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1000000075

第75章 做实际工作的同志要重视理论学习

(1986年9月25日)

我们有许多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可往往理论上说不清。譬如厂长负责制中的厂长双重身份问题、党政关系问题、民主管理问题等等,我们往往是拿某个领导的话来说服别人,而不能从理论上说明问题。理论上说不清楚,认识就难以统一,坚持试点的人心也是虚的。所以,提高干部的领导水平、工作水平,重要的是必须提高理论水平。在学校里是这样,在工厂里也是这样。给青年工人讲课,要从理论上说起。不从理论上说服青年,建立马列主义世界观是不可能的,因为理想的基础是理论,理论上搞通了,接受马列主义理论就可以建立马列主义世界观,理想就符合四化建设的需要,符合我们建立一个“四有”队伍的需要。

搞实际工作的同志有丰富的经验,但没有时间全面总结自己的经验,要想把工作做好,使自己的工作带有更大的自觉性,就必须学会总结经验,以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任何知识都是实践的总结。真正能将自己的实践加以总结,使感性的认识提高到理性的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我们的理论水平就提高了。

我们做工作,其过程按理讲也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按毛主席的话讲,叫作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那就是说,我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要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最后把这件事弄清楚了,大量材料放在那里,观点也就形成了。而不是像有些同志那样,先做结论,再找材料证明,这是胡适的办法,叫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许多同志办事情之所以出毛病、犯错误,都从这里来。延安整风,重要的一条就是整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记得那时我刚从豫西南到延安,一次听毛主席讲反对主观主义,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毛主席提倡调查研究,他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也告诉我们,不调查就不容易取得一致意见。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又何尝不是这样,坐在北京议,各个部门都从本单位角度出发各自坚持自己的想法,扯皮的事没完没了。联合起来一起下去,到现场调查客观事物,一定会得出一致意见。只有调查研究,才能从生产的第一线、从国民经济活动的最基层吸取营养。这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提到的“源泉”问题。无穷无尽的“源泉”是在实践中,是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活动中,是在生产的第一线,要到这些地方去,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源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所有的实际工作者都能重视理论、学习理论、提高理论水平,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好,我们整个干部的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素质归根到底是个人的素质,当然也有装备和管理的素质。

研究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理论的机会,虽说时间不算长,70多天,也不算短,10个星期。抓紧这70多天,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的理论水平定会大大提高一步。

同类推荐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宋代家庭研究

    宋代家庭研究

    由三个专题组成:上篇讨论家庭类型与家庭人际关系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宋型家庭”的概念,分析了理学兴起家庭人际关系的特点,特别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中篇从户等制度入手考察了各个阶层的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是有田产的主户、靠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家客户,以及城镇中的坊郭工商户。其中重点研究了佃家客户的经济生活,并指出租牛而耕是宋代租佃关系扩大的重要标志,宋代耕牛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介入租佃关系,成了束缚佃农客户的又一条绳索。下篇具体研究了家产继承的几种方式,包括有亲生儿子的家庭、需要女儿传宗接代的家庭继承方式,以及立嗣和遗嘱继承方式,指出这些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保证家庭门户的付承而设计的。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
  • 路遥遥的奇幻之旅

    路遥遥的奇幻之旅

    一次意外,他穿越到魔法世界。在洪荒的大陆,他与万物相争,最后骗得美人归、争霸世界……
  • 网游之召唤天下

    网游之召唤天下

    谁说玩网络游戏只是烧钱?谁说才能只在现实中发挥?谁说爱国只能成为一种理想?谁说叱诧风云只属于有钱人?从一无所有的菜鸟到富甲天下的霸主,翻转你的视线跟我一起实现一统帝国。灭日、横扫东西欧,在召唤天下里征服一切藐视你我的存在。
  • 总裁我错了

    总裁我错了

    单纯小妹苏小小,和老狐狸林墨,会怎么样给我们上演搞笑而又浪漫的故事呢,期待吧……
  • 数据的超自然架构

    数据的超自然架构

    当世界中充满了怪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有一些人,建造起高高的城墙,偏安一隅,只求可以活下去;有一些人,居住在城市的废墟之中,誓死守护人类文明的火种;还有一些人,游荡在四大洋之上,足迹遍布于七大洲,与怪物斗智斗勇,与死亡同行……“我可是要成为,猎兽王的男人!”——by名不见经传的猎兽团团长,万峰(PS:群号591957742,欢迎吹水聊天)
  • 逐流纪

    逐流纪

    写书,还不如说写心!世间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甘,太多的莫名其妙……望帝的杜鹃鸟又在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 战神物语

    战神物语

    “嗯,因为我是少林寺的住持,所以必须要做好防范啦,对不起。”少女自然的谈吐间,似乎说出了什么值得注意的话。而后,少年呆呆地重复道他所注意的部分:“少林寺……的住持?”眼前的这个少女,是少林寺的住持?
  • 凶灵附体

    凶灵附体

    本以为自己得了脑癌的杨啸,在一个神秘的老道士处得知其实自己是被凶灵附体,为了活命,只有踏上一条凶险的旅程。这才发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背后,竟隐藏着如此之多的神秘事物。西藏邪恶的沙姆巴拉洞穴,罗布泊地下的千年古墓,昆仑山中神秘的宫殿。经历了一道道凶险,解开一个个谜团,一个恐怖的阴谋渐渐浮出了水面。
  • 通灵者禾小西

    通灵者禾小西

    你相信这世界上有鬼吗?有妖吗?谁都在猜测,因为谁到没有见过,或者以为见过的都已经死了,而真正见过的却又闭口不说……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埋,能感知即将所发生的事情,却又无力改变!人们通常以为这种人一般都是胆大包天,却殊不知他们却胆小如鼠,神经脆弱,哪怕一丝风吹草动,都能把他们吓得三魂不见七魄的,他们之所以怕,是因为他们知道有世人所不知道的东西的存在,正所谓无知者胆大!未知世界的物种正是因为知道他们的这种能力,常常通过他们传达消息,不管他们愿意与否!谁让他们天生被赋予通灵者的能力!
  • 厨妃

    厨妃

    成为名厨一直是她的希冀,本该享受成名的喜悦之际,她却因一时八卦看人跳楼而活活垫底而魂归西天!当她从混沌中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为被打得遍体鳞伤12岁无名哑Y头!优质桃花男,轻扬唇片,慢条斯理的挥着筷子,对着满桌的美食大放阙词:“这食物是人吃的吗?看,这豆芽……这通心菜……你以为它们是你啊!”某女恶汗,杏目圆瞪的睨着他把满桌的菜肴快速的塞进肚子……
  • 潘多拉的眼泪2

    潘多拉的眼泪2

    我是一名见习爱天使,在我生活的天堂里,连空气都是甜蜜的。那里漂亮的天使和神圣的帝天爷爷,他们都有洁白而丰满的羽翼。而我的目标就是从见习爱天使成为真正的爱天使,让我现在背上的这对小小的翅膀也变成又大又白的羽翼。而帝王码爷爷的一次召唤让我的梦想有了希望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