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1900000060

第60章 组织股的司务长(1980—1981)(6)

铁路、公路、供电、通信“四不通”,铁道兵精神相通,指战员们发扬铁道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听指挥,特别守纪律”的铁军精神,凭自己一双手、一双腿绕塌方、涉泥流、爬悬轨、钻隧洞,将一千余吨物资、小件机具从四十公里外人背肩扛抬到现场。他们啃干粮、喝泉水、住隧道、睡湿地,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艰巨、艰险、艰难、艰苦,搬走一座座“橡皮山”,征服一个个“烂泥潭”,拿下一处处“老虎口”,苦战六十个昼夜,比原计划提前二十二天完成抢修任务,为宝成铁路全线通车争取了宝贵时间,创造了中国铁路修建史上的又一奇迹。经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为姜培敏师长荣记二等功,并通令嘉奖参加抢险的两千名铁道兵10师46团官兵。

消息传出,全军轰动。和平年代一位师长荣立二等功,已是多少年来久违的荣誉。大家记住了这个名字——姜培敏。

姜培敏师长1930年9月出生于山东半岛黄海之滨海阳县的一个农民家里,自幼受到自强不息、崇尚气节、厚德仁民、敢为人先的齐鲁文化精神的浸润与熏陶,从小就立志报国,建立功勋。十四岁那年参加八路军,身小力薄扛枪打鬼子跟不上队伍,他当了一名军区党校的通信员。不怕苦,不怕死,机灵勇敢,多次受到领导的赞扬。解放战争中,从班长到排长处处冲锋在前,英勇无畏。在粉碎国民党军向胶东地区的重点进攻中,在福山刘公岛和太平顶的阻击战中,英勇杀敌,屡立战功。惨烈的长山列岛之战,他冒着枪林弹雨率先登岛,带着腿部中弹的伤痛奋勇拼杀。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以后,他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抗击美帝国主义,二十三岁的姜培敏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10师第29团2营7连连长,带着一百多名刚刚穿上军装的热血青年,担负起朝鲜腹地殷山——龟城铁路价川到殷山段的抢修任务。这里是阻止美军妄图登陆的关键地段,也是我军抗击美军主力的必经之地。头上是连续不断的敌机袭扰轰炸,地下是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坚冰冻土,他率领战士们顽强突击五十余天,提前完成路段内的桥梁、路基抢修任务,为大部队集结、进攻争取了宝贵时间,受到上级的嘉奖。

1953年11月,姜培敏凯旋回国,他选择了在铁道兵部队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自1953年底到1965年冬的十二年间,从鸭绿江畔到雷州半岛,从武夷深山到塞外荒原,湛(江)黎(塘)线上的暑蒸,鹰(潭)厦(门)线上的惊险,清(水)绿(园)线的风沙刮割,使他愈战愈勇,越干越执着。

1956年11月,二十六岁的姜培敏升职铁道兵第10师48团副团长,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率部投入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希望早日建成的大三线——成昆铁路的抢建,时间紧,任务重。在山势险峻、地形复杂、走兽难走、飞鸟难飞的大渡河畔和横断山间,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手抬肩扛,人背马驮,探山路,查险情,啃硬骨头,搬拦路虎,一马当先,顽强拼搏,出色地完成分管段内的任务,为全师树立了榜样,创造了经验。他由副团长提拔为团长。

宝成铁路是时间紧任务重,襄渝线是任务重时间紧,山峻路险、川大沟深的程度可与成昆铁路有一比拼。姜培敏以他的英勇顽强、机智果断受到上级党委的器重,被调任10师司令部任副参谋长,主抓“战备施工”,很快又调任铁道兵西南指挥部作训处长。由主管团队到指挥全局,他根据工程进度难度和八个师的兵力情况,悉心组织,科学指导,抓实情、出奇招,积极主动给首长当好参谋,推动全线工程协调快速推进,为襄渝铁路的提前通车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使他更加成熟,更加坚定了为祖国铁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1973年10月,青藏铁路第三次上马,姜培敏作为10师的副师长率领先遣部队移师青藏高原。师机关移防乌兰县后,面对高原缺氧、气候严寒、狂风肆虐的恶劣环境,他不畏惧、不退缩,带领有关人员首先住进海拔比师部驻地高七八百米的重点工地——关角隧道。关角山下,年轻战士走路快一点,轻者喘粗气、胸闷头痛,重者休克晕倒。姜师长先后在关角隧道会战指挥部蹲点将近三年,每天坚持工地上走一趟,看一遍。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这近三年中他来往于指挥部与洞内施工点的连续距离可以从关角山到广州步行一个来回,当时10师师长陈友国同志患病在身,为让战友休息,为让战友放心,他坚守关角,决战关角,按时打通当时全国海拔最高世界上高原地区最长的隧道,以英勇顽强的精神,创造出人间奇迹。

