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听。——[清]钱大昕
应酬话是公务活动和交际场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决定着交际应酬的成功与否,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处世手段。领导者公务往来需要讲礼貌、懂礼节,更需要掌握较高的语言表达技巧,说好应酬话。
领导者应酬话的基本要求是:态度要热情,措辞要得当,话语要文明,方式要讲究,语气要谦和。说话时要显示出尊重对方的诚意,做到“三不说”、“三不用”:容易挫伤对方感情的话不说,对方不爱听的话不说,对方一时难以接受的话不说;不使用反诘句,不使用冷淡和傲慢的语调,不使用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这样,才能在应酬中显示出领导者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层次品位。一般来说,领导者在应酬话的运用上,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
(1)客气而不俗气
很多善于应酬的人都知道,能不能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关键在于是否善于使用适宜、得体的应酬语言。
现实生活中应酬语言的使用往往呈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语言生硬,缺乏热情;另一种是过分热情,俗不可耐。这两种极端皆不可取。在领导者的接待应酬中,对于同级、下级来访者,往往容易犯语言生硬的毛病;而对于上级和外地来客,又常常容易犯过分热情的毛病,这些都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
适宜、得体的应酬话,应当是柔和、亲切、不虚假、不俗气,要让人感到是在真诚地欢迎他,而不是冷落或刻意地应付他。
虽然,初次见面要客气,但客气过了头,就会让人受不了。刚开始会客时的几句客气话倒没什么,若继续说个不停就不大妥当了。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感情,加深双方的了解,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墙拆掉,人们只能隔着墙做一些简单的敷衍酬答而已。
客气话是用来表示自己的恭敬和感激的,不是用来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多用就会流于迂腐、流于浮滑、流于虚伪。说客气话的时候要充满真诚,像背熟了的唐诗般泻出来的客气话最易使人讨厌。
缺乏真诚而刻板的客气话,绝不会引起听者的好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贵公司生意一定兴隆发达”、“小弟才学疏浅,请阁下多多指教!”……这些缺乏感情的、公式化的恭维话,若从谈话艺术的角度来看,还是改正为好。
说话要实而不要虚,这是说好话的要求之一。与其空泛地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毋宁说“您上次主持的冬季救济义卖晚会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直接提及他的著名的社会活动。倘若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能力,或者赞美他的经营方针。请人“指教一切”是不可能的,应该择其所长,集中于某一两个问题请他指教,这样他一定高兴得多。
(2)尊人而不自夸
初次见面,如果尊重对方,说话投缘,配合默契,加强联系,就可能成为新朋友;如果话不投机,一句话说恼,或盛气凌人,对人不屑一顾,就可能成为冤家对头。这是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应十分注意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把握的分寸。
尊重对方,就应避免谈论对方不知道的事。有人说:“不要在一个不打高尔夫球的人面前,谈论有关高尔夫球的话题。”这句话颇有道理。因为与人交谈时,彼此的话不投机,往往会使人觉得非常尴尬,不知下一句该如何应付。
从另一方面来说,若与人应酬交谈时,所谈的话题,对方不曾接触,也不曾感受过,可能会让对方认为是在炫耀,无视他的存在或鄙视他的无知,如此一来,岂不是又疏远了彼此的距离吗?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好的应酬是站在对方立场去想。”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任何一方忘记了这个原则,不仅会使对方不愉快,自己也会不开心。应酬要以对方为中心,也就是以对方为主体,尽量避免谈论对方不熟悉的话题。
注意选择对方和自己都感兴趣的话题。在平时应酬中,可以随时注意观察人们的话题,哪些吸引人而哪些不吸引人,原因是什么。自己开口时,便自觉地练习讲一些能引起别人兴趣的事情,避免引起不良效果的话题。
哪些话题应该避免呢?从领导者自身来说,首先应该避免自己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里糊涂地说一遍,不仅不会给别人带来什么益处,反而给人留下虚浮的坏印象。若有人就这些对领导提问而回答不出,则更为尴尬。其次是要避免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试想连自己都不感兴趣的话题,怎么能期望对方有兴趣呢?如果强打精神,故作昂扬,只能是自受疲累之苦,还让别人觉得不真诚。
在应酬交谈中,不可能时时都能使对方和自己产生共鸣,况且现场往往有第三者的存在,但是,只要能找到彼此都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和嗜好,如此一来,即使在交谈中产生失真问题,也不至于会使气氛变得过于凝重。
与刚相识的人开始交谈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不熟悉对方的性格、爱好,而时间又不允许多作了解。这时宜从平淡处开口,而不是冒昧地提出太深入或太特别的话题。最简单的是谈天气,或者从当时的环境找寻话题,比如,“今天来的人可真不少呀”、“这儿您以前来过吗?”等。还有一个国人惯用的老方法:询问对方的籍贯,然后就引导对方详谈其家乡的风俗,这几乎是一个人人适用、经久不衰的话题。
(3)渐进而不急迫
通常,应酬当中的交谈会占据相当大的成分。如果在谈话过程中自己意见不明朗,阐述没有条理性,那就难以成功。
在谈话时,必须注意对方的心理特征。如果在交谈中,不顾对方的心理变化,而一味地将想法统统搬出来,那么,很难得到对方的认同。一相情愿的谈话往往会让对方厌恶。
孔子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盲。”意思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是犯了急躁的毛病;该说话的时候却没有说,从而失掉了说话的时机;不看对方的态度便贸然开口,叫做闭着眼睛瞎说。
在交谈过程中,双方的心理活动是呈渐变状态的,这就要求和人交谈中应兼顾对方的心理活动,使谈话内容和听者的心境变化相适应并同步进行,这样才能让交谈意图达到明朗化,引起共鸣。
