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7700000005

第5章 废墟上的花朵(5)

走得累了,坐在枯树桩上,汗水当中,充满灰土。再坐一会儿,觉得浑身发凉。而林帐之外,阳光爆裂,草木发蔫。我说,晚上在这里扎一顶帐篷,摆几瓶美酒,再有开水和茶叶,比住在宾馆舒服,也更诗意。我还说,要是有最爱的人,一定要在这里露宿几个晚上,在胡杨林间的拥抱是世上最纯粹的拥抱,在夜的胡杨林里肌肤相亲是世上最美好的天伦人欲。朋友们说到诗歌:大喧哗和大宁静,大悲哀与大幸福,其实都可能在同一种境界乃至同一颗灵魂完成的,绝不用借贷其他形式及物质。

我还想到:世间纯粹的爱情有几个?所谓的爱除了责任和义务,就是欲望和本能。在这个时代,梦想已经丧失殆尽,美好多是用物质堆积和补充起来的。这是悲哀的。一个人独坐在灿烂的胡杨叶下,我觉得了一种自我放逐的美好。我们本来一无所有,那些所有,都是暂时的、流转的,包括生命和生活本身。一个人最终能够留住并且绝对属于自己的,唯有这具肉体及其在尘世的种种摩擦和遭际而已。我抓起一根枯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再画一个自己的肖像。忽然发现:在更多时候,人只有在可以随意自我放置的时候,才会获得人性深处那种幽谧的快感。唯有这份快感,才是属于他自己的,也永不会被他者分享和取代。

出胡杨林,去策克口岸,铁丝网内外,两个国度,同样的戈壁。在界碑前,我真实地觉得了祖国,还有领地的意义。遥望的外蒙天空中白云成堆,如各种猛兽与神仙驾乘。到居延海,我发现,这面深陷于大戈壁的水泊之地,当年王维、胡曾写诗的地方,居然是如此的安静与平淡。岸边芦苇一人多高,发白的苇花随风摇曳,捕鱼和喂食的木船惊飞在深处闲游的野鸭。临水站定,水意弥漫,笼罩周身。中心岛上,长着许多青草,倒影在水中,犹如仙境,美轮美奂。

向北的山顶上,有一座敖包,哈达的经幡不断翻飞。流沙沿着山坡的沟槽,向下奔腾滑进,似乎俯冲的兵团,杀戮的战阵。再看看日益缩小的居延海,我觉得了一种不安。这种周而复始的填埋运动就像人生,不断的涨溢,不断的失去。如老子所说“极则反,盈则亏,此天道也。”坐在唯一的房屋阴凉中,朋友说:居延海竟然如此的美,要是周边有草木和沃土,风沙少一些,在这里建房而居,消耗一生,肯定是一种理想境界。

我说,当年的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没入流沙”,性学鼻祖彭铿也在这里修道,还有约会西王母的周穆王,也都与居延海-额济纳有着深刻的联系。即使“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的匈奴及先前的乌孙、月氏等先民,也都在与额济纳渊源深厚。额济纳这个名字本身就出自匈奴语,也是至今唯一保留的一个匈奴语地理名字。海子也有一首诗的副题为《献给萍水相逢的额济纳姑娘》。说到这里,一位朋友说,我们每个人现场写一首诗吧,献给这次旅行,也献给额济纳和居延海,还有我们自己。我第一个响应,站起身来,面对湖水,背对流沙,我在手机上再次写道:

不过是上苍的一滴眼泪,不过是一杯水

被沙漠及其尘沙围困。我能看到的只是水面

吃水很深的芦苇、野鸭,以及尘世当中最大的良心

我只是看到了,到此一游

像一个肤浅的登徒子,一个没良心的小情人

在居延海及额济纳放置的路途之间

将生命的一厘米,灵魂的一点谷粒

消耗殆尽。最终把这一具尚还鲜活的皮囊

原封不动地带到来的地方去

可我还是孤独的,在偌大的巴丹吉林沙漠当中

我总是把一次次自己丢掉,再从远处捡起

如同在额济纳,从胡杨林到居延海

中间横着的是无尽的时间,还有宽阔的孤独与身不由己的伤悲。”

