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提到楚文王时代灭亡了汉东的申国、缯国、吕国、息国、邓国等。楚文王抢了息侯的老婆,生下了公子艰和公子恽。后来公子艰即位,是为楚君堵敖,堵敖想杀了弟弟,公子恽急中生智,逃到随国去联合随人反戈一击,消灭了哥哥自己登上王位,是为楚成王。楚成王继承父、祖的遗志继续北上,不过遇到了很棘手的对手齐桓公。老齐水平很强,先是拉拢了现在安徽北部一带的徐国,再通过徐国控制了徐国南边的群舒国,用来堵住楚国东进的道路;以及徐国西边的江、黄、道、柏、弦等国,用来遏制楚国北进的道路。其中江国和黄国是嬴姓少昊之后,商朝时还在现在河南东部一带。夏代的九夷就有“黄夷”,可能就是黄国的先祖。到西周时期,江国、黄国被迁到河南南部一带。
之前我们就提到过,楚武王沈鹿会盟的时候,黄国就没有参加。于是楚武王就派大夫薳章去争取黄国国君,但好像没效果。后来楚文王即位,黄国仍然不归附楚国,楚文王又在踖陵打败过黄国。到楚成王时代,前657年,江国和黄国还随从齐国进攻过对老齐不忠的陈国。此时江、黄、道、柏、弦五个好基友关系不错,而弦国与江、黄、道、柏都有通婚,仗着有老大齐国以及四位连襟的支持,弦国牛皮哄哄,不投靠楚国也不防备楚国,在前656年,楚国令尹斗谷于菟发兵灭亡弦国,弦国国君弦子逃到黄国避难。黄国也颇有骨气,至此还依然不愿意归附楚国,理由同弦国:楚国太远,打不到我们。结果在前648年,楚国人毫不客气地跑过来灭了黄国。灭亡黄国后,楚成王往东攻灭英国,并攻打徐国。齐桓公也不敢和楚成王正面交锋,只好通过打击楚国的属国厉国来缓解徐国的压力。
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华夏联盟瓦解。楚成王继续北上,道国和柏国大概都是这段时间内被灭亡的,江国也归附了楚国。不仅如此,江国还和楚国联姻,以致一度获得比较安全的环境。楚成王的妹妹嫁给了江国国君,号称江芈。有一次,楚成王的太子商臣设宴招待姑姑江芈,但却又表现不尊重。江芈果然勃然大怒:“贱东西!难怪你老爹要杀掉你而立职做太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楚成王一直想立王子职而废商臣,商臣收到“路边社”的消息但不敢确定,于是在老师潘崇的指点下故意激怒姑姑。套出话的商臣惶恐不安,只好先下手逼杀楚成王。前625年,商臣即位,是为楚穆王。两年之后,楚穆王第一个拿江国开刀,江国灭亡。
厉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楚国灭亡了,在湖北随州一带还有个厉国,据说是神农烈山氏之后,可能也是被楚国或者随国灭亡的。厉国、道国、柏国、弦国的文化遗存都不多,江国在铭文中作“邛”,传世青铜器叔姬簠证明了确实有楚国公主嫁到江国,考古遗迹最繁盛的国家是黄国。黄国故城遗址在河南潢川县城西约6公里的隆古乡,黄国故城西南约20公里的光山县宝相寺一带有黄国贵族墓地。其中1983年发掘出黄君孟夫妇墓,1988年发掘出黄季佗父墓,其中黄君孟姬的头发和发型还完整地保留了呢。对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那个春申君黄歇据说也是黄国后人,潢川现在还建有具纪念意义的春申陵园。
赖国
国名:赖
方位:今河南息县
姓:?
建立:?
灭亡:前538年灭于楚灵王
主要人物:赖子
赖国在现在河南息县包信镇一带,在前7世纪,它身边的江国、黄国等小国被楚国灭了个精光,但它却因为归附楚国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当然也只是苟延残喘。前538年,楚灵王在攻克吴国朱方回国的路上,觉得赖国这个国中国好像没有存在的必要,于是就带领诸侯顺手给吞了。赖国国君赖子双手反绑,嘴里含着玉璧,抬着棺材出城投降。楚灵王这文盲看不懂这身死人装扮,问大夫伍举(伍子胥爷爷)这是怎么回事,老伍说,这是投降的仪式啊,您要赶紧帮他烧了棺材。于是楚灵王把赖国人迁到鄢地,把许国人迁到赖地,并加固赖地城墙,企图建立成一个进攻吴国的中转站。
赖国故城西北有蛤蜊山遗址。据民间传说,赖国始祖叔颖的老婆有拜月的特殊爱好,于是老赖为老婆在这里挖了个拜月池;蛤蜊山上面还有赖国九烈女墓,说的是赖国被楚灵王灭亡后,灵王看上了九个漂亮的赖国少女,想要收入寝宫。九个少女不甘受辱,组团投湖自尽了。没有被迁到鄢地的赖国钉子户把九具尸体捞了出来,筑造了一个小坟头,就被称作赖国九烈女墓了。包信镇现在建有叔颖公陵园,2012年还有上千个赖姓人在那里举办祭祖大典呢。
东不羹、西不羹
国名:不羹(东不羹)
方位:今河南舞阳
姓:?
