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
1.课题工作管理制度
目的
对课题研究进行管理,开展教育科研,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教研组课题小组。
内容
(1)规则
一般由学校教导处先作出教育科研规划。
①目标: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设计来确定科研目标,使之紧密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培育人才结合起来。
②提出课题:为了更好地体现学校的意图,引导大家的思路,可由学校组织部分骨干,提出一系列课题,以便供教师们在选题时参考。
③研究方向或重点:按照不同的学科或学校工作的几个方面,把研究重点表示清楚。
(2)论证
论证是对已形成的课题进行一次可行性“会诊”,以使研究者博采众长,更好地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的价值:要进一步明确课题的意义,并从科学性、理论性等方面去分析,不断地端正研究者的指导思想。
②课题的实施:这里最主要的是研讨提出什么实验假设,施加哪些实验因子,这是实验的关键性问题,反映了研究的实质。
③课题的评价:能不能从本实验的目标出发建立课题的评价,是很重要的。如果评价不科学,便无法判断实验价值的实现程度,当然也不能说实验的成功。
进行课题论证一般需要有几方面人士来参加。校内的课题由研究者、同学科的教师代表、富有教学经验的行家、学校领导等方面人士参加;校级以上的课题还应邀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学者参加。要通过论证,才能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实验方案,提高研究的质量。
(3)实施
对课题实施过程管理是整个管理的主要过程,学校领导主要抓两项工作:一抓听课,通过跟踪听课或集中听课,主要看是否落实了实验措施,如何操纵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因子。校长要不断地与实验教师商量,更好地调控实验进程。二抓资料,通过对各项资料的检查,可以了解实验工作的整体状态,同时对资料作进一步分析、综合,反过来促进实验的更好开展。
(4)总结
校长应重视总结,与教师一起商量总结的提纲、报告的写法,成文后要认真进行修改。对于确有价值的成果要在不同范围加以推广。
2.教学组织管理制度
目的
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有一系列教学组织工作。这些组织工作,也是应该坚持的常规。
适用范围
学校教导处。
内容
(1)学期初要做好的教学组织工作有:
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
②讨论学校工作计划并订好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③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④安排好教学进度。
(2)学期中要做好的教学组织工作有:
①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进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检查。
②组织期中考试。
③分析前半学期的教学质量。
④做好期中教学小结,提出后半学期的要求和措施。
(3)学期末要做好的教学组织工作有:
①组织和安排总复习和学期考试。
②进行质量分析。
③做好教学总结,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④安排下学期教师的教学任务,以便教师利用假期适当备课。
(4)寒暑假要做好的教学组织工作有:
①制订新学期(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休息或适当备课。
3.教学目标管理制度
工作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掌握教学大纲、教材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校教学质量达到普教中上水平。
实施要点
(1)认真贯彻教学常规要求,使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测试等方面达到规定的标准。
(2)搞好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质量。
(3)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基本掌握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基本学习方法,养成勤奋好学的自学习惯。
(4)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工作,加强质量控制,落实改进措施。
(5)各学科教师都要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6)努力做好教务工作,对教学档案、统计材料、计划总结、报表等,进行整理、编目。
4.教研组工作目标管理制度
加强教研组基本建设
(1)争创优秀教研组。
(2)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创优活动。
(3)定期对全组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
(1)定期对单元知识达标情况进行检查。
(2)定期对期中期末质量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改进措施。
(3)学科统考、评比、竞赛成绩达到普教前三名。
指导教师提高有效教学能力
(1)有计划地学习有效教学的先进经验。
(2)开展有效教学的评比活动。
(3)培养有效教学的典型。
根据学科特点,增强教学德育功能
(1)掌握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2)教学中自党进行德育渗透。
落实学科、学生特长培养工作
(1)落实活动计划、时间、地点、人员。
(2)第二课堂活动基地管理达到标准。
5.年级组工作目标管理制度
开展有效教育活动
(1)制定专题教育计划,认真实施,及时总结。
(2)开展学生行为规范训练。
(3)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4)开展献身事业的理想前途教育。
建设文明年级组
(1)人际关系和谐。
(2)做好教师评价工作。
(3)争创文明年级组。
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1)组织班主任开展工作。
(2)保证各学科教学有秩序进行。
(3)保证课外活动按计划开展。
对教育教学质量实行有效控制
(1)定期进行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2)学生全面发展,质量达到学校控制目标。
6.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就必须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特制定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1)学期初,教务处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的教研计划,学科教研组要制订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要求具体详实,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任务性、应付检查。
(2)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两周定时活动一次。按照活动计划研究材料,讨论新课程标准,说课做课评课,试卷分析,研究科研课题,教学经验交流等等。杜绝走过场、熬时间,要落实到实处。有详细活动记录。