回程路上,苏泊淖尔附近村边的红柳刚刚开花,连绵起伏,花朵呈紫色,枝干像血一样红。到黑城外围,看到怪树林——万千倒毙的胡杨树,只剩下干枯的躯干,形成各种姿势。在夕阳之中,犹如肃杀的古战场,杀戮之后的沃血之地。有好事文人总结说:胡杨生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这种夸张的说法是有误导性的。其实,倒毙的胡杨树桩是一点点风化的,干燥的地表根本容不得任何腐烂之物。这也是巴丹吉林沙漠最为干净的一点,若是动物,凭借自身水分和血液腐烂后,骨架仍旧是完整的。

到黑城(蒙语哈拉浩特),残垣断壁,黄沙堆涌。相对于居延海、胡杨林和策克口岸,这里的游客很少,来的大都知道这是居延汉简的重要出土地,其与安阳殷墟、敦煌遗书并称为二十世纪初东方文明三大发现。当年的伯希和、斯坦因、科兹洛夫等人曾在此发掘并运走了大量居延汉简及西夏文物。城中无物,遗留了些动物骸骨,房屋地基明显。西北角的三座清真寺塔基本完好,东南角有两座喇嘛坟及一座完好的喇嘛庙。

站在垛口上,风声如雷,夕阳余晖横扫大漠。头顶天似深井,四周空阔浩茫。才发现,胡杨林的喧嚣是另一个额济纳,黑城的孤独才是真正的孤独,而这里,才是真正的巴丹吉林沙漠。古建筑与风沙抗衡,被时间清洗。当年的将士与似是而非的马可·波罗杳无踪影。天地之间,唯余苍茫。朋友们谁也不说一句话,在城内走了一圈,有人渴望捡到某件文物或者器皿,有人低声喟叹。我坐下来,夕阳在身前画出一个独坐的轮廓,像一尊雕塑。我想,要是有人在此雕像,肯定有一种非凡的意味。因为,在古迹之中,所有的过往都深不可测,而今人的加入,从某种程度上说,似乎是时间的一个站点,再多年后,后世人看到,肯定也会以为这是古迹的一部分。

迎着夕阳,戈壁上一片辉煌,原本铁青色的沙子,匍匐无际而又灿烂异常。到狼心山,看到祁连积雪,以及它头顶带黑边的云朵,忽然想起“青海长云暗雪山”这句诗。这种境界是阔大、高绝的,今人似乎再也不会写出了。坐在车厢里面,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虽然有这么多同行的朋友,可我还是孤独,无法排解,更无法说出,就像是一根难以拔除的灵魂之刺,时时隐隐地疼。

我想到,两天的额济纳,其实也是孤独的。在四万平方公里巴丹吉林沙漠的包括之中,它是深陷的人间绿洲,中国仅存的少量胡杨树在此存身,也是弱水河的终流之海。最热闹的就是每年十月,剩下的时间,没人如此密集地访问,自发地看望它。在黄沙和风暴当中,额济纳独自存在。就像我,在额济纳一侧的戈壁边缘,庞大集体中,我也是一个孤独的存在。只有我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和灵魂,只有那么几个人从不忽视我的任何生命迹象。剩下的,便是如额济纳一般的孤独。到大树里的时候,搭乘了一个身材健壮的男人。从面目看,是蒙族人。他说他是古日乃牧民,叫巴图。我说我去过那里。他热情起来。我说那地方没有多少人,住久了很孤独。他嗯了一声,用甘肃酒泉话说:哪儿都一样。就是别人看、想的时候不一样,其实好不好,无聊不无聊,自个儿知道就行了。

到所在单位门口下车,与朋友挥别。进了大门,我忽然发现,刚才的那个自己忽然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天前的那个自己。我努力调整心态,想着未完的工作,应当见的人,说的话,还有要做的各种公事、私事。这时候,黑夜降临,路边的植物只剩下黑色的一团或者一些轮廓。街灯亮起来了,照常散步的同事迎面而过,有的打招呼,有的不打。我急匆匆地向着自己住的地方走,直到进入门洞,才松了一口气。我知道,在自己家里,面对妻儿,一切才是真实的。那些孤独,尽管时隐时现,但总归是黯淡的。而这种感觉于我而言,却时常有如法国诗人博纳富瓦在《正义》一诗中所表达的状态与意境:“而你,而荒凉!把你的黑桌布/铺的更低些。/渗到这心里让它无法停止/你的寂静像一桩雄伟的事业。”(树才译)

