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2700000010

第10章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②。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③。萦损柔肠④,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⑤。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①次韵:指依照一首诗词原韵所和之诗词,称次韵。章质夫:章楶,字质夫,与苏轼同官京师。杨花词:章质夫咏杨花的名作。杨花,指柳絮。②惜:爱惜。从教坠:任凭飘坠。③有思:有情意。④萦:缠绕。⑤缀:连缀。

【译文】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无人怜惜任凭它衰坠地。它抛家乡倚路旁,细思量仿佛无情,却是含有深情。受伤的柔肠婉曲,困倦的娇眼昏迷,欲开又闭。梦魂随风飘万里,追寻情郎去处,却又被黄莺儿叫起。不恨此花飘飞落尽,却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旧枝重缀。清晨淋过阵雨,何处有落花遗踪?它飘入池中,化成一池细碎浮萍。三分春色姿容,二分化作尘土,一分坠入流水无踪影。细看来,那不是杨花呵,点点飘絮是离人泪盈盈!

【赏析】本篇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柔肠、娇眼的想象已是出神入化,随风万里寻郎,更是将杨花的精魂和思妇的形象处理得不即不离、若即若离,表现出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物与神游的境界。此词遗貌取神,空灵婉转,精妙绝伦,压倒古今,为咏物词的极品。

念奴娇

赤壁怀古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③,小乔初嫁了④,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注释】①赤壁:赤壁之说不一,实际上三国时周瑜击败曹操大军的赤壁是在湖北薄圻县西北、长江南岸。②周郎:即周瑜。③公瑾:周瑜字公瑾。④小乔:周瑜妻。

【译文】大江滚滚向东流,波浪中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遗弃了的旧营垒西边,人说是三国周瑜大败曹公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峭壁耸入云霄;惊涛骇浪汹涌澎湃,日夜将江岸冲击撕裂;波滔水涡翻滚腾跃,像似卷扬起千堆白雪。江山如图如画,一时引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郎公瑾,那时乔家小女初嫁归门;他英姿雄健睿智卓越,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执羽扇,头着纶巾;从容潇洒笑谈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浮想万千。可笑我如此多怀古幽情,竟未老先衰鬓发斑白。啊,人生如一场梦幻,还是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长存的大江明月。

【赏析】这首词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词中也流露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它向人们揭示:千古风流人物身名俱灭,但江山长在,江月长留,当举酒相酹。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①。曲港跳鱼②,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三鼓③,铿然一叶④,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释】①清景:清光。②曲港:湖隈。③紞(dǎn胆)如:鼓声沉闷的样子。④铿(kēng坑)然: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译文】明月皎洁如霜,好风凉爽如水,清澄澄夜景美无限。环曲的港湾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露珠儿晶莹流转,天地寂寞无人见。三更鼓响砰然,飘零一叶铿然,黯沉沉梦里倩影突然惊散。夜色茫茫无处重寻梦里悲欢,醒来后走遍小园心怅然。客游天涯已感到厌倦,欲寻山林路径找个归宿,费尽心思也望不见故园。燕子楼已空,佳人今何在?空锁了楼中梁上燕。古往今来如梦幻,何人曾梦中醒转,只因有旧欢新怨缠绵不断。他年后人面对着黄楼的清夜景观,也会像我面对着燕子楼感慨怅然,为我发出人事变迁的浩然长叹!

【赏析】这首词,上片描写明月清风,鱼翻露泻的清冷夜景。此时人从梦中醒来,独自徘徊小园,更显寂寞。下片联想佳人已去,眼前楼空,因而感叹人生如梦,转眼皆为虚无,反映了作者失意时思念故乡的伤感心情。全词写景景如图画,抒情情思缠绵;叙事得纲领,用典不泥涩;遣辞用字精炼,意境清丽优美,很有艺术魅力。“燕子楼空”三句,尤为人称道。

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①。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①金波:月光。玉绳,两星名,在北斗第五星玉衡的北面。

【译文】肌骨像冰玉般莹洁、温润,本自清凉无汗。晚风来,水殿里丝丝暗香弥漫。绣帘撩开,明月一点,偷窥着佳人,佳人尚未寝眠,倚在枕边金钗横堕鬓发乱。牵着白净的玉手,起来漫步在寂静的庭院,时而可见稀疏的流星渡过银河岸。试问夜色如何?三更已过,月波淡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屈指掐算,秋风何时送寒,又不知不觉,流水年华在暗中偷偷转换。

