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5200000017

第17章 疑问品(1)

本品通过韦刺史的疑问,阐述了何为“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等,指明了怀有世俗功利目的的行为和举措,即使规模再大,也非解脱层面的真功德,而是一种执着攀缘的求福行为。“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针对韦刺史对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疑问,惠能大师反问其“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方”?强调心中自有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接着通过譬喻和进一步的解说使得众生体悟到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成佛的唯一方法就是见性,念念见性则西方就在眼前。

原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①。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②,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磨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弟子闻达磨初化梁武帝③,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④,有何功德?达磨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注释

①大会斋:在大法会中兼用斋饭。

②士庶:士族和庶族。这里指广大信众。

③梁武帝(464-549):南朝兰陵人,姓萧名衍,字叔达。在位期间,笃信佛教,有“皇帝菩萨”之称。天监十八年(519)从钟山草堂寺慧约受菩萨戒;当时名僧僧伽婆罗、法宠、僧迁、僧雯、法云、慧超、明彻等,皆受其礼敬,并在首都建康建了大寺七百余所,僧尼讲众常聚万人。武帝一生精研佛教教理,固持戒律,四次舍身同泰寺,自讲涅盘、般若、三慧等经;着有《涅盘经》、《大品经》、《净名经》、《三慧经》等之义记数百卷。后因侯景起兵反叛,攻陷建康,于太清三年(549)饿死于台城。在位四十八年,世寿八十六。

④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于人的意思。为六波罗密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予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

译文

一天,韦刺史为惠能大师举行大法会兼施斋饭。斋饭完毕后,刺史请大师登上讲坛开讲,自己同其他官员及广大信众,整肃仪容,两次庄重行礼致敬,问道:“弟子听大师说法,实在微妙,令人无法心思口议。现在还有一点疑问,希望大师慈悲为怀,特地为我解说开示。”

惠能大师说:“有疑惑就问吧,我自会给你解说。”

韦刺史说:“请问大师您所说的是达磨大师的宗旨吗?”

惠能大师回答:“是的。”

韦刺史说:“弟子听说,达磨大师最初度化梁武帝,武帝问:‘我一生中建造寺庙,敕度僧人,布施舍予,广设斋会,这有什么样的功德?’达磨说:‘实在是没什么功德。’弟子我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希望大师为我解说。”

惠能大师说:“实在是没什么功德的,请不要怀疑先圣前贤的话。梁武帝心中生起邪见,不能理解正法。建造寺庙,敕度僧人,布施舍予,广设斋会,这个叫作求获福报,却不可以把求福认为是功德。

身具一切佛法,功德自存其中,而不在于行善求获福报。”

惠能大师又说;“明心见性就是功,平等无二就是德。每一刹那都无所滞碍,时常照见本心自性,真实不虚,发挥妙用,这就是功德。内心谦虚处下就是功,外行合乎于理就是德。自我本性合藏万法就是功,自心本体超离俗念妄想就是德。不离开自心本性是功,运用自心本性而无所浸染是德。如果寻求功德的本性,只要依照这些来做,就是真正的功德。

如果是修功德的人,心中就不会产生轻视,而始终奉行广泛的敬心。心中时常轻视他人,自我的执见不能断灭,就自然是没有功的。自我心性如果虚妄不真实,就自然是没有德的。是因为一贯以自我为大,我执太重,时常轻视一切的缘故。善知识!时时刻刻,念念之间无有中断就是功,依平常心顺直而行就是德。自我修行本性是功,自我修行身行是德。善知识!功德必须在自心本性中识见,而不是通过布施舍予,供养奉侍来求得的,所以福德与功德是有区别的。梁武帝正是不能认识到这个真理,这并非是达磨祖师言行有错误。”

原文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①,愿生西方②。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③,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④。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⑤。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⑥。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⑦。

注释

①阿弥陀佛:意译无量。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

②西方:又称西方极乐净土,略称西方,即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指西方极乐世界。

③十恶: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即说离间语、破语;六、恶口,即恶语、恶骂;七、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乃从染心所发者;八、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九、嗔恚;十、愚痴。八邪:即反于八正道者。一邪见、二邪思惟、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