沙漠的村庄(三章)

沙漠的村庄

我所说的村庄被绿洲包含着。这片绿洲,就是座落在巴丹吉林沙漠西部边缘的鼎新绿洲了。方圆不过百里,村庄20多座,人口不过2万。河流造就了绿洲,绿洲又滋养了河流和村庄。我们知道,凡是河流流经的地方,总是被人占据。树木和草们大概是与生俱来的,与河流的联系比人和村庄更为自然和紧密。人的来到似乎对河流和草木来说,有强加和入侵的性质。河流和草木尽管会提出抗议,但是它们的抗议是无力的,类似于民众对独裁者的建议和要求,总是会遭到训斥甚至镇压,河流和草木实际上和平凡民众有着同样的悲哀和不幸。

对于我这个外来者来说,河流是早就存在了的,它的历史久远得让人丧失方向感。黑漆漆的时光通道里面,到底都有着些什么样的曲折和磨难?我来得时候,它们已经在这里流了数千年,甚至几十万年了。相比河流,村庄总是要晚些,但也不会比河流晚多少年。逐水草而居,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的先祖从西到东,由高原而低地,由边疆到内陆,整个人类生存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迁徙的过程。不管迁徙是被逼的还是自愿的,迁徙的歌谣和鲜血总是在路上流着。

村庄在河流的两旁座落,从河的左岸看右岸,或是右岸看左岸,村庄的姿势简直就是在乞讨。你看,青青的杨树一处一处,说不上茂密,也谈不上稀疏,在田间和村庄的周围耸立着,摇头晃脑或是哗哗地鼓掌。一座座低矮的黄泥夯就的房屋散落在杨树下面,或者干脆就暴露在阳光和风沙下面。太阳晒就晒吧,大风吹就吹吧,反正也不会晒着屁股,吹着脸。

村庄是沉静的,没有多少人愿意坐在门外边,像个黄土堆一般抽旱烟,扯闲谎。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各家的院门都紧紧关着,浅蓝色或是紫红色的门上挂一把永远都不会生锈铁锁。锁子通常的状态是,有人的时候就那样歪着个嘴巴若有其事地吊着,没人的时候便是万夫莫开的威武模样。不管你怎么看,锁子都自以为是,对人来说,再没有它忠实可靠了。尽管它有时被主人撬了或被别人撬了。

从村子这头看到那头,房屋极其相象,仿佛一个模子套出来的一般,小一点的村子看起来一目了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陌生人要找人,总是需要问来问去,人家指给你第几家,到了第几家你还问到底是那家。有的来过数次,也还经常找不对门。

稍微大一点的村子,就有点曲里拐弯了,但房屋仍旧是雷同的,即使有出格的,也不过高一点、宽一点,最多新一点罢了。房屋仍旧是整齐的,一排一排,一家家,一座座挨着过来,这家和那家的房子之间留有一般宽的过道,过道后面是园子,园子里生长着苹果树、桃树、杏树、梨树。别看这些水少,种的西瓜连同上述的水果都水分饱满,吃起来甚是香甜。

春天时候。因为沙尘暴频繁,村庄经常是黄沙滚滚,连续的狂风夹着沙子,一个劲儿地向东或是向南吹着,满天满地的黄尘飘飘扬扬,高升并且下落,稠密得像暴雨。沙尘暴猛烈的时候,对面3米之内都难以看清对方,有奔的慌张的孩童,迎面撞个仰面朝天是不足为怪的。

通常,遇到这样的天气,村人一般都不出门,把门和窗户关严了,躺在烧得滚烫的炕上睡大觉。至今睡觉的内容,谁都可以想到,但想到的未必就准确,没想到的未必就不发生。到了做饭时候,就会有人冒沙奔将出来,头上裹一面头巾,或是顶一件破旧衣服,箭矢一样扎在风沙中,熟练打开房屋对面的牲畜圈门,到堆柴禾的地方,胡乱踩上几脚,急忙收拢了,抱在怀里快速返回。进了院门,反手死死扣了插销。奔到厨房,开始刷锅洗碗,和面切菜,三两口人一起,忙活着生火做饭。

