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6500000030

第30章 心地无我,长空云飞(3)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喝茶,将会如何?”

珠光沉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于是,一休禅师大喜,祝贺珠光提升了新的茶道。

禅释生活

茶中有何道?

喝茶,一方面是为品茶香,另一方面更要品茶道。

在日本所流行的茶道、剑道、拳道、书道、花道等,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赵州茶”在中国禅学史上是有名的公案。喝茶,要喝清凉之茶、平和之茶、禅味之茶、无心之茶。所谓无心之茶,包罗万象,柳绿花红,另有一番世界。也可以这么说,大千世界一杯茶,“无心茶”比“有心茶”更胜一筹。

想阴难空

有一个读书人曾经中过状元。他十分崇敬大颠禅师,因为他是石头门下的弟子。于是,这个读书人不辞辛劳,从很远的地方跑来拜见大颠禅师。

见面后,他向大颠禅师请示:“佛法省要处,乞师一语。”

大颠禅师一听,这话外行了,哪有“省要处”可说?大颠不理他。大颠有位弟子叫三平的,他见这个读书人僵僵地站在那里,便敲了三下禅床,说:“先要入定,而后生慧”。

读书人说:“懂了,这么好懂的道理怎么禅师不告诉我呢?”大颠听罢,举起杖子便打三平,三平撒腿就跑。

晚上,三平问大颠禅师此事,大颠告诉他:“读书人,尤其是学问高的人,满肚子的学问,满脑子思想,是很难空掉的,所以,不理他是想把他满肚的念头堵光,你告诉他,他又当成学问记在心里了。所以‘想阴’重的人,学佛最难,不易空,他有自己的理智,想通了不少问题,殊不知这不是生命智慧,但他却固执地认为生命的问题是可以想通的。这样的人,被自己的思想遮盖、欺骗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三平一听,这才明白了师父的做法。

禅释生活

想通是悟通吗?

五蕴又称五阴,五阴又各分出十种阴境,成五十阴区。这五十阴区对试图参禅学佛的又是五十种魔境、误区。参禅学佛就是对五蕴、五十魔阴所形成的业障进行转化,从而切断与众缘的因果关联,最终明本心见本性,达到大智大慧。

从“无明”暗昧达到大彻大悟。这当然要借艰苦的修证来实现。所以“照见五蕴皆空”,是最上的胜境。五阴之中,最难的是“想阴尽”,就是空掉心中各种思想、观念等固定的见解。

身动心不动

远处,山连着山,一山更比一山高。

药山站在山门口,不禁生出一丝感慨:转眼,自己在寺中做住持已经几十年了,也到该挑选衣钵传人的时候了。

正在这时,恰好圆智擦着汗从远处走来。对于这个爱徒,药山是既爱又恨,爱的是他聪明灵悟,恨的是他喜欢时常卖弄自己的聪明,这正是学禅人的大忌。

药山问圆智:“你干什么去了?”

圆智说:“很久没有游山了,去看了看山中的风景。”

药山禅师知道徒弟日夜苦修,的确应该换一下脑子,但还是提醒圆智道:“你的身体去游山,心灵却不可离开这道场一步。”

圆智说:“弟子知道。”

接着,药山还想考问徒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圆智合十回答:“师父,我看见悠悠时空,渺渺生命——山上的鸟儿白头似雪,安稳自在地栖息在松树上;涧底的游鱼像世人一样忙个不停地游来游去,没有片刻安闲。”

药山听了,微微的点了点头,感到很满意。

圆智又开始卖弄聪明地说:“您说我是哪一种人呢?是像山鸟一样活着,还是像游鱼一样迷失?”

药山嗔笑地说道:“圆智,智慧不能到达的地方,千万不要卖弄口舌,否则就和畜牲一样糊涂了。”

圆智恭敬地说:“弟子明白。”

禅释生活

你有心灵道场吗?

