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想方设法胜任你的工作。企业花费金钱招聘你,给你一个职位,甚至给你与这个职位相应的权力,目的是为了让你完成与这个职位相应的工作,而不是让你在这个职位上无所事事地度日,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成足球一样,踢到上级的脚边。
05胜任者解决问题,平庸者逃避问题
企业迫切需要的是那种能及时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人才。
不管是接受任务时,还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胜任者都会坚定地认为: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因为在老板眼中,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比一个员工处理和解决问题,更能表现出他的责任感、主动性和独当一面的能力。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老板愿意把自己安排的任务被人当成皮球似的踢来踢去,你不能把问题解决,领导花钱聘你来做什么呢?事实上,在不少企业里,领导不得不亲历亲为,去做下属处理不好的事情,甚至还要给下属收拾烂摊子。这是身为老板的不幸,是下属的耻辱,更是企业的悲哀。
1999年,美国第一大零售商的凯玛特开始显露出走下坡路的迹象,这里有一个关于凯玛特的故事在广泛流传。
在1990年的凯玛特总结会上,一位高级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他身边的上司请示如何更正。这位上司不知道如何回答,便向上司请示:“我不知道,您看怎么办?”而上司的上司又转过身来,向他的上司请示。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一直推到总经理帕金那里。帕金后来回忆说:“真是可笑,没有人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宁愿将问题一直推到最高领导那里。”
2002年1月22日,凯玛特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与竭力寻找借口的员工不同,有些员工没有做好工作时会直接对老板说:“您看怎么办?”也许这种坦诚似乎比找借口好一些,但事实上,在老板听来,“您看怎么办?”的潜台词就是:“这是件麻烦的事情,还是您亲自介入并帮助我们解决吧。”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它们的发生就像太阳东升西落那样自然。所以,公司的领导们迫切需要的是那种能及时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人才。
一个经常为领导解决问题的人,当然能得到领导的垂青和重用。首先,他没有让问题蔓延,酿成大患;其次,他让领导省心省力,让领导能够把精力集中到更重大的问题上。有了这样的员工,领导就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
一个人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总不能妥善解决和处理,那么问题和困难就会成为他工作的负累。这样,不只是你本人的不幸,也是你所在公司的不幸,更是你的领导的不幸。
面对问题,你真的努力了吗
我们之所以说问题很难解决,在很多情况下是我们并没有在面对问题时真正负起责任来,并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
有些时候我们说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把潜力全部发挥出来。
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负责任造成的失败和永久的遗憾。
士光敏夫是日本经济界颇负盛名的人物。他在重整东芝公司时,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难。当时正值战后,要筹到资金殊非易事。他去银行申请贷款,但主管贷款的部长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经过他的努力,部长的态度稍有改观,但对贷款问题却仍然不松口。
公司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在两天内仍然没有资金投入,那么,将不得不全线停工。士光敏夫决心做最后的努力:“怎么也得迫使部长就范!”
他让秘书给他找了一个大包,装上从街上买的两盒盒饭,然后赶到银行。一见部长,他就开始软磨硬泡,请求给他贷款,但那位部长就是不松口。
双方又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很快接近下班的时间了。当营业部的下班铃声拉响时,部长如释重负,提起公文包准备回家吃饭。
这时,士光敏夫从袋子里拿出两盒盒饭说:“部长先生,我知道您工作辛苦,但是为了我们能够长谈,我特意把饭准备了。希望您不要嫌弃这寒酸的盒饭。等我们公司好转后,我们再感谢您这位大恩人。”
面对士光敏夫的软磨硬泡,部长感到无可奈何。但也正是他表现出的这份坚忍不拔的毅力,使部长产生了对他贷款的信心,最后终于批准了他的贷款申请。
面对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我们永远不要只是一味地说难,而要先扪心自问:我是否真的努力了?
在很多情况下,人之所以无法“竭尽全力”,往往缘于“我已竭尽全力”的假象,人们一直在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我已经做到了最好,再也无法往前走一步了。其实,这是没有真正负起责任来的托词而已。
不消灭问题,就会被问题消灭
无论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还是在具体工作中的员工,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工作进程。
很多人在问题来临的时候,或者选择逃避问题,或者选择遮掩问题,或者选择隐瞒问题。他们认为问题太多、太大、太乱,害怕处理问题不当会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并害怕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他们常常显得犹豫不决,不去积极想办法着手解决问题。
事实上,问题不会自动消失,原地不动就只能坐以待毙。你不消灭问题,就有可能被问题消灭。只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有成功的可能。
一位军阀每次处决死刑犯时,都会给出两种方式让犯人自己选择:一种方式是接受枪毙;另一种是进入墙中的一个黑洞,前途未卜。
所有的犯人都选择一枪毙命,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能死得痛快一些、踏实一些。没有一个人选择那个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的黑洞。犯人们对未知的恐惧远远超过了死亡本身。
有一天,酒酣耳热之际,军阀显得心情舒畅。一位随从趁机大着胆子问:“大帅,您能不能告诉我们,从那个黑洞进去以后,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军阀得意地大笑着说:“其实里面什么也没有!在里面摸索着走一两天,就可以逃生,然后远走高飞!可惜这些胆小鬼们,没有一个人敢拼他一场,挨了枪子儿,丢了性命,全是他们活该!”
