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5200000015

第15章 般若品(2)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能由这个无上般若智慧生出八万四千智慧。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世上的人原本有八万四千烦恼。如果没有烦恼,智慧时常显现,就不离自我本性。悟到了这个法门,就是正念。不迷恋,不执着,不产生狂妄之心,运用自己本具佛性,以智慧审视观察,对于一切事物现象,不执着不舍弃,就是明心见性,成就佛道。

“善知识!如果要想深入研究佛法和般若三昧,必须修行般若,奉持念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就能明白本心,体见本性。

原文

当知此经功德①,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②,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③,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④。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⑤,大小二乘⑥,十二部经⑦,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注释

①功德:德,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的果报。

②阎浮提: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后则泛指人间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阎浮,是树的名称。提,是洲的意思。

③障:又作碍,全称障碍、覆蔽的意思,指障害涅盘、菩提,遮害出离的烦恼,是烦恼的异名。

④般若经:说般若波罗密之理的经典总名。旧译般若波罗密经,新译为般若波罗密多经,有数十部。

⑤修多罗:指佛教经典。

⑥大小二乘: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大乘是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小乘是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若从经藏里的经本分之,四阿含等罗汉系经典为小乘,华严等菩萨系经典为大乘。

⑦十二部经: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乃指佛经体例上的十二种类别。在中国佛教中,十二部经泛指一切佛典。

译文

“要知道这部经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经中有对此赞叹的内容,说得明明白白,这里不再一一细说。这个法门是最上乘的,是专为有大智慧的人说的,是为上等根器的人说的。小根器禀性、小智慧的人听了,心中反会生出不信。这是什么缘故呢?比如龙王降大雨在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城池村落,全部会被雨水冲垮,如同树叶一般随波飘流。如果大雨是落在大海之中,则大海不会有丝毫增减损益。像大乘根器的人,像最上乘根器的人,听到《金刚经》就会开悟。所以我们知道本性中原本就含有般若智慧,自己运用智慧,时常审视观察,遍照明了一切,不需要借助任何文字。好比雨水,并不是天上本有才下落于世,而是龙能兴云致雨,使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和无情,都蒙受润泽。一切河流,都归大海,合为一个整体。众生本性的般若智慧,也是这样。

“善知识!小根器禀性的人;听说了顿教教法,如同根浅枝弱的草木,一旦被大雨冲刷,全部自己倒伏在地,不能再生长了。小根器的人也是如此,原本具有般若智慧,与大根器大智慧的人,别无二样,为什么听说佛法却不能自己开悟呢?只因为错误的见解障碍深重,烦恼根植于心中太深,好像浓重的乌云遮蔽了太阳,又得不到风的吹动,阳光无法显现出来。般若智慧也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只是因为一切众生自己心中迷障和开悟的程度不一样。愚迷的人只见心外,向外求法,苦觅佛道,没有悟得自我本性,这就是小根器小禀性的人。如果顿悟法门,不用心外修行,只要自我本心中时常升起正确见地,一切烦恼不能浸染,这就是认识自我本性。

“善知识!对内境和外境都不能执着,来去自由,能够去除执着之心,就能通达而无阻碍。能够如此修行,所达到的境界就和《般若经》所说的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经典和文字,大乘小乘经典,十二部经,都是因为人而设置的,因为人本自具有智慧之性,所以佛法能够建立。如果没有世人,一切事物和现象原本也都不能呈现。由此可知一切事物现象原本是由人所兴现的,一切经文佛典,因为因人讲说而存在,为人而设的。由于世界上的人中有愚迷的,也有智慧的,愚迷的是小根器的人,智慧的是大根器的人。愚迷的人向智慧的人请教,智慧的人给愚迷的人说法,愚迷的人忽然开解得悟,随即他的境界就与智慧的人没有差别了。

原文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菩萨戒经云①: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②: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③,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④,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⑤,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⑥,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⑦。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⑧,于六尘中无染无杂⑨,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⑩。

注释

①菩萨戒经:佛教戒律书。姚秦罗什译《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此经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

②净名经:《维摩诘经》的通称和异名。玄奘将《维摩诘经》译为《无垢称经》,玄奘以后则皆以《净名经》称之。

③解最上乘法者:指懂得禅宗教义的人。

④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素叫做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谷子得以生长。

⑤善法:为“恶法”之对称,指合乎于“善”的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

⑥妄念:指虚妄的心念,即无明或迷妄的执念。因凡夫之迷心不知一切法的真实义,遍计构画颠倒而产生错误的思考。据大乘起信论载,妄念能搅动平等之真如海,而现出万象差别之波浪,若能远离,则得入觉悟之境界。

