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性的提问和理解性的提问都是封闭式提问,其优势是学生比较容易找到答案,教师也能轻松达到自己的预设。但是如果长期整节课都是这种类型的提问,就不能达到深层理解记忆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该课例中,教师设计了各种类型的提问。
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了几个问题,其中问题一属于应用性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是自己理解了文本后生成的新的语言:The huntsman let Snow White go。问题二属于创造性的提问,也是开放式的,学生要积极思考后才能给出答案。教师在提出第三个问题前先启发学生注意到“熊的心脏取代人的心脏的可行性”,然后再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经典童话桥段的逻辑性。这个问题属于评价性问题,同样也是开放式的。激烈的争论中,有学生大胆提出熊的心脏比人的心脏大很多,很容易被精明的王后发现破绽。这样出彩的分析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
适时的开放性提问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即使没有过多的重复语言,但只要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真正去思考,学生就会印象深刻,较之机械重复强加给学生知识的方式更深刻,更有效。
案例四:《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物质的制备》
课堂实录:
师:工业和实验室是如何制备氧气的?
生:工业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实验室分别用加热氯酸钾和双氧水制氧气。
师:工业制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生:原料不同、方法不同、过程不同。工业上更侧重考虑经济性,实验室更侧重考虑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师:上述方法是否适宜在潜水艇中制氧气?
生:都不适合,工业制法缺乏原料,设备要求过高,实验室制法的原料有易燃易爆性,不安全,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操作不方便。
师:还有哪些方法也能制得氧气?是否适宜在潜水艇中制取氧气?……
师:为什么不同的潜水艇的制氧方法是不同的?……
教师的发问源于最初对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必须考虑本节课的目标,基于教学目标合理分配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
教学片段中的问题一是封闭性问题,属于低认知水平问题,是每个学生都能回忆并回答的,是后续问题讨论的基础和前提。问题二属于低认知水平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在该问题的启发下建构物质制备的一般思路,也为后续高认知水平开放性问题的讨论搭建了适当的平台。问题三、四属于理解应用层面的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内化前两个问题建构的新的知识体系。问题五则是拓展型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可通过它更清晰地理解、内化物质制备的一般思路,从而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本课例的其他环节均配有一定比例的封闭性和开放性问题。学生先通过封闭性问题回忆基础知识点,了解开放性问题的知识背景;再通过开放性问题的分析、讨论,启发思维,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学生也从大量的基础知识中提炼、归纳出中位甚至高位的具有高概括性、迁移性和指导性的方法或观念性的知识。
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认识结构的推动力,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措施。教学中设计一定比例的开放性问题能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多地被照顾到,也使学生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一方面,学生能够获得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现成或非常规性答案,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关注“提问”的“情境设计”,以提问促进学法改进
案例五:思想品德课《我们需要哪些邻里道德》
问题呈现:
教师对“六尺巷”的故事提出了5个问题:(1)张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2)邻居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3)张廷玉主动退让是不是吃亏了呢?他有哪些收获?(4)大家眼中的张廷玉是个怎样的人?(5)你从“六尺巷”中是否能得到启发,学习到一些邻里相处之道呢?
本课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依据“六尺巷”故事情境生发,并进行了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学生理解“相互礼让”的邻里道德。创设情境,能够使课堂的提问更有针对性,更具层次性,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引发师生间的对话行为,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在教学实践后,我们的教师不但积累了有效提问的经验,也形成了进一步的优化思路。比如,给出一定的情境在引导学生思考答题的同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又如,采取有效的提问形式来充分利用所创设的课堂情境。本节课对情境的探讨大多是由师生间一问一答构成的,假如能够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由小组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后再作回答,学生的答案或许会更加全面。因此,对学生喜欢怎样的答题形式进行研究,也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课堂提问行为的重要方面。
案例六:《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物质的制备》
课堂实录:
情境一:为了保证长时间的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
情境二: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情境三:牙膏中含有摩擦剂,是高纯度的碳酸钙粉末。
本课例,教师在前期备课、试讲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试题模式”,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梳理出同一类问题,并归纳出物质制备的一般思路。尽管这种模式的教学通过分析、梳理、归纳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由于建立在试题基础上的问答,学生缺乏新鲜感和兴趣,因此“提问行为”缺乏了必要的教学氛围,其效果也自然大打折扣。