这里盛产小麦,面食是村庄人们万吃不厌的主食。拉条子、揪面片、白皮面、甜面条、搓鱼子、蒸面条等等,名字虽多,但本质还是面。吃起来滋味应当是差不多的,但村里的人们喜欢变着花样吃。一棵树可以长出很多样儿的叶子,吃当然也可以一面多食。一年四季,日日年年,村人吃大米、小米粥甚是有限,吃惯了面食,就以面食为尊了。其它的粮食都就成了副食,甚至就成了不顶饿的“水饭”了。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不但决定了一方人的性格和传统,也决定了一方人的喜怒哀乐和饮食偏好。

夏天来到。村子周围田地边儿上的杨树是茂密的,叶子青油油,树干上的嫩枝条子呼呼地长,一天不见,一根主干上就多了几根新枝。田里的棉花摇摇晃晃,阔大的叶子闪着光。小麦收割之后,夹种的玉米就迅速翻过劲儿来,浇上一遍水,再撒上一些化肥,玉米苗儿见风就长,不几天,就有争强好胜者的腰肢上冒出一掐就流水的鲜玉米。豌豆秧子匍匐一地,青辣椒打着秋千。甚至连渠边的茅草,都摇头晃脑,一幅得意洋洋的快乐姿态。

各家屋后的园子里青果挂了起来,杏子熟的早些,麦子刚刚割完,杏子一不小心砸在头上,空气中总是弥漫着酸酸的甜甜的味道,让人鼻子发痒。门前的葡萄藤也挂满了清亮的葡萄。每一颗葡萄都像是一颗钻石和水晶,青青的表皮里装着几颗淘气的葡萄字儿。有好吃的小孩偷偷地摘上一颗,立刻就酸得口水涟涟。有种西瓜的人家,头茬西瓜快熟的时候,才在地边搭一个棚子,说是晚上要看,但也只是说说而已,晚上看不看大都是没准的事儿。

同类推荐
  •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为著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温暖故事集。其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矫折百变。里面有令人心里发暖的温情,里面有令人如沐阳光的亲情,里面有春天般的励志……《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一定会在故事中,忘记烦恼和忧愁,并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一起插上故事的羽翼,遨游在故事的长河中吧!……
  •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生命的真理是——单纯。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应该是单纯的。作为自然之子,生命的需要原是简单的,无非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以及爱情、亲情等自然情感的满足。复杂,是对生命的真理的背离。人间的各种争斗,人生的诸多烦恼,都因这个背离而起。
  •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是麦家对自己的人生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他将自己的身世,经历,亲人,挚友,好恶,困惑,恐惧,念想……一一如实道来,毫不躲闪。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本书收录刘瑛十几年来写作的小说、散文,舞台剧剧本(话剧、音乐剧、小剧场戏剧、科幻剧和话剧小品等),电视剧本,影评、剧评等。
热门推荐
  • 时代的自由

    时代的自由

    留守少年秦南生,一直想通得到父母的关爱,可得到的却只有冷眼相待。祖父是位说书人,虽然说书这个行业早已不复存在,可仍是经常说一些神奇的故事给南生听。南生正是因为这些故事,才变得慢慢开朗起来。有人说,生活在新时代是幸运的;也有人说,是仓促的。然而是时代让人们变的仓促,还是人们让时代变的仓促?一直都是人追着时代,时代赶着人,若是能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有一点自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 一块晦色的路碑

    一块晦色的路碑

    回忆总爱剥离人的现实与虚幻。不一定美好,却一定想要记住。在拥有过感动,欺骗,背叛的脆弱年华里,我们同样不依不饶地和岁月插科打诨着。回忆使人惆怅。交织着破灭与重生。渴望与侥幸。心疼。怜悯。若有其他,那便是庆幸了。回头看来,血迹斑斑。谢谢所有包容与宠溺我们过去的人们。谢谢平实的坦荡与爱护赐予我漠视残缺过去的勇敢。谢谢。谢谢所有被遗落与自甘悔恨的过去。谢谢借予我们忏悔的灵感摆脱掉困顿的淡然与镇定。
  • 少年,老夫看你根骨清奇

