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400000036

第36章 关于“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的思考(1)

教育离不开思考。思考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改变人的工作方式,改变人的生活状态,激发人的潜能和发展动力。

如今,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形成了一种好的理念: 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结果即成果。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和困惑,而在这些问题产生与解决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研究与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是一项理性的事业。教育思考要“取法乎上”,没有高屋建瓴的理性思考,没有对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正确定位,就会在琐事的圈子里绕来绕去,以致迷失方向。只有基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的理性思考,才会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增添了新的强大动力。

创新,顾名思义,即创造新的东西,含有始创、首创之意。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前人没有创过的,这就是创新。《论语·宪问》说“裨谌草创之”,《孟子·梁惠王下》载有“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写道“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汉书·叙传下》则有“礼仪是创”……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精辟论述,深蕴着中华民族先贤勇于创新、重视创新的思想。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人类自从摆脱愚昧时代,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就具有了创新的要求和创新的本领。中国古代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是非常强的,我国四大发明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但近代以来,确实是创新不够,这也是事实)。一部人类文明史,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在不断创新中进化进步的历史。人们在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的每一项发明、每一项创新,都无不在提升着社会文明的程度,同时提升着人类创造社会文明的意识和才能。然而创新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意识和思想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事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学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作为他的经济学理论的核心。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就需要有新的生产理念、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技术,这就必然衍生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因此,作为一种企业行为或社会现象,创新不是单项的而是包括多项要素在内的系统工程。

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创新。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教育创新就是教育改革的良方,就是教育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教育创新”,把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放到国家创新体系这样一个大体系中提出,放到知识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进行思考。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教育创新战略,对于实现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时代呼唤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一个普通人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非常便捷地获得丰富的信息。例如,“二十五史”可以储进一张光盘,要查什么,极为便当;《全唐诗》也是一样,你想查阅其中的任何一类诗句皆可立即调出来。但是,如果要写一句新诗句,那便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怎样创新远比怎样获得信息和怎样管理信息更为重要。德鲁克说:“成功者不是经验丰富的人,而是变革速度最快的人,学习能力最强的人。”因此,现代人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会一事无成。江泽民同志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指出,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必须以先进的

教育理念为先导

创新教育的提出,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有助于新一轮课改的实施落到实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下进行。任何教师都有一定的教学观念,都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的支配与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掌握课堂进程。观念对教学实践的展开与教学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当人们谈论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时,经常用“战斗最前线”这个词加以形容,这似乎在说“课堂即战场”。这样的课堂,强调严明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几分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几许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许交头接耳、与师争辩,是违背自由原则的。因此,请记住那句古老的谚语: 有什么样的观点,就会带来什么样的行为;而要改变人们的行为,应从改变其观点开始。有鉴于此,进行教育创新首先得从改变传统教育思想着手。

我曾在余文森教授所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一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到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想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开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想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互相交换了车票。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不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试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性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几包夹杂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50元钱。一年后,凭着“花盆土”,他竟然在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店面。在长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转黑,一打听才知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了这一空当,买了些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洁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一百五十多个打工仔,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洁市场。在北京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俩曾换过一次车票。”

我想,这个关于“观念与命运”的案例,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也不无启发意义。教育理念是教师的主心骨。有人说得好:“人之所以能挺立、行走,关键是脊柱在起作用,人一旦失去了理想信仰,整个人生大厦就会倒塌。”“人没有理念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前进的路标和行为的指南。”

那么,什么是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解决价值取向问题。教育理念也称为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信仰、教育信条等。可以说,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化、信仰化了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变革和教育内涵发展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教学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自我反思意识的新觉醒。我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育理念也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其人生的理念相一致,即“仁”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孝、善、慈、忠、温、良、恭等,围绕这种理念,生发了许多教育主张,例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等。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其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的民主性,并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的最大快乐。陶行知教育理念为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值得指出的是,教育理念不唯教育大师具有,普通的校长、教师们也应具备。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至少要转变三个观念:

一是转变教育观。传统的教育是“遗传”式的,即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强调接受学习、死背硬记,强调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主张“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当然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下,教师以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传道、授业、解惑”,有一桶水也就够了。但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时,教师再用一桶水去应付学生,显然是不够的。