我们这些直接参与关角隧道施工的战士无不为姜师长的精神、人品所感动。他是我们心中的偶像,也是指战员心中的英雄。

姜培敏作为一位已介知天命之年的一师之长,接到赴陕南抢险命令后,他完全可以命令他所属的部队前往执行,也可以要求他的副职受命指挥,而他却没有。党委会上决定46团率先参战,他又亲自带队前往一线指挥。宝成铁路遭受的水灾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桥梁垮塌,隧洞阻塞,路基冲毁,设施淹没,钢轨被洪水冲得像散架的大麻花。美国和苏联卫星把惨不忍睹的影像传递给两个超级大国的首脑后,断言:宝成铁路两三年内难以恢复通行。

1981年夏秋之交,陕南洪水摧毁了宝成铁路。美苏电台向全世界报道:宝成铁路要恢复运行至少要三年时间。遗憾的是他们的卫星没有拍到这种抢修场面。

姜培敏师长就不信这个邪!清川江上飞机狂轰滥炸他不怕,大渡河上汹涌滔天的泥石流他不惧!“这嘉陵江的洪水该有多难对付?!”在奔赴陕西的列车上他这样想。

到宝鸡以后,他才知道,抢险地点在凤县到阳平关之间,而凤县以北不少路段已被严重冲毁。到达抢修地点后得知,凤县与阳平关之间重毁区段的南北两端由地方铁路工程局抢修,他们的任务是难度最大的中间区段,凤县至抢险地点,道路全毁,不少地段行人无法通过。他拄着木棍着没膝深的泥浆赶到地点时,只见铁路路基的沙石泥土全部被冲进了嘉陵江,钢轨像松开盘未拉直的钢丝绳悬在空中,面目全非,物貌狰狞,看着都让人惊心。路断了,一切用品运不进来;线没了,电话打不出去,联系中断。雨还在不停地下,水还在不断地流,山边的泥石流还在不断地向深谷中奔泻。嘉陵江滔滔浊浪,震天洪峰似要摧毁整个世界。姜师长站在嘉陵江边,背过身向指战员宣布:我们必须克服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任务!

师长发出一声令,全体官兵箭离弓。射得日月归原位,笑听人间赞颂声。

几个月后,部队巡回放映陕南抢险战斗纪录片《蜀道重开》。纪录片中姜师长冒着大雨、踏着泥石流勘察险情,在水深齐腰的隧道内制订方案,指挥若定的一个个场面感动了每一个指战员。他代表了铁道兵精神,他弘扬了铁道兵精神,他的英雄形象深深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2011年6月14日下午,接到战友李学智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他非常沉痛地告诉我,姜师长三天前在北京去世,今天上午在八宝山火化,并介绍说:今天有一千多名铁道兵战友为姜师长送行,大厅里破例地没有播放低沉的哀乐,而是播放了高亢奔放的《铁道兵之歌》。我立即就哭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遗憾,我没能到现场去给老师长送行。有很长时间我都是以激动的心情打开电脑点出“姜培敏”三个字,每次都是以泪洗面,含着悲痛关掉网页,抑平心情。

有一次打开网页看到一位“10师老兵”在网上的一篇短文:“1983年刚调到北京时,有一次我在铁道兵大院等车,姜副指挥从我后面走过去,我无意中回头:这不是姜师长吗?结果姜副指挥又返回来了。他说:‘小张,我看就像你。’在10师,姜师长无人不知,可我是小兵,也就是几面之交,他竟能从背后就知道我是10师人,难忘啊……”