药山禅师说:“身体去游山,心灵却不可离开这道场一步。”意为身动但心不能动。所以圆智回答:“山上的鸟儿白头似雪,安稳自在地栖息在松树上;涧底的游鱼像世人一样忙个不停地游来游去,没有片刻安闲。”意为山上的鸟恰似安静的禅心,而涧底的鱼恰似活动的身体,要做到身忙心不忙,身迷而心不迷。

佛未说法

法达七岁就出家了,他对《法华经》很精通。等到受足了戒正式出家后,他便去参拜慧能禅师。在对慧能禅师见面行弟子礼,叩头时,法达头没有着地,给慧能禅师看出了破绽,斥责说:“礼不投地,不如不礼,你心里肯定有个什么物件梗阻着,蕴习何事啊?”

法达听慧能禅师这样一问,便很自豪地说:“念《法华经》有三千部了。”

慧能禅师说:“三千部?就是念了一万部,如果能得了经的真义,而又不自以为了不起,方能和我一同前修了。你现在这样,自视不得了,还不知过?听我念首偈子给你听: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慧能禅师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法达。”

慧能禅师是个风趣诙谐的人,说:“你虽叫法达,可你什么时候‘达’过法?”

慧能禅师一个玩笑便把法达批评了,这也叫随机说法。慧能又说:“我这还有一首偈子说给你听:“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出。”

法达听过此偈,向慧能禅师忏悔自己的过错说:“从今以后,我当谦恭对人。”

禅释生活

佛说的是什么?

慧能的第一首偈子意为:心中有“我”的妄念,罪孽就随之而生起了,消除这妄念,福德无比。第二首偈子意为:小和尚念经,只会念声音,明心见性的通晓经义,才能成菩萨。佛虽口说万卷经典,但未说一句法。句句如莲花之妙的经言,不是文字,而是涌出的智慧。

本来就没动过

见到慧能的时候,永嘉有一种恍然相识的感觉,不需参拜,不需问话,只是手执锡杖,绕行慧能禅床三圈,然后站在慧能面前悠然微笑,一动也不动。

慧能说:“作为僧人,应当具备三千种威仪,八万种细行。您大德从哪里来,竟然这样傲慢?”

永嘉说:“生死大事,变化迅速。”

慧能慢慢闭上眼:“你既然知道生死无常,能摆脱一切是非得失,为什么不体认无生亦无灭的境界呢?大德,生命无长短,时空无快慢,时时刻刻不可失……”

永嘉慢慢说:“既已体认无生无死的境界,又何必执着长短高下、快慢有无呢?破除这一身躯壳,还有什么?”

永嘉在慧能眼中,读出了赞许,受到了印可,就默默放下锡杖,脱笠、整衣,恭敬礼拜之后,即行告辞离去。

慧能说:“回去得太快了吧?”

永嘉说:“本来就没动过,哪里谈得上快呢?”

慧能说:“谁知道没有动过?”

永嘉说:“您自己在产生分别动过和没有动过的想法。”

慧能说:“你深深获得了无生无灭的意思。”

永嘉说:“无生无灭难道还有意思吗?”

慧能说:“无意思有意思是谁在分别?”

永嘉说:“分别也不是意思。”

慧能点头,表示出了几许赞叹。

禅释生活

永嘉大师展现了什么样的禅者风范?

六祖慧能与永嘉大师的会面,可谓是单刀直入,针锋相对,长矛对快枪,针尖对麦芒。石块相击,才能迸出炽热的火花;雷电交加,方可撞出照彻天空的闪光。禅,毋需长篇大论,而是直探心源;禅者,没有必要虚与逶迤,而要直截了当。永嘉大师展示了一代禅者的风度:简洁,直接,不盲从权威,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

过河不湿脚

雪云禅师等人结伴到黄山访师,他们在路上遇到一位云游僧,便向云游僧打听道:“去径山的路怎么走?”

“直着走吧。”云游僧说。

哪里有什么直路走呢?和尚们马上明白碰上了一位高手,便想着要难倒云游僧。于是又问:“前头的河能过吗?”

