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穆皇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
二月,乙丑,桓温统步骑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步兵自淅川趣武关,命司马勋出子午道以伐秦。
……
三辅郡县皆来降,温抚谕居民,使安堵复业。民争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观之,耆老有垂泣者,曰:“不图今日复睹官军!”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称皇帝,有这个先进典型和光辉榜样码在这儿,这就形成一种规则,到后来就变成你要称皇帝就得统一中国,所以司马光讲“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统一是一姓皇帝最重要的合法性资源,即使他们被普遍认同了,比如东晋朝廷,虽然是所谓正统,但九州长期分裂,皇帝的权威性就会遭到挑战。晋室先让天下统一后让天下分裂,神州陆沉不仅是他们情感上的疮疤也是法统意义上的疮疤。
习惯形成的观念和法律,这个是可以有的也可以践行的,是可以下载也可以安装运行的;一个国家的国民没有宪法精神所指的习惯,他们的宪法就只能是可以下载但不能安装运行的。
在东晋时代,我们发现要求统一在朝廷并不占主流的地位,蔡谟、王羲之都写文章反对过北伐,从祖逖击楫中流到桓温金城抚柳,在大后方都不获支持,甚至颇多掣肘,为什么呢?
因为士族的保守自私,统一如果不能为他们带来利益,反而会带来损害,他们为什么会支持统一战争呢?如果统一只是一个正确的观念,而战争要损害实际的利益,他们投反对票很正常。蔡谟、王羲之的观点在当时被认为很中肯:一、南北的实力差距是明显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口,南北人口比例悬殊,胡羯虽然人口少,但是他们统率或驱使的汉族人口远多于南方,当时的战争好多都是把劫掠人口作为直接目标,所以南方发动北伐经常是庙算不胜;二、他们坚定地认为,朝廷的控制力始终是个问题,北伐会培养军事强人,内部的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北伐再正确再华丽也得打住。有产阶级的存在,会强化国家社会的保守气氛,在穷国挑起战争容易,在富国较难;在战争中,穷人的战斗意志较强,富裕的人意志薄弱。
桓温排挤掉殷浩,主导朝政,起码是主导了东晋的对外工作,所以他一贯主张的北伐政策得以实施,另外他运气也不错,石虎、冉闵相继败亡后,慕容(鲜卑)、苻(氐)以及降而复叛姚(羌)都一时难以控制石虎的地盘,中原成了战略走廊。
桓温第一次北伐和苻氐军团交兵,他先攻入关中,军至灞上,几近长安,周边的老百姓“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亲人解放军”,北方老百姓争着拿酒肉欲犒劳桓温大军,男男女女夹道欢迎,耆老有垂泣者:“不图今日复睹官军!”——不过,北方的人民群众对于统一到底多给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于桓温来说,长安已经是策马可及,长安、洛阳两大古都本身,也都是正统与合法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桓温就和望见克里姆林宫尖塔的德国兵一样,已经摸到胜利的边了,最终还是撤退了。有人说桓温过于持重,进兵迟疑,以致供给不济,不得不退出关中,这个说法没错,兵贵神速,慢了没有热豆腐吃,但是总体来说南方的后勤投送能力是个大问题。南军离开舟楫供给,就只能就地解决粮草,桓温整个春天都指望着关中的小麦,不过对手根本不给你指望,“秦人悉芟麦,清野以待之”,就是连抢麦子的机会都不给你,老子干脆把麦苗都割了,以饥荒对饥荒,看谁能笑“熬”江湖。结果还是桓温熬不住,撤了回来。“是岁,秦大饥,米一升直布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