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5200000012

第12章 坛经(3)

神秀向五祖行礼后退出来。又过了几天,偈仍然没能作成,心中整天恍恍惚惚,精神不安,犹如在梦中一般,行住坐卧都闷闷不乐。

又过了两天,有一个童子,从碓坊前经过,口中唱诵着神秀所作的偈。惠能一听就知道这首偈还没有认识到本心自性。惠能虽然从未蒙受过点化指导,但心中早已认识了佛法的大意。于是就问童子:“你念的是什么偈啊?”

童子说:“你这獦獠有所不知。五祖弘忍大师说:‘世上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他要传授衣钵和教法,让弟子们各写一个偈给他看。如果谁悟得佛法大意,就传衣钵给他,让他成为第六代祖师。上座师神秀在南廊墙壁上,写了这首无相偈,五祖弘忍大师让弟子们都念诵这首偈,依照这首偈修行,可以避免坠入恶道;依照这首偈修行,会有大受益。”

惠能说:“我也要念诵这首偈,为来生结缘。上人,我在这里踏碓舂米,已经八个月了,从来没有走到堂上去,希望上人能带领我到偈前去礼敬膜拜。”

童子便带惠能到偈前去礼拜。惠能说:“惠能我不识字,请上人为我读一遍。”

当时,有位叫张日用的江州别驾在场,便高声诵读了神秀的偈。惠能听了以后便说:“我也有一偈,希望别驾为我写下来。”

别驾说:“你也写?这件事真是稀奇少有。”

原文

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①。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②。

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③,勿忘此言。

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④。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乃问曰:米熟也未⑤?

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⑥。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⑦。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

祖以袈裟遮围⑧,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⑨,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⑩;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B11。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B12。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B13,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B14,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启曰: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B15。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

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

注释

①没意智:即指愚钝、没有智慧或智慧被埋没的意思。意智,即思量之意。

②无量:指不可计量之意。指空间、时间、数量之无限,亦指佛德之无限。无边:指广大而无边际也。

③度:渡过之意。指从此处渡经生死迷惑之大海,而到达觉悟彼岸。出家为觉悟之第一步,故称出家为“得度”,即从生死此岸到解脱涅盘的彼岸。

④肉身菩萨:菩萨,指据大乘佛教教义修行而能够于未来成就佛道的修行者。肉身菩萨,指生身菩萨,即以父母所生之身雨至菩萨修行阶位的人。肉身菩萨于入寂后可得全身舍利。所谓舍利,据《法苑珠林》卷四十所载,舍利即身骨,为有别于凡夫死人之骨,故保留梵名。可分为三种:一、骨舍利,白色;二、发舍利,黑色;三、肉舍利,赤色。全身舍利系于高僧或大善知识示寂后,其身躯虽经年代久远,时空变迁,却未腐朽溃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

⑤米熟也未:禅家讲“劈柴担水,无非妙道”,此处以舂米为喻,暗示询问惠能悟道了没有,思维是否成熟了。

⑥犹欠筛在:此处以筛子筛米为喻,暗示惠能称自己思虑早已成熟,就差五祖弘忍大师点化开示或验证肯定了。

⑦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此处指五祖弘忍大师暗示惠能是夜三更来见。

⑧袈裟:比丘的法衣,解释为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

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金刚经》中之名句,与《心经》中“空即是色”义同。意即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执着,犹如生根不动,则无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着,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如实体悟真理。

⑩具足:具备满足的略称。

B11丈夫:又译作士夫,指成年男子,或诸根圆具的男子。人中之最胜者为丈夫,是勇进正道修行不退者。此处是调御丈夫的简称,调御丈夫是佛十大名号之一,意为佛能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入修道也。天人师:为如来十大名号之一。又作天人教师,谓佛陀为诸天与人类之教师,示导一切应作不应作、是善是不善,若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能得解脱烦恼之报,故称天人师。

B12顿教:指顿悟成佛的教法。以说法内容分,长时间修行而后到达悟的教法,称为渐教;迅即证得佛果、成就菩提之教法,称为顿教。衣钵:指三衣及一钵。三衣,指九条衣、七条衣、五条衣三种袈裟。钵,乃修行僧之正式食器,为出家众所有物中最重要者。受戒时,三衣一钵为必不可少之物,亦为袈裟、铁钵之总称。禅宗之传法即传其衣钵于弟子,称为传衣钵,因此亦引申为师者将佛法大意传授予后继者。