“不湿脚。”云游僧回答。

雪云又指着近旁的稻田说:“上岸的稻子怎么长得这么好,下岸的稻子怎么长得这么差呢?”

“好也罢,坏也罢,都得被螃蟹吃了去。”云游僧说。

雪云提了提鼻子说:“禾好香。

“没气息。”

雪云问:“你住在什么处?”

“只在这里。”云游僧说。

禅释生活

“不湿脚”等回答是何意?

过河不湿脚,除非飞过去。但云游僧这里指的是心念,而不是指脚。禅家们说:吃得一辈子饭,却不要沾过一粒米。心执着于吃饭就会粘到米里去,不执着便没有吃饭这回事,这是“无住”的吃饭。云游僧说过河不湿脚,也是指“无住”。

“好也罢,坏也罢,都得被螃蟹吃了去”意指好坏一样,同归于无,还分什么岸上岸下呢?云游僧出语干练,机锋往返,兴意无穷。

“没气息”意为稻禾本无气息,香与不香是你心造的幻觉。

“只在这里”意为时时刻刻就是你们眼前的云游僧,除了“这一个”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云游僧,好人坏人啦,干过什么啦,姓甚名谁啦等等,这些都是知见思索的东西,都不真实。

无畏无悔

一个年轻人准备离开故乡去外地开创自己的未来。长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出远门,因此心里难免有些惶恐。于是,他在出发前特地去拜访了本地很有名气的一位老禅师,请求指点。

禅师正在河边临碑练字,看见年轻人来讨问前程,就随手写了两个字“无畏”。

禅师并未抬头,只是对他说:“人生四字秘诀,老朽先给你一半,已足够施主受用半生。”说完又旁若无人的写起字来。

年轻人感觉很没趣,满腹疑惑地走开了。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人已经有了一些成就,当然也添了不少伤心事。于是,他又去拜访那位老和尚。

可是,老和尚几年前已经过世了,他的弟子取出一个信封交给他,说:“这是师父生前留给你的,说施主日后必然来取,请施主自行打开吧!”

他有些惊讶,慎重的接过来拆开封套一看,只见里面赫然写着两个字“无悔”。

他顿时百感交加,回想起自己三十年来的所得所失,竟然就在老和尚四个字之间。

禅释生活

什么样的人生没有遗憾?

人生虽然很漫长,但是并不复杂,到最后悟到的也就是几个字而已。出外干事业、闯天下、立人生,需要的是无畏的勇气,而让心态怡然自得、快乐无忧的是无悔的心情,无畏无悔的人生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在无畏的人生中尽情地挥洒无悔的心情吧。

抓不住空

寺里已经乱作一团。因为黄巢的队伍已经快要打到这里了。两个僧人正在院中议论。

“听说黄巢的军队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

“可不是,那咱们该怎么办呀?”

“马上跑呀,听说他们反对佛教,抓到僧人一律处决。”

“那可得快些跑,慢了可就来不及了。”

很多僧人扛起行囊,马上就要准备走了。

一个僧人来到大安禅师的禅房内:“师父,黄巢的军队来了,您到什么地方躲躲吧?”

“五蕴山中。”大安回答。

僧人问:“哪有什么五蕴山呀?”

大安禅师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哪有躲与不躲这回事呢?”

僧人问:“要是被黄巢的军队抓住了,那该怎么样?”

大安说:“我没有抓住不抓住的烦恼,要是怕被抓住,那也只是我的烦恼抓住了我。”

禅释生活

五蕴山是什么意思呢?

