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9900000014

第14章 数学名人的趣味故事推荐(11)

解放初期,为了翻译大批的苏联教材,他刻苦自学钻研,短期内就能翻译一些重要的教材,如菲赫金戈尔兹的三卷本《微积分学教程》和格涅坚科的《概率论教程》都是他负责校订的。很多教学内容,他也是自学掌握的,如勒贝格积分、测度论、泛函分析等。他的成就,除了天赋外,勤奋刻苦,锲而不舍是一重要的原因。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生活很清苦,资料又匮乏,要找一本参考书有时都很困难,他的书架上摆着他那时手抄的蒂奇马什的整本《函数论》。

20世纪50年代,他已是着名的大教授了,一旦看到好的书,他就仔细阅读,大量做题,他曾逐章逐题去解答那汤松着的《实变函数论》和安德森的《多元统计分析引论》的练习题。他能把一些习题深化,变成小的研究习作,有的就可以变成论文。

他对论文的发表要求很严,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自己的文章登在有名的杂志上而出名,我希望杂志因为登了我的文章而出名。”尽管他自己是学部委员,可以推荐论文尽快在《科学记录》上刊登,然而他自己的论文大部分都刊登在北京大学的学报上。他的论文有的长达几十页,有的短到一页多一点,都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朴实无华,简明扼要。他一生正式被刊出的论文在生前只有30多篇,然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很有分量的工作。一些小的结果他往往批注在书的边页上,并不认为是值得发表的。

1962年他在讨论班上讲授正态变量二次型分布是x2的充分必要条件时,对退化的情况已作了处理,而这一结果在1966年在国外才作为一篇论文单独发表。他对引用的结果都非常认真,自己必须能完全给出证明。他在研究工作中,有两点是非常明显的。一是追求初等的证明,他认为初等的方法比艰深的方法更有意义,所以他的讲课能吸引很多人来听,他把问题剖析得非常清楚,问题的解决似乎是自然而容易的。

另一特点是要求证明演算化,不要借助任何几何的直觉。为了充分阐明他的这一观点,1964年冬,他在讨论班上系统讲授点集拓扑时,每个证明都是由集合运算导出的,后来由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未能讲完就中断了。

在教学上,他主张“良工示人以朴”,应把原始的,真实的思想讲解给学生,而在形式上,在证明方法上要力求简明无冗言赘文。他的讲课是深刻的思想与完美的形式十分良好的结合,他的中外学生称赞说:“他的讲授是完美的。”作为教师和科学家,他对于学生和同行都有强烈的影响。一些人回忆说:“许宝騄坚持深入浅出,毫不回避困难。特别是沉着、明确而又默默地献身于学术的最高目标和最高水平,这种精神吸引了我们。”

他顽强地长期带病搞科研和教学,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工作到最后一息。施普林格出版社刊印《许宝騄全集》后,书评中有这样一句话:

许宝騄被公认为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方面第一个具有国际声望的中国数学家。

20.中国数学之父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他的父亲开了一个小杂货店,生意并不好,一家人艰难度日,勉强供华罗庚上学读书。华罗庚自幼酷爱数学,他在金坛中学上学时,遇上了-位独具慧眼的数学教师王维克,王老师发现了华罗庚很有数学天赋,于是对他格外精心培养,他借给华罗庚很多的数学书籍,课余还经常对他单独辅导,使华罗庚在数学上进步很大。

1925年华罗庚中学毕业后,由于父亲无力供他上大学,就考取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他的父亲千方百计地凑了点钱把华罗庚送到了学校,但是华罗庚并不能适应这里的教育,有一天上课时一位老师将刚刚看完的作业放在讲课桌上,就声色俱厉地喊道:

“华罗庚!这么简单的题你为什么没做对?”

华罗庚看着满脸怒气的老师站起来说:“老师,我没有做错题,我这样做是有理由的。”

“还有理由?”老师更来气了,冲他摆摆手说:“那你上来给我讲讲。”

于是华罗庚走上了讲台,他拿起粉笔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又转过身对着同学们讲了讲他的解题思路,他讲完后同学们都小声嚷起来:“他做的没有错。他的方法很好,一定是老师看错了。”

满脸怒气的老师一时下不了台,他很恼火地看着华罗庚,随便找了个理由将他训了一刻多钟,这让华罗庚对学校的教育十分不满。再加上后来家里经济困难,没有钱交学费,于是上了一年学后华罗庚就退学了,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华罗庚回到家里后就帮助照料店里的生意。

虽然不再上学了,华罗庚依然没有停止对数学的钻研。他经常站在柜台边,一边卖东西算帐,一边翻看着数学书,不时还演算起来,有时遇到难题,不分白天黑夜地进行钻研。由于他经常心不在焉,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差。一次,一位顾客来买毛巾,问道:多少钱一条?