短文让我回想起姜师长在关角时的一些情况,想到干部战士中间流传有关他的一些让人感动的生活片段与印象。

姜师长从1975年4月15日开始吃住在关角隧道出口。紧急的施工任务、复杂的地质状况及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他耿直、坚毅的性格又增加了几分焦躁与烦闷。当时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就是营团领导干部们都怕他,在路上看见他就想躲开,汇报工作声音放不开。姜师长的严厉、认真和对事业的执着,使很多领导同志常常会感到自己工作上永远有差距,永远要不断努力。一些干部在工地上对战士发脾气往往要向前后看一看,看一看姜师长在不在附近。营连干部在工地上批评战士,只要被姜师长碰上,肯定得先“挨熊”。姜师长说: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拼命工作,永远没有错,有错是我们指挥上的错!

我们这些战士和那些连排干部,看见姜师长就想走上去和他说句话。他把每一个连排干部和新老战士都看成未成年的小弟弟,见面就嘘寒问暖。大家都觉得工作再辛苦,只要见一次姜师长,即使天寒地冻心里也会暖洋洋的。看见首长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使不完的劲。

姜师长是一个讲究实事求是的领导。关角隧道大会战开始,由于师里派驻了工作组,师直机关都相继组织劳动连支援重点工程。其间通信科组织全师报务员编成一个连到关角山口的48团石子场参加劳动。在石子场劳动的第七天,46团通信股一位战士巫永良被倒塌的装车架砸死,姜副师长闻讯赶往现场安抚。他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报务员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野外打石子,人人手冻裂,脸冻烂,今天又出现违章死人事故,当即宣布:你们这些“部队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是花钱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这里劳动既浪费人才,又出事故,马上回单位把班值好,把业务学习好。原定一个月的锻炼时间,仅干了九天就宣布终止。

姜师长对战士们的关心爱护,全师都很出名,而对子女、对身边人员的严格要求也无人不晓。

姜师长是属于一心只想工作、全身扑在部队建设上那种职业型干部。无论在成昆线,还是在襄渝线,家从山东搬到峨眉、搬到乐山,又搬到成都,他基本上没有趁出差开会的方便回家过。一年一次休假二十天或一个月,在家里不是读书,就是看报。他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见面提要求的多,讲传统的多,生活上关心的很少。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现在的情况比战争年代、比50年代好多了,学习不好就怨你们自己,成长不好我们当父母的就有责任。”生活上他要儿女们与以前比,工作上要求与他比,与英雄模范人物比。这一比那一比,比得兄妹几个没有了脾气,只有老老实实守在家,不准乱说乱动惹是非添麻烦。

大女儿姜艳萍,1971年入伍,先分配在师修理营1营1连开车床,随后遵照师领导的指示,修理营的女兵分散到各个单位。在其他领导的鼓动下,才把她调到49团卫生队。1974年6月到了青藏线后,有关领导考虑到姜师长常年在关角隧道蹲点很辛苦,回师机关开会休息,要洗个衣服做点家务,身边应该有个人,就把姜艳萍调到师机关卫生所当护士。他听说后非常恼火,把司令部和管理科的负责同志好批评了一顿。他对子女们“约法三章”:不准进他的办公室,不准以他的名义找人办事,不准在工作生活上搞特殊。

机关礼堂放电影,指战员们坐中间,家属子女坐一边,小孩子如果高声喧哗马上赶出会场。机关分配生活物资,师领导和机关人员不按职务按人头,任何人不准搞特殊,一切从自己做起。

有一次机关礼堂演电影,晚上7点半开始,艳萍去给一位临时来队的家属打针回来得晚一会儿。电影开映后礼堂大门已经关闭。她拿着座位票去敲门,里面怎么也不开,有一位警卫班的小伙子认出来是姜师长的女儿,上前要开门时另一位带班的战士说,电影开映闭门后,不经姜师长批准私自放人进去就要被赶下连队。小伙子又跑去请示姜师长,老师长只瞪他一眼没发话。他硬是没敢给艳萍开门,艳萍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没有怨言,爸爸和领导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不能违背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文化运动还没有火热展开的时候,林纾、苏曼殊已经为中国现代文学播撒下浪漫的种子。做普罗米修斯似的英雄,还是做维特似的多愁善感的才子,这样的情感始终纠结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无论是郁达夫、徐志摩,还是郭沫若、蒋光慈、萧军都没有摆脱这种心结。李欧梵先生出文入史,在本书中既勾勒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化地图,同时轻松地出入翔实的文献之中,也呈现了几位作家个人生活的零珠碎玉。
  •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yàn guò liú shēng):谚语。比喻人离开了或者死了,应留个好名声。常与“人过留名”连用。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
  • 见证风雅

