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二章 问话场景2:瞬间说服对方:由嘴及心的操控术
第二节 弦外拨音,敲山震虎巧说服
迷你场景屋:
说服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时候所运用的技巧。
问话故事会:
有一次,齐景公的一匹爱马突然病死,他迁怒于养马人,下令将养马人推出去斩首。
在场的晏子听说后,略一思索,便跪到齐景公面前数落起养马人的“罪状”:“大王,您想处死养马人,应该先让他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才行。现在让我来列举他的三条罪状,请您听一听。”
齐景公点头同意,晏子便对着养马人高声说道:“你为君王养马,却把马养死了,凭借这一条,你是不是该被处死啊?而那匹死掉的马,又恰是君王最喜爱的,养死了君王最喜欢的马,你觉得自己还能活下去吗?最重要的,因为这匹马的死,君王要处死你,消息如果让老百姓知道了,他们就会怨恨君王;让邻国知道了,他们就会看不起齐国,让君王背上一个重马不重人的恶名,这是不是得算你的第三条罪状?你犯下如此严重的三条大罪,君王处死你,是应该的吧?”
齐景公听出了晏子话里的意思,于是就对晏子说:“算了吧,把养马人放了吧,别损害了我仁爱的名声。”
妙问解疑:
有时候,面对别人,尤其是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当他们做出不当行为时,自己不好直白地指出,为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过失并加以修正,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
晏子的话表面上处处顺着齐景公的心意,数落马夫的罪状,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在讽刺齐景公,从反面申述齐景公的错误,点出杀掉马夫的危害是“积怨于百姓,示愚于诸邻”,劝其尽早打消这一念头。这种蕴涵大义的弦外之音,齐景公听出来后,就只好释放了马夫。
齐景公为什么在别人指出自己错误的时候没有勃然大怒,反而诚心接受了呢?原因就在于,给他提意见的晏子并没有说:“大王,你不能处死养马人?”而是假借养马人是错误的始作俑者,给他解释大王治他罪的原因,这样做实际上是说给齐景公听的。
敲山震虎的说服法能够减轻被说服者内心的负担,避免了因直接受批评而颜面尽失的可能。所以,故事中,齐景公才会听从晏子的劝说。他的那句“别损害了我的名声”,实际上也是借着晏子的话下了个台阶,婉转地承认了先前的错误。
有时候,明明看出了某人的错误,并不直说,而是拐弯抹角地旁敲侧击,这种方法更能让对方接受。他会明白,你是在给他留面子,而不是故意让他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