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亲率大军追败军至城阳(今山东省即墨县),俘获齐王田广;灌婴率骑兵追击并俘获了齐守相田光;曹参率军向胶东进攻,击破齐军。斩杀了齐将田既。
齐相国田横得知齐王田广被汉军擒杀的消息,即自立为齐王,与前来进攻的灌婴军战于嬴下(今山东省泰安市境),田横军战败。率败军奔往梁地,投靠彭越。至此,齐地已全部为韩信军平定。
第七潍上战役后双方的动态
韩信平定齐地后,便派人向刘邦请求封自己为齐之假王。这时,正值项羽军围困刘邦于荥阳之际,刘邦听完韩信来使的请求后,立即大骂道:“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史记》卷九十二)谋士张良、陈平见刘邦怒,急忙踩了一下刘邦之足,并悄声对刘邦说:“现在形势对汉军十分不利,阻止韩信当王恐发生变故,不如将计就计,就立韩信为齐王,以便使他安心防守齐地。”刘邦领会了张良、陈平的意思,随即又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应当成为真王,何必要做假王。”(原文见《史记》卷九十二)。于是即派张良去齐立韩信为齐王,并征发韩信之军进攻楚。
韩信率劣势之军,继平定代、赵、燕地之后,又在短短数月之内平定齐地,特别是潍上战役,一战而歼灭项羽二十万之众,并斩杀了项羽大将龙且。韩信之名已威震天下,韩信的势力,在刘邦、项羽之间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项羽急派盱眙人武涉去韩信处游说,劝韩信背汉并与楚合作。武涉见了韩信后说:“秦朝被击破后,按照功劳大小,割地封王,安定天下,休养生息。现在汉王突然又发兵向东方进攻,侵掠别人的封地,已经灭亡了三秦,又引兵出函谷关,征服诸侯并强编诸侯之兵再东向进攻楚地,看来汉王的意图是非全部吞并天下不可,他贪得无厌已达到极点”。武涉接着进一步指出,刘邦决不会放过比他强的人,定会将他们一个一个消灭掉。武涉说:“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擒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於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史记》卷九十二、第2622页)。韩信想到过去自己曾在项王手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的往事,谢绝了武涉的劝告,并请武涉代谢项王的好意。
谋士蒯通也深知当今天下大局之关键在于韩信,因而苦苦相劝韩信不要依靠和相信刘邦,要自立为王,三分天下,才是万全之策。蒯通以相人之说劝告韩信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韩信问其中之意,蒯通继续说:“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於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於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於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夫锐气挫於险塞,而粮食竭於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当今两主之命县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疆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疆,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於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於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熟虑之。”(《史记》卷九十二)。
蒯通为了彻底说服韩信,还引述张耳与陈余,范蠡、文种与越王勾践等人的经历和遭遇告诫他再思再想。蒯通说:自古以来“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蒯通说:“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史记》卷九十二)
几天以后,蒯通又复劝韩信当机立断,脱离汉王,否则将失掉天赐之良机,悔之晚矣。蒯通引用古人之话说:“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局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瘩聋之指麾也。”蒯通最后说:“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平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史记》卷九十二、第2625页)
韩信始终认为汉王对他甚厚,不忍心背离刘邦。同时自信为汉王立了许多战功,刘邦不会忘恩负义而剥夺他的王位。遂谢绝了蒯通的劝告。蒯通见劝说韩信无效,假装疯癞而去。
楚军战败后,逃散于山东南部一带,后又重新集结起来。韩信既已决定继续辅佐刘邦与楚军作战,于是指挥军队南进。灌婴的骑兵击败楚将公呆,直达薛郡(今山东省滕县南),再胜楚军,继之推进至淮水南北地区,攻占项羽家乡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连克附近各县邑,又渡过潍水进至广陵(今江苏省江都县境)。面对韩信军的袭击,项羽命项声、薛公等至淮北,灌婴之骑兵遂也渡淮北进,击败项声所部,后再与楚军战于平阳(今山东省邹县),并一度进袭彭城等地,对项羽的后方地带造成了重大威胁。
潍上战役评述
楚汉之间的潍上战役,虽然不是主战场的正面作战,但对双方的战略全局却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汉军由于潍上战役的胜利,进一步从北面与东北面对项羽形成了战略包围,这一包围态势置项羽于十分被动的境地,使西楚失去了北方的屏障,直接威胁着项羽大本营彭城的侧背安全,使项羽如芒刺在背。
潍上一战,汉军歼灭了项羽二十万大军,而且斩杀了楚军名将龙且,这对项羽军的军心斗志是一次极其严重的打击。项羽也由于龙且的被杀十分惊恐,已经感到依靠自身的力量将难以战胜刘邦和韩信两大集团,于是想通过外交游说拆散刘邦韩信的联合。一贯极端自负、刚毅不屈、坚信以武力征服一切的项羽,这时竟然想通过外交游说获取战场上难以得到的东西,可见他当时的处境已经到了何等岌岌可危的程度,这无疑反映着项羽心理上的重要变态,楚汉战争的结局由此已经有端倪可察了。
潍上战役韩信军的胜利,还严重地破坏和威胁着项羽军的后方供应。鲁南和淮河南北地区一向为项羽军的粮食供应基地,但三齐为韩信所占,淮河南北也朝不保夕,使项羽大军的粮草供应已大有枯竭之感,这就不能不给予楚汉战争的发展以决定性的影响。
骄兵必败已是战争的基本规律。楚将龙且由于多次作战的胜利,尤其是新近又战胜九江王英布,更加轻视韩信,不对汉军和韩信做基本的分析研究,也不侦察了解敌人的作战意图,便轻率出战,导致二十万优势大军的兵力,毁于潍水一战的可悲下场,这其中的教训实在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