建立:?
灭亡:前534—前531年灭于楚灵王
国名:不羹(西不羹)
方位:今河南襄城
姓:?
建立:?
灭亡:前534—前531年灭于楚灵王
东不羹和西不羹,是不知从何时建立的两个小国。其中东不羹在现在河南舞阳一带,西不羹在现在河南襄城一带。前534—前531年,楚灵王北上灭亡陈国、蔡国和东不羹、西不羹四国,将楚国的前线向北推进。为了巩固四地的防御,灵王在四地设置县,每县大约留下三万兵力。楚国大夫申无宇认为这四县“尾大不掉”,势力太强最终会威胁楚王的统治,但是灵王没听。两年之后,灵王弟公子比、公子黑肱以及陈、蔡的遗民造反,时任蔡公的公子弃疾倒戈加入,走投无路的楚灵王自杀身亡。之后公子弃疾又用计使公子比、公子黑肱自杀,自己登位是为楚平王。楚平王为了稳定局势恢复了陈、蔡二国,但东不羹和西不羹因为太弱小,还是没有被楚国吐出来。
唐国
国名:唐
方位:今河南唐河
姓:姬
建立:西周时期
灭亡:前505年灭于楚昭王
主要人物:唐惠侯、唐成公
说到唐国,大家最早肯定想到唐尧的唐国。在西周初年,唐国被周成王灭亡,并封给弟弟唐叔虞,之后唐叔虞的儿子燮改国号为晋,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晋国。而“唐国”的名字,却不知何时由另外一支姬姓带到今河南唐河一带,作为“汉阳诸姬”的一员牵制楚国北上。当然效果不是很好,唐国的亲戚们差不多被楚国吃了个精光,唐国倒是审时度势,依附楚国而苟延残喘。前597年,唐国国君跟随楚庄王参加邲之战,楚军先击败晋国中军,然后楚庄王派人去告诉唐惠侯说:“寡人没有品德又贪婪,以致遇见了大敌,然而要是寡人打不过,不也是您的耻辱吗?还请借点兵啊!”意思是你老唐别光顾着做后勤,还得跟我上前线去。唐惠侯只得联合楚将潘党攻击晋国上军,不过晋国上军统帅士会足智多谋,在敖山设置伏兵迎敌,楚唐联军没有获得显著的胜利。
前510年,蔡国国君蔡昭侯进见楚昭王,此行的礼物是一块玉佩和一件皮衣,全蔡国只有两套,他自己留一套,另一套打算献给楚昭王。但楚国的令尹囊瓦也看中了蔡昭侯的宝玉皮衣,于是他居然在散会时让侍从去跟蔡昭侯暗示:老蔡啊,您这身衣服和这件首饰不错啊,我们令尹也很喜欢呢!蔡昭侯是犟脾气,不愿意给,结果被囊瓦扣留了。蔡昭侯被软禁后,唐国国君唐成公也骑着一匹骕骦马来了,然后将带来的另外一匹骕骦马送给了楚昭王。唐国也是河南南部的姬姓国家,和蔡国一样投靠了楚国。结果囊瓦又在酒席之后故技重施,想要唐成公的骕骦骏马。这个唐成公也是脑袋一根筋,死活不给,结果自然也受到和蔡昭侯平等的待遇——被关押了起来。
当时楚昭王年幼,一切都是首相囊瓦拍板。他居然把两位国君一关就是三年。唐国和蔡国一下子没有了国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这样在无领袖的状态下混着过了三年,终于唐国有个人变聪明了,请求带几个人去为陪着唐成公的侍从换班。囊瓦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点头答应了。果然,那几个家伙一进去就请关了三年的兄弟们喝酒,前面这批兄弟们被关了三年,郁闷得要死,一杯接一杯地喝终于全被灌醉了。然后这几个家伙把他们看管的骕骦马给偷了出来,以唐成公的名义献给了囊瓦。囊瓦果然和清廉二字不共戴天,收到礼物马上放人。偷马的家伙主动向唐成公请罪。老唐却叹气说:“这是寡人的过失啊!各位不用这样了!”蔡国也有样学样,把蔡昭侯给赎回来了。
蔡昭侯一口气咽不下,非要报仇雪恨不可。他先是投靠了晋国,但是晋国也不给力;后来只好又主动把自己的儿子公子乾送到了吴国当人质,接着又把同样愤懑的唐成公给拉了进来。唐蔡两国实力平平,吴王阖闾真的觉得它们有很大帮助吗?确实!只不过,阖闾需要的并不是唐蔡的军事协助,而是蔡国的地理位置!因为自蔡国国境内穿过,就可以绕过楚国重兵守卫的大别山一线!于是阖闾亲自率领大军,伍子胥、孙武、伯嚭以及阖闾的亲弟弟夫概一起随行,带领三军一同前至蔡国,唐国则发兵往东,计划和吴蔡联军在桐柏山和大别山之间的路口相会,一场血战即将拉开序幕。
