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7800000004

第4章 司徒汉的汉诗德译(3)

第五句“黄泉下兮幽深”:这说明埋葬的地方非常非常深,也非常黑暗。

第六句“人生要死”:这个我们都知道,孔子也有这类的话,但是他没有加上什么悲哀的感觉。

第七、八句“何为苦心!何用为乐心所喜”:这句话是说因为我们都要死,所以没必要难过。

第九句“出入无悰为乐亟”:这句话我不太明白,德文的翻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出入”是说我出去、回来,感觉不到什么快乐。但是“乐亟”是什么意思呢?司徒汉把它翻译成:如果我不能快乐的话,也没有什么意思。如果快乐不是很多的话,那么也没有什么意思,无论我在家里还是我在外面,都没有什么意思。

第十句“蒿里召兮郭门阅”:司徒汉的翻译说在死的地方,门已经开了,死神已经在那里等我。

最后两句“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好像我不得不死,没办法找人代替我,所以我现在自己去了,我要死了。

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司徒汉讲得很清楚,非常有意思。刘胥原来也是想当皇帝的,所以他需要别人帮忙。他找到了一个女方士,但是他怕人家会发现他想通过她的帮助当上皇帝,所以他不仅杀了她,还杀了其他二十多个人。因为他杀了这么多人,所以他不得不死,但是由于他是汉武帝的儿子,所以他提了一个要求,要求父皇允许他死之前在宫里跟他的朋友(或他的儿子)游戏。所以司徒汉说他当时唱了这首诗,然后就死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首诗代表的情绪根本不是什么melancholy,因为他要死了。他为什么难过?他为什么不高兴?他为什么觉得他的快乐不能是永久的?他有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他马上就要死去了。

我还想从这首诗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来:如果你们看过我的《空山》或《中国古典诗歌史》的话,就会知道,我在说明中国在佛教传入以后诗歌才会有悲哀的感觉时,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日本汉学家,他的名字叫吉川幸次郎。他有些书是翻成英文的,虽然我也学过日语,以前还可以说,但是三十年没再去过日本,现在基本上不能说了,但是还能读。我读过他不少文章,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汉学家,他代表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汉学的成就。在我看来,他是20世纪最好的日本汉学家之一。他有一本非常有影响的书,专门介绍宋朝诗歌。所指的应当是吉川幸次郎著:《宋元明诗概说》,李庆、骆玉明等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他想说明为什么宋朝的诗歌、精神和唐朝的不一样。吉川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人们才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生和死的问题。通过佛教,诗人才知道死是什么。所以,中世纪,无论是唐朝以前,还是唐朝本身,诗歌表示的悲哀的感情越来越多。那么我们从汉朝的诗歌,从司徒汉翻译的《八十一首汉朝诗歌》来看,吉川幸次郎和我的解释好像出了问题,因为我刚给你们介绍的刘胥,他是汉武帝的儿子,当时的中国人没有听说过什么佛教,在他们之后两百年佛教才传入。所以吉川的问题就在此,我得重新思考为什么在汉朝,生活感觉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为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司徒汉提出了这个有意思的问题。在这个空有官衔的王国里,不仅出现新的诗人,也出现了一批新的文人。司徒汉认为,当时的文人都是从我刚说到的空有官衔的王国来的。我不是汉朝的历史学家,但是我觉得司徒汉的观点值得思考。他还告诉我们,汉朝的诗歌一共有三百首。我没有数过,但我觉得很有意思。

附录2.7

吉川幸次郎(Yoshikawa Kojirō, 1904—1980)

日本汉学家。字善之,号宛亭,1904年出生于日本神户。

1923年,考取京都帝国大学,选修中国文学,师从著名汉学家、“京都学派”创始人狩野直喜教授。吉川幸次郎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吉川幸次郎著述甚丰,《吉川幸次郎全集》26卷,大都是有关中国学术的论著。20世纪80年代,四川人民出版社就曾出版过他的《中国文学史》。

那么我现在要跟你们谈谈第二首诗。这首诗是东汉的秦嘉写的,这个人是谁,我并不知道。我之所以觉得这首诗非常有意思,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赠妇诗”。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在《中国古典诗歌史》里下过这样的判断:“到了杜甫(712—770)之后,中国诗人才开始写他们的妻子。”杜甫之前如果有诗人写女人的话,写的都不是他们家里人,肯定是他们情人之类的。那这里的秦嘉呢?他已经开始写他自己的妻子了,所以我以前的那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我很喜欢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这样我可以好好思考过去的问题。另外,这首诗是一个男人写的,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因为妻子不在眼前所以很难过的心情。一般我们在写诗的时候会写女人思念她们的丈夫,丈夫出去了还没回来,所以难过。可这首诗正好相反,从诗中能看出他真的很爱自己的妻子。司徒汉告诉我们他是东汉时期2世纪的一个文人,我们来看一看他写的诗。整首诗是这样的: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下面我通过司徒汉的翻译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我们的生命很短暂,充满了苦难。