B13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关于“有情”与“众生”有说“有情”系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的生物。而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为非情、无情之物。“众生”包括有情及无情二者。另一说则认为“有情”即是“众生”之异名,二者乃一体而异名,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无情之草木等。

B14达磨:指菩提达磨(?-535),为我国禅宗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普通元年(520)泛海至广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而与武帝语不相契,遂渡江至魏,于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传法给弟子慧可,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入寂后葬于熊耳山上林寺。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

B15怀:指怀集县,今天的广西梧州。会:指四会县,今天的广东新会。

译文

惠能对张别驾说:“想要参习无上的菩提觉道,不应该轻视初学佛法的人。下下等的人中会有上上等的智慧,上上等的人中也有愚钝没智慧的。如果轻视别人,就犯下了不可估量的罪过。”

张别驾便说:“你就说你的偈吧,我为你写。你如果得了法,一定要先来度我,请千万别忘了这句话。”

惠能的偈说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张别驾把这首偈写完以后,弟子众人全部惊讶不已,没有一个不唏嘘感叹的,互相说道:“真是奇迹啊,人不应该以貌取人,什么时候他竟成了肉身菩萨。”

五祖看见大家惊讶嗔怪,唯恐有人要起心加害惠能,便用鞋将偈擦掉,说:“这首偈也没有见得本心。”于是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

第二天,五祖悄悄地来到碓坊,看见惠能弯腰拴着一块大石头正费力地舂米,说道:“求佛道的人,为了佛法忘却自身,正应当像这样啊!”

便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说:“米早就熟了,就差筛子筛一下了!”

五祖弘忍大师用柱杖在碓石上敲了三下走了,惠能立刻明白了五祖的心意。在当天晚上三更时分来到了五祖的房里。

五祖用自己的袈裟把门窗遮围起来,不让人看见。为惠能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当下开悟,明白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道理。惠能于是禀告五祖说:“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清净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不生不灭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自我具足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没有动摇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是能解释产生一切万法的。”

五祖弘忍大师知道惠能已悟得了本性,便对惠能说:“不能认识本心,学习佛法是没有用的。如果认识了自我本性,识见了自己的本心,这样的人就可称为大丈夫、天人师和佛。”

五祖弘忍三更时分传授惠能佛法,人们都不知道。于是五祖把禅宗顿悟法门和衣钵传给了惠能,说:“你现在是第六代祖师,请善自珍重,好自护念,广度天下有情众生,将来广泛流布本门教法,不使它中断失传。听我的偈吧。”偈说: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即无种,无性亦无生。

五祖弘忍大师又说:“当年达磨大师刚刚由印度来中土传扬佛法的时候,人们都不相信他,所以传下这件袈裟作为信物,用来代代相传,以为表证。顿教法门则是以心传心,心心印证,都要自己求证得解脱。自古以来诸佛所传都是以真谛为根本,祖师代代相承也都是密付教法,识见本心。衣钵实在是争夺的祸端,到你这儿就不要再传了,如果再传这件袈裟,你的性命就如同系千钧于一发,时刻都有危险。你必须赶快离开,恐怕有人要加害于你。”

惠能问五祖弘忍大师:“往哪里去呢?”

五祖说:“遇到带‘怀’字的地方就停下来,碰到带‘会’字的地方就隐居起来。”

惠能于三更时分领受了衣钵,说道:“惠能我原本是南方人,平日里不了解这里的山路,怎么能离开到江口去呢?”

五祖说:“你不需要担忧,我会亲自送你的。”

原文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①。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②。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惠能辞违祖已③,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④,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⑤,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

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⑥,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⑦。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⑧,还更有密意否?