④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出自《维摩诘经·佛国品》,只要心地清净便是佛国净土。

⑤愆:罪过。

⑥往生:往弥陀如来的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花中,谓之生。谓命终时生于他方世界。通常又以“往生”为“死”之代用词。

⑦便睹弥陀: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象征。

译文

韦刺史又问:“弟子常常看到出家人和在家人,口中念诵阿弥陀佛名号,希望往生西方。请大师讲讲,能够往生到那里吗?希望大师为我们破斥疑惑。”

大师说:“韦刺史好好听着,惠能我向你解说。释迦牟尼当年在舍卫城里,说到接引度化到西方极乐世界时,经文中说得清楚明白,西方极乐世界离现世并不遥远。但如果论相状来说里数,则有十万八千里之远,若从自性上说,就是身心中有十恶八邪的障碍,所以说遥远不可及。说它远是针对根器下等的人而言,说近则针对的是具有上等智慧的人。

“人固然有这两种之分,但佛法却没有这样的两种分别,只是因为愚迷和开悟的不同,所以识见本心就有快慢之别。愚迷的人称名念佛,祈求往生西方极乐;开悟的人则自我清净本心。所以佛说:‘自我本心清净,也就是佛土清净。’

同类推荐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热门推荐
  • 海贼冒险物语

    海贼冒险物语

    就是一个变身少女在海贼王世界中摸黑卖萌外加小热血的日常生活罢了……
  •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是领袖还是战士?单枪匹马拯救一个国家!是圣人还是枭雄?用微笑让全世界都爱他!曼德拉作为全世界政坛最知名的文化符号,他何以让所有大国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人人都爱曼德拉,他的出生背景和童年生活相比常人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全世界的精神偶像,他是否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强人?在完美而耀眼的圣人光环下,他的个人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憾?一切的一切,这本书都将为您解答!
  • 轮回殿黑白图

    轮回殿黑白图

    浩瀚的宇宙中,一个完全漆黑的角落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光点,散发出剧烈的光芒,其亮度超越了所有星体,光点一直在那里徘徊了近万年,突然一天,光点似乎是找到了目的地,下一瞬间万年中四散的光芒聚拢来围绕着光点形成了一个光球,然后光球便以超越光速的速度飞向它的目的地。
  • 正义密码: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秘事

    正义密码: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秘事

    本书内容包括:首枚核弹诞生记、巨额财宝大转移、“超级机密”的价值、丘吉尔散布假情报、轰炸高加索油田、穿越世界最高峰、山本五十六之死、谁最先攻占柏林等。
  • 那些梦里

    那些梦里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在那些梦里。梦里有你,有我。
  • 七度空间之冥域

    七度空间之冥域

    咖菲:一天傍晚;我塞着耳机,吃着棒棒糖。一位网友发来消息:"我送你一个红包要吗"我一个鸡动啊,几乎毫不犹豫:"要"而那边秒回:"我已经派苍蝇去了"
  • 玄灵演义

    玄灵演义

    天地有气,清者为灵,浊者为玄。灵气孕智,玄气育身,乃至为人。吸灵改玄,谓之修行。玄灵二气,自有天成。变换二气,吞吐乾坤,谓之夺造化。一个现代之人,要如何在另一个世界去夺天地之造化,又将历经怎样的悲欢离合.....
  • 封冥大陆

    封冥大陆

    实际上作者只是个玄幻小说的狂热爱好者,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有的只是一颗玄幻的心。希望第一个作品能受到大家的喜爱。本文是以异世大陆为主体的小说,在传统一些爱情、热血、修炼、位面穿梭等元素之外。作者主要描写了励志这一情怀,作者查阅了大部分心理学书籍,为的就是让《封冥大陆》充满能量塑造好励志这一丰碑。希望在休闲之余能带给大家对生活及未来一颗热忱的心!一个以枪为杖的魔法师,准备好一起踏上铁血征程了吗?
  • 花谢飞落在天涯

    花谢飞落在天涯

    世界是怎样的,生活又是怎样?不知道,只是一个小人物眼中的世界,一路所见,一路所感。请在文中,寻找你自己的样子,一个真实和不真实的你!
  • The Kingdom of Love and Other Poems

    The Kingdom of Love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