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再好的教育理念都得通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践行实施。因而,教师仅有抽象的教育理念及上文提及的要求还不够,还得具备良好的态度、习惯。然而,教师的选择、评价很难从抽象的道德、态度和习惯等方面进行,逐渐被简化成以具体的学历、文凭为依据。可是,高文凭者也许具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却未必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来践行现代教育理念,成为优秀教师。
(二)教师的缺失何在
时至今日,结果导向的功利性思维使教师的操守大打折扣了。从抽象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到具体的思考能力和方法,出现了全方位的缺失。这里只分析一些主要方面。
1.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看不见、摸不着。教师偶尔违背操守的行为通常不被世人知晓,也不会造成直接的经济和名誉损失。因此,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良好操守对行为的约束力愈发显得苍白,全凭教师的自我约束。有些教师就再也难以保持自己纯净的心境,一旦突破自己内心的操守防线,他们就会一次次地再突破。
2.敬业精神的缺失。敬业精神是态度层面的东西。做任何事情,“用心”比“用力”重要。有的教师很懒,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只注重讲授书本知识,考试只考书本知识,试卷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只考查学生是否记得知识,而不是考查学生思考、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结果导向性”思维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3.教育目标的缺失。对教育而言,无须为考100分而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成绩、升学率、高分、排名,甚至知识永远都是次要的。教育最应该挖掘的是人生发展最需要的东西:良好的情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心理承载能力、达观的生活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热情。《不要考100分的教育警示录》,http:∥kids.163.com/10/0825/17/6EUS02VF002941P8.Html。有了这些,个人的发明创造能为社会做贡献并取得成就,都将是一种功到自然成的结果。
4.教学方法的缺失。“工匠学徒式”的教育方式将教育简化成教学,教学演变成知识的传授,因而,形成对理论、技术(尤其是引进的技术和原版教材)和大师的极端崇拜。中小学、大学乃至研究生的教育均采用相似的教学模式:内容上,注重知识结果而轻视能力;方法上,注重内容讲授而缺乏自主学习和讨论;形式上,注重课堂教学而轻视报告和交流。知识的教学过程、作业的安排布置犹如工厂生产玩具,是模板化、套路化、流程化的。由此,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工作报告采用了极其相似的套路和模板。
很多年前,年轻老师必须有担任助教的经历,方可上讲台独立讲课,并时常参加教学观摩和教学法讨论。曾几何时,我们的思维逐步转向了单一的知识追求。这种思维经过几十年的“近亲”演化,教师只是为了教知识而讲授,头脑风暴的教学法交流也被看成“务虚”的活动。很多教师觉得不能从这种活动中获得具体的知识、技能,丧失了参与的积极性。
5.教育能力的缺失。除了书本知识、专业技能,老师更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像导演一样,设想、设计和设问知识应用的情形场景,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越来越多的老师缺乏这种能力。他们根本不知道“有了钢筋水泥不等于有了房子”,在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如此培养,学生何以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智慧,更不要说培养大师。无怪乎有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排名第一,想象力却排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21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万象》,http:∥www.guokr.com/post/2204/。
二、也谈教材问题
(一)教材是什么
简单地说,教材就是教学用的材料。世上本无教育,更没有教材。先哲们基于对自然现象、生活现象、解决问题经验的不断总结、思考,形成了各种思想、理论、技术等。这些为后人学习知识提供了参考,使其少走弯路。因此,书本知识本来就是经验的系统性总结和提炼,教材也不例外。
“著书立说”本是件崇高且艰难的事。编书或写教材,不论是在内容上进行扩充,还是在内容组织方式上有所创新,作者都应该具有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此外,即便出版了书,书的作者对知识的理解总有局限性,且难以包括其所有的思想。因此,任何书作为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都只能起到纲领性的指导和参考作用,而不应该局限、约束学生的思考。然而,很多教师仅从书本内容本身肤浅地理解知识,在方法、思路和思想上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甚至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就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教学时只得遵循且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
如今,期刊文章、书籍教材可谓是鱼目混珠,文章发表、著书立说似乎变得很容易。有人曾戏言:剪刀加糨糊就可以写书了,电脑上的“复制”加“粘贴”使写书更方便,而电脑翻译软件更是让人懒得出奇。如此著书立说,即使文章能够发表、书得以出版,编书者对知识还是缺乏自己的理解与思考,甚至会漏洞百出。君不见在某期刊正式发表的文章中,先进性教育居然被译成“Advanced Sex Education”,作者不仅是大学老师,还有硕士学位。真不知该作者是如何获得其硕士学位,也不知该杂志编辑的责任心到底何在。大学教师和杂志编辑的态度尚且如此,我们又能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我们的希望何在?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呢?
(二)如何根据教材开展教学
如何根据教材开展教学,取决于教师的智慧、能力、教学方法和敬业精神。我们今天可以很容易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却无法引进别人的教学过程。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围绕教材开展教学,才能引导并培养学生阅读、学习、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全根据教材内容授课;针对课程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授课;不拘泥于某本教材,讲解课程的基础、重点和难点;甚至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只讲解重点和难点,通过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学习更广泛的知识。其中,对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有些做法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如从“Why”和“How”的角度启发学生,给他们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结合自学开展交流讨论。
高钢在《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中介绍了美国的小学教育“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等。国外很多大学的课程教学常常指定多本参考书作为教材,布置课程项目和论文。笔者揣摩,这样做不仅引导学生不局限于知识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态度、习惯、能力和方法。
第七节 并非问题的全部
上面罗列的问题并非教育问题的全部,但归根结底,无不是教育本身存在缺失所致。很多问题看似很小,其背后原因却很复杂。我们常说“点滴之水,汇聚江河”。这种“点滴之水”如果是好的方面,不断积累可成就伟业;但如果是不好的方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断汇聚则可令教育、道德铄金。
教育危机的出现、人才质量的下降只是结果表现形式。教育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是其自身的过程性、体系性的问题。它们似乎只是教育体系或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好的“点滴之水”。可正是这种细微之处的广泛且长期积累,不仅导致教育危机,更可能导致整个教育大厦的坍塌。
发现问题固然可贵,但如果不能理性思考,提出具体办法,并付诸行动,问题照样会存在。尤其是很多观点只从微观思维出发,对问题缺乏宏观系统的思考,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况且这种微观思维本身也是教育的不足所致。
当下,很多文章介绍国外的教育、对比分析中外教育,固然具有参考价值。可是,看似理想的西方教育,其实并非完美的事物,我们不应简单地照搬。我们可以学习别人先进的科技理论,引进其教育理念,但如果我们不会借“他山之石”,则只能是雾里看花,同样难以培养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