“地火水风”就是佛家常说的四大皆空的“四大”,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五蕴”除此处所说的受、想、行、识外,还有色蕴。人是血肉筋骨因缘聚合而累积成的,“蕴”的意思即指此。血肉筋骨中实际是由地火水风变化而来的,所以身体有四大。但人是有情感、有思想、有自觉自愿行动的生灵,所以有与客观的四大相对的主观精神,所以五蕴又分为两聚,一是色蕴聚,一是后面四蕴聚。既然四大皆空,那么身体也是空的,也就谈不上抓到抓不到了,大安禅师是想以此来开示僧人。

心走得快

隐忍寺要永定禅师去当住持,但永定禅师放心不下现在的寺院,而隐忍寺的使者又苦苦哀求。永定禅师不得已就考问众弟子说:“我怎么能够丢下你们而一个人去做住持呢?如果带你们去,你们又都赶不上我。”

有一个弟子便向前说:“师父,我能跟您去。我一天可以走上八十里路。”

禅师摇摇头,叹口气说:“你走得太慢了,赶不上我。”

另一个弟子一听,高兴地喊到:“我去!我一天能走一百二十里路!”

禅师还是摇摇头说:“太慢了!太慢了!”

徒弟们面面相觑,纷纷猜测师父的脚程到底快到什么程度?这时有位弟子慢慢地走出来,向永定禅师叩首说:“师父,我跟您去。”

禅师问:“你一天走多快啊?”

这个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

永定禅师一听,便高兴的微微一笑说:“很好!你已经达到我的境界,这里就交给你了。”

说完,就把衣钵传给了这个弟子。

禅释生活

师父究竟走得有多快?

禅师要考验的是弟子们的悟性。开始时禅师说徒弟们赶不上他,不是因为徒弟们走得太慢了,而是徒弟们没有达到他的悟境。后来有个弟子说师父走多快,我就走多快,表示已经和禅师达到契合的地步。两个人能够契合,不仅仅是脚步走到一起,而是心要走到一起。

因为心比脚走得快。

同类推荐
  • 加缪的思想世界

    加缪的思想世界

    这是一部围绕阿尔贝?加缪思想展开的文学批评著作。在全面梳理其文学创作、哲学思辨、伦理实践以及社会活动之轨迹的基础上,通过话语分析、语境还原与文本批评,对20世纪法国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展开了尽可能细致、深入的评论与诠释。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研讨使用。它广泛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员、公关人员及娱乐圈,对于培养分析技巧,提高对伦理学的认识,颇有助益。
热门推荐
  • 乾坤武破

    乾坤武破

    李牧--李家百年难得一见修炼天才、三岁开始修炼、十岁更是突破武者、集万千宠爱。然而一次外出、被人挑断经脉、武道一途尽废、家族的冷落、蓝家的悔婚、重重打击接锺而至----然而命运使然、一切从这里开始。
  • 黑云时代星星的孩子

    黑云时代星星的孩子

    23世纪,让我们一起探索未知世界。古老文字暗藏机密,甲骨文中的“天”到底是什么?中国古老文化的中心昆仑山是什么样?你的宠物店会有什么小精灵?猜猜看!第五章魔兽会出江湖!《黑云时代》后面还有更精彩的《星星的孩子》敬请期待。如果有兴趣您也可从第二卷《星星的孩子》看起,关注星星的弃儿灵娜的命运和身世之谜
  • 校内灵异之生死判官

    校内灵异之生死判官

    传言,天地初开,阴阳混沌初分,天地间有生、死二气,二气亘古不灭,相互结合,诞生天地异宝——生死簿。一都市中的平凡少年,毕生理想就是赚足够的钱,然后娶个漂亮的老婆。然而在他拾到一本看似普通的笔记本后,其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书上传,求各位大大支持下^^)
  • 巅峰强者之路

    巅峰强者之路

    一个一无所有的青年,在无奈之下去盗墓,盗墓之时意外穿越到异界。。。。。开始了他的巅峰之路!!!
  • 千妖纪

    千妖纪

    你也知道的,偶遇也会发生在某人身上。“来吧,玖。”“这是你的不归路了。”一旁的暗影蠢蠢欲动:我们也有尊严,怎可能被这只旁妖践踏?我们不甘心!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扼杀你们所谓的“恶魔”?”“你们错了哟,灵魂碎片,有什么可反击的资格?”重生的玖,才是我能辅助一统天下的王者!2016.6.16,千妖纪拉开帷幕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龙之谷机械月姬

