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德宗时,吐蕃尚结赞①请和,欲得浑瑊②为会盟使,谬曰:“浑侍中信厚闻于异域,必使主盟。”瑊发长安,李晟深戒之,以盟所为备不可不严。张延赏③言于上曰:“晟不欲盟好之成,故戒瑊以严备;我有疑彼之形,则彼亦疑我矣,盟何由成?”上乃召瑊,戒以“推诚待虏,勿为猜疑”。已而瑊奏:“吐蕃决以辛未盟。”延赏集百官,以瑊表示之,晟私泣曰:“吾生长西陲,备谙虏情,所以论奏,但耻朝廷为犬戎所侮耳。”将盟,吐蕃伏精骑数万于坛西,瑊等皆不知,入幕易礼服,虏伐鼓三声,大噪而至。瑊自幕后出,偶得他马乘之,唐将卒皆东走。虏纵兵追击,或杀或擒之。是日,上谓诸相曰:“今日和戎息兵,社稷之福。”马燧④曰:“然。”柳浑⑤曰:“戎狄豺狼,非盟誓可结,今日之事,臣窃忧之。”李晟曰:“诚如浑言。”上变色曰:“柳浑书生,不知边计,大臣亦为此言耶?”皆伏地顿首谢,因罢朝。是日,虏劫盟信至,上大惊。明日,谓浑曰:“卿书生,乃能料敌如此之审耶?”
【冯评】
初,吐蕃尚结赞恶李晟、马燧、浑瑊,曰:“去三人则唐可图也。”于是离间李晟,因马燧以求和,欲执浑瑊以卖燧,使并获罪,因纵兵直犯长安,会失瑊而止。尚结赞又归燧之兄子弇,曰:“河曲之役,春草未生,吾马饥,公若渡河,我无种矣,赖公许和,谨释弇以报。”帝闻之,夺燧兵权。尚结赞之谲智,亦虏中之仅见者。
【注释】
①尚结赞:唐时吐蕃大相。德宗时曾协助浑缄破朱。后屡犯唐境。贞元年间死。
②浑瑊:唐将领。本名进。先世属铁勒族浑部,世为唐将。官至左金吾大将军。德宗时,坚守奉天,与李晟等大破朱,收复京师。又与马燧平定李怀光。官宁、庆副元帅,兼中书令。
③张延赏:唐大臣。唐德宗时宰相。死后谥曰成肃。
④马燧:唐大将。字洵美。唐代宗和德宗时期屡立战功,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北平郡王。又以平李怀光之功,深受唐德宗信赖。死后谥曰庄武。
⑤柳浑:唐大臣。字夷旷。唐德宗贞元年间宰相。后因受张延赏所挤,罢相。死后谥曰贞。
【译文】
唐德宗时,吐蕃尚结赞(吐蕃大相,有才略)请和,并要求由浑瑊(谥忠武)担任会盟使者,假意说:“浑侍中诚信忠厚,闻名于国外,一定要他主持会盟才行。”
浑瑊从长安出发时,李晟严重警告他,会盟的处所要好好戒备,不严密可不行。张延赏(谥成肃)却对德宗说:“李晟不想让会盟圆满完成,所以警戒浑瑊要对对方严加戒备。我方露出怀疑的形迹,则彼方也一定会怀疑我方,这样会盟怎么可能成功呢?”
德宗于是告诫浑瑊要以诚意对待吐蕃,不要猜疑。
不久后,浑瑊奏报吐蕃决定于辛未当天结盟。张延赏召集百官,将浑瑊上奏的章表出示给大家看。
李晟私下哭道:“我生长在西方边境,非常熟悉吐蕃的情况,所以奏报皇上要戒备吐蕃,是怕朝廷被这些狡猾的外族所欺骗罢了。”
会盟之前,吐蕃埋伏数万精锐的骑兵在盟坛西边,浑瑊等人完全不知情。进入帐幕,正更换礼服,蕃兵击鼓三通,大声鼓噪而来。浑瑊从帐幕逃出来,无意间找到一匹马,赶忙骑着逃走,唐将、卒都向东奔逃,吐蕃纵兵追击,唐兵不是被杀,就是被擒。
当天,德宗在朝廷上对群臣说:“今天和吐蕃讲和停战,是国家的福祉。”
马燧(字洵美,谥庄武)说:“是的。”
柳浑(字夷旷)却说:“吐蕃有如豺狼,不是盟誓可以结纳的,今天的事,微臣很担忧。”
李晟赞同说:“微臣也和柳浑一样担忧。”
德宗生气地说:“柳浑一介书生,不了解边境大计也就罢了,大臣怎么也说这种话?”
