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4200000057

第57章

近来的,我国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以城市,特别是以大城市发展为代表的、城市区域空间为主体发展的新格局日益显现。一些区域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城市群。除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夏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城市群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也开始发挥作用。2006年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7830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37.4%。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再次说明,城市化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城市化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也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科学性进一步增强了。

三、城市化发展目标及发展道路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十一五”时期一直到2020年,预计每年提高1.1~1.2个百分点。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各有各的特点,各自功能作用不同,且不能相互替代。大城市一般是经济和政治中心,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发育成熟,技术力量雄厚,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管理、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大城市具有明显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但也不能孤立的发展大城市,一是因为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出现城市病;二是没有中小城市的配套,它的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中小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政治经济中心,直接服务于本地整个区域,在区域内起着组织带动作用;小城镇则是点多面广,直接服务农村,是农民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基层政权所在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还存在着内在的经济、政治联系。因此,必须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推进我国城市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解决好相关的问题:

(1)效率原则。我国面积大,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较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走效益型发展道路。我们说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发展重点的协调发展。法国经济学家维德马尔利用瑞士的资料得出的结构为:100万人口的城镇经济效益比2万人口的城镇高2.2倍,比20万人口的城镇高40%,比40万人口的城镇高18%。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如果没有特殊的限制或壁垒,人口和经济主要是在大城市集中,这是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中国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2001年10月18日《经济日报》推出“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排行榜”,除深圳因特殊原因排在前列外,基本上是按照城市规模排序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特大城市均排在前十。因此,选择效益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必须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龙头形成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2)城市化要以经济发展为支撑,或称经济发展原则。我们探讨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都证明城市化的发展是有深刻的经济原因的。城市化的实质是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居民向功能不断完善的城镇集聚,并改善其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城市化发展的前提,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农民自愿进城,成为城市居民,摆脱了贫困和落后;自愿留在农村的农民,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量,不断地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产业化规模转变,同样也摆脱了贫困和落后,这就是推进城市化的实质。因此,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必须依经济发展需要而定,既不能人为的拔高,也不能人为的抑制,而是要通过经济发展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3)布局合理原则。城镇的空间分布及规模与经济布局、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形成密切相关。要统筹考虑经济布局、就业岗位、人口居住、资源环境特别是水资源,通过规划引导等措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一是要优化整合现有已经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明确城市群内各城镇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保护绿色空间,消除低水平盲目竞争,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二是要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要加快可能形成新城市群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承接产业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密集区和人口密集区。中部崛起,城市先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很快,14个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东部经济整体上扬。与东部相比,中部地区城市体系发展不足,城市化水平滞后东部10个百分点左右,中心城市的实力相对较弱。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形成中部城市群是现实选择。2007年江西省已正式启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包括鄱阳湖周边的南昌、九江、鹰潭、景德镇、上饶、抚州6城市。河南要建设以郑州、开封为核心区包括9个城市的“中原城市群”。另外还有山西的“太原经济圈”,湖北的“武汉城市圈”,以及安徽的“沿江城市群”和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群的发展,将促进中部地区早日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新的动力区域。三是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这类区域主要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的区域。这类区域要实行有限推进城镇化的方针,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科学发展城镇化。

(4)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要明确。城镇化是各类规模的城市发育成长的过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各国以及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的发展过程证明,在城市群内和在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由于可以分担大城市的某些特定功能,能够较快发展壮大。而远离城市群和大城市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尽管也可以集聚少数特色产业或者作为一定区域的公共服务中心,但由于其持续不断地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能力较弱,成长壮大的进程不会快,有些甚至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明显,能够不断地创造就业岗位,人口和面积都在增加。但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规模过大,城市功能过于集中,“摊大饼式”的平面扩张,也会带来许多“城市病”。因此,确定优先发展的城市规模,不应简单划一,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就业潜力、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

(5)解决好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相关问题。城市化过程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要解决三种农民的问题:一是“城中村”的农业人口,二是流动的农民工,三是务农的农民问题。“城中村”的农民可以通过城中村的改造,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经营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变市民,农村就城市,沿海的大城市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流动的农民工,有承包的土地如何经营的问题和土地流转问题,还有社会保障问题,都需要解决好。在农村务农的农民,有解决规模经营和增加收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制度的变革,需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给予妥善解决。

四、城市要支持农村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1.推进城镇化,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机会。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与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可以预见,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若城镇化率按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0.37亿)。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数量之大,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过的。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和尖锐,也将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增大。而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

以城带乡,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应统筹考虑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其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增加投入。

2.城市要创造农民工可能成为市民的制度环境。以城带乡,须使农民在城市有长期稳定的生存手段,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民工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46.5%,其中,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57.6%,占建筑行业就业人员的80%。这些人当中许多人尽管已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多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收入低,无法实现在城镇买房定居的愿望,长期处于流动状态,很难成为稳定的城市居民。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整城市建设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在大中城市的农民工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逐步实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农村居民在城镇落户后,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应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

3.城市作为经济的发展极和增长点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城市要发展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极和增长点,在农村建立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管理和资金带给农村,用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城市二、三产业向农村辐射。通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着力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有步骤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努力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较快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值得指出的是,向农村转移的二、三产业,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绝不能以牺牲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代价。

5.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依托市管县的现行体制,进行包括城乡在内的统筹规划,使农村基础设施能够逐步与城市对接。重点是加强农村道路、通讯、自来水、垃圾处理、污染治理等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扩展包括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上马,必须纳入非农用地计划,做到高效节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战胜耕地。

