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100000006

第6章 《剑北篇》的足迹(2)

在由伊盟和榆林返回延安时,9月21日晚延安各界又一次举行盛大晚会招待慰劳团。在《剑北篇》里,老舍先生对这次晚会有如下记述:

到延安,又在山沟窑洞里备受欢迎:

男女青年,谐音歌咏,

中西乐器,合奏联声,

自制的歌,自制的谱,由民族的心灵,

唱出坚决抗战的热情;

为了抗战宣传,话剧旧剧兼重,

利用民歌与秦腔,把战斗的知识教给大众。

9月22日下午4时,慰劳团和延安文化界、青年团体和报界召开座谈会,由艾思奇主持,毛主席到会讲话,老舍先生做了文艺形势的报告。晚9点,共进晚餐,至夜12点结束。

对比起来看,《剑北篇》里对延安的记述是在所到之处中写得最为明快的,既客观,又公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感受到的朝气和鼓舞,留下了难能可贵的精彩记载,宛如史诗的一个华章。

四、《剑北篇》的五个特点

《剑北篇》的第一个特点是并不直接写慰劳的对象和过程。这个特点非常神奇,而且反常,不合逻辑,因为似乎完全背离了慰劳团的初衷使命和目的。仔细想想,这个特点却是老舍先生的真正高明之处。当时各个主要战区的司令或是蒋介石的黄埔嫡系,或是地方军阀出身的霸主,或是以“剿共”闻名的闹摩擦专家,虽然当时是抗战时期,其中有的人是爱国的,在对日战斗中立有战功,但毕竟都是政界的上层人士,从长远观点看,绝大多数都是过眼烟云,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什么英名,更不会永垂青史,所以,不提他们的名字也罢,不去描述向他们献旗的过程也好。历史证明,老舍先生这种思考是非常有远见的,在后来的历史巨变中,当时的这些军人后来多数都成了历史的罪人,不出十年他们就的确被历史永远地遗弃了,而且被人遗忘了,非常“短命”。相比之下,士兵和普通百姓却是永恒的,文化和政治相比,文化永远是第一位的,是长寿的,是延绵不断的。所以,在《剑北篇》里,主角是人民大众,重点是文化,这两条构成了《剑北篇》的灵魂。

《剑北篇》的第二个特点是丝毫不涉及党派。如前所述,慰劳团的官方色彩很浓,总团长和分团长都是政界的大佬和高官,团员和随团记者中也有许多官方的代表和御用媒体的代表,只有张西洛、刘尊棋等少数人是真正的民主人士和左翼新闻人士,像老舍先生这种无党派知名爱国人士更是凤毛麟角。当时的全国政治局势正值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高潮,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提出的统一战线方针在“西安事变”之后被蒋介石无奈接受,国内局势处于相对平和的阶段,虽然也有小摩擦,但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都是合法的存在,而且由于高举抗战的大旗,在民众中日益享有较高的声誉。总之,当时的国共两党关系极为微妙,极为敏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这种形势下,文学作品要公开发表,要站得住,要真正起作用,最高的原则就是不公开触及两党关系,不涉及党派。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得以摆脱官方的利用,永远和官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争取自己的主动和发言权,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立场才能使得作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剑北篇》的第三个特点是只写抗战,只为救国。既然不写慰问对象和过程,又不涉及党派,那《剑北篇》写什么呢?一句话,只写抗战,只写救国。正像老舍先生自己所说,他在抗战期间,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个作品,每个行动,都离不开抗战,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抗战,为抗战而生,为抗战而写。历史证明,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那八年里,老舍先生的每一部作品,小到一篇大鼓词,一小段相声,大到一部话剧剧本,一部长篇小说,都只有一个内容,那就是抗战,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百万字长篇巨著《四世同堂》,它不仅成了老舍先生自己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长诗《剑北篇》正是老舍先生抗战初期的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作品,3661行中的每一个字都围绕着抗战,由头到尾都浸润着这位作家的爱国之情。诗歌这种文体正好可以抒情,可以呐喊,可以传达心声,可以把一腔热血都泼洒在读者面前,真正成为呕心沥血之作。诗歌和小说不一样,小说的情是隐式的,是讲故事,用故事用人物把读者感动了,让读者自己去下结论;诗歌则不同,诗歌是烈火,诗歌用最凝练的语言,最有神采的词组,最出人意料的编排,去直捣人心,像闪电,像雷鸣,激发你,鼓动你,燃烧你,直达主题,教你为国为民甘愿去做任何事情。《剑北篇》就是一团火!