二人都伏地叩头谢罪,因而罢朝。
这天稍晚,吐蕃在会盟时发动攻击的消息送到,德宗大惊。第二天早朝,德宗对柳浑说:“你是一名书生,料敌还能如此精确啊!”
【冯评译文】
起初,吐蕃尚结赞讨厌李晟、马燧及浑瑊三人,曾说:“除掉这三人,唐就好对付了。”于是离间李晟,借着马燧求和,并想捉浑瑊来陷害马燧,使三人一起获罪,再进军侵犯长安。结果因浑瑊逃走,奸计才算罢休。
尚结赞又归还马燧哥哥的儿子马弇说:“河曲一战之后,春草尚未生长,我国的马匹正挨饿,当时你叔叔若领兵渡河,我们就全活不成了,全靠你叔叔答应请和才救了我们,所以释放你作为报答。”
德宗听说此事,就取消了马燧的兵权。
尚结赞的谲智,是胡虏中难得见到的。
【心读】
《孙子兵法》13篇,其中一篇即《用间篇》。孙子说:“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孙子所说的五间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所谓因间,是指利用敌国乡里的普通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指收买敌国的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是指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效力。所谓死间,是指故意散布虚假情况,让潜入我方的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敌人上当后往往将其处死。所谓生间,是指派往敌方侦察后,再返回报告敌情的人。
可以说,孙子是人类史上第一位间计理论家,此后,《文韬》《百战奇略》《间书》等,进一步丰富了间谍理论。《李卫公兵法》在谈到用间计时,把“离间”单列出来。“历观古人之用间,有间其君者,有间其辛者,有间其能者,有间其助者,有间其邻好者,有间其左右者,有间其纵横者。”大凡离间计使用比较成功的,多是较好地利用了敌人阵营内的矛盾与裂痕。
原文中尚结赞为了除掉李晟、马燧及浑瑊等三人,就采用了“反间计”,于是离间李晟,借着马燧求和,并想捉浑瑊来陷害马燧,使三人一起获罪,再进军侵犯长安。结果因浑瑊逃走,奸计才算罢休。
尚结赞又归还马燧哥哥的儿子马弇说:“河曲一战之后,春草尚未生长,我国的马匹正挨饿,当时你叔叔若领兵渡河,我们就全活不成了,全靠你叔叔答应请和才救了我们,所以释放你作为报答。”
德宗听说此事,就取消了马燧的兵权。
可以说,尚结赞运用“反间计”相当成功,消除了唐朝朝廷中有军事才能者的威胁,为在以后的吐蕃与唐朝军事战争中赢得了先机,打下了基础。
据《三国演义》描写,周瑜在赤壁之战准备阶段曾估计曹军从北方来,不习水战,是其一短。可是,当他亲自乘船窥测敌情时,发现曹军设置水寨,竟“深得水军之妙”。周瑜一问左右,才知曹营的水军头领原来是深谙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
大凡以劣胜优,都需扬长击短;而要扬长击短,就须防敌变短为长。所以周瑜暗下决心:“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当周瑜绞尽脑汁设谋定策之际,蒋干这条鱼却主动上钩来了,他奉曹操之命来说降周瑜。周都督非等闲之辈,他一眼就看出了蒋干的来意:一是说降,二是刺探军情。这后一个目的,正好是东吴传递假情报的机会。于是,周瑜顺水推舟,布置了一个“醉酒吐真言”的假象,并在帅案上放了一封伪造的蔡瑁、张允的请降书。蒋干说降无望,自然对这一重大情报视为珍宝,不然又如何向曹操交差呢?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大道来消息,常会提出疑问,对于小道消息,反而坚信不疑;公开得到的情报往往不以为然,秘密偷来的东西,却认为确实可信。正是这种心理,使反间计屡屡成功。
