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黑塞纪念馆
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附近的卡夫镇(Calw)一个传教士家庭。父亲及外祖父长期在印度传教,因而童年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父亲晚年又钻研中国老子的著作。黑塞也开始研究老子,他读过道德经的所有德文译本,也受到《论语》和庄子寓言的影响。他写了赞美孔子、老子、庄子学说的著作,完成了从印度的禁欲思想到中国市民气的“对人生充满肯定”的思想转变。他的小说试图寻求一种人性的一致和不同文化的融合。
1890年他进格本根拉丁语学校。1891年入毛尔布龙天主教神学院。翌年逃离神学院,去做学徒工和书店小职员,一面读大量书。
1904年与钢琴家结婚后,迁居博登湖畔的加豪芬。这一年他以小说《彼得·卡门青》奠定了文坛的地位。故事讲一个青年,去城市后格格不入,终于回到故乡。1906年的《在轮下》抒述在神学院的经历,抨击德国的教育制度。
一战时在瑞士伯尔尼从事战俘救济工作。由于写反对战争的文章,以致被德国报刊宣布为叛徒,造成妻离子散的悲剧。
战后写以印度为背景的小说《席特哈尔塔》(1922)。以后写的《草原之狼》(1927)的主角是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作家,他身上有狼性与人性的对立,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年知识分子的彷徨和苦闷。
1931年后与犹太裔的艺术史家多宾结婚,隐居在瑞士南部的蒙塔尼奥拉村。
他的晚年作品《玻璃球游戏》(1931–1941)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自传色彩浓厚,也是他引用和评述《易经》、《吕氏春秋》和老庄哲学最多的小说。他对自己漫长的一生所受的精神痛苦进行沉思后,虚构了一个发生于20世纪后未来世界的寓言。德国女作家露易莎·林塞尔称:“黑塞在希特勒时期之转向乌托邦,恰恰不是一种逃避态度,而是用语言作武器让人们得以自由地呼吸在超越时间的空间之中,成为自觉抵制恶魔的觉悟者。”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孤儿克乃西特由宗教团体抚养成人,由于聪明和刻苦,成了这个团体象征最高智慧的玻璃球大师。但随着成长,逐渐不满足于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的生活。最后离开这个精神王国,来到现实世界,企图用教育来改造整个世界。然而事业未竟,在游泳中淹死,象征他理想的失败。
《玻璃球游戏》第一版于1943年在瑞士出版。黑塞著作出版人从纳粹集中营生还,获得盟军颁发的德国第一张出版许可证。他立即进行出版该书事宜,1946年在德国问世。黑塞与托马斯·曼在当时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代言人与坚强的斗士。黑塞的身影为曼的光芒所掩盖,而曼从不放弃任何可赞扬黑塞的机会。他是最早推荐黑塞的,并说他“不公正地遭受忽视”。
黑塞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评语是:“由于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与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由于黑塞于卢加诺湖畔疗养,病势不轻,由瑞士驻瑞典公使代他致答词。
1962年黑塞于蒙塔尼奥拉病逝。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曾掀起黑塞热。除了反对越战等政治原因,还与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的推崇分不开。美国的反文化群开展了一场以他为先驱者的运动,像他小说中的主人们时刻准备着前往新的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1977年为纪念黑塞诞辰百年,在他家乡卡夫镇举办了黑塞国际研讨会。德国学者马丁·法尔弗主编的《赫尔曼·黑塞的世界性影响》出版。以后研讨会成为定期活动。法尔弗生前又出版了《影响》一书的第二、三卷。
黑塞的纪念馆位于卡夫镇,他出生于集市广场6号的二楼。他的父母亲1874年结婚起住在这里。1881年他随父母全家迁居瑞士。他的纪念馆于1990年开放,位于出生地附近的广场30号,该处原是文法学校。
纪念馆展出他的塑像、手稿和作品。可以见到他崇拜的老子的画像和著作。
馆内也展出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像及罗兰于1915年2月26日给黑塞的第一封信。
先是罗曼·罗兰于1914年9月15日刊在《日内瓦日报》的文章《超乎混战之上》中,认为人类应该把道德和良心放在首位。
同年11月3日黑塞在瑞士《新苏黎世报》上发表一篇反战文章《啊!请不要用这种声调!》。作者以“德国人”和“中立者”的双重身份,批评了一切形式的民族沙文主义,主张交战双方用精神上的“改善”来解决导致战火的善与恶的问题。因为“爱高于恨,理解高于对立,和平高于战争”正是人类的职责所在。文章在德国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黑塞被认为是叛徒而遭受围攻,也造成他妻离子散的悲剧。
罗兰于1915年2月26日写信给黑塞,深感志同道合。罗兰在1915年出版的《超乎混战之上》书里,赞扬黑塞拯救了“欧洲的未来”。罗兰写信给黑塞,还去伯尔尼拜访他,三小时的长谈奠定了日后友谊的深厚基础。
两人都在一战时走出书斋,从事救亡运动,为军人和老百姓服务。黑塞在伯尔尼义务从事战俘救济工作直至战争结束。罗兰在日内瓦红十字会为一切祈求帮助的人,无偿地服务了二年,还把诺贝尔奖金全部捐献给灾民。拯救欧洲文化的精神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罗兰在1939年给黑塞的信中称他为“你是我艺术和思想上的兄弟”。两位作家通信直至1944年罗兰去世。
展出罗兰的信和照片,显示了德国人民与法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