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管理者若能合理地用人,善于用之所长,工作自然得心应手。
孔子认为,人之才能、品德参差不齐,在使用人才时,应尽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此,孔子强调领导者要了解下属的能力、志向、性格和主张,分析其优势和不足,然后用其所长。孔子对其弟子的才能和心理特点也了解得非常清楚,把他们分为长于“德行”、长于“言语”、长于“政事”和长于“文学”几类。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意思是道德修养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会说话的有:宰我、子贡;宜于从政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这十个人即孔门弟子中著名的“四科十哲”,是《论语》中经常见到的人物。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人的才能也是一样,总是各有所长。领导者要善于发现每个下属的特点和所长,加以培养和任用,扬长避短,知人善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据冯梦龙《智囊补》记载,孔子善于用人之长。有一次,孔子骑马过街,他的马不小心吃了别人的粮食,粮食的主人特别生气,就把马扣留下来。孔子有名的弟子子贡前去讨马,费尽口舌,仍是无功而返。孔子听后,说:“你是不适合去做这件事的。”于是派另外一个弟子马图去找那户人家说情。马图到了主人家,对主人说:“如果你不是出去耕田,我也不到处游玩,你专心守你的粮食,我认真管好我的马,我的马又怎么会去偷吃你的粮食呢?”主人无奈,把马解开归还了孔子。
马图说的话至情至深,所以此人能听进去,子贡文质彬彬,总喜欢舞文弄墨,然而农夫的文化程度不高,属于粗犷之人,又怎么会有耐心去听子贡说教呢?
所以,冯梦龙称赞孔子:圣人达人之情,故能尽人之用。
用人所长,事半功倍。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长于此者,未必长于彼。在一个部门能够发挥优势的未必就能够在另一个部门大施才华、大展宏图。长于战略思考、周密计划的参谋性人才不一定能带好兵、打好仗;而善于带兵打仗的指挥官也未必就是个好的战略家或军事理论家。因此,对于用人还是要强调“因材善用”。
在深圳等沿海城市,企业家选拔人才时不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而是问“他做过什么贡献”;不再问“他能做什么”,而是问“他能做好什么”。他们选人是选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人,而不是选各个方面都“差不多”的人,因为这种人尽管有些缺点,可是终有一技之长,若能像园艺师对花那样,尽力使他们的优点得以发挥,他们就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发挥长处,就能各安其位,人尽其才。而如果不能用人之长,势必造成低效率、低成果。讲求经济效益首先要讲求人的使用效益,一个人才数量虽少但分配合理的企业,比一个人才数量虽多而分配不合理的企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
每个人都有长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并使他们向着一个目标努力,这样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