“忧艰常早至”:他这里用的是“忧”,忧郁的忧。这就说明,不愉快的情况很快就要来了。他主张“早”,好像我们一出生,我们的事就来了。

“欢会常苦晚”:这个说法非常有意思。有快乐,我们能快乐,但是乐也会变得很苦。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这里他讲他自己要做官,他要离开妻子去很远的地方,但是他总在想念她,所以派车去接她。

下面一句话他写得很好——

“空往复空返”:接他妻子的车去时是空的,回来也是空的,因为他的妻子不想来。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他看妻子来的一封信,结果吃不下饭,这正说明他们之间有真正的感情。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他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屋子中,没有人能宽慰他。

“长夜不能眠”:我觉得汉朝那个时候使用的中文非常简单,总是重复同样的字、同样的思想。不一定很深刻,但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伏枕独展转。忧来如循环”:这个地方司徒汉没说清楚“循环”是什么意思,我想“循环”就是来来往往、重复的意思。

“匪席不可卷”:这个说法也很有意思。怎么能够把忧愁卷起来,跟席子一样呢?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觉到,当事人他们想拼命地活着,他们怕死,他们怕孤独。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对诗人来讲,孤独是好事。

另外一首古诗:

上金殿,著玉樽,延贵客,入金门。入金门,上金堂。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主人前进酒,弹瑟为清商。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朱火飏烟雾,博山吐微香。清樽发朱颜,四坐乐且康。今日乐相乐,延年寿千霜。

最后一句“今日乐相乐,延年寿千霜”:“霜”大概代表秋天,这说明,我们今天能够在一起很快乐,希望我们明年、后年也都能在一起玩一玩。

司徒汉说,诗人想通过这首诗说明,他们很想活着,他们觉得生命才有价值,死亡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他对生活已经有一种固定的感觉,但为什么这种感觉都跟悲哀有关呢?比方说《古歌》,这首诗也写得非常有意思。全诗如下: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下面我们一句句来分析一下:

“秋风萧萧愁杀人”:如果“愁杀人”的话,那就不是一般的忧郁,也不是现代性的忧郁。如果发愁的时候能够死,那就应该跟“忧郁症”差不多。

“出亦愁”:离开家让我发愁。

“入亦愁”:我回来也发愁。这说明发愁是永恒的,我永远是甩不掉的。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好像是说我跟一群人坐在一起,无论是谁,都很忧郁。

“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最后一句话,司徒汉的理解是,首先,悲哀我是甩不掉的;其次,悲哀我也说不出。但是诗人还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心里的忧伤。

此外,“愁杀人”的说法跟现代汉语差不多,接近口语。而唐朝的诗歌非常复杂,我读杜甫的诗有很大的困难,但我在读汉朝的诗歌时,容易得多。为什么唐朝的诗歌那么复杂,而汉朝的诗歌写得这么简单呢?而我读《楚辞》也有困难,包括翻译、解释,都很成问题,不过我自己特别喜欢《楚辞》。这里出现的问题就很有意思:为什么屈原写的《楚辞》那么复杂,而两百年后的诗歌开始变得简单?又过几百年之后,诗歌再次变得复杂?比如,杜甫为什么写了一些让人看不懂的诗歌呢?司徒汉有一个很好的解释来说明汉朝的诗歌为什么简单。他说不少汉朝诗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词,这个词可以翻译成“机遇”。“我”在等一个机遇,这个“机遇”,古代汉语里怎么说?可能是“遇”,碰到的意思。比方说我很喜欢的《古诗十九首》,诗人告诉我们,生活只是一个机遇。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说得太棒了。我最喜欢的李白的《将进酒》,也有这个思想。你们都知道,李白受到汉朝诗歌的很大影响。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个写得太有意思了!在夜里需要灯,我们在夜晚也可以“游”。这个“游”是什么意思,是玩还是散散步?诗人将此看成是一次玩的机遇。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应当注意,他会有机会获得快乐。如果他不及时行乐的话,那他就是个傻子,是会后悔的。所以,生活允许我们在固定的时间之内高兴。

下面我想跟你们讨论一下翻译的问题。曹丕的《典论》一文里有两句有名的话,第一句“文人相轻”,我们不用说。第二句我们应该谈一谈,因为司徒汉觉得翻译有点问题: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我以前觉得这句话很简单,很好理解,还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司徒汉要给我们介绍英文和德文的翻译。我看了以后,发现翻译都不一样:

In making the warp of a countrys institutions literature is the greatest of possessions, is a flourishing undertaking which never fades.(E. R. Hughes)

Literature is, indeed, the great profession by which the state is governed, the magnificent action leading to immortality.(D. Holzman)

Die literarische Leistung ist ein gewaltiges Werk von unvergnglicher Bedeutung, das der Ordnung des Staates dient.(E. Schwarz)

I would say that literary works are the supreme achievement in the business of state, a splendor that does not decay.(S. Owen)

