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2600000005

第5章 为人艺去守望

排练话剧为我融合自身传统与现实矛盾提供了一个机会

这个时代不乏聪明人才,缺少深刻的批判精神

在戏剧上,真正的传世之作是“野生”的

戏剧由大众变成小众,给从事戏剧事业的人极大的考验

我希望在一生中排的100部戏里能有一部经典,这是我最大的梦想

我是人艺的儿子

时代之问

为人艺去守望

许多人知道任鸣是北京人艺当年最年轻的副院长,导演了许多经典话剧,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对戏剧艺术的痴迷和执著,很少有人知道他对人艺浓厚的深情。直到走进首都剧场那古色古香的大楼,听他讲述戏剧的艺术人生,才理解了他一生不排一部经典剧目死不瞑目的豪情壮志。

采访中,我们常为任鸣对中国戏剧对北京人艺深沉的爱所感动,为他不排经典死不休的艺术家的人格魅力所鼓舞。当我们走出端庄典雅的剧院,回首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中国话剧发展之路的艺术殿堂,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有这样敬业执著的优秀艺术家,何愁产生不了经典和艺术大家!

记者: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话剧是舶来品,但却诞生了许多至今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如何评价我国的戏剧现状和话剧演出市场?

任鸣:话剧这门艺术的确诞生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并流传至今的作品,如《茶馆》、《雷雨》等都是经典。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戏剧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那时戏剧是大众艺术,在文联的各个协会中剧协的人数最多。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单就话剧来说,戏剧已经成为小众艺术,除了上海、北京以外,受众越来越少,许多戏剧院团难以生存,省市一级的也很一般,所谓排的一些“大戏”也是为了评奖,生存的空间很艰难。

戏剧由大众变成小众,给从事戏剧事业的人极大的考验。这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戏剧的市场要回到文革前一样,那根本不可能,写戏剧的人和看戏的人都越来越少了。即使在著名话剧院团,所有的演员没有不拍电影和电视剧的。作为话剧,现在很难培养出“腕儿”,人艺所有的“腕儿”都沾了影视的光。话剧的舞台受众有限,尽管演员很有水平,但成名却都在影视上。演员在剧院外都有签约公司,由他们包装演员,签约公司的出发点是经济角度,但演员还要尽量考虑剧院利益。演员是在两个体制下生存的人,我们承认现实,我们希望演员将更多的观众带进剧场。

话剧是艺术,但剧院要生存,有时就要适应商业化,这就是矛盾。矛盾似乎一直伴随着我,我希望自己的剧院能吸引大批观众,希望自己的戏红红火火;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又希望自己不是一个被购买者守在门口的生产者,我希望能非常安静地创作,不受外界干扰。有记者一再追问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我无奈地说“这就是我的职业与我内心的矛盾,是我的悲哀”。我艳羡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作家,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创作而不是生产。我希望戏能卖很高的收入,但它的艺术含金量也要很高。如果含金量不高,卖得再好,也只是商业化的产物。

记者:作为我国话剧最高艺术殿堂,人艺这块沃土培育了许多著名导演和艺术大家,进入新世纪,您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创作道路上探索的?

任鸣: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我坚持的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看上去很矛盾,我身上本来就有很多矛盾的东西。一方面我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比如说文化的传统、人艺的传统、对戏剧认识的传统;但我又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身上又有很多现实的东西。这种结合在我排演的剧目中有鲜明的体现。

我所排演的剧目中有很传统、非常京味的戏,如《北京大爷》、《古玩》、《金鱼池》,但也有很现实的、荒诞的戏,如《等待戈多》,还有很时尚青春的戏,如《第一次亲密接触》,同时也排非常严谨、纯话剧的戏,如《足球俱乐部》。