【赏析】本词是苏轼的名篇之一,上片记人物、环境之清凉,人物则“冰肌玉骨”,具不同凡响的神仙资质,环境则水殿、清风、暗香、月光,如置身月殿瑶台的清虚之境,无一毫尘俗气。“绣帘开”几句绘闺房情景宛然如见,“一点明月窥人”句,“一点”与“窥”字灵动奇妙,为本词增添许多情致。下片描写蜀主孟昶和花蕊夫人留连月下纳凉所见以及因纳凉而思秋风,因思秋风而感念流光飞逝的怅惋之情,其间融入作者对人生易逝的感叹。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①。谁见幽人独往来②,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③。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漏断: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以铜壶盛水,水从壶中漏出,壶中箭上刻度显出时辰。夜深时,漏壶水少,不闻滴漏声,称“漏断”。②幽人:被谪幽居的人。这是作者自指。③省(xǐng醒):理解;了解。

【译文】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梢顶,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清冷。

【赏析】人而似鸿,鸿而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这就是本词艺术形象的特点。而托鸿以见人,自标清高,寄意深远,风格清奇冷隽,似非吃烟火食人间语。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①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②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③针线,曾湿西湖雨。

【注释】①黄犬:狗名。②《辋川图》:唐王维于蓝田清凉寺壁上曾画《辋川图》。③小蛮:歌妓名。

【译文】三年间卧枕上,梦魂总飞向吴中故园路。我送只传信的黄犬,随你返回故土。若到松江呼唤小舟摆渡,切莫惊吓了鸥鸟白鹭。吴中四桥的河湾渡口,当年都是我常游的去处。品鉴、研摩辋川图,仿佛看到吴中暮春景物,常常记起高士王右丞的诗句。定个还乡的归期天公已应许,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赏析】上片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系念之情。过片使用虚笔,以王维诗画赞美吴中山水,抒发自己欲归不得的惜惋,间接地表现他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笔致极委婉清丽,令人爱不忍释。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縠纹平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竞逐钻营。②夜阑:夜尽。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译文】夜饮东坡雪堂,酒醒又酒醉,醉后归来恍惚已将近三更。家童全睡鼾声如雷鸣。任你敲门总也叫不应,我倚着竹杖倾听江浪声。长恨这形骸不归我所有,何时能忘却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夜将尽风静水波平。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残生。

【赏析】词的上片着意渲染其醉态,下片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这首词做到了情、景、理的巧妙结合。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①,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②。料峭春风吹酒醒③,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①芒鞋:草鞋。②一蓑(suō梭):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③料峭:微寒的样子。④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译文】莫听那穿林风雨打叶声,何妨低吟长啸且从容徐行。拄行杖,曳草鞋,轻便自在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披一袭蓑衣任凭我湖海烟雨度平生。料峭春风把酒意吹醒,微微感到寒冷,山头上雨过斜阳正来相迎。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吧,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赏析】这首词写作者途中遇大雨仍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作者任凭政治风云变幻,屡遭挫折也无所畏惧的倔强性格。这实际上也是苏轼政治上不得志后追求精神上的自我解脱的安宁,也是其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无力的思想反抗。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①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②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①十年:苏轼妻王氏去世十年。②千里孤坟:王氏去逝后葬在四川。

【译文】十年漫漫生死隔绝两茫茫。不用去细思量,你的形影我难忘。千里遥远的孤坟,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凄凉。纵然是夫妻再相逢你也许认不出我,灰尘满面,两鬓如霜!夜里做了个渺茫的梦忽然返回故乡。在那小门窗,她正在梳妆。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淋漓热泪洒千行。料想得到,她为思念我年年痛断柔肠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赏析】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方法,来表达怀念亡妻的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感情表达得深婉而挚着。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①。悄无人、桐阴转午②,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③,扇手一时似玉④。渐困倚、孤眠清熟⑤。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⑥,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⑦。待浮花、浪蕊都尽⑧,伴君幽独⑨。秾艳一枝细看取⑩,芳意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注释】①乳燕:雏燕儿。②桐阴:梧桐树阴影。③生绡:未漂煮过的生丝织物,即丝绢。白团扇:白色丝绢制作的圆形小扇。④扇手:白团扇与素手。一时:一并、一齐。⑤清熟:安稳熟睡。⑥枉:空、白。瑶台:美玉砌成的楼台,传说中的昆仑山仙境。曲:深曲之处。⑦蹙(cù):皱叠的样子。⑧浮花、浪蕊:指浮艳争春的花朵。⑨幽独:幽辟、孤独。⑩秾艳:茂盛而鲜艳。惊绿:形容秋风吹得榴花凋谢,仿佛惊恐得只剩下绿叶。两簌簌:指落花与粉泪簌簌同落的样子。