为了使“提问行为”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本课例在优化后将典型试题转换成情境,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的情境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学校,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学科技术和人文精神。将“问题”建立在不同情境中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学校、个人的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能使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有真实的感悟,使其有话可说。又如建立在社会生活情境上的问题,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有能力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融入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中,教师就利用学校、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三个情境串联整节课。情境一以讨论潜水艇中制氧气的装置为载体,学生先通过复习工业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初步感受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和原则,再通过讨论潜艇中制氧气的方法,初步形成物质制备的一般思路和原则。尤其是通过讨论不同潜艇中选用不同的制氧方法,进一步认识到不同场合制备同种物质时对制备原则考虑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情境二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铜为载体,学生通过对制备铜的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学会利用物质制备的原则多角度综合评价实验方案。情境三则是以生活中常见的牙膏的摩擦剂为载体,学生通过制备方案的设计、评价和优化,学会利用物质制备的原则对制备方案的不足进行优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
每个情境中的问题设计都是从复习旧知识、与新问题产生矛盾、产生新知识角度考虑的,符合学生知识发展的普遍规律。三个情境也是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学生先初步了解物质制备的思路和原则,再利用该思路和原则对制备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
从“疑”入手,将给学生创造一个适于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从“疑”人手,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动力。通过此次优化提问行为的研究探索过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提问”行为还有很广阔的探索与完善空间,我们将继续关注教师课堂提问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
(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供稿,杨翎、彭拥军执笔)
四、让课外作业更加丰富多彩
——中华路三小“百草园作业”的创设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既符合学科要求,又能让学生喜欢课堂教学呢?继“百草园课程”的打造,我们学校又开展了“百草园作业”的探索。旨在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依靠“在地文化”,开发丰富多样、轻松适宜的作业,激发学生喜欢学习、喜欢课堂教学的情感。
(一)从了解学生的喜欢开始
要让学生喜欢课堂教学,必须先了解学生喜欢怎样的作业、讨厌怎样的作业。为此,我们的语、数、外学科分别对部分学生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让我们非常惊讶:对同一种类型的作业,有学生喜欢,有学生不喜欢。
譬如:我们从学校三至五年级413名学生中抽取了120名学生做作业调查。调查的内容分为三项:“你喜欢做怎样的作业”、“你不喜欢怎样的作业”和“你希望作业的完成时间是多长”。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在喜欢的作业上,有68名学生选择了“抄写和背默”,但也有49名学生在不喜欢的作业中选择了“抄写和背默”。我们对以上两类学生分别作了简单的访谈,发现喜欢抄写背默的学生,觉得这样的作业比较简单,完成起来较快;而不喜欢的学生就觉得这样的作业非常枯燥,没有意思。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有52名学生在喜欢的作业中选择了“做动脑筋、有难度的题目”,理由是这样能让自己更聪明,老师也会给予表扬。但也有49名学生在不喜欢的作业中选了“做动脑筋、有难度的题目”,他们觉得这样的题目他们做不出,爸爸妈妈也没空教他们。
从这两个调查内容来看,学生个体的不同决定了他对于作业类型的喜好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学生喜欢的作业”时,须综合考虑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同时我们还发现,如果教师在作业评价中能够给予学生恰当的积极评价,也将有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在“希望完成作业的时间”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填写了“不要太长”、“一小时以内”等。这说明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并不希望作业时间过多地占用其课余时间。因此,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有效合理地控制作业量。这里的作业量并不是只指单一学科的作业量,而是学生所有学科当天作业的总量。
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觉得作业如饮食,也是众口难调。仔细想来,却不无道理。因为学生的能力有差异,他们的喜好也必然随着他们的能力而存在差异,单一的作业形式必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我们明确,在开展“百草园作业”的研究过程中,要努力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感受,在“确保基础、人人有发展”的前提下,从作业设计、评价与作业习惯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二)设计学生喜欢的作业
我们首先在语、数、外三门基础型学科中进行了实践研究。语、数、外是小学学生作业最多的三门学科。如果我们在这三门学科中能实现有效突破的话,我们的学生将会真正喜欢上学习。为了让研究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我校首先确定数学学科作为实验对象开展实践研究,随后再将数学组在作业研究上取得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推广到其他各学科组,从而实现以点带面,最终形成中三小“百草园作业”体系。下面就以数学“百草园作业”为例,展示我们的实践。
在确定数学学科作为主要实践科目后,学校领导、分管学科教导、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首先学习理论,转变观念。随后通过多次研讨确定了“百草园作业”设计的三个原则和一个特点。这三个原则分别是:在作业量上,以“一页纸”为宜;在作业内容上,以“主餐+配餐”形式呈现;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体现“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总之,作业要能体现“百草园”丰富多样的特点。
所谓“一页纸练习”,就是将题量控制在一张A4纸内,使大部分学生在20—25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作业。这样的提法,是我们出于对作业有效性的考虑。因为作业主要是针对当天和近阶段所学内容而布置的巩固和复习练习,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如果作业量过少,就达不成训练、巩固的效果;但总量过多,又会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厌烦或惧怕。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和调查,我们觉得单一学科的作业在25分钟内完成比较恰当。
所谓“主餐+配餐”,是指既有人人需要完成的依本课基本教学目标设计的“主餐”(由基本题、经典题、变式题和易错题组成),也有让学生选做的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难度不同的“配餐”。这样我们就能努力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作业需求,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