我在排传统戏的时候,不单单关注传统,还融入了现代人的思维。而现代人的思维又有很大的历史背景。以《北京大爷》为例,这个戏讲述北京城内满族德仁贵家的故事。他家的四合院位于京城好地段,庭院宽阔,闹中揽静,常有不速之客登门相扰,欲买房经商。可德仁贵性格耿直,秉性刚烈,他认为院子是祖上传下来的产业,贵贱不卖。可儿子和闺女们却是另有主见,外人也钻天觅缝地要打小院的主意……随着剧中情节的展开,围绕着旗人世代久居的四合院,在这个传统的家庭中,引出了一段亦喜亦悲的故事来。这个戏直接表现了商品经济大潮中北京人的一种颇有意味的心态。

排练话剧为我融合自身传统与现实的矛盾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舞台,民族的传统精华不能遗忘。有时走在北京大街上,如果没有古建筑的话,我觉得和东京以及纽约、洛杉矶一样。全球的一体化,甚至包括了对人思维的一体化,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现代化。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又要吸纳现代文明,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经典作品。

记者:戏剧成为经典需要哪些条件,从人艺的实践看,难以产生经典和大家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任鸣: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不乏聪明人才,他们不缺乏才华,但缺少深刻的批判精神。老院长曹禺的四部剧为什么能成为精品?他具备亮点,具有永恒的深刻,这种深刻是跨越时空的,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我们现在的作品缺少的是这种深刻。戏剧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批判,老舍的作品也是如此,《红楼梦》能够传世更因为有深刻的批判内容,这是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

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有些作家艺术家无法安心写作和创作。在中外历史上,一些创作个体一定是在一种自我封闭、巨大孤独和自身矛盾的状态才能写出精品。由于社会诱惑的增多,戏剧的光环在慢慢褪去,一些精英已经不在戏剧界了。整个社会氛围缺少对艺术大家的吸引力,造成了一流人才的缺失。

戏剧经典的关键在于剧本,而优秀剧本实在太少了,优秀的编剧都改行了。以人艺为例,当年最多时编剧有10个人,人称小作协,现在编剧一个没有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氛围变了,写一个话剧剧本和写一个影视剧本的收入差距太大,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我们不能拿过去经典的尺子来衡量现在的经典。另外今天的一些作品是不是经典,那还要后来人说了算。经典常常是需要经过时间来证明的。我们不能够放松,不能要求改变环境和时代,我们只有努力工作。

记者:作为一个著名话剧导演,如何努力在舞台上塑造经典?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利益社会里,您的追求是什么?

任鸣:导演经典作品当然是每一位艺术家的追求,但在戏剧上,真正的传世之作是“野生”的,而不是像科学一样有计划培养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艺术创作缺少公正的批评声音,没有批评社会就没有进步。一部电影和戏剧作品问世后,几乎听不到评判的声音。在戏剧评论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捧场和说好话的声音还是太多,缺少那种高水准的、真实的或者不留情面的评论。我们对没有批评的环境似乎习惯了。

人艺作为一个话剧艺术的殿堂,自然要把排演经典作为首要追求,我们现在瞄准所有一线作家,只要能联系上的有了好作品就往话剧里拉,只要有了一流的作家、一流编剧、一流剧本、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导演,就有可能排出精品。如果没有经典剧本,有再好的导演也没用。经典的出现不取决于导演,而取决于剧本。

我已经排了65部戏,我一生想排100部戏,平均10部里能有一部优秀作品,我希望在我排的100部里有一部经典作品,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记者:您是人艺历史上最年轻的副院长,如何看待艺术团体的管理工作,您是如何处理好艺术家与管理者关系的?