司徒汉提了几个问题:这个“国”真的是“国家”的意思吗?根本不是。那个时候的“国”就是“空有官衔”的那个地方,根本不是“国家”的意思。另外,曹丕说这句话时,他已经当上皇帝吗?就算他是皇帝,他只是皇帝之一,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有三个皇帝。他指的是他自己的国家吗?在司徒汉看来,当时这个“国”根本不是国家。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这里“盖”是什么意思?第二种翻译成indeed,其他的两种没有翻译出来,为什么不翻译呢?“应该是这样吧”,Es ist doch so。另外,“大业”是什么意思?曹操建都的城市是许昌。司徒汉说这个“大业”不是“大业”,也可能就是曹操建立朝廷的地域。但是他的德文翻译对我来说非常奇怪,我看不懂,所以我没法告诉你们他是怎么翻译的。

我还忘了告诉你们他有一个不错的发现:曹操要求当时有名的七位诗人和贵族都留在他的朝廷,为什么呢?因为他想控制他们。曹操和曹丕都知道,用文字书写的文学——词和字都是可以用来治国的,政治和文学是分不开的。留在朝野里的诗人都知道他们的任务就是写诗歌颂曹操。司徒汉的发现就是:曹操以后,中国文学变成一种政治的工具。他说:“当然从《诗经》中我们也能发现这么一个倾向,但没有这么明显。到了曹操以后,中国文学才真正沦为了政治统治的工具。曹操利用文学,利用诗人。”

我特别喜欢喝中国的白酒,我们都知道曹操写过关于酒的诗,也写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如果你们买瓶杜康酒的话,在酒瓶上会看到曹操的那两三行诗。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发愁的时候,唯一的办法是喝酒。让我没想到的是,司徒汉说曹操(可能是一段时间)不允许人家喝酒,也不允许酿酒。所以当时有文人公开写诗反对曹操,说人需要喝酒。

最后,我想说,这是本很好的书,我读的时候,感到很满意。但这并不是说本书就是最好的书了,所以你们看不看都可以。不过,这本书有一个特点,就是为汉学界以外的人写的,所以大家都看得懂。我以前写的东西很复杂,现在我的文风也改变了,尽量写得简单一些。所以,人老了也有好处。

好吧,下周再见!

同类推荐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本书介绍了能够代表兰州历史文化的文物珍宝、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人们由此了解兰州历史发展大体脉络。
  •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描摹着北京这座迷人城市值得缅怀和追忆的名人与往事。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小茶

    小茶

    “我没有哭,只是眼睛不听话”…………如果不曾遇见他。该有多好。
  • 栀初夏沫

    栀初夏沫

    妈妈遭遇横祸离世,小时候的凯哥哥也未曾见面。直到她考上了Soul学院进入了IT系就学,从好友林舒叶那知道一个学院的“禁地”,一个花海传说,那传说背后又隐藏怎样的秘密?十六前的无奈,十六年中的等待,十六年后的相守。历尽千帆终知晓,绝世风光,许你一世恋凯......
  •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

    注华严同教一乘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急诊科的那些事儿

    急诊科的那些事儿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人生的悲与喜、人性的善与恶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医术医德、医患关系、行业内幕等社会热点问题也在此交汇碰撞,演绎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故事。于大起大落中感悟人生,于生死浮沉中参透命运。《急诊科的那些事儿》向你展示一个真实的急诊科,一种真实的生活!
  • 千古神帝

    千古神帝

    这里是神之大陆。比强者为尊。主角萧毅身怀绝世武功,还会神奇炼药术。手握圣剑,五关斩六将。踏上巅峰。
  • 红颜为帅:祈颜传

    红颜为帅:祈颜传

    岐有佳人,借凤隐凰;烽火祭岁,沙场染殇;祈悦君兮,修颜复姿;颜姿复兮,倾国倾城……
  • 鹿晗:牵你的手走这一生

    鹿晗:牵你的手走这一生

    本书是同人小说,作者第一次写,不喜勿喷。鹿晗,如果可以。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妻子。这一生,就这样吧。再见。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 兔儿乖乖

    兔儿乖乖

    周乖乖是有个唇腭裂的女孩。九岁之前跟着外婆外公生活,后被父亲严诚带回家中。可从小在小地方生活的乖乖能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吗
  • 佛说五恐怖世经

    佛说五恐怖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故事纯属虚构

    这故事纯属虚构

    很久很久以前,创世神和血魔尊创造了这个世界。但是,创造世界之后,创世神和血魔尊的意见产生了分歧。终于,创世神和血魔尊决裂,一场神魔大战就由此展开。他们就这么争斗了数百年,斗了个两败俱伤。创世神自知自己无法将血魔尊杀死,便施展禁法凭借着最后一丝神力封印了血魔尊。就此,神魔大战终结,但是创世神也因为施展禁法导致神格破碎,身躯化作点点碎片降落世间。从此,这个世界不再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