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宝宝开口说话的兴趣
对于半岁以后的宝宝,爸爸要多对宝宝做各种能力的训练。在语言能力的开发方面也是如此。
与之前相比,宝宝在现阶段,不再满足于听一些悦耳舒缓的乐曲了,爸爸每天抽空给宝宝读童话故事,陪宝宝“读书”是培养宝宝语言能力的不错方法之一。
爸爸在与宝宝的交流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吻,避免用一些命令式的口气来激发宝宝的语言能力。
宝宝说话的早晚与抚养人有很大关系。处在语言丰富的环境中,就可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说话比较早。
爸爸还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训练,提高宝宝对声音的捕捉能力。如爸爸在游戏中叫宝宝的名字,宝宝会对自己的名字有了反应,并且在生活中学会区分妈妈和爸爸说话声音的差别。宝宝会分别说话的口气,如果是和蔼、亲切的语气,宝宝就会很喜欢;但是如果宝宝听到来自爸爸的训斥,就会害怕和啼哭起来。
2.训练宝宝爬行的科学方法
宝宝的爬行训练对未来的平衡感的发展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粗细动作发展都很有益处。爸爸在训练宝宝爬行时,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1)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圆筒,然后,在地板上,展开席子的一端,让宝宝趴在席子上,将席子一边压在身下,爸爸通过用推动、展开席子的方法,让宝宝随着席子的展开而朝前爬。
2)妈妈与爸爸协同合作,妈妈在宝宝前面,爸爸在宝宝后面。由妈妈手拉宝宝的右手,爸爸在后面推宝宝的左脚,亦可相反进行,在妈妈与爸爸的配合下,宝宝会被引导缓慢向前爬。
3)让宝宝趴在铺好席子的地板或地毯上,先用毛毯兜住宝宝的整个胸腹部,由爸爸把毛毯提起,略离地面,妈妈依次推动宝宝左手、右脚,前进一步后,换推宝宝右手、左脚,轮流进行,训练宝宝手、膝爬行,在训练中要注意适时休息,多给宝宝鼓励。
在宝宝的前方摆放宝宝喜欢的玩具或物品,也可以使宝宝努力往前,并保持对这个练习的兴趣。
育儿亲子小贴士
宝宝爬行的姿势,在爬行初期都不是很协调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肌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有所提高之后,动作会变得比较标准。宝宝的爬姿有很多种,踮着脚爬、匍匐爬、横着爬、拖着一条腿侧身爬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不必太苛求。
一旦宝宝学会腹部略离开地面,靠双手和双膝爬行时,就可以在他前方放一只滚动的皮球,让他朝着皮球慢慢地爬去,逐渐他会爬得很快。
刚学爬的宝宝都有匍匐前进、转圈或向后倒着爬的现象,这是学爬的一个过程。这时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想要宝宝学会爬,就要下些工夫。
3.亲子互动游戏——找找平衡感
游戏目标 锻炼宝宝的腿部和脚底肌肉,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
游戏方法
(1)爸爸赤脚坐或跪在地毯上。
(2)宝宝赤脚,由爸爸扶着,直立在爸爸腿部近膝盖处。
(3)爸爸双手拉动宝宝的两臂,使宝宝往爸爸胸前靠。(4)让宝宝的脸贴着爸爸的脸,爸爸和宝宝亲一亲。
游戏要点 与爸爸一起玩,使宝宝体验到冒险、刺激和兴奋感。
游戏中,宝宝的脚底承受的力量从脚踝转移到脚尖,使脚底变得有弹性。
游戏效果 宝宝的脚趾得到了运动,可以刺激运动神经,同时宝宝可以开始尝试自己站起来,并锻炼增强平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