    龙之谷机械月姬

    阿尔切林加大陆的机械大师在女神的梦苏醒之前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重新开始修行魔法,重新开始炼金,她只想肆意在这个大陆,以一个人类的身份好好的活着。这是一个小萝莉在异世界闯荡的过程,也许是打怪升级流也许是科技流也许是言情流,作者只想展现一个不一样的魔法小说,也想展示游戏里那绚烂的故事与技能,更新时间不定更新字数不限风格不定···总之这文就是作者脑洞的起源。希望带给大家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穿越小说。
  • 南风未至,何以心动

    南风未至,何以心动

    少时懵懂,年少轻狂,其实,爱对了或是爱错了,最终都败给了一个个本不该有的意外。何予樱说:喜欢可以有很多,但是爱只有一份,给出去了,也就意味着,或喜或悲,都要一辈子受着……
  • 无可救爱

    无可救爱

    对于史辛凉而言,她的十四岁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纪,那一年,她把自己的父亲送进监狱的高墙之内,也是在那一年,她的心里住进了一个郑维熙,还是在那一年,她的身边多了一个秦凯南。……………她追随着梦中人的影子到了T市,万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和这个天地相隔的男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可是,她默默爱了几年的男人,从来也没有爱过她,当一切阴谋轮番上场,当谦谦君子的他狠狠的在她心口捅上一把把刀子。她如梦方醒,这一场无爱的婚姻,彻头彻尾的都是一个笑话。……………他的心理,一直住着一个妻子以外的女人,只是,他从不觉得自己的婚姻是一种煎熬。他知道她劣迹斑斑的过去,却从来只做不知,即便不爱,他也不相信自己面前这个温柔纯美的女子有着一颗堪比蛇蝎的心肠。直到,母亲声泪俱下的控诉她的罪状,弟弟因为她的缘故长睡不醒,爷爷受不了连翻刺激猝然离世,他的心,才有了动摇。………………当时间的沉淀让思念绵长,当有朝一日郑维熙终于可以恣无忌惮的揭开久已沉寂的真相,他才终于明白,谁才是自己的心里的难以取代。可是,经年再见,她的身边桃花朵朵,中指上硕大的婚戒耀人眼目,生生刺痛他原本写满期翼的双眼。而当一个粉团娃娃一般的女孩,恣无忌惮的扯了他的衣角:“叔叔,千万不要爱上我妈妈,她会让你死得很难看。”当陌生男子对着他一脸的不屑,抱起孩子:“乖女儿,有你在妈妈身边帮她挡桃花,爸爸很放心。”郑维熙觉得,他和她,至此似乎前缘已尽……完结文http://novel.hongxiu.com/a/1010557/《何以许情深》希望大家支持。片段:明明是陌生的公鸡嗓,还自称是自己的朋友,苏意浅这样想。他脑子给馿踢了么,上赶着给一个不认识的人付账,这世上二百五真他!!的多。不过,很快,她就明白过来脑子给馿踢的人究竟是谁了。这世上的二百五不是很多,但注定了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当二百五,就比如她自己……
  • 别闹,有鬼看着了

    别闹,有鬼看着了

    曾经有人告诉我,放下执念,你便成佛。可是,我连她的转世也无法寻找,如何放下。有人说,业火焚烧,可将佛也化成灰烬,你寻不到她,只是因为她根本进不了轮回。我想,这世上有没有什么重生之术,只要让她重新活过来。千百年来,碧落黄泉山水之间,仿佛过了很多世……眼前的少女渐渐的和她一点点的重合,少女说:“我给你做伙计吧。”我当时看着账本的手莫名一颤,却是故作淡定,头也没抬的问道:“你会什么?”少女自信满满的说:“我能看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