任鸣:我是1994年担任人艺副院长的,我是导演也是人艺主管行政工作的副院长。做导演,就是要越富有激情越好,越有想象力越好;做管理,则是要越理性、越周全、越客观越好。戏剧是我今生的挚爱。

作为一个艺术家,要管理好一支以艺术家为主的团队,主要有三点:第一要尊重;第二要理解;第三要宽容。对艺术家,必须要支持爱护。艺术是需要有棱角的,你必须允许他们有激烈的想法,要照顾他们的个性。作为导演,我对他们充分理解;作为管理者,就是为他们提供环境,让他们发挥才能。与人为善、亲和力强是作为管理者的一大特点。任何事都会出现矛盾,艺术工作更是如此。但这项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结论鲜明。无论是挑戏还是挑演员,只有“行”和“不行”两种可能,绝无第三种方案。但在下结论之前,一定要和对方有充分的交流,要给对方一个“说法”,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两点:第一要有坚持的精神;第二就是妥协。作为管理者,既要懂得坚持的重要性,也要懂得妥协的艺术。任何事都要有妥协,而我的工作就是永远在二者间找平衡。这个平衡点是:坚持剧院的最高利益,妥协自己的个人利益。

记者:尽管当了十几年的副院长,听说您给自己的定位仍然是“终身爱好是导演”。在灵魂深处,您已经把自己和人艺融为一体了。

任鸣:是的。导演对我来说是一种永恒。我热爱这个专业,我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导演。做管理者,在我看来是暂时的。作为副院长,迟早有卸任的一天;而作为导演,只要自己愿意,任何时候都会有自己发挥作用的舞台。

我曾经颇为骄傲地对一些记者说:“我是人艺的儿子,我愿意为人艺去守望,愿意跟人艺共沉浮。如果不是院长,单单是个导演,我也愿意跟人艺绑在一块做,人艺兴我就兴,人艺亡我就亡。如果有一天人艺完了,我将备受打击,然后就不做话剧了。最担心人艺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没做好。”

我常讲,我是人艺的儿子,人艺是有祖先的,几代艺术家终其一生创造出了人艺风格,我要做这种风格坚定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第一是继承,第二是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和创新。自从实现了“在北京人艺当一名导演”的人生理想,我就在不停地实践着“把传统美与现代美和谐统一在话剧舞台上”的戏剧理想。在我排的《北街南院》,人物是戏剧的灵魂,表演是舞台的核心。抓住这两点,戏出来就会好看,而想叫人物好看,台词又最关键。虽说《北街南院》讲的是“非典”的大背景,但是人物要立得住,台词要上口,京味儿要地道。

任鸣小传

任鸣,北京人,生于1960年,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1987年到北京人艺工作。现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北京人艺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导演话剧五十余部,主要作品有:《北京大爷》、《阮玲玉》、《好人润五》、《古玩》、《情痴》、《等待戈多》、《哈姆雷特》、《日出》、《楼梯的故事》。曾获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市“金菊花奖”、“新剧目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话剧“金狮奖”。 荣获“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中国文联颁发“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的光荣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最崇拜的一个人:毛泽东。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愚公移山。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篇文章:《为人民服务》。座右铭:“无欲则刚”。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唐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珍宝,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文明最闪亮的明珠;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另一朵奇花。
  •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是一部近体诗集。书中诗歌清丽纯朴,雅俗纵逸。词句温润婉约,细腻柔情,以女性特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土地、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热爱。期间有岁月洪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也有生命过往里夹杂的淡淡的忧愁和透明的感伤,令读者情随文转,流连忘返。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北大文章永流传

    北大文章永流传

    全书收入有蔡元培、杨昌济、王国维等几十位北大先贤的精彩文字数十篇。这些文章是诸多北大先贤所写文字的一部分,这些先辈英才自然是我们所要记住的,而他们的文字,也是要永远地流传下去的。愿本书能为今天的读者架起一座通往诸位先贤思想深处、心灵深处的桥梁。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热门推荐
  • 武极丹香