其实,如果是应酬高手的话,都懂得如何把应酬的控制权握在自己手中,也就是说,应酬高手善于控制场面,而不是由人家控制。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怎样从刚见面的寒暄应酬中转入正题。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刚开始在寒暄应酬过程中气氛非常融洽,说了一大堆题外话,也注意运用种种应酬手段,但当他转入正题时说:“其实,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此是为了……”
或是这样:“好了,好了,言归正传,我今天特地来拜访你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这样的转入正题,真是有前功尽弃之嫌。因为当他这样说时,对方已把他的说话一分为二,把他刚才所说的所有题外话都看做他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从而否定了寒暄的效果,并会产生一种警惕感——虽然这表面看起来似乎很是直截了当。
(4)恭维而不虚伪
一般人总喜欢别人恭维自己,有时即使明明知道别人是在说一些言过其实的奉承话,心里也还是乐滋滋的,感到舒服。
有些会应酬的人抓住一般人的这种心理特点,说一些得体的奉承话,常常会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达到让对方帮助自己的目的。
可见,在应酬中适当地说一些恭维话、奉承语、赞美词是必要的,不能简单地将此视为客套、虚伪,不能认为是不严肃、丢身份。至于应酬话是否虚伪,关键不在于是否说了几句好听的话,而要看话是怎样说的。
恭维一定要出自诚意。在和人见面时,适当地恭维人家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不仅可以获得好人缘,而且还可以使双方在心理和情感上靠拢,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因为适当的颂扬,常常会由此提高他人的尊严,使自己和他们更有利于合作。
恭维一个人,出口乱夸是不好的,一定要表现出一种足以使对方认为“赞得对”的热诚,而且所赞的一定是个不变的事实。
首先,应该顾及现场,如有旁人在场,则应注意到他们的心理,以免他们产生难堪,误会了诚意。最后,在措辞方面也要求掌握分寸,以免弄巧成拙,还有恭维必须有针对性,语气一定要诚恳,点到即可。
虚伪地赞扬他人是不行的。比如,看到一位并不漂亮的女士,就不能赞她漂亮,因为这样,她会觉得是在故意戏弄她或是太虚伪了。所起的效果肯定不理想。其实,不一定要夸她漂亮,而改为夸她的头发、服饰方面。再者,夸她温柔、有气质也是一样——或许,她还会觉得夸她的人很了解她。
奥地利心理学家贝维尔说:“如果你想赞美一个人,而又找不到他有什么值得赞扬之处,那么,你大可赞美他的亲人或和他有关的一些事物。”
最后,恭维奉承要有度。恭维语言要恳切,以增强恭维的可信度。在恭维的同时,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愿望,或者有意识地说出一些具体细节,都能让人感到真诚,而不会以为是过分的溢美之词。
在奉承别人之前,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层次,看其究竟需要何种赞美,究竟赞美到何种程度为宜。对于商人,如果说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安贫乐道,他绝对无动于衷,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日进斗金,他才听得高兴。对于官员,如果说,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一定不高兴;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廉洁自守,劳苦功高,他才喜形于色。对于文人,如果说他学有根底,笔下生花,思想深刻,宁静淡泊,他听了肯定高兴。他做什么职业,说什么恭维话。对他人的职业,应特别注意,这也是“看人说话”。
恭维话要说得恰如其分、适合其人,不流于谄媚,给人以善解人意、说话中肯的印象,让人听了十分高兴;而不能让人一听就感到浑身肉麻,被看做专靠吹吹拍拍混日子的虚伪之人。
(5)委婉而不唐突
领导者在应酬中需要一点拐弯抹角的委婉艺术,需要一些寒暄的语言,不宜直来直去。
在应酬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人来请求领导帮忙。当领导力所能及的时候,相信都会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承诺容易而拒绝难。
既然拒绝别人是如此之难,那么,领导者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平时就应注意掌握一些经验和技巧。
对于一些自己无法办到的请求,与其语气模棱两可,害得人家要跑几次来听最后答复,不仅使自己为难,也让人家空等,不如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思。
在婉拒人家时,态度要真诚。委婉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减轻双方、尤其是对方的心理负担,并非玩弄技巧敷衍对方。因此,在委婉地拒绝对方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特别是领导拒绝下属的要求时,更不能盛气凌人,要以同情的态度、关切的口吻讲述理由,可以表示同情,很愿意帮助对方,满足对方的要求,但因诸多因素,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爱莫能助,争取他们的谅解。在结束交谈时,要热情握手,热情相送,表示歉意。
注意把握婉拒的时机。在拒绝时,一般是早拒绝比晚拒绝好。因为及早拒绝,可让对方抓住时机争取其他出路。无目的地拖拉,对他人是不负责的。至于地点,拒绝时一般将对方请到自己办公室比较好。
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在拒绝别人时,一定要先考虑对方可能产生的反应,所以要注意选择准确恰当的词语。不妨先称赞他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他不足的地方,说明不得不这样处置的理由,对方也会更容易接受,甚至感激领导对他的肯定。
在拒绝别人的过程中,除了技巧,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耐性与关怀。若只是敷衍了事,就会让人觉得不诚恳,对人际关系伤害更大。因此,要多一些关心。在拒绝对方后,隔一段时间还应该主动地去关心对方的情况以示诚意。
当然,委婉也要有度。对于说话喜欢直来直去的领导或同事,就不宜老是委婉迂回,以免别人认为是在斗心眼、打官腔、不交心。如果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和时间,一味地在那里兜圈子、绕弯子,就会让对方感到心里发毛、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