在这个故事中,各种非理性的想法影响了犯人们对前途的判断。深不可测的黑洞、已经宣布过的必死命运,都给人一种心理暗示:“我完了!再挣扎也没用了!”
如同这个故事一样,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也时常为许多非理性的念头、想法、表相、定式所欺骗,从而进入消极沉沦的状态,恐慌、回避现实,不能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事实上,真正困扰人们的,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人们对问题的忧虑。
解决问题让你脱颖而出
在平日工作过程中,时常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遇见问题避而远之的人;另一种则是迎难而上的人,他们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老板分忧。可以说,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是职场中的稀有资源,这类人已经是或者即将成为公司的一流员工。
福特汽车公司是美国创立最早、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1956年,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车。尽管这款汽车式样、功能都很好,价格也不高,但奇怪的是,竟然销路平平,和公司预期的情况完全相反。
公司高层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绞尽脑汁也找不到让产品畅销的方法。这时,在福特公司里,有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叫艾柯卡。
艾柯卡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位见习工程师,本来与汽车的销售工作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老板因为这款汽车滞销而着急的神情,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他开始不停地琢磨:我能不能想办法让这款汽车畅销起来呢?终于有一天,他灵光一闪,于是径直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提出了一个方案:“我们应该在报纸上登广告,内容为花56美元买一辆56型福特。”
这个创意的具体做法是:谁想买一辆1956年生产的福特汽车,只需先付20%的货款,余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办法支付,直到全部付清。
他的建议最终被采纳,“花56美元买一辆56型福特”的广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花56美元买一辆56型福特”,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对车价的顾虑,还给人留下了“每个月才花56美元就可以买辆车,实在是太划算了”的印象。
奇迹就因为这样一句简单的广告而产生了:短短的三个月,该款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售量从原来的末位一跃成为冠军。而这位年轻的工程师也很快受到了公司的赏识,总部将他调到华盛顿,并委任他为地区经理。
后来,艾柯卡不断地根据公司的发展趋势,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方法,最终脱颖而出,坐上了福特总裁的宝座。
由此可见,在工作中,主动想办法为老板分忧解难的人,是最容易脱颖而出的,也最容易得到老板的赏识和重用。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解决问题,是因为我们眼里“不存在问题”。而我们眼里不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不想正视问题的存在。事实上,“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你发现了问题,那么,恭喜你。问题中最难以处理的部分,恰恰是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因为,如果总是看不到问题,问题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
而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独具慧眼、善于发现问题的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
有的员工看不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上司吩咐什么,就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惰性去应付什么。面对一项工作,在自己经手的环节中,总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地弄出个“马马虎虎,说得过去”的结果,但问题常常会在下一个环节中暴露无遗。这时,不仅会招致上司的批评,也容易引起同事的不满,甚至非议。
究其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工作,对工作的认知仅仅限于习惯性的工作任务。所以,他们看不到本职工作的价值,对工作没有兴趣也没有热情,自然难以发现问题。
那么,一个人如何做才算是了解工作呢?了解工作,并不是仅仅局限于知道自己的工作属于什么性质、工作的宗旨是什么、职责范围有哪些,了解工作,就要搞清楚这样一些问题:“我的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我必须想到的具体的工作事务都有哪些?我的工作目前在向着哪个方向进展?我的工作完成进度如何?我的工作进度对企业的总体目标有什么影响?我的工作可以做到一个什么水平?”
我们如果时常扪心自问上述问题,就可以动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看清工作的前景和优势,同时客观地评价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从而寻找出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我的工作可以做到一个什么水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制定工作目标。有了工作的目标,就能明确当前的不足,并找出阻碍自己实现目标的原因,发现那些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做善于解决问题的员工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这个世界不缺能干活的人,缺的是会思考的人。”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曾指出:“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能量无边的人。”
的确,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善于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利器。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都特别善于思考。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善于思考的人都容易成为胜任者。胜任的人经常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工作的方法,在思考中感受工作的快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思考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董事会对此十分满意。
不过,随后的几年里,业绩却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会对业绩表现越来越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在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总裁说:“我手中有张纸,纸上写着一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美元!”总裁听了很生气,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美元。是不是过分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经理解释说。“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看完,马上签了一张5万美元支票给那名年轻经理。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管口的直径扩大1毫米。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挤出比原来粗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随后一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0%。
在试图增加产品销量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总是在大力开发市场、笼络更多的顾客方面做文章,如果你转换一下思路,增加老顾客的消费量,也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
许多人都能够有所发现,但是要让这种发现产生价值和被别人承认,便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能力支持了。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见人之所不见,善于突破常规,这就是创造。一流的员工往往深谙于此,末流的员工则时常忽略此道。
做到一切没有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在短时间内速战速决地完成了某项任务,结果却经不起检验,里面的错误和漏洞依然存在。我们看起来没有问题的结果却潜藏着很多的问题,这都是因为我们不善于巩固和检查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