《剑北篇》的第四个特点是着重写百姓大众,写祖国河山和中华悠久文化。《剑北篇》的主题是抗战,但内容却因游历广阔而丰富,并不显得单调和枯燥,主要内容含括了四个部分:一、历史,包括各地的名胜古迹。二、大好河山,自然景色,山山水水。应该指出,不论是写名胜古迹,还是写大好河山,《剑北篇》在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是创记录的,是没有人能超过的,首先是在数量上、范围上无人能匹敌,内容极为丰富多彩,3661行诗中容纳了非常详尽而殷实的描述,因为那都是作者亲自走过的土地,一里一里地走,有时乘车,有时骑骡,有时坐舟,有时步行,长达一万九千里,耗165天,遍及八省七十四城,对所到之处的描写都是亲见、亲闻、亲身体验,所有的感受都极为实在,极为原真;其次是非常详细,所有的描述都很细致,包括西北黄土高原具体是什么样子,那土,那坡,那沟,那窑,那草,那石,那路,那涧……事无巨细,一一记录在案,令人绝对有身临其境之感,读下去最终会由衷地产生对作者的敬佩之情;再次是诗人对景物充满了感情,所有描述都是抒情的,都有联想,挥洒自如,上至五千年,下至此时今日,大至宇宙,小至寒窑辟壤,绝不平摆浮搁,也绝不就事论事,仿佛都被他都拉到了眼前,装在了心里,而和眼前的一切都发生了关系。三、揭露日寇的残暴罪行,尤其是日寇的狂轰滥炸给后方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四、人民生活的艰苦,国力的衰败和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现状的处处凋零和败落,另一方面是百姓的善良、勤劳、坚韧和可爱。诗中出现的人物很少,而这些少数的人物居然都是普通的农村老汉,是扛枪杀敌的普通士兵,是几岁的乡村孩子,他们的出现为《剑北篇》找到了“魂”。活的人和死的物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剑北篇》里有明显的展现,由此产生的感慨和随想比比皆是,既有反思,又有激励,组成作家头脑中苦苦思索的诸多问题。所以,诗人常常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情涛涌动,而这正是写诗的好境域。

《剑北篇》的第五个特点是讲述文化的作用和当下的缺失。老舍先生一路走下来,让他感受最大的也是最痛心的是文化的缺乏,和人民大众对文化的渴望与需求。老舍先生在《剑北篇》里用了很大篇幅来描述这种普遍存在的精神疾苦。他说有的地方好不容易有了一场戏看,但全是陈词滥调,词老,故事也老,有的甚至全是封建糟粕,包括给战士们看的也不外乎这些东西;而文艺工作者也很可怜,费了好大的劲,搞出的东西竟毫无新意,不仅内容空洞,而且语言也公式化,赶不上时代,落后于群众的需求,完全辜负了时代精神,完全和抗战脱节。他在《剑北篇》里大声疾呼,无论如何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向西北输送精神食粮,要进行精神扶贫,要继续大力提倡“文章入伍,文章下乡”。要给前线送新书,送新诗,送新戏。在《剑北篇》里作者甚至对秦腔等地方戏提出了改造的真知灼见。他中肯地说“悲郁是秦腔的基调”,但是他对所见到秦腔剧目又提出了批评:“可是举动太毛,锣鼓乱吵;歌腔雄浑,动作轻佻,不中节的锣鼓又使动作无效!再加上白口的急促,脸谱的粗糙,使浑厚苍茫的气息变作村野繁闹!”他进而对秦腔的新班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建议,针对“剧词太白,道白急躁,剧情的新鲜,不是感动,成了唯一的号召,假若,更加强一些民间的情调,由最俗的语言见出文艺的技巧;假若,更大胆一些,从改造而创造……利用民间的故事,插入歌谣,也许能更亲切,更多实效,从抗战中给秦腔找出新的道路”。老舍先生的这些见解,即便在今日也是具有极普遍的现实意义的高见,可以当作戏改的方针和具体办法。