当然,周瑜这次使用反间计的成功,也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因为像伪造书信这样的假情报,瞒过蒋干还比较容易,但要瞒过老谋深算的曹操并非易事。然而事出有因,蔡瑁、张允这两位降将,在曹操的心目中本来就是“谄佞之徒”。曹操对这二人充满憎恶之感,只是因曹军不习水战,才暂时留用了二人。另外,再加上曹操早就疑心蔡瑁、张允怠慢水军训练,不够效力。因此一看蒋干盗来的书信,更当机立断,将蔡瑁、张允立刻处死。后来,虽然曹操很快意识到中了周瑜的计策,但悔之已晚,为了照顾面子,只好将错就错,吃了个哑巴亏。
明朝大将袁崇焕死于满清皇太极之离间计,乃是崇祯皇帝自毁长城,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在明王朝危亡的紧要关头,袁崇焕戍边七载,先后大败后金汗努尔哈赤及皇太极,取得宁远(今辽宁兴城)大捷和宁(远)锦(州)大捷,稳定了辽东防线,鼓舞了明朝军民抗击后金军的信心。后因遭阉党魏忠贤的诬陷,罢职归乡。公元1627年朱由检(即崇祯帝)继位后,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管河北、山东的军事防务,并赐给袁崇焕一把尚方宝剑,给予他先斩后奏的大权。然而,崇祯帝是一个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而又生性多疑的人。当袁崇焕于次年六月用尚方宝剑杀了私通敌国、为非作歹、不听军令的总兵毛文龙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始对袁崇焕产生了怀疑。
崇祯二年(公元1629)十月,后金兴兵攻明。皇太极由于畏惧袁崇焕,不敢直接进攻锦州,他避开山海关防区,绕道蒙古边地,袭取龙井关、大安口,进逼北京。袁崇焕闻警,立即挥师入关,他自率几千名骑兵,昼夜急驰,抢先赶到北京城下,并在广渠门外击败皇太极部的进攻。
正当袁崇焕千里驰援、大战后金之际,魏忠贤余党温体仁为首的一伙奸臣,乘机重弹“议和通敌”的老调,诬陷袁崇焕“纵乱拥兵”,“引敌胁敌,将为城下之盟”。明朝廷的一伙阉党余孽则重金贿赂一些不明真相的文人墨客编写小说,绘声绘色地在京城内外大肆散布袁崇焕是“汉奸”,勾结后金反明云云。这些进一步加剧了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怀疑。当袁崇焕兵困马疲而要求入城休息时,他断然予以拒绝。
皇太极获知明朝廷中的上述情况后,便决定施行反间计,以达到用明朝皇帝之手杀掉袁崇焕的目的。为此,他故意引兵撤退,同时让明军降将高鸿中在囚禁两个明朝太监的屋外对看守人员说:“你知道我军为什么退兵吗?这是因为皇上和袁巡抚订了密约,看来,占领北京的大事很快就要成功了。”而后,又故意让两名太监逃走。逃回城里的太监立即向崇祯皇帝报告。已对袁崇焕疑心重重的崇祯皇帝一听到太监的告发,更加深信不疑,马上以召见为名,把袁崇焕逮捕下狱。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等人,为抗议朝廷逮捕主帅,自率部下离京。身陷囹圄的袁崇焕时刻以国家安危的大局为重,在崇祯皇帝的恳请下,亲笔手书祖大寿等全体官兵,要他们听从朝廷命令,团结一心,坚持抗金,决不能因为他个人生死而轻举妄动,千万不要危害抗金大业。祖大寿等全体官兵被袁崇焕的信感动得失声痛哭,当即回师入关,期望能用奋勇杀敌之举来保全他们主帅的性命。
但是,一意孤行的崇祯皇帝在后金军撤离北京后,不顾广大明军将士的强烈呼声,竟在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十六日,以“谋叛”的罪名,将袁崇焕残忍地杀害了。直到清朝中期官修的《明史》问世之后,编史者从清人的历史档案中,发现了皇太极施离间计的原始记载,至此袁崇焕的冤案才真相大白。历史学家评论此事说,“崇祯帝自毁长城也”,“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徵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