二是转变学生观。教育改革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一般的观念或操作问题,但从根本上看,是对教育以学生为本体的迷失或犹疑不定。教育是十分复杂的活动。对实践工作者来说,教育的本体并不是很容易把握的。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历来是以“听话”与否作为评价孩子的一个重要尺度,甚至是唯一尺度。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好学生;不听话的,就不是好孩子、好学生。比如,中国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上课就坐得很直,从孩子的身体发育来讲,这样做也许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把这样做视为纪律教育、品格教育,可能欠妥。六七岁的孩子上的不是军校,也不是出家人练入定,为什么一动也不许动?有些孩子上课动动手脚就会被认为“不专心”、“好动”,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告知家长,要写进学期评语存档,要当成不良习惯予以劝诫。在这样一种观念下,我们的学生在家长、教师面前,只需绝对“听话”,而无须“对话”交流。今天看来,这样的教育,是衰败的教育,是没有活力的教育。什么是好孩子,不能拿“听话”与不听话来衡量。学生有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没有特点。对于学生的不听话,要作具体分析: 属于道德问题的不听话,那就要坚决反对;属于天真活泼的淘气,那就要宽松一点;属于思维上有独特见解的不听话,应大力支持和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改后,学生那种“不听话”应视为课改带来的新变化,是好事。孩子听话是优点,但太听话就成了缺点。美国教育家对具有创造力的孩子的描述是顽皮、淘气、所作所为时常违反常规。中国民间早有“小时不逞,大了无用”的说法。的确,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故意破坏绿化”可能只是为了看看花蕊里有什么;有的孩子将钢琴键扭掉,只是为了想看看什么东西能发出声音。孩子的这些淘气行为,往往孕育着可贵的探索力、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为了求得一时安宁而不问青红皂白,粗暴地阻止孩子,或许因此而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这个问题我们的态度是行为上要严,思维上要宽;小时要严,大了要宽。所谓“宽”,就是宽容。教育呼唤宽容,学生需要宽容。

“宽容”到底是什么?马际娥在《宽容的样子》一文中有生动的描述:“宽容是高山,它能容下鲜花,也能容下荆棘;宽容是大海,它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宽容是丝丝春雨,它能融化顽固的冰层,唤醒沉醉的爱心。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的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

同类推荐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 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防骗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热门推荐
  • Meno

    Men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中故人来

    云中故人来

    我是如何出生的?我不知道。收养我的神对我说,不必在意,只要我牢牢记得,时时刻刻,行事不离本心。我的本心在哪里?我不知道。闭上眼睛时,里面有个地方虚无缥缈,让人觉得有些没着没落的发慌。因为一些古老的伤痕,我对后来的人类没太大好感,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愿重新回到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但是今天我必须来,去见一个在上万年前失落凡尘的故人。
  • The Tale of Balen

    The Tale of Bal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苦海

    大苦海

    世间是个大苦海,生灵万物皆生于苦海之中。修仙者,就好比汪洋苦海中的一搜小船,逆水而行。修仙,就是在滑动小船,试图挣脱苦海的波束。滑动小船的人很多,到达彼岸的人很少,没有人知道,苦海之外是什么……一个少年,身负血仇,几经周折,以毫无天赋的凡人之资,逆天而行,持三尺青峰,斩净天下妖邪,问鼎仙界,登峰造极。我一无所有,只有毅力——司空毅。
  • 愿与你时光依旧

    愿与你时光依旧

    他与她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在同一个城市上的小学、中学。直到后来,两人都因为学业奔赴异国他乡,都不记得彼此,直到那次萧陌辰的生日宴会,他们再次相遇,可他不再是她眼中的那个他,她以为他现在只看财产与家业,所以不敢靠近他,其实,他是爱她的,为了她可以出生入死的那个人,但她不懂,他最终与他人订婚,她也选择了离开。六年后,她耀世而归,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打工女,她回来只是为了证明没有他,她一样可以活得很好,最终他们可以破镜重圆吗......
  • 上古传说异形崛起

    上古传说异形崛起

    公元2920年,地球上出现了一群“神秘人种”,他们拥有不同的超自然能力并公然反抗人类政府,人类政府将其视为威胁自身安全及地位的存在,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对抗这股“危险力量”,出动“高级警察”全力搜捕变异人种并在人流密集出公开处以火刑,使得变异人种只得以人形混迹于人群中四处躲藏。这天,拥有不同能力的6位变种人同时收到一封神秘邮件,邀请他们加入“上古传说”联盟,为了自己及其他变异人种的安全,他们决定出发前往“上古传说”联盟总部,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他们发现所有的变种人都与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于是他们决定前往百慕大去寻找变异的根源,而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却是……
  • 青少年知识博览1

    青少年知识博览1

    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然天地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全: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若干知识点,知识点语言生动、内容严谨,又配以图片说明,足以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谓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本书每章都是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章内再按各知识领域的内容特点分类一一展开细述,便于读者查找、阅读。
  • 剑道之逢仙鬼泣

    剑道之逢仙鬼泣

    世道崩坏,闻仙音如听鬼泣,独角少年凭借一颗赤子之心,踏上属于他自己的无上剑道!
  • 守护甜心之希悦公主

    守护甜心之希悦公主

    爱,不再是以前的爱,心,再慢慢地消失,总有一天,你会被所有的朋友背叛!
  • 新蜀山剑侠传

    新蜀山剑侠传

    传说之中紫郢和青索两柄上古神剑,乃是青龙与朱雀的化身,双剑合璧更是天下无敌。被世人嘲笑为与仙无缘的天生废材,万魔之王的李英琼偶得紫郢神剑,从此一飞冲天。在金顶论剑中,一鸣惊人,并列峨眉三英二云之一,而后遭受命运捉弄,为救魔教公主,成为天下公敌。何为正,何为邪,一念为善,一念为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