“26867。”华罗庚看也不看随口就把刚才演出的一个得数说了出来。

顾客一听莫名其妙,扭头就走了。

在一旁的父亲看在眼里,火冒三丈,抢过来就要把华罗庚手中的数学书和演算题的纸给烧掉。他认为儿子是让这些东西给弄傻了。

华罗庚18岁的时候,由于生活艰难和饮食不良,他不幸染上了流行的伤寒病,虽然后来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活了下来,可是他的左腿关节变形,再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认识他的人看到他一瘸一拐地走在路上,都不禁为他的遭遇叹息。可是华罗庚却十分坚定地想:既然不能干别的工作,那么我还是钻研数学吧,这一行不需要什么设备,只要有一支笔,一张纸就够了。

此后华罗庚全身心地投入了数学,他节衣缩食省钱订份《科学》杂志,又买了很多的数学书籍,坚持学数学,同时他开始写一些有关数学的文章,投到杂志上。尽管刚开始有很多文章退了回来,但他没有灰心,依然继续写着。1930年他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中对一位数学教授的理论进行了质疑,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到这篇文章,大加赞赏,当他得知这篇文章出自一位年仅19岁的失学青年时,震惊不已地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应该请他到清华来。”

1931年,华罗庚在熊庆来的安排下到了清华,在数学系当了一名助理员。他平时的工作只是整理图书,收发文件。这样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听课和学习数学。在熊庆来的悉心指导下,华罗庚进步很快,他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拚命地学习,只用一年半就攻下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语、德语、法语。他寄出了3篇论文,都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了。在当时,大学的教授都很难在国际的杂志上发表论文,于是清华大学决定聘请华罗庚做教师,就这样,一个年仅24岁,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人,进入了清华大学教师行列。

后来,在熊庆来的帮助下,华罗庚获得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的机会。他在那里刻苦学习,在博采世界诸家成果的同时,他一连写出了18篇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华罗庚的论文在当时数学领域一些悬而未决的难题上连连取得了突破,使当时世界级的数学权威们都赞叹不已。

1950年,华罗庚回国后被聘为清华大学的教授,虽然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家7口人挤在两间小旧房子里。但是他还是在昏暗的小油灯下,先后写出20多篇数学论文,还完成了他的一系列学术着作。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华罗庚写下这样的几句话: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也可以看做是他从一个初中毕业生到饮誉世界的数学大师的成长秘诀吧。

21.创始数学花园的陈省身

陈省身(公元1911年~2004年12月3日)在数学领域,沃尔夫奖与菲尔兹奖是公认的能与诺贝尔奖相媲美的数学大奖。菲尔兹奖主要奖励在现代数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而沃尔夫奖主要奖励在数学上做出开创性工作、具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

到1990年为止,世界上仅有24位数学家获得过沃尔夫奖,而陈省身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由于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杰出工作获得1984年度沃尔夫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数学家。

陈省身先生1911年生,浙江嘉兴人。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受教于姜立夫教授。193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入德国汉堡大学随布拉施克教授研究几何,仅用了1年零3个月便在1936年获博士学位后,以“法国巴黎索邦中国基金会博士后研究员”身份到巴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师从国际数学大师E·嘉当。

1937年~1943年,陈省身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1946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微分几何中高斯-波内公式的研究和拓扑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946年~1948年,陈省身筹建中央数学研究所并任代理所长。

1949年~1960年,陈省身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1979年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81~1984年任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后任名誉所长。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对整体微分几何的深远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被公认为“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先后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以色列沃尔夫奖、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及首届邵逸夫数学科学奖等多项荣誉。

陈省身对祖国心怀赤诚,1972年后多次回到祖国访问讲学,慨言“为祖国工作,是我崇高的荣誉”。2000年定居南开大学,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永久居留权。他盛赞新中国欣欣向荣,瞩望祖国早日统一,诚挚地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发展科学事业、培养和引进人才等建言献策,受到高度重视。

1984年,陈省身应聘出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创办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培养中国高级数学人才基地。他还努力推进中国科学家与美国及各国的学术交流,促成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并被推选为大会名誉主席。他殚精竭虑地为把中国建成数学大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多次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国家领导人高度称赞他对中国数学科学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

除了在数学上做出的巨大成就,陈省身教授还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吴文俊等。

22.关肇直与非线性泛函

关肇直(1919~1982)是中国数学家,生于北京。原籍广东省南海县。父亲关葆麟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任铁道工程师多年,于1932年故世;母亲陆绍馨,是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曾从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关葆麟去世后,母亲以微薄的收入艰难地抚育关肇直及其弟妹多人。全国解放后,关肇直尽心亲侍慈母,直至1967年去世。关肇直于1959年1月与刘翠娥结婚,他们有两个女儿。刘翠娥系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