6.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特别是要利用城市丰厚的社会资源,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建设,使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公共的均等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7.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文艺演出和科技普及下乡,努力提高农村电视“村村通”普及率并不断增加入户率,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培养农民群众懂文明、讲卫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破除迷信落后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8.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同类推荐
  • 反腐败研究(第七集)

    反腐败研究(第七集)

    本书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反腐败工作的特点,分别从法律、经济、制度、文化、体制、政策等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讨论反腐败的工作策略和措施。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历练党性的熔炉

    历练党性的熔炉

    本书是一部记述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发展历程的史实类著作,反映了该校创立、探索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一代代党校人奋斗拼搏的足迹。该书共分六章,即创建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文革”前期、恢复时期、正规化和改革时期、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训时期。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本书囊括户籍问题、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子女教育、买房住房、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类维权、司法仲裁、证照申领、税务缴纳、交通出行、退伍转业、出境入境、社会治安、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各种政府部门的职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和途径。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关注民生成为大势所趋,百姓与政府之间面对面的现实态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使得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充满了疑难与困惑。
热门推荐
  • 听说会长是女生

    听说会长是女生

    他是圣伊十年一度的天才少年,新来的转校生,亦是学生会会长,为人温和、优雅……等等,你说什么?他是GAY?!“啊啊啊!林笙落!你在干什么?我再换衣服啊!”只见少年捂着胸口一脸‘娇羞’。“林笙落我们一起洗澡吧!”“滚……”当真相揭开的那一天……“WHAT?!林笙落你是女生?!啊啊啊我在她面前换过衣服!”“我还叫她陪我洗过澡QAQ”“哎……你们急什么?”会长大人默默的笑了,“反正你们我都看过了……”原来,会长大人最大的秘密不是他是“GAY”,而是——他是女生!
  • 鱼化龙传说

    鱼化龙传说

    一条小鱼儿上演的鱼人之恋,在种种机缘与女主角的协助下,成功跃过龙门,成为翱翔天际之真龙,鱼化人、鱼化龙、龙化万物,龙的传人请看鱼化龙传说。
  • 年少时飞扬的你

    年少时飞扬的你

    我们总是期待我们的青春是美好的;总是期待我们的青春是疯狂的;总是期待我们的青春是无悔的。遇到年少时飞扬的你,我不知所措,你问我任何问题,我只是回答你是或不是而并没有正面回答你,不敢面对你,大概我有些自卑,也害怕坠入爱河。人们在青春时,有些人互相喜欢,总是相信最后会在一起;而有些人,他们反而是迷茫的,他不知道他们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他们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韩飞扬,你不是说过你不会放手吗?”“……对不起”我以为我可以做你一生的王子,但我最后却成了守护你一生的骑士。一段青春,唯美的爱情,送给年少时的你,送给正直年少的你,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重生之狩护

    重生之狩护

    重生回到小时候,那时父母还没离婚,哥哥还没意外丧命,我也还没变坏,那个呆子也还没因救我而亡……PS:这是一个渣渣重生而回,狩猎爱人,保护家人的那啥故事~~
  • 铭心之恋

    铭心之恋

    百多年前,贫家幼女王若梅,被捡到了军营中。从此,她的命运就和这支军队息息相关。她的思想和爱情,也随着身体的成长而成长,她成为人见人爱的“军中之花”,得到众多高级将领的爱慕。她和他们谱写了一曲曲令人感叹万千的恋曲,最终的结果会怎样呢?或反目成仇?或分道扬镳?或携手共进?敬请各位拭目以待。
  • 醉梦天下倾世妃

    醉梦天下倾世妃

    华夏第一杀手被未婚夫亲手杀死,带着一身医术毒功穿越异世,修玄气,驯兽,炼器,炼丹药,刻铭阵。迟早她这个“废物”要让所有人刮目相看!冰颜绝世,天赋妖异!且看冷心冷情的她如何笑看天下;再看冷酷无情的他为她蜕变成……逗逼!漫漫追妻路,男主你自求多福!那个,作者还是小初一,要上学,住宿班,会总断更的哦,表骂我哦,我才是00后。。。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司天大帝

    司天大帝

    文章一开始就扣人心弦、感人泪下,无论细腻的文笔还是深刻的心理刻画,都让你震惊。小枫文章,每一部呕心沥血,不会让你失望。主人公柳追风,皇刺十三子之首子,在一次执行任务后惨遭陷害,从此面目尽改、亚疾缠身......
  • 情心剑骨江湖录

    情心剑骨江湖录

    一块玉佩,引江湖风波,一处宝藏,牵朝堂阴谋,一片执念,惹无尽烦忧!
  • 晓欣的追爱之旅

    晓欣的追爱之旅

    五年前,你走到我的面前,对我说:“如果你超过我,我就答应你一个要求。”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五年后,我站在一家上海最顶级的咖啡店前,我的嘴角弯出了一个漂亮的弧度。我,白晓欣回来了,你的承诺还算数吗?-----"我要用最后一个条件来换你当我的男朋友。"“很抱歉,我想我有了我应该去守护的女孩。”白晓欣转头就走,背影有些清冷-----“李清南,你觉得你有什么资格要求我。”“就凭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我要你嫁给我。”晓欣的追爱之旅,李清南,你准备好当我的男朋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