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6500000015

第15章 世事似梦,如露如电(1)

金钱美色皆如梦幻。眼中有色,心中无色的人,像一团硬铁,刀枪剑戟刺不透。视女色如众生色,心中无有贪恋,只有悲悯,自然无视一切艳色。不能把心修行到无欲无贪境界的人,天地宇宙都是阿鼻地狱。

身是忧苦的根本

天气十分炎热,在一棵大树下,有四个和尚一边乘凉,一边讨论什么是人生的苦难。

其中一个和尚发表意见说:“我觉得人生最苦最大的忧患莫过于色欲了。如果淫心不能断除,就没有办法人道了。”

另一个人也说出了自己的感想,他道:“人生的忧患没有比饮食更重大的了。人一旦面临饥渴的时候,什么事都干不了。”

又一个人道:“我以为嗔恚是人生最大的忧患,‘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嗔心会使人受到无量的罪刑。”

最后一人道:“恐怖与畏惧是人间的忧患,每天生活在恐怖畏惧之中,就得不到一点儿安宁了。”

这四个人在高谈阔论的时候,正巧他们的师父走来了。听了他们的谈话,师父对他们说:“作为修道者,能够时常这样聚会在一起,检讨自己对修学上的看法,这是很可喜的事。不过,听到你们方才所述说的理论,虽然说得有理,但却不是究竟的道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天下苦恼忧患的根源,那就是因为有这五个蕴假合的色身,身是造成一切忧苦的根本。”

徒弟们问道:“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脱呢?”

师父说:“饥渴寒热,烦恼惊怖,色欲怨祸,都是由身体感受得来的;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众生互相残害,以至于在六道中沉沦,生死不息,也都是由身体造出来的。要想脱离这世间的苦,就必须求得寂灭,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离苦。摄住贪欲的心,熄灭嗔恚的火,对世间虚幻的外境,用淡泊的态度去应对它,久而久之,寂灭自然会现前了。”

禅释生活

为什么说身是造成一切忧苦的根本呢?

肉体在佛典里称为色身,而世上的一切盛衰荣辱,离合悲欢,在佛典上总称尘境。色身与尘境,都是从一念无明而生的,是虚妄之虚妄。凡夫妄认色身为我,妄认尘境真有得失荣辱,便是以妄逐妄,色身爱缚不除,终不能超出三界。

我们又该怎样打破对色身的执著呢?

看看下面的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有一个比丘,他喜欢经常洗澡,洗完澡后用酥油等物涂抹全身。将身体弄得十分洁净香滑。对于吃的穿的,他也十分讲究。总之一句话,他很珍惜和爱护他的肉体。

可是佛门修持方法中,最要紧的就是把一切幻色妄境看得清楚透彻。知道哪些是幻妄的,不能因为它们引起什么爱憎好恶的情绪。因为这种情绪会缠缚着人们的智慧叫人执迷不悟。这位比丘,正因为有了色身的爱缚,所以修了好久,也不能求得圣道。

他自己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后来听说摩罗国有一位优波笈多尊者,是位已经得道的高僧。他便跋山涉水去请教尊者。尊者见到比丘前来顶礼求法,一眼就看出比丘的病根在于色身的束缚未除,便对他说:“你若能听我的话,我便教给你圣道。”比丘自然很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尊者便带比丘来到山中,然后运用法术,变出了一棵大树,尊者叫比丘爬上树去,比丘便努力地爬了上去,根据尊者的意思,爬到一枝横伸出的树枝上,静静地等着。尊者又用法术在树下变出了一个大陷坑,有一千节臂膀臂膀那么大,一千节臂膀臂膀那么深。

比丘在树上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早知道树下有这么大的坑,我是决不会爬上来的,可是师父为什么要我冒这个险呢?”

正当比丘吓得瑟瑟发抖的时候,只听得尊者在树下厉声喝道:“把你的两脚放开!”

比丘虽然很害怕,但是刚才说过要听师父的话,无奈之下,只得把两脚慢慢地放开,两只手却抓得更紧了。谁知尊者又喝令他松开一只手,比丘也勉强放开了左手,单靠右手牢牢地抓住树枝。

尊者又道:“把右手也放开!”

比丘觉得再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了,苦着脸哀求道:“师父慈悲。弟子若再放开右手,我会立即掉入深坑,准会跌成肉酱。”

尊者厉声说道:“你刚说要听从我的话,怎么现在就违背起来了?”