老舍先生回到重庆之后,立刻向重庆的文化界做了报告,讲述自己西北之行的旅途观感,他大声疾呼,要用文化支援大西北的开发。《新中华报》接着发表了社论,题目叫《积极加强战地文化工作》,热情地评价了老舍先生的建议,号召一切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到战区去,后方文化工作者应设法解决西北文化恐慌问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剑北篇》是一个高度的统一,将理想、将追求变成现实、变成实践。

《剑北篇》是一个心血的结晶。

《剑北篇》是一个伟大的试验。

《剑北篇》创下了好几个新诗的第一:一韵到底的新诗、借用历史和典故最多的新诗、涉及城镇地名数量最多的新诗、描写祖国大地景色最细最美的新诗、句句都紧扣现实因而主题最鲜明的新诗。

《剑北篇》里阐述的文艺的最高境界是大写的真理:

我们要写,墨是血,笔是刀,

把英雄的事迹,胜利的信条,

铭刻在历史的心上,使千秋百代永远崇高!

美的崇高,

是爱的开导,

……

去看,去看,看水阔山高,

看自然给中华的奇珍异宝,

受了美的熏陶,

燃起爱的火苗,

使热血与行云,诗声与虎啸,

结成爱与美的心潮,

用崇高的热情使江山完好!

同类推荐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孟久成对十几名留美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路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专章详述。本书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同时涉及国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留美过程,子女教育,如何择业,成功标志,人才评判,美国大学的学制。《最爱听小蔡的笑声》的另一个题材是有关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故事,从宏观上讲述了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由来,领养过程,抚养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这种跨国家庭里动人、细微且国人闻所未闻的故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
  • 后窗

    后窗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涉及故乡、童年、风俗人情、亲情、生活体验、心迹、世相、情趣、时代印迹、底层关照、社会事件、旅行等,作品篇篇有“我”。阅读全书,像品一杯成年的酒,弥漫的是挥之不去的诗味、趣味、风俗味、文化味和美味。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热门推荐
  • 清初海强图说

    清初海强图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毒咒

    毒咒

    每月农历初七,庙宇都会传出一阵像鬼的哭泣声。而这庙宇就在女生宿舍后面,女生们都不敢住在宿舍了。高智恩身为庙宇的守护者,却遇到插班生于成焕的调侃,二人分别对付庙宇里面的鬼魂,高智恩才发现自己的微不足道。于成焕是一个天色被诅咒的人,谁要是跟他接吻就会死。高智恩在一次危急的情况下用人工呼吸的方式把自己的灵气传给于成焕,于成焕为了救高智恩,决定把自己的灵魂换她的灵魂。最后这个愚蠢的方法成功了,高智恩醒来,却无法记起之前的事情,却慢慢喜欢上一个叫于成焕的陌生人。于成焕,在高智恩的记忆里,变成了一个谜,一个只要想起这张脸就会隐隐作痛的谜……
  • 霸之有道

    霸之有道

    一位身世如迷的少年,生活在以实力为尊的社会中,为了尊严、金钱、梦想、执爱,他不的不去奋斗,在这片天地演泽传奇人生。
  • 首相大人,拜托了

    首相大人,拜托了

    婚后一年,她执意离婚,全国各地却没有一个法院敢受理她的离婚案。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离开的男人,不仅是富可敌国的洛氏帝国的神秘掌门人,更是权利滔天的首相大人。“老公,你知道全世界的女人最羡慕谁吗?”“谁?”“当然是首相夫人咯,她老公可是为了她,颁布了一条和她离婚就终身监禁的法律条文哦,这绝壁是真爱。”“嗯,那你被全世界女人羡慕,高兴吗?”“什么?”“我爱你,我的首相夫人!”
  • 影后影后!

    影后影后!

    再一次苏醒,自己已不是原来的那个自己。在不同时空,有着上一世的经历,她将会有些什么样的经历?
  • 千字文

    千字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裁员

    裁员

    本人在不同时期所写的短篇小说汇总
  • 小花仙之跨界之恋

    小花仙之跨界之恋

    黑暗的光照耀着这个世界,里面居然有一个正在苦笑的女孩,随着女孩的消失,学院的樱花瞬间枯萎。女孩念:浩,对不起,我不可以陪着你一生一世,可是,希望你可以在你心中留一个位置给我,那个曾经叫做笨蛋的位置……
  • 极限守护者

    极限守护者

    守护你所爱的人。爱不止只有爱情,还有亲情和友情。能否超越极限来守护心中所爱,就得看你能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