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与“非材”并非绝对,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比如,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材”。
“原文”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
(《庄子·山木》)
“释文”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庄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伐木的人说:“砍了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庄子感叹道:“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
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很高兴,叫童仆杀雁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那只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雁,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请问老师,到底要怎么做才对?”
庄子笑道:“如果是我啊,我希望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取得平衡。但是,有用和无用看来相似,却又难以区分,在材与不材,有用和无用之间如何拿捏,实在是很困扰!所以唯有顺应大道的变化,顺其自然,才能免于困扰啊!”
世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准则。面对不同的事物,我们需要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于人才的管理尤其如此。一个对其他企业相当有用的人对自己来说不一定有用,而把一个看似无用的人摆正地方也许就能为你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收益。
美国一家化学公司,花了2.5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新建一座工厂,然后将该工厂交给了远在巴西的另一家工厂的管理者负责。此人在巴西业绩不错,并且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精通业务,按理说可以将这个新建的企业搞得红红火火。然而事与愿违,他是一个只懂技术而不懂市场经济、不懂公共关系的人,连起码的定价策略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而总部对此人却十分放心,认为他来自发展中国家,熟悉这些国家的基本国情,又精于技术,是能够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因此也没派人前去主持全面工作。
无谓的“放心”导致了不良后果,最后工厂迟迟不能开工,开工后产品又很难卖出去,最后总部只好忍痛割爱,将这家工厂搬到了另外一个国家,但这期间的耗资已覆水难收。
此人在技术方面有杰出的表现,未必就表示他在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的杰出能力。很多时候,一些看似有用的人才,未必有用;而有些看似无用的人才,却未必无用。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工商界的聚会中,几个老板大谈自己的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说:“我手下有三个不成材的员工,现在正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为何不成材?”另一位老板问道。
“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另一个混水摸鱼,整天在外面闲晃。”
第二个老板听后想了想,就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
三个人第二天到新公司报到。新的老板开始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管理品质;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安全保卫及保安系统的管理;喜欢混水摸鱼的人,让他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三个人一听,认为职务的分配和自己的个性相符,不禁大为兴奋,干劲十足。
过了一段时间,两个老板又碰到了一块,第一个老板问第二个老板那三个人怎么样,第二个老板说:“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由于他们的到来,工厂的盈利直线上升。”
很多人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只是一笑了之,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而高明的管理者却能够从中悟出大道理。
《淮南子·说山训》说过:“得鸟者,罗之一目。然张一目之罗,终不能得鸟矣。”意思是说,人在用网捕鸟时,最终捕获住鸟的只是网上的一个网眼而已,然而只用张开一个网眼的网去捕鸟,那是永远捕获不到鸟的。也就是说,那些看似无用的网眼,实际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说明,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材”与“非材”并非绝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那些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也可以成为有用的“材”。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但要会使用优秀的人才,还要会使用看似无用的普通人,更要会使用与自己有隔阂或者看似对自己有害的人。只有发掘出所有人的潜力,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