前506年,阖闾率领舟师在淮河中逆流而上,与蔡军在蔡国家门口的淮汭(汝水和淮水交界处)会合,然后吴军果断放弃了船只,连看守船只的士兵也不留,三万大军急行往西南向桐柏山进发,真的是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了;为什么不继续往西了呢?因为再往西的淮河上游,就是楚国的重镇息县!桐柏山和大别山相连的地方,由西往东依次有三个关口,分别叫冥阨(今平靖关)、直辕(今武胜关)、大隧(今九里关),是崎岖的两座山脉之中相对平坦的三条隧道。如果能顺利穿过这三个关口,就等于走曲线穿过了大别山—桐柏山一线,进入楚国腹地的江汉平原地区。而幸运的是,唐国正好在这三个关口以西的周边一带,对周边的地理环境自然是熟悉不过。
所以这个时候,吴军得到唐军的指引,疾如风地穿越桐柏三关。吴军的步兵在孙武的训练下,箭步如飞,披荆斩棘,日夜不停地急行赶路,一两天就过了桐柏山。这时,摆在阖闾面前的又有两条路,一条是往西穿过随枣走廊先到清发河上游的唐国境内,这样能得到一些补给,然后再往南到达汉水;另一条是往南继续急行,到清发河下游注入汉水的地方驻扎。汉水以西就是楚国都城郢的所在地。这两条路线,一般人肯定会觉得第一条更可行,但是孙武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虽然走西穿越随枣走廊能得到唐国的补给,但是也难免惊动唐国以南的随国,随国可是楚国的忠实粉丝。不如速战速决,往南急行穿过清发河下游。
这一片,正好是楚军的薄弱地带,仅仅在清发河中游有个郧城,吴军很容易避开郧城,到达清发河下游。这个时候,汉水以西的楚国反应再迟钝也察觉到了从天而降的吴军。囊瓦根本想不到,远在大别山以东的吴国人是怎么从北边的桐柏山—大别山冒出来,现在还到汉水以东了?!囊瓦出兵因为冒进,反而在柏举一战被吴军击败,之后吴、唐、蔡联军一路所向披靡,攻入楚国郢都,楚昭王仓皇出奔到随国。不过,吴、唐、蔡对楚的胜利终究只是战术的胜利而非战略的。楚国的实力毕竟太强,第二年进入反攻阶段,唐国作为吴军的补给自然也是首要攻击目标。前505年七月,秦楚联军打败吴国大夫夫概,越过桐柏山,挺进到清发河的上游,和随国出来的楚国大夫子期一起,南北夹击,消灭了唐国。唐国就此灭亡,失去支援的吴军也只得撤退而走。
许国
国名:许
方位:今河南许昌,后河南叶城,后安徽亳州,后河南某地,后河南叶县,后河南西峡,后河南鲁山
姓:姜
建立:西周初年许文叔建立
灭亡:约春秋战国之际灭于楚
主要人物:许文叔、许男、许文公、许庄公、许桓公(郑)、许穆公(新臣)、许僖公(业)、许昭公(锡我)、许灵公(宁)、许悼公(买)、许男斯、许元公(成)、公子虺
世界第一位女诗人
我们之前在讲“向国”的时候提到许由其人,说他在听说要被帝尧禅让时逃跑,并且在颍水边洗耳,放牛的巢父坚决不肯让牛喝被许由洗过的水。许由与四岳、伯夷可能都是一人分化,是传说中的姜姓先祖。《左传》记载:“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在商代许地是昆吾国的领土,之后昆吾被商灭亡。西周王朝建立后,姜姓氏族先后被分封到全国各地。许国是分封得比较早的一支,始祖文叔在周武王时代就已经受封于昆吾故地了。西周时期许国的文献记载较少,据《穆天子传》记载,大驴友周穆王东巡中原诸国时,在洧水上接见并宴请过许国国君许男。然后就是前771年,许文公和申侯、缯侯拥立周平王另起山头,并联合犬戎攻杀幽王以及郑桓公、虢石父。虽然之后郑桓公的儿子武公也改投平王,但郑许两国因为都处于中原的地缘关系,最终在整个春秋史上也就成为了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