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从每个细胞的组成到人体的构造,从生长发育到受损组织的修复,从新陈代谢到酶、免疫机制及激素的构成,从保持人的生命力到推迟衰老、延年益寿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的来源要采用荤素搭配的原则,多食用鱼类、禽类、牛肉、脱脂牛奶等含有脂肪量低的动物蛋白及豆制品来补充。鱼是很好的提供蛋白质的食物,鱼类蛋白吃得越多,冠心病的发病率就越低。养成每周吃2~3次鱼的好习惯,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还是大豆,因为其蛋白质的含量高达36%~40%,而且以优质蛋白为主。中国营养学会建议,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平时还应该多注意吃含有络氨酸丰富的食物,如脱脂牛奶、酸牛奶、奶豆腐、海鱼等。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就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表明,蛋白质的摄入与高血压的关系十分密切,多摄入优质蛋白质,高血压的发病率就下降,即使高钠饮食,只要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血压升高的幅度也不十分明显。一些沿海地区渔民的高血压的患病率就很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较低,专家们认为与他们膳食中的蛋白质摄入较多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有关。其实渔民们精神经常过度紧张,睡眠时间少,长期海上作业,吸烟饮酒量普遍大,盐的摄入量也很高,实际上存在很多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优质的动物蛋白质可以预防高血压,可能是通过促进钠的排泄,保护血管壁,或者通过氨基酸参与血压的调节而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中适当地选用动物蛋白,如鸡、鸭、海鱼、牛奶等,尤其是优质鱼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一味强调素食来预防高血压并不可取。但是,蛋白质虽然对预防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从蛋白质的代谢来看,也有可能会成为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因为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可以产生一些具有升压作用的胺类,如苯乙胺、酶胺色胺等,这些物质在肾功能正常时能进一步氧化成醛类,由肾脏排出体外,但若肾功能不全或者肾脏缺氧缺血时,可导致胺的聚集,使血压升高。
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三大营养要素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蛋白质摄入过多,热量过高,久而久之,也可造成肥胖、血管硬化,也会造成血压升高。因此摄入蛋白质应该适量,而且应该选择优质蛋白质。
脂肪对于每一个肌体、包括高血压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是日常膳食中不应该缺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营养要素。但是,血脂升高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是引起其他并发症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首要诱因,所以,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蛋白质不可不吃,也不可多吃,需要将其控制在一个相对的范围之内。一多一少,是高血压患者控制血脂的有效方式,即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多使用植物油,少摄入动物脂肪。
有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和血压呈相互关联。肥胖者过多的脂肪可能降低身体自动调节血压的能力。科研发现,身体内脂肪增加,会使得肾脏排钠的能力降低。在一项测试中,研究者让受试人员玩电子游戏,使其精神紧张,就会使血压上升;但是游戏停止,受试人员尿排出的钠增多,血压也会随之恢复。但那些脂肪比较多的受试者,肾脏排钠的能力较低,血压恢复也较慢,所以,身体肥胖降低了机体调节钠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对血压的控制。
从饮食上对血压进行综合防治,首先要密切关注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当发现高血压患者血脂升高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我保健,而不能单靠药物治疗,要从饮食上进行综合调理,许多学者认为,早期综合防治高血压,控制血脂,能使高血压并发症减少一半左右。
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对血压有着保护作用,可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患者应该使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类和鱼类,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因为动物脂肪里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饮食中脂肪含量增加,则高血压的患病率也会有所上升。因此,动物脂肪不宜大量食用,提倡多食用植物油。
植物油的优点是不仅不含有胆固醇,所含有的植物固醇还可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且有些植物油,如茶油、亚麻籽油等,还有助于降低血压,他们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可以减弱小动脉硬化,从而降低血压。
卵磷脂是一种乳化剂,这种营养元素能够帮助油脂分解,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过氧化物,降低胆固醇及中性油脂的含量,从而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防止由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
烹调时,要多采用植物油,胆固醇限制在每天300mg以下。平时可以多吃些鱼类。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得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中风。植物油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血脂增高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严格控制肥肉、内脏、蛋黄、奶油、鱼子等含有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应该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和油炸食物,减少对饱和脂肪酸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