(3)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组织新老挂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老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4)“四课活动”经常化。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次汇报课,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组织一次观摩课。力争每学期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5)同年级同学科要坚持集体备课(详细要求令附),在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切磋教学方法,探讨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
(6)教研组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及时向教务处报告工作,反馈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于领导改进工作。
(7)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导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和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教导处要整理编辑论文集交流或推荐到报刊、出版社发表。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7.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主要指教学秩序、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教学科研与教学改革四个方面的管理,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保证。
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
(1)各教研组、全体教师应认真学习有关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经常对照,做好自查,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
(2)各教研组及全体教师,每学期初都应根据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认真制订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各项措施,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实施计划,期末认真做好总结。
(3)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地抓好教学过程的六个基本环节。
备课:各教研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两周由教研组长组织一次活动,每堂课前都要认真写好教案(新教师一定要写详案),充分做好教学的各项准备。不上无准备课,杜绝不备课、无教案进教室上课现象,提倡各学科教师利用网络收集备课资料,拓展备课内容。教导处每周检查一次,不合要求的每次扣0.1分。
上课: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或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得私自调课、停课或擅自改上自习课。带教案上课,无教案上课每次扣0.1分。因公外出的教师,原则上应通过临时调课完成自己的上课任务。因请假或其它原因需调课、停课者,须提前一天告知,经教导处批准;确实需临时调课的,必须向教导处补办手续。杜绝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现象,教师要爱护学生,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上课纪律考核:
①上课前第二遍铃响后,教师必须进教室准时上课,不得离岗或提前下课,不得接打手机和收发信息,每发现一次扣减0.1分。
②每旷课1课时,扣减0.2分。
③不经过教导处私自调课,每发现一次扣减0.1分。
④学生逃课,每发现一人次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同时各扣0.05分。因教师上课管理不严,造成不良后果,扣减任课教师0.05分,该教师将承担一切后果,学校将给予纪律处分,并记入其业务档案。
⑤因主观原因未完成教学任务,扣减8分,并记入个人档案。
⑥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多媒体课,少一节扣0.1分。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内容正确,板书工整,语言规范,表达清晰,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教学方法、手段择宜而用,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提倡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教学。树立“以生为本”观念,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自主性、民主性;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学生收听或收看学校集体广播,视频教育,不得随意关闭广播挪作其他教学活动。有实验要求的学科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实验项目,每次实验前后须按规定填写实验申请和实验记录。实验所需的材料应提前一周告知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进教学专用室上课的教师应安排好学生的固定座位,协助管理员管好专用室的设备和卫生工作,及时做好登记工作。
作业布置与批改:各科教师都应该按照教学需要,精选和设计作业。学生每天课外书面作业量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强调格式,强调订正。作业必须由教师自行认真批改,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杜绝只有布置,不批改或不及时批改的现象,杜绝布置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提倡各学科教师进行作业面批。
预习和复习: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认真布置好学生每天的预复习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给予具体指导,并且落实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各学科教师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学习资料,拓展学习内容作为预习和复习的要求。
辅导:教师应重视课外辅导,根据学校的安排,认真上好早自习和晚自习辅导课,提倡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考试:全体教师都应按照教导处要求,认真做好复习、命题、打印、监考、阅卷、统分、分析、讲评工作。学校规范期中评估和期末考试,交叉阅卷,统一上分,严格考场纪律,限时做好统计和教学质量分析,各种表格上交等考试的常规工作。杜绝由于监考教师缺乏责任心影响考试秩序的现象,禁止擅离试场,或在试场内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要保证考试期间的正常秩序,有监考安排的教师一般不能请假,没有监考安排的教师须正常到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