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看了看时间才过去一分钟,他不会像前两位一样浪费时间,他将把这三分钟完全用完,于是他接着说:“国家的GMP政策造就了一个现状就是医药相关企业不仅仅要对技术非常了解,还要对法规政策非常了解。这就是化工企业转行的缺陷,而了解这些政策的药厂又不愿意参与到利润不如药品高的辅料市场。所以我们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既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又非常了解法规。
虽然像您问的那样,连我们学校的一个院里面都有两个队伍想到了这个方向,但是创业并不是拍了脑袋想个主意就能去做的,需要懂技术的人才,需要有通过审计经验的人才。而我们的优势就是这两种人才我们都不缺。销售人才我们确实缺,但是药用辅料的销售对于销售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物美价廉,进入及时,产品都会卖出去的。”
刘希说完后很多人还在咀嚼,毕竟他在短短三分钟内说了太多的信息,这么多的新信息涌入大家的脑袋里一时半会还消化不了。
制药工程代表也愣在那思考刘希的话,他本来准备的问题现在看来都觉得有些幼稚,他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问题能够难住刘希。
又过了一分钟,评委老师提示说:“请制药工程的代表提问,你还剩下一分钟时间。”
那个代表怕时间过了将一个提问时间浪费了赶紧提出一个问题:“这又说到人才的问题了,你们创业初期是如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的?”
“药用辅料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多肽行业不一样。多肽合成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人才。而药用辅料行业的技术人才只需要能够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即可。而通过国家审计只需要一个人将质量体系框架搭好,其他人进行填充即可。
而这个工艺人才和审计专家我们已经有了。你问的非常对,一个创业公司需要的是对行业有着深刻认识的人才在创业初期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不是那种拍了脑袋想出一个主意就准备创业到处拉钱拉人要好得多。”
刘希很庆幸有人问这个问题,关于人才的优势在司曼曼一开始阐述的时候没有突出,正好他接着这个回答的机会将优势完全展示出来。
食品工程系的代表今天已经准备将补刀进行到底,他问:“既然你说你们的技术能够填补国内空缺,你们具有审计方面的专家。但是我看了你们的名单都是大三学生,并没有相关的人才,包括你们的带队老师也不是高级技术人才,创业大赛虽然不是真刀实枪的商业模式,但是也不能弄虚作假太明显吧。”
刘希说:“技术以及经验和我们是大几无关。有些人即便大学毕业几十年依旧一无所知,而有些人虽然才大三,但是见过的经历过的知识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平。我们的中坚力量就是我和我的队友。
我的队友掌握着最新的包衣预混剂的配色方案,我有着多次的审计经验。包括厂区的审计,产品的审计我都参与过。厂区的审计包括仓储、生产、分析、质量体系、验证、公用工程六大系统。产品的报批要有放大批,申报批,要做分析方法验证、要通过工艺核查、要做稳定性试验,要做破坏试验等等。这些经验是我们创业必胜的基石。”
刘希一口气说了好多,无论观众还是参赛选手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多的新名词。毕竟学校的教育和药厂实际的生产还是差别很大的。甚至连评委都听得目瞪口呆,他们有些人也在药厂做一些咨询顾问,但是经历的也没有刘希说的这么多。
大家都愣了好久,然后有一个人开始鼓掌,继而是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经历过刘希,大家对于食品工程代表的提问就显得随意多了,终究是五岳归来不看山。见过精彩的问答,其他的辩论大家都觉得意已阑珊了。
第二个环节结束之后刘希他们排名第一,前两个比赛的总分已经高出第二名2。48分。只要第三场张国久表现的不算太差,这次是稳出线了。
刘希上场之前写了个字条给司曼曼,让她把自己的见解再和张国久全部说一遍。比赛前刘希一直保持神秘都没有好好的演练,当时是怕思路外泄。结果张淼鑫还是把他的思路外泄给制药工程系了。而且还在抽签的时候作弊获得了第二个出场的机会。
这个是否作弊是刘希猜测的,毕竟选题相同的情况下肯定第一个说的占优势,制药工程系既然敢选相同的题目,就在于他们有抽签先出场的把握。是否作弊也就一目了然了。
在场的评委心里也有数了,对于前两个队伍的提问都是以说建议为主,先提一个明显的缺陷,然后从缺陷引申出他们这次表现的缺点。
而轮到刘希他们这队,评委们表现的有些像公司股东对于董事会的提问。
一共四个评委,问的问题都有些请教的意思,也让张国久的心理得到了大大的满足。
第一个评委是严卫平,虽然他对张国久有着很深的敌意,但是面对一个能赚钱的项目他还是愿意多问一些:“如果你们真的创业,大概需要多少钱?产品多久能够上市?”
“我们在厂房方面的一期投入不多的,只需要一个混料罐,一个仓库,前期分析实验室我们打算外包检验。如果把GMP认证算上的话只需要两百万。产品审批的时间可能长一些,需要半年左右。我们的这个产品技术上的门槛不大,主要门槛是如何低成本的预定不同颜色的包衣预混剂。同时我们掌握的这个低成本的技术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张国久竟然在刘希辩论的一个小时内把这些信息全部记下来,确实无愧于神童的称号。
第二个评委是刘希第一次参加辩论的GMP老师,他问:“正如刘希说的那样,过审计只要把质量体系的框架搭好,往里面填充即可。但是对于一个新创企业,质量体系的框架是非常难搭的,你们是打算从咨询公司购买还是自己从零开始起草?时间和人力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