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入见而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魏国换了老板,大策划师孟轲先生赶紧跑来,开发客户,推销自己的伟大思想。
魏国的新老板是魏襄王,他的老爹就是魏惠王。
魏惠王是现实主义者,见了孟子,就问能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和利益,见了齐威王,就问你们家里有没有珠宝。他儿子魏襄王怎么样?孟子和他一番交流之后,出来给了一个评语:“望之不似人君。”
这句评语如果魏襄王听到,一定会气晕了:“伤自尊咧,伤自尊咧……”
孟子说,魏襄王远望不像个君主,近观也感觉不到他有君主的威仪。
魏襄王长得獐头鼠目吗?也不一定。估计是气质比较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我们敬爱的亚圣孟子恰恰是那个时代读书最多的,跑路最多的,阅人也是最多的,所以冷眼一看,就知道魏襄王肚子里没货。
相面如果有点靠谱的地方,那也是算命先生阅人无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孟子》里记录了孟子和魏襄王的会谈纪要。
襄王突然问道:“天下能安定吗?”
孟子吓了一跳,咦,难道我走眼了,这么个不似人君的家伙,一开口问的却是当今国际社会最关切的核心问题。
孟子正色道:“能。统一就能安定。”
襄王关切地问:“您看,谁能统一?”
孟子一到关键时刻就耍滑头,答案就变成原则性概括性很强的东西,而且永远不会有错:“和平!谁热爱和平,谁就能统一天下。”
你别说,孟子的答案绝对是标准答案。到21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大导演,仅仅是没有拿过奥斯卡奖,他的名字叫张艺谋。张艺谋导演了电影《英雄》,里面也有类似的场景,秦始皇也非常动情地说:“和平!”
魏襄王理解能力肯定比张艺谋差很多:“什么?和平?孟老师,咱们打个比方,你办个公司,不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救济非洲儿童的慈善事业,这样的公司有人来打工吗?”
孟子说:“这你就不要操心了,大家都打烂脑袋要来。这就像七八月间,天旱已久,突然乌云密布,大雨下得哗哗的,小苗长得噌噌的。”
孟子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一百年,认定统一可以制止战争,让天下安定下来,这是一个高明且伟大的预言。他说只有热爱和平、不嗜杀伐的君主才能统一,讲得也很正确,不是一般的正确,而是相当的正确。
儒家讲的道理都是非常正确的,起码那个时代的儒家,讲的道理还能听,稍嫌空洞一点但不似后世那么迂腐。但是,儒家一般只描述真理的终点,至于过程就懒得讲了,这就让魏襄王这样脑袋含水量较高的君主们很困惑,眼前明明是刀光剑影,大家天天杀得天昏地暗,你说不嗜杀伐就能统一,怎么操作啊?
孟子的方案不如苏秦、张仪他们的方案关注细节,方便执行,所以孟子公司的营业额怎么也提不上去。
但是孟子创意的广告语却具有历史的穿透力,“望之不似人君”,这句话够狠!后来的帝王,多多少少心里都有些怵这位孟老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