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3点整,一篇标题为“中国新策略”(A New Approach To China)的文章悄然出现在谷歌公司的博客上。几分钟后,世界炸开了锅。
发表这篇《中国新策略》文章的作者是谷歌负责法律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大卫·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文章说,谷歌在2009年12月中旬的时候受到来自中国的攻击,窃取谷歌的知识产权。除了谷歌,还有另外几十家公司也受到攻击。然后具体指出,中国一些人权人士的Gmail账号受到入侵。谷歌认为这不仅涉及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中国言论自由的问题,因此决定终止与中国政府在Google。cn搜索结果审核上的合作,并且重新考虑在中国的策略问题。
一个是互联网的大哥大,一个是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市场,本来两位应该花前月下,你侬我侬才对,现在一个却毫无征兆地提出了分手,这演的算是哪一出?莫非谷歌也玩寂寞了?善良的群众急切需要知道真相。于是全世界每一个关注互联网的人都搬来了小板凳,坐到电脑屏幕前成群结队地围观谷歌,围观的同时互相八卦,试图找出答案:谷歌怎么了?谷歌到底要干啥?
但无论是不知真相的群众,还是无所不知的专家,只要是稍具商业常识的人都不难发现,谷歌发表这样一篇文章其实存在很多不靠谱的地方,而且有失老大的风范。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像谷歌这样的大企业,经营都是非常规范的,如果公司有什么重大决策,一般都是通过新闻稿或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宣布,而且新闻稿的每个词甚至每个标点都是仔细斟酌过的。媒体公关部门的人就是专业干这个的,必要的时候还要请吃请喝,请领导讲话。而这个谷歌博客虽然是谷歌的官方博客,也是由谷歌在维护,但是其内容都是半官方性质的,一般都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或者发布一些谷歌企业内外活动的信息,有点企业内部刊的味道。如此重大的经营性决策,一般不会在这个博客上发表,这显得很不严肃。
第二,通读这篇文章,它充满了美国式的“似是而非”文风。什么意思呢?文章里面说了一些现象,进行了一些分析,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看起来彼此之间似乎有着很大的关联,但是仔细一推敲,其实没有什么内在联系。比如文章提到,一些Gmail的账号受到入侵可能是由于病毒软件引起的,并且还专门说了一通如何保护电脑信息安全。然后笔锋一转,说这个事件不仅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还涉及中国言论自由的问题,所以公司决定停止对Google。cn的搜索结果进行审核。但是只要仔细想想,从Gmail账号被入侵的“因”到停止对搜索结果的审查的“果”,其理由有些牵强附会,在逻辑上很不严谨。如果真的像谷歌所说因为技术的原因造成Gmail账号被入侵,那么重点应该放在信息安全上,从技术入手解决问题,防止账号被非法入侵,而不是转个方向,把问题指向言论自由。美国人在很多问题上,尤其在法律事务上,很擅长这种“似是而非”的写法,其目的无非是留出以后进一步解释的余地,便于灵活处理,不至于把话说得太死,到时候没了退路。可见谷歌也还是有很大的顾虑在里面,这一步好像只是先放放风,看看市场反应再说。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更加激发了围观群众打探内幕的欲望。
第三,谷歌是单方面停止与中国政府合作,而且还给了个下马威,说谷歌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会与中国政府讨论协商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圆满解决,谷歌有可能关闭Google。cn和中国办事处。这样的做法显然也不符合美国人做事情的一贯风格。自称为民主典范的美国最擅长的就是协商和妥协,上到国会,下到企业、个人,出现问题和争端,第一步想到的就是开会协商。而且有时候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比如一个公司并购另一个公司的事可以谈个一年半载,其目的就是希望最终形成一个能为各方面都接受的最理想的方案。但是现在谷歌单方面做出决定在先,还将了中国政府一军,似乎想告诉中国,我跟你协商也就是给你点面子走走过场而已,反正我决心已下,再大的骡子也不能把我拉回来。这看起来也不像是谷歌这样的成熟企业的做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之后也说明谷歌是在未与中国政府部门事先通气的情况下发表了这个声明。
第四,谷歌也提到了,受到攻击的不仅仅是谷歌一家。照理说,应该联合受攻击的几十家企业才会人多力量大,但是为什么单单只有谷歌站了出来,其他公司都没有声音?更何况,跟谷歌一样“受到攻击”的美国微软公司甚至还觉得谷歌由此退出中国市场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总而言之,谷歌发表这样一篇文章,存在很多不合常理之处。但是这条新闻还是毫无疑问地在整个互联网业界炸开了锅。谷歌声称要退出中国的新闻几个小时后就成了《纽约时报》网站的头条。《纽约时报》的记者曾试图采访谷歌,却吃了谷歌的闭门羹。随后,《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人都提到了谷歌在中国经营不善的事实,而且报道还说谷歌的高层把在中国的经营不善归结于中国的互联网审核制度,对此恼火已久。
美国的一些专业IT新闻网站,包括一些个人博客,对这个事件也是众说纷纭:有些人支持谷歌的做法;有些人说谷歌是为经营不善找替罪羊;也有的说谷歌没耐心,在中国亏本的美国公司多了去,但是因此就放弃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是很不明智的。总之,每个人都在等待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