比丘心想:“只要能得闻圣道,这个身子即使跌烂也算不了什么。”只这一个念头,就已消除了比丘色身的爱缚。于是,比丘便闭上眼睛,咬紧牙关,纵身一跃便跳了下去,但许久还不曾跌到坑底。等他微微睁开眼睛时,奇怪,自己还是好端端地站在师父旁边。什么树呀坑呀,都不见了,于是比丘恍然大悟:原来树和坑都是幻化出来,虚妄不实的。

“再进一步推究,那我这个色身不也是幻化出来的吗?”想到这里,比丘的色身爱缚便彻底解除了。后又得尊者给他说法,不久,比丘便证得了罗汉果。

珠宝不自知

菩提达摩未出家时叫菩提多罗,他有两个哥哥:大哥月净多罗和二哥功德多罗。

有一次,般若多罗指着一堆珠宝问达摩三兄弟:“世上还有比这些珠宝更好的东西吗?”

大哥月净多罗回答道:“没有,这些珠宝乃我们王者之家最为珍贵的东西,世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这些宝物了。”

二哥功德多罗也回答道:“我没有见过世上还有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东西。”

惟有老三菩提多罗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我认为两位哥哥的话说得不对,这些珠宝其实没有什么价值。”

两位兄长齐声责问道:“为什么这些珠宝没有价值,有价值的又是什么?”

菩提多罗说道:“因为这些珠宝自身不能认知自己的价值,必须借助人们的智能去分辨,否则它们只不过是一些没有知觉的东西而已,而佛陀说的佛法真理才是法宝。法宝是由人们的般若所发挥出来的智能,不仅能自照,而且还能区分形形色色的珠宝,更能分辨世间与一切善恶诸法。所以在各种宝物中,最尊贵的应该是佛法真理。”

般若多罗对菩提达摩的回答十分满意。

禅释生活

在禅者眼中,珠宝是什么样的呢?

无论多么珍贵的珠宝,在修禅者看来,只能勾起人的贪欲,变成修行的障碍。安于贫困,反而能够法喜充满,终日乐道。

阿育王是古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国家大一统的帝王,他当政期间统一了除印度半岛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他有一个弟弟早年出家为僧,并且已经证得了圣果。阿育王十分高兴,将弟弟接回皇宫,并为他提供最精美的饮食,最华丽的袈裟,最舒服的卧室以及最周到的服侍……

然而,弟弟却整天闷闷不乐,阿育王实在想不出其中的原因,就询问弟弟,弟弟说:“我本来居住在寂静的林中,清心寡欲,自在得如水中鱼,自由得像空中鸟。为什么你偏偏要将我困在这豪华的牢笼之中?要知道,对于鱼和鸟来说,就算是给它们铺满珍宝的鱼缸和金银编织的茏子,那也是禁锢它们的牢狱啊!同样,世间的财宝、美色、名声、佳肴、安乐窝,也是禅者的牢狱,修行的障碍。必须舍弃这五欲,我们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

弟弟又说:“我已经脱离了人间的桎梏,以禅悦为食,以法喜为乐,终日与万籁同呼吸,与山川共安眠,一席蒲团涵盖山河大地,一只斗笠尽收日月星辰。因此,被你再次强行拉入世间的泥沼,我怎能不愁云满面呢?”于是,阿育王不再强迫弟弟住在皇宫,任其安贫乐道,隐遁山林。

身外之物

有一次,新月禅师在香港讲经,期间遇到一位拥有很多金银珠宝的居士,这位居士拉着禅师一同前往银行,他想让禅师去见识见识那些珠宝,因为他的珠宝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了。

到了银行,他们通过层层的关卡之后才来到保险库。居士打开保险箱取出金银珠宝。这时禅师说道:“这是你的?你就这么一点点吗?”

听了这话,居士心里很不痛快。他说:“这些珠宝都是我花大价钱买下的,全部都是我的。因为这些珠宝非常贵重,所以不敢拿回家,拿回家怕小偷偷走;也不敢戴在手上,怕被人抢劫,所以就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但它们的的确确都是我的。”

这时,禅师说:“如果这样也算是自己的,那香港所有银楼里的珠宝都是我的,为什么?我到那里,叫人拿出来给我看看、摸摸,好!然后收起来,让他们给我保管好,这和你放在银行保险柜里的珠宝有什么两样?”

