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读书不是教条主义,有思考才能有见地
【曾国藩语录】
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种面貌,一种神态,与他人迥不相同。尔以后读古文古诗,惟当先认其貌,后观其神,久之自能分别蹊径。今人动指某人学某家,大抵多道听途说,扣盘扪烛之类,不足信也。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也。
【曾国藩剪影】
科举中第是古时读书人走上权贵道路的重要途径,在等级明显的封建社会中,读书考取功名成了出身贫贱的人翻身的唯一希望,曾国藩也是凭借读书而步入政坛的。他6岁时入塾读书,8岁诵五经读八股,14岁时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在21岁时,他考取了秀才,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并成为军机大臣的得意门生。
凭借读书这块敲门砖,曾国藩十年之间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
在常人看来,曾国藩应该对科举心存感激,劝诸位弟弟们多多学习,也和自己一样求得功名。但是他在给六弟的信中说:“你已经年过二十,不年轻了,如果文章的语言仍旧没有什么力量,还只是热衷于考试中的那些小题目,将来时间过去了,而学业仍然不精,必有悔恨自己失策的一天。”曾国藩希望弟弟能够早点重新定位自己的学习。“我当日实在没有看到这点,幸亏早得了科名,未受其害。就是至今没有入学,那几十年从事于人事关系的奔波,仍然一无所得,那不是羞耻吗?”在他看来,在应试求功名的道路上耽误了终身的人太多了。他拿他的好友温甫一家举例,说像温甫这样的世家子弟,又有过人的资质,就算不能入学,还不至于饥寒,为什么也要在考试上误终身呢?
写这封信的时候,曾国藩已经50多岁了。已过半百的曾国藩经过人世沉浮,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学问,对从前引以为傲的科名之看法,有了本质性的改变。其实今天的应试教育也是如此,读书上大学为的是求得谋生的机会,却离学问之道相差甚远,如果一味埋头读书,也学不到真正的学问。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其根本原因就是死学课本里的知识,不注重思考,不注重创新。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按照书本里的安排那样设计问题,也不可能事情发生以后,在书本的某个地方找到答案。所以,我们学到了理论,更要学会思考,学会利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经典妙用】
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要有自己的见地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从读书经历来说,大约总要经过几个阶段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初读书时,常常认为书中说的就是真理。但从来不去思考,书中说的一定对吗?与现实吻合吗?不去质疑,不去消化,不去应用,脑袋就像填塞书的容器,读死书最终为书所累。
爱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人们对爱因斯坦的智力很感兴趣,有人拿当时十分流行的“科学知识测验”中的一些题目来考他:“您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你是如何拥有渊博知识的?”“你是把所有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并且随身携带吗?”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从来不携带笔记本,我常常使自己的头脑轻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你问的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我必须查一下资料才能回答,因为我从不记在资料上能查到的东西。我在上学时,就对那种要学生死记公式、人名、事件的教育十分不满,其实要想知道这些东西,在书本上很容易就能翻到,根本用不着上什么大学,人们解决问题依靠的是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提出那么多新理论,和他的读书方法不无关系。他不读死书,他不浪费时间去死记硬背那些不值得记忆的东西;他善于放弃和清空死知识,使自己头脑始终保持一种轻松良好的状态;他边读书边思考,不受书本的束缚。所以,他能够取得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读死书,盲目地崇拜书中之言,把书上所述奉为教条、视为宗旨,不结合现实进行思考,其结果就是死读书,成为书呆子,这种人只能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