮当作响的硬币。
同情是一种美,居高临下的恩赐;仁爱是流动的美,而平等才是它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