禅释生活

钱财都是谁的?

人们常沉溺于“我执”的观念之中,即“是我的”之观念,尤其面对钱财时这种观念表现得更为突出。禅师开示居士: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不过是身外之物,意在破除“我执”观念。

关于钱财,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阎王爷让两个灵魂去投胎。他们面临的只有两种命运的选择:一个人一生总是舍弃,不停地将自己的财产分给他人,可以用“给他、给他”概括;另一位则恰恰相反,他所接触到的所有人,都要给他财物,用“给我,给我”来说明他的命运最为精确。

那个前世为官之人,在做官时,总是想方设法捞取钱财,所有到他衙门办事的人都必须给他送礼,“给我、给我”,早已成了他的习惯。所以,他马上将那个“给我”的命运抢到了自己的手里。而另一个人前生虽然不富裕,却乐善好施,并且,在救济他人的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一种独有的乐趣。因此,他在阎王爷面前选择了“给他”的命运。

那个选择“给我”的人转世成了一个乞丐——只有乞丐总是“给我,给我,给我!”不停地索要。

而那个选择了“给他”的人转世成了一位大慈善家,同时也是大实业家、大富豪。因为做慈善家,首先必须有滚滚财源,才能不停地施舍。

不过一念间

工作不如意的两个年轻人,不知该不该辞去现在的工作,因此他们决定去拜访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老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禅师闭着眼睛,说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

刚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继续在公司干了下去。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年轻人,运用科学的方法经营,加上对品种进行改良,现在居然成了农业专家。

另一位留在公司里的年轻人,他忍气吞声、卧薪尝胆,渐渐受到器重,现在已经成了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

农业专家说:“当时,禅师告诉我们‘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呢?何必硬在公司做事呢?所以辞职。”

经理笑着说:“我听了禅师说‘不过一碗饭’,我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

两个人又去拜望那位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说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禅释生活

“不过一念间”的真义是什么呢?

“不过一念间”其真正的本意是“不过如此”,好也如此,坏也如此,凡事要随顺自然。当我们面对难题,面对困境的时候,不妨以放下的态度去看世界,很多事情便很好解决了。这个放下并不是教人消极厌世地生活,相反,是教人如何学会积极地面对,而不是消极地回避。积极,永远是禅者生活的真实状态。

勿以德换财

有一天,释迦牟尼给众僧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深山里以前住着一个老人,他没有子女,没有亲戚,家里非常简陋,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有一天,他在山中捡到一柄斧头,老人只知道它是斧头,认为它与平常的斧头一样,而不懂得它的贵重与价值。于是老人就天天拿着这柄斧头到山上砍柴,再挑到街上去卖,以换得一些生活必需品,以此度日。老人每天带着斧头去砍柴,砍钝了就磨,磨好了又砍,年深月久,一尺多长的斧头,竟被磨掉了一半。

有一天,一个古董商人到山上玩,无意中看到老人的斧头。就借来仔细查看,他发现这是一柄珍贵的斧头,至少也能值十万匹绸缎的价值。

于是,商人就问老人:“这柄斧头你卖不卖?”

“不!我每天的生活就是靠它,卖了斧头,我怎么砍柴?”老人很认真地说。

古时候买卖不用钞票,大多是用布匹。这时商人说道:

“给你一百匹绸缎的代价,你可以去做别的生意,何必这么辛苦在此地砍柴?”

商人的这些话,并没有打动老人的心,他默默地站着。商人以为他嫌少,所以又说道:“这样好了,给你二百匹绸缎,卖不卖?”

老人仍然不做声,但脸色有不快的表现。

“你别嫌少,我给你五百匹好了。”

听了这话,老人却放声大哭起来,商人觉得莫名其妙,赶忙安慰他说:“你别哭了,是不是嫌少?我可以再加的!”

老人悲伤地回答道:“没有,对于你五百匹的代价,我不嫌少,只恨自己的愚痴,不识宝物。本来这柄斧头长有一尺半,由于我天天砍柴,砍钝了就磨,如今已磨蚀了一大半,余下这一小段,竟然值五百匹的价钱,我真懊悔,倘若不磨掉的话,其价值不是更高了吗?那我也早变成富翁了。”

商人知道他悲伤的原由以后,才安心地说道:“你也不用后悔,现在我给你一千匹的绸缎,这也不算少了。”

这样,老人仅得到了一千匹绸缎,但却失去了价值十万匹绸缎的宝物。

众僧听完后,明白了释迦牟尼佛所要表达的真义。

禅释生活

这个故事有着什么样的暗喻呢?

