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诏书班下其事,孔融上疏,以为“齐兵次楚,惟责包茅,今王师未即行诛,且隐郊祀之事,以崇国体。若形之四方,非所以塞邪萌。”
【冯评】
凡僭叛不道之事,骤见则骇,习闻则安。力未及剪除而章其恶,以习民之耳目,且使民知大逆之逋诛,朝廷何震之有?召陵之役,管夷吾不声楚僭,而仅责楚贡,取其易于结局,度势不得不尔。孔明使人贺吴称帝,非其欲也,势也。儒家“虽败犹荣”之说,误人不浅。
【译文】
东汉献帝时,荆州牧刘表(字景升)不仅不向朝廷缴纳税赋,并且冒用天子的排场执事。因此,献帝想趁郊祭的时候下诏斥责刘表。孔融上书劝谏说:“从前齐国进犯楚国,只是指责楚国未向天子进贡包茅草。现在王师并没有力量惩罚刘表,陛下郊祭时不能提及此事,以维护朝廷尊严;如果轻易地张扬,不但不能收到遏阻之效,反而更助长邪门歪道的气焰。”
【冯评译文】
类似这种大逆不道的事,百姓初次听说,不免震惊害怕,但是听多了,也就习惯了。如果朝廷能力尚不足除恶,就轻率诏告天下,只会让百姓习惯叛逆不受惩罚,在百姓面前暴露朝廷的无能。
春秋齐桓公在召陵伐楚,管仲就不以楚王僭尊号为名,而只责备楚王不纳贡赋,为的就是日后易于收场,衡量当时局势,不得不如此。
三国时孔明派使臣向孙权道贺称帝,并非孔明真有贺喜之意,这是形势所迫,不得不通权达变的做法。
【心读】
有些时候,为了使事情顺利地进行,我们必须作出一定的让步,这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古人讲“知难而进”,强调不畏艰难,这是一种励志的格言。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是不畏艰难,就一定能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呢?不尽然。
古代的谏官对皇帝进行劝谏,往往有几种方式:直谏、死谏、讽谏。那么,哪一种进谏的效果更好一些呢?先秦诸子的典籍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记载臣下对君主的劝谏,如《孟子》等。他们往往不直接进谏,而采取讽谏的方式。他们经常运用一些寓言,用讲故事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原文中孔融劝谏献帝不要在郊祭时公开训斥刘表,正是采用讽谏的办法,巧妙地陈述了这样做的不利后果,不容献帝不采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楚庄王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还有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严,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邹忌是个聪明人,他明白若是直接进谏,很可能引起威王的反感,而自己劝谏的目的自然也就不能实现。所以,他采用讽谏的方式,巧妙地使威王明晓自己的想法,而又不挫伤君主的颜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里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威王是一个英明之主。相比邹忌,伍子胥、比干、屈原、司马迁诸人,在忠于君主上丝毫不逊色,然而,他们的进谏方式实在不太高明。所以,尽管这些人本着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想法,置生死于度外,却只能给我们留下一段段催人泪下、无限慨叹的英雄悲歌。而他们的想法却始终没有被君主所接受,只能留下千古的遗憾。
实际上,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会面临这种局面。我们也需要对上级、领导抒发自己的意见。这时候,就涉及到一个方式问题。方式恰当与否,会直接关系到你的想法能否被接纳。如果方式不当,不仅你的想法不能为领导、上级所接受,反而会使得你们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这不仅会影响到具体的工作,而且也许会影响到你的发展、你的前途。
所以,这个问题绝不允许小视。适当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方法不当,即使是从美好的愿望出发,也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有时也许会因此而产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