同类推荐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热门推荐
  • 一吻成隐:总裁别太心急

    一吻成隐:总裁别太心急

    为逃脱债务逼迫,她不惜投入他的怀抱求救——那个纵横酒店业的商业巨子,那个世人皆知的花花公子!她是头昏了才会相信男人说的话!她失去一切,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可既然他无意帮她,为何一次又一次接近她的身边?直到最后,她才知道,原来,她只是逃离一个火坑后,却又跳入了另一个更大的火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趟天

    趟天

    一次飞机失事,小商人吴华也穿越了。吴华:“圣者是养父,天子是亲爹,女神倒贴追,仆人也逆天……这tm让我还奋斗个屁啊!”(走一走看一看啊!一天两更,速度有保障,不脱更不赖更,来了你就对了)
  • 异世巫女——天使与恶魔

    异世巫女——天使与恶魔

    “你不爱我又何故娶我碍你眼!?”曾经阴阳鬼界的噬梦公主。巫师一族的创始者。被巫师皇室强行召唤了出来,成为了巫师皇室的嫡女,整个巫师家族的鬼巫祭祀。救活了因回到蛮荒时代而死去的血族二殿下残颜伊。却因血族二殿下的算计穿越到了一个异世界进入到了一个要嫁个不爱自己的人,却在和亲路上被要嫁之人的后妃害死,连灵魂都被残忍撕碎的和亲公主身上。调戏亲弟弟,不嫁那个想要利用她的人,玩死残忍的小妾,整垮太后的家族。在暗市上救下了一个魔神,“你这么好看不要弄脏了你。”灭了伤害他的人类。这妖孽便从此赖上她了。
  • 大清三杰

    大清三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城丑妃

    倾城丑妃

    21世纪杀手穿越重生,她成了被妹妹下毒毁容的林家大小姐。老天再给她一次机会,她只想认真地重活一次。可这一世,她仍然没有选择命运的机会。一纸赐婚,她被迫嫁给同样心不甘情不愿地冷漠王爷。“不要靠近本王,也别想在越王府耍花样!”新婚夜,某男嫌弃地别过眼,这女人多看一眼都会折寿。“王爷放心,咱们都是身不由己!我只想要好好活下去,咱们各过各的!”可是相处下来,他却渐渐为她的赤子之心所感染,看她的眼神也渐渐解冻。“楚越,你不要打我主意啊!我心里有人了!”“林子姜,你是本王的人!你的身子和心,都只能是本王的!”“你说过会放我走的!你不能说话不算话!”“本王不记得自己何时说过这话了!你是本王的妻子,本王不休妻,你就休想去别的男人那里!“楚越你……你大爷的!你耍无赖!”“本王还有更无赖的!你要不要试试?”某男说着,渐渐将那女子逼到了墙角。
  • 我来自镇魂街

    我来自镇魂街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某日,竟发生奇怪事情世界各地城市中都出现了这样一道黑色巨门,政府组织万名死囚与军队进去其中活着出来的只有寥寥数人,出来的他们无一不是拥有惊世骇俗的本领或奇诡异常多智近妖的智慧但他们每谈到巨门之后的世界无一不谈之色变他们称那里为——镇魂街(请喜欢我书的朋友们支持一下,推荐票,收藏,谢谢了~~)
  • 魔逆乾坤

    魔逆乾坤

    奇遇少年一步步的踏上异界征程,凭借着他那坚韧不拔的品质,客服重重困难,打到了所有阻挡在他前方的敌人,最终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他就是要成为神的男人,热血,战斗,不放弃,不服输。踏异界征程、附魔神之体、征万载千秋。被仇恨充满心智的热血少年踏上不归途,书写不一样的精彩。
  • 易烊千玺:不曾说过爱你

    易烊千玺:不曾说过爱你

    我不敢开口对你,我怕一开口就会流泪。(切勿上升真人)
  • 未元年代纪

    未元年代纪

    在这颗架空的星球上,存在两块大陆,两个人类文明,却看似并无交集。从小生长在科技文明的亚特兰蒂斯,亚瑟只想做个安静的宅男。然而父亲却突然把他扔上了一架战斗机,让他去到了大海对岸的另一片落后的大陆梵古......去旅游。茹毛饮血?超级赛亚人?比武招亲?两块大陆,真的毫无交集吗?在这未元的年代,所有秘密都将在这片看似落后的大陆上,慢慢被揭开......
  • 策划女性:女性未来人生与事业的10大系统策划

    策划女性:女性未来人生与事业的10大系统策划

    成功的女性身上自有许多美好的精神和思想,完全可以借鉴和发扬。本书阐述了对女性关于人生与事业的十项策划,介绍了人生模式的改变、目标的注定、提高自身才能、发挥优势、创业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