关肇直于1927年进北京培华中学附属小学学习。1931年入英国人办的崇德中学学习。学校对英文要求十分严格,加上关肇直自小就由父母习以英文、德文,为日后掌握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和俄文奠定了良好基础。193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于1938年转入燕京大学数学系学习。毕业后在燕京大学(后迁成都)任教。

1946年春从成都返回北平(北京),不久从燕京大学转到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1947年通过考试成为国民政府派遣的中法交换生赴法国留学。名义上去瑞士学哲学,实际上去了巴黎大学庞加莱研究所研究数学,导师是着名数学家、一般拓朴与泛函分析的创始人弗雷歇,1948年参加革命团体“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是该会旅法分会的创办人之一。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他毅然决定放弃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于12月回到祖国,满腔热情地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回国后,他立即参加了组建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他和其他同志一起,协助郭沫若院长筹划建院事宜,确定科学院的方向、任务、体制等,组建科学院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处处长,编译局处长。

1952年,他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并在数学研究所从事数学研究,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还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原子能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从1952年起,关肇直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校教授以及华南工学院名誉教授;并兼任过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学术顾问、该院数理科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顾问、研究员。

关肇直还是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副组长、自动化学科组成员;他曾担任北京数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会秘书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理论委员会成员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和《系统科学与数学》等杂志的编委或主编等职。

1980年,关肇直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创建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所所长。他还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最应了解的生物奇谜

    青少年最应了解的生物奇谜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当代青少年最应了解的各类生物奇谜,以猎奇的视角和科学的态度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本书为青少年知识读物。
  •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驭海史话

    驭海史话

    本书讲述了人类行为对海洋中数以万计的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书中研究了人类与海洋过去和现在的联系,主要阐述了人类对海洋生命及栖息地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大气和海洋的污染以及商业性的捕鱼等,导致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种类不断增加,使得巨大的海洋资源被人为的破坏。书中呼吁人类与海洋应该健康和谐地共处,保护这个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的海洋生态。
  • 文化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文化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风雨雷电

    风雨雷电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天气,而风雨雷电是我们早已习惯的自然现象。为什么天空中时而狂风肆虐,时而暴雨倾盆时而又雷雨交加呢?这些奇妙的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自然现象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它们所产生的自然灾害也时常威胁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逗逼小牛的修仙日常

    逗逼小牛的修仙日常

    艰险的修仙之路有重重困难,小牛儿总能机智逗逼的将它解决。汪兰生一把将小牛儿按入水中:“我这刚买的衣服是只能干洗的啊!”
  • 人生提醒:修炼篇

    人生提醒:修炼篇

    本书针对如何开创成功的人生这个问题,分别从理想、生存、创造、交友、励志、处世、学习、爱情、财富、道德、修身、快乐这几个方面入手,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阐述了人生成功必备的要素。
  • 天机刹

    天机刹

    长江之上,一对冷血少女踏浪而行,对过往商旅一剑索命,是何原因?漠北黄沙,一位少年英雄舍生忘死,携带着秘术‘遁甲天机卷’奔赴中原,是何结果?男主人公将与这对冷血少女展开怎样的命运交汇?!群山幽谷中德神鬼之旅,幽灵之城,坟茔死门阵,狂蟒之灾,仙家变幻,这一切都将拉开序幕。这是一部将民间秘术奇门遁甲与武侠结合的小说,这是一部将法术与武侠结合的小说,这是一部将民间真实传奇与武侠结合的小说,小说具有着新鲜的血液!将焕发自己的青春!
  • 州县提纲

    州县提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兵王聚首之转战全球

    兵王聚首之转战全球

    【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这是一部热血故事!更是一部中国退伍兵的现实故事!一本能读懂军人的小说!没有手撕鬼子的强大,更没有穿越场景的惊心动魄,只是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后悔的誓言!!!献给所有军迷和当过兵的朋友·······
  • 甜心女孩的专属骑士帅殿下

    甜心女孩的专属骑士帅殿下

    有人问我活在这个世界开不开心,我说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要来到这个世界,可是竟然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就要快乐的活下去,只因为那个可以照暖她的心的男孩。
  • 圣女天下:夫君轻轻宠

    圣女天下:夫君轻轻宠

    穿越了!怎么办?圣母庶妹、恶毒继母、势力老爹……当然,还有某个食不知味的某王爷……庶妹迟早要虐、继母迟早要休、老爹迟早要弃,可是某男却……
  • BOSS的重生冒牌妻

    BOSS的重生冒牌妻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负盛名的盗墓者,她是黑道人人闻风丧胆的冷血杀手,她一个风一般的女子,潇洒来去,快意人生。他是史上最年轻的反恐组织少校,他是亚欧地区几百年来久盛不衰的封氏少主,铁血无情,心狠手辣。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本书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介绍了河南人的过去和现在,一方面为河南人正名的同时,理性、全面地分析了河南人的生存、发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