这个斧头其实就是指我们的德行。这个故事暗示我们不要因为钱财,而失去了自己的德行。有人为了追求小利,在当世留下了恶名,这么做实在是太愚蠢了。我们将美德一点点积累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应该珍惜。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放弃了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那样是得不偿失的。

用财富修福

听完堂下的弟子们对于财富的看法后,释迦牟尼面带微笑,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同类推荐
  •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热门推荐
  • 妖怪生活大事记

    妖怪生活大事记

    车流如龙的大都市之中,每个人都有着一样的外面,麻木而呆滞。谁也不知道,或许就在你刚刚擦肩而过的人之中,便有一个披着人类外表的妖怪!他们生活在这大都市之中,享受着人类文明的方便快捷。但同时,他们也会经历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事情……
  • 某三国的萌娘物语

    某三国的萌娘物语

    三国?不,这里是萌娘的世界!撑着油纸伞,一副大家闺秀样的刘备柔声道:“三妹呀,姑娘家家的别成天喊打喊杀,让别人看见,多不好。”一头齐肩青碎短发,股着包子脸的张飞撇嘴嘟囔道:“大姐,明明是二姐先说要去揍他的,怎么就只说我。”看着被自己打倒在地的少年一眼,关羽面对张飞的措辞,脸色顿时一红,带着红晕口齿不清道:“我我……我,不是……我不是……”“唉?是这样吗?”刘备还是那副柔柔弱弱的模样,将头一撇卖萌起来。倒在地上的少年,听着三女的对话,一脸斯巴达……(温馨提示:本故事纯属虚构,切莫认真,看看一笑就好。)
  • 武林奇情

    武林奇情

    飒飒秋风生,两岸树枝摇.秋风吹不尽,世间人缥缈在山西的一作大山里,有一条山溪,溪的两按分别有两个小村庄,分别是,武家村和李家村.这时只见武家村有几个小孩正在村里玩耍.带头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朋友.只见他左手拿着几科糖果,右手拿着一些花.对着后面的一些根着他玩的孩子说到:"喂喂,如果我把这些花枝抛出去,你们谁接住,谁就有糖吃."后面的小孩一听,个个都大声说到:"好喝,溪哥好啊!",原来这小还叫做武原溪,他是唐朝上关婉儿和武三思,的后代.这时武原溪说到:"好那我就抛了"说完,手运起力向天上一抛,只见,落叶冰分,花叶抛的月高月远.看来也有一些内力.那些小还个个都笑着笑着的去减花叶.
  • 恍如一梦见三生

    恍如一梦见三生

    繁花三千,终不敌似水年华;弱水三千,却不料故人心变。女主自白:我居然被套路了,我完全不知道作者想写什么,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大坑,等了这么久男主没出现就算了,我TM居然还是块石头。注意!本文雷点较多,各种慎入!
  • 六界之人间怨

    六界之人间怨

    他是生活在无名小村的普通孩子,从小跟着父亲以狩猎为生,在一次魔族袭击中,父亲的死去使他悲痛欲绝,但朋友的谎言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 QQ书城月刊第4辑
  • 腹黑男神萌萌哒

    腹黑男神萌萌哒

    听我说!![此文是《高冷男神萌萌哒》的修改文,对不起!]---------------------------”你不爱我啦!?”某男委屈了望了望某女。“对啊对啊,我现在只爱闪闪!”某女回答。“不行,你必须爱我!”说完,某男狠狠的亲了某女一口,从某女身边抢走了闪闪。。。没错!闪闪是一只狗狗!而且是超萌的泰迪狗。。————————某女好像如梦初醒!任由某男把闪闪抢走,手不停地擦着自己的嘴唇。。。
  • 法界观披云集

    法界观披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

    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

    如果你在学习上也有这样那样的烦恼,透过这部作品你或许会领会到些许……
  • 恶魔丫头亲亲我

    恶魔丫头亲亲我

    我真的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心狠手辣,我们分手吧呵,你宁愿信她也不信我,好,我同意分手by洛and辰喂,小丫头,长大了,竟然学会抢婚了哼,谁让你骗我的by梦and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