    少年,老夫看你根骨清奇

    五百年前的一次变革,相互仇恨的苏家和沈家。鼎盛与残破,因一枚魂玉引发的阴谋……当不该相见的两人在街上相遇时,历史的必然却逃不过天命;红线的相交,命运的交错,是否会再次连接?“喂,少年,老夫看你根骨清奇,不如做老夫的徒弟吧!”我愣在原地:“你说什么?!”
  • 王子的赞歌

    王子的赞歌

    魔兽世界账号,穿越到异界,成了布加洛王国王子。可惜容貌被毁,身份也被冒名顶替……
  • 邪尊追妻:莲倾天下

    邪尊追妻:莲倾天下

    她是堂堂二十六世纪的医药世家未来继承人,却在继承家业前几天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单单穿越到了一个小白痴的身上,刚来到这片异世大陆就要面临太子退婚,表姐的刁难,不过没关系,谁让她是莲氏一族的继承人呢,机遇可遇不可求啊,虐渣渣势在必行。这是小白虎萌宠在手,天下我有的节奏啊。不过这个小娃娃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化为人形的银雪莲?嘿嘿嘿,有了这小娃娃这不是如虎添翼吗……以后行走大陆有保障了。且看他们如何在这片世界掀起狂潮,手挽手一统星月大陆,踏遍世界找到传承之地,解开多年的秘密。
  • 覆阴

    覆阴

    命途顺顺,受清浊冷暖。命途舛舛,历生死磨难。修行路,遥遥漫漫,浩然一身无不可,魔心诡面也做得,天降大任,你待如何?
  • 十岁酋长

    十岁酋长

    本书是作者新近创作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十岁小男孩初为酋长的传奇故事,作者匠心独具,步步涉险,悬疑丛生,既让读者体验了阅读快感,又能使读者对人性的美与丑进行深刻的反思。
  • 银碧树

    银碧树

    他护一生挚爱,伤情折寿,曾以一己之力对抗全天下!他守情护子,以生命为媒,以满门之血为娉!而他们与她们,年少懵懂,却情深意中,他,他,可能违抗父母之意志,可有违抗父母之能力?她独立灵秀,生来不易,命系千年宝树银碧。为灵异珍宝银碧树,天下纷扰,战事连连,劍城为南疆之首与大梁、燕昌形成鼎足之势,为夺银碧树起死回生花,各方势力再次暗涛汹涌,将淄川王府推向浪尖风口,谁能真正的将灵宝获取拥有无尽的财富与再生之能?谁能独控天下结束战乱?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待岁月流淌,世事沉沦,谁悔谁恨?
  • YouAreTroeLove

    YouAreTroeLove

    “'恐龙妹',你别过来,我怕你了。”“哼,我要报仇,”说着刀向他刺去,“啊啊啊”童心童鞋尖叫着,“啊哈哈,小样,看你怕成那怂样,开玩笑而已啦”“靠,你当我好耍啊”“是啊”“特奶奶的个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恐龙妹早已笑抽。恐龙妹!?OMG!?(其实不是啦有条疤而已)”恐龙妹“初遇童心暖男,再遇冷面校草,到底”恐龙妹“会落谁家?她的几个不同类型的朋友又会遇到哪个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呢?大宠小虐型文,还有点搞笑哦~
  • 豪门宠婚:老婆,别逗

    豪门宠婚:老婆,别逗

    【宠文甜文】失忆醒来却被医生告知怀孕,宋琼楼感觉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孩子木有亲生父亲?舅舅舅妈想要“卖”了她生下来的孩子?她可能不是宋琼楼?偶买噶。为了留下孩子,保住自己的命,她带着小包子拼命逃跑中,却无奈被“猎人”追回……婚后,宋琼楼娇嗔道,“你当初是不是对我一见钟情?”男人勾勾嘴,露出邪魅的笑容,“不,是你对我一见钟情。”她委屈指控,“我替你生了两个包子……”“好好好,是我对你一见钟情。”某男人安抚自己刚被确认怀孕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