【译文】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悄然无人,梧桐树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独自睡得香熟。帘外是谁来推响彩绣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半开的石榴花像红巾叠簇。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取一枝裱艳榴花细细看,千重花瓣儿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怕被那西风骤起,惊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得美人来对此,残花之前对酒竟不忍触目。只有残花与粉泪,零落两簌簌。

【赏析】《贺新郎》,宋人常用的长调之一。首见于苏轼词,因词中有“晚凉新浴”,亦题为《贺新凉》。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三谓此调系苏轼所创。

这首词咏人兼咏物。上片描写在清幽环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洁绝尘,又十分孤独寂寞。“帘外谁来推绣户”几句,如梦似幻,动而愈静,极其婉曲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孤寂。下片转而咏榴花,这不与“浮花浪蕊”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征。最后四句描写美人和榴花的迟暮之叹。这首词意象清隽,托意高远,隐约地抒写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抑郁情怀。

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南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在四学士中他最受苏轼爱重,诗、文、词皆工,词名尤着,当时即负盛誉。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柔丽典雅,情味深永,音律谐婉。词风上承柳永、晏几道,下开周邦彦、李清照。

同类推荐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 读书与成才

    读书与成才

    本书通俗讲述读书与成才的关系,读书的方法,并引证古今中外贤圣之士读书成才的事例,以及他们读书的方法等。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日暮乡关

    日暮乡关

    江潇在城市霓虹灯杂乱无章的闪烁中和泛起泡沫的酒杯里发现自己再也走不出思想与情感的围城,这就是已成为他精神属性和生命构成的“乡村结”。于是,人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乡村和江潇之间已形成一种相互命名的关系,《日暮乡关》实际上是江潇对自己的灵魂与生存方式的一次彻底的坦白和庄严的命名。在《日暮乡关》这本散文集的整体阅读结论形成后,我们就不得不进行这样的追问——乡村赋予了江潇怎样的性质和生存态度?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热门推荐
  • 红梨

    红梨

    万物之地,人、魔、仙三界纷争不断,血然天际。生长于九灵泉边的一株梨花,透过水镜,看透三界疾苦,将所有的仇恨与权欲汲尽,将自身染成红瓣,藏于万界林,誓与三界隔绝,不再触及此痛。不料怨念和欲望在三界之中不断滋生,恐将再现浩劫……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九龙玉璧之缘聚汉末

    九龙玉璧之缘聚汉末

    几个苦逼的灵魂被迫成为别人穿越的燃料,却因机缘,转生汉末。转生最初的他,没有显赫的家世,父母早亡,还被赶出村寨,一个人生活。再世为人的他,没有完整的前世记忆,零散的记忆碎片,却冲击着他的认知,影响着他的言行。一位悍妻,一帮彼此不睦的兄弟,在这个烽火不休的年代,他们历经磨难,终于还是聚在一起,试图找寻回家的路。欢迎加入本书交流群:569698317
  • 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

    本书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本书第一版2004年底出版,在员工关系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本领域研究者、学生以及实际部门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笔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该书进行了重新修订,并根据新的环境和变化,做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对新时期企业员工关系协调机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 我是孤独的,也许你也是

    我是孤独的,也许你也是

    她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即便是孤独,也要找寻出路。
  • 断魂匕

    断魂匕

    一个倍受欺辱的乞丐,扑朔迷离的身世,怪异奇特的功法。炼体九重,三重为刚,三重怀柔,不一样的仙侠世界,给你不同的视觉冲击。见证一个草根阶级的强势崛起。(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爱长存

    爱长存

    一场相见让他看见她,从此时时关注着一步一步走向她就在两人一起后他还是错过啦她
  • 三剑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三剑客(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春日已逝,樱为君开

    春日已逝,樱为君开

    那一年,她对她的未来姐夫一见钟情,从此一步步陷入了表姐的圈套。曾经温婉美丽的表姐,与她形同陌路,曾经苦苦追求她的男人,为了得到她与表姐同流合污,而曾经她深爱的那个男人,杀她父母,毁她生活,最后将她囚禁在身边。当真相水落石出的时候,表姐终于从仇恨中醒悟,她和那个男人,将在监狱中度过一生。同样是樱花树,但在它生长的过程中,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的殡葬灵异生涯

    我的殡葬灵异生涯

    直播火葬场烧裸女。在学校毕业后,我参加了殡葬行业,了解到殡葬业的很多秘闻,同时也遇到了很多恐怖诡异的撞邪事。给大家讲述极其不一样的恐怖见闻,以及殡葬业里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