    见证风雅

    本书以南阳作家群中五旬以上部分骨干作家为写作对象。采取散文形式、述评笔法、纪实风格,结合作品及作家创作经历、心路历程,深入探讨盆地文化对南阳作家人格塑造及创作的影响,折射现代、后现代语境下言说方式和叙事模式的变化,以语言本体论来观照当代文学现象,展现作者与文本、生存与命运、艺术追求与语言探索、民族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An Episode Under the Terror

    An Episode Under the Terr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天仙尘录

    九天仙尘录

    韩虚,永远长不大的修士,巨阙门内门弟子,与人比试之时意外踏入一座阵法之中,被传送到了千万里外的海域。在这片强者为尊,杀机四伏的海外世界,他该如何立足,慢慢解开迷雾,最终踏上归途呢?
  • 亡灵禁地2:乾坤珠

    亡灵禁地2:乾坤珠

    当年,世界毁灭,于封将所有亲人装在乾坤珠里,丢进大海。十万年后,第二个纪元诞生。于封在幽冥圣地里得以重生。他的的记忆慢慢会觉醒,必须一步一步强大,找到传说中的亡灵禁地,救困在乾坤珠里的亲人。家族的恩怨,阴阳界的尔虞我诈,跨越两个世纪的情缘,在这里依依上演……
  • 漫漫修神录

    漫漫修神录

    苍茫宇宙其实并非无边无际,我们所在的宇宙整体呈三角形,最下层为凡人界,第二层为修真界,第三层为仙界,第四层为神界。凡人界相当于整个宇宙的根基,所以凡人界的稳定直接影响到整个宇宙的牢固。为了整个宇宙,凡人界不允许出现超过人的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仙界一位天仙下到了凡人界并在凡人界一颗名叫前蓝星的星球上自爆。仙人自爆之后浅蓝星便有了灵气,而这仙人遗留下的修真功法竟被凡人得到,于是凡人界便出现了只有修真界才有的修真者。修真者,无限超越凡人的存在,若凡人界的修真者过多,整个宇宙将会塌方,所以浅蓝星上修真者的命运注定是被扼杀。本来最高的神界对此事还不知晓,但南宫殉,这个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让神界察觉到凡人界出现了修真者。浅蓝星上的修真者面对真正的神,当何去何从...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机敏谐趣(中华美德)

    机敏谐趣(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倾冰烨月魂

    倾冰烨月魂

    他说:冰儿,等我!后来又说:我不认识你!他说:冰儿,你的烨哥哥,回来了,你,也回来吧!后来真的:冰儿,碧月长恨,兵死沙城,便是为你负尽天下又如何!只是,烟花易逝,染指流年,回的了过去,回不了当初!他说:冰儿,我等你!于是,他等了一个没有一丝希望的十年,虽然,她不知!他说:爱你之时,我便绝非一个真英雄,只是一个甘愿为情舍天下、舍江山的伪君子吧!于是,一语成谶!她成了红颜祸水,可谁又知,她才是那场纷乱中的无辜人!
  • 一条游戏之路

    一条游戏之路

    一天,丁力终于把他梦寐以求的游戏制作出来了,他妹妹误打误撞进入了游戏,开始了新的人生旅途。
  • 把日子摆上地摊

    把日子摆上地摊

    与“大款”相交则锱铢必较;与“小官”相交则自爱自尊;与百姓相交则有利他人。皮二,一卖菜老农,一古板又正直的劳动者,亦可称大丈夫!
  • 黑暗入殓师

    黑暗入殓师

    从小跟着师父学医的战龙笑,在师父去世之后遵从师父的遗愿来到了北京学习,只是没想到师父为她选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太平,也或许这就是她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