    武极丹香

    貔貅崖,焚火葬,骨屑灰飞……一执念,再世生,借由此躯三生命——前世,今生,此间少年。我不再是那个药圣白子期了,而是这不幸离世的少年,这身躯不幸离世的新主人——另一个“殷杉”。一个拥有巨量医药知识的少年;一个在理论上到达了药圣水准的少年;一个潜力骇人的少年;一个背负前世仇怨的少年……我是要悬壶济世,成就大医。不过,怎么能不报仇呢!救该救的人,灭该灭的人!这乱世,要的是持剑匡天下的君王!看我这一世,乱世为王,普度众生!
  • 俏佳人

    俏佳人

    我叫欢欢,从我记忆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叫云姐的人照顾的我。我笑着面对所有的苦难,因为我是俏佳人~
  • 大妖孼

    大妖孼

    僵尸,被六道所不容,如果给你一次不凡的机会,你会去选择成为僵尸而不凡吗?你也许有选择的机会,可诺是没有,呢?命运垂青之子在平淡而无能的生活中猛然被吸入一个黑色阴谋的巨大漩涡,一个策划了千年的黑影笼罩着他,是选择继续无助的哭泣,还是让别人哭泣?抱歉,为了活下去,只能让你去死了。平凡与不凡只在一瞬之间.......------------------------------------能否手滑一下收藏?
  • 穿越之农女传奇

    穿越之农女传奇

    一个现代的平常女子,穿越古代农家.....这里有她前生没有的幸福
  • 凰倾天下:嫡女杀手

    凰倾天下:嫡女杀手

    她,龙啸国大将军之女,却过着连一个下人都不如的日子。银眸一睁,且看废物嫡女如何称霸天下!他,龙啸国玄觞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对她情有独钟,死乞白赖贴上去:小羽儿,你要对我负责!
  • 纵横都市之逍遥人生

    纵横都市之逍遥人生

    厌倦了厮杀的刘熙,重新回到了久违的都市之中,本想平平淡淡的做个普通人,奈何……既然平凡已经成为了一种罪,那便轰轰烈烈的高歌一回。“我要千万年后,史书上还记载着我的大名,在这繁华的都市纵横逍遥一生。”——刘熙
  • 首席夺爱:重生老婆很腹黑

    首席夺爱:重生老婆很腹黑

    她,佣兵界的头牌,一朝重生,成为宋家傻子四小姐;上一世,她受尽家人欺凌,这一世,她势要展开报复,把属于自己的一切夺回来。他,一个掌握整个城市经济命脉的神话,冷酷邪魅霸道,从不近女色,却唯独被她所吸引。某天,他当众宣布:宋绾晴是我女人,今后由我来保护她,当初谁负了她,我将千倍讨回来。他愿为她负了全世界,即便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她觉得他鸡婆,上一世的教训,让她不信感情;然、这男人却是个毒药,令她一步一步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 都市至尊龙神

    都市至尊龙神

    一个不幸少年,受宿命感召。一场护花的拼死恶斗,将他引入了古老家族的斗争,身边出现的种种怪象,将他推向了早已注定的宿命,上古的劫数降临,他以无畏之心披荆斩棘、力挽乾坤!
  • 混元天魔道

    混元天魔道

    花开神佛现,乱世妖魔出。圣者血满江,一念万骨枯。仙佛不渡世人,看众生沉浮,视妖魔为异。我自当为妖魔,戮不义之仙,斩不仁之佛,荡天下之不平。为仙为佛又如何,纵使百花开尽,众生于苦海中沉浮,不过万载皆空。乱世当空,仙佛不出,我自当以我魔躯,化苦海舟楫,纵使道消身殒,又有何惧?人族将灭,天地不灵,我自当以仙圣之血,荡尽苦海无边之怨念,以佛陀之躯,筑成众生渡劫之生机。
  • 未了时光

    未了时光

    爱情,终究不是人生的全部。对一个人,从喜欢到爱,再到最后的烙进生命。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最终我们成了彼此之间的亲人。到底什么是爱?踏上了这条路,你就再没有了退路。不要怕,继续走吧!一个人,也可以更好地活着。没有人可以永远陪着你,谁又会真的成为永恒。未了的时光,记忆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