注释

①九江驿:今江西九江。

②合:应该,理应。

③辞违:辞别,告辞。

④大庾岭:在今天江西大庾南、广东南雄北,是五岭之一。相传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名大庾岭,又称庾岭。

⑤参寻:追踪寻找。

⑥屏息诸缘:指屏息凝神,排除一切杂念。诸缘,指人心所追求、迷恋的一切现象。

⑦本来面目:禅林用语。乃人人本具、不迷不悟之面目,即自己的自性,离开了一切的烦恼和染污,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⑧密语密意:指佛陀真实、秘密之言语与教示。密意,隐藏的旨意,即佛特殊的意趣。密意所说之语,称为密语。

译文

五祖一直把惠能送到江西九江驿。五祖让惠能上船,五祖抓起橹亲自摇起来。惠能说:“师父请坐,应该弟子摇橹。”五祖说:“应该是我度你到彼岸。”惠能说:“我迷悟时师父度我,我开悟时应当自己度自己,同样是度,但师父度我和我度自我,用起来却不一样。惠能我生长在边远地方,连语言发音都不正确,承蒙师父传授教法,现在已经得悟,应该以自己本心自已度自己了。”五祖说:“是这样!是这样!今后佛法要由你广为流布了。你离开后三年,我才会离开人世。你今天善自珍重,好生离去,奋力向南方走,不适宜过早讲说顿教法门,因为这些年内佛法很难兴盛起来。”

同类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热门推荐
  • 城市喧嚣

    城市喧嚣

    千霖被写小说了,他被封印在书里。本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印的力量越来越弱,还是有希望出去的,但是偏偏这部小说的读者又多了起来!于是封印又被加强。后来这部小说的热潮渐渐下去了,眼看又快要可以出来了,偏偏又兴起了写同人!于是千霖又没能出来。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千霖成功突破了封印,可是外界却已经过去了一千年。科技时代的现代化都市,千霖该何去何从。几百年的道心,在这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是否能不改初衷?总之,这部小说讲的是千年前的少年千霖,在现代化都市的悠闲日常。
  • 微管理:激励的学问

    微管理:激励的学问

    本书分别从激励目的、激励程度、激励时机、激励方式、激励沟通等方面,选取了激励管理中的81个典型行为,按“问题界定 案例解析 实践指南 管理提升”四个模块,深入浅出地对员工激励工作中的81项管理行为进行了解析,并辅以漫画、情境、案例等表现形式,让管理者学会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一位员工。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培训师、管理咨询师、高校人力资源 管理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 时间抵不过的沧桑

    时间抵不过的沧桑

    上世界九十年代初,我出生了,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欢呼雀跃,只有冷冰冰
  • 军婚在上:面瘫中校难扑倒

    军婚在上:面瘫中校难扑倒

    小时候:“我长大了要做你的新娘”小女孩天真般的一句话让少年脸瞬间黑了下来。长大后:老首长家最头疼的长孙,军区最年轻的中校大人,两杠二星,让京都人都知道司空战这个面瘫加木头的剩男。而她一个叫陈莎莎的女孩子却是闯入他的生活,用尽各种招数要当他的老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你娶我吧!你看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暖的了床。”瞬间让他面瘫的脸黑了下来,感叹真是一个小女孩。N久之后“我这么爱你,可你一点也不喜欢我,我不要在爱你了!”女孩哭着跑了,独留下男人僵硬的身子矗立在原地。“战哥哥我要结婚了”一句话让木头加面瘫的中校大人不淡定了,黑着脸扛起女孩就走。“干嘛?”“去民政局领证,军婚在上,你休想嫁给别人。”
  • 假如不曾再见

    假如不曾再见

    本来毫不相干的三个人却因为命运的纠葛被安排到了同一所学校,究竟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捉弄?假如不曾再见,再也不见。
  • 山河落娇红

    山河落娇红

    【2013.7月上市,全国各大书店、当当网、淘宝网、卓越网等有售】:她一介平民,身份低微,一直以为平凡将是自己一生不变的标牌。然而,当朝宰相却让她的命运泛起涟漪,她,竟成了宰相的养女。锦绣无边,人生如棋,爱情是场游戏。她遇见他,春心萌动,但换来的却是冷颜以对与百般刁难。他说:“你若不是那人的女儿,我就选你当皇子妃。”春风一度,她黯然心动。浮华几载,一错再错,乱世红颜逐水流,是命?是爱?朝局诡谲多变,东宫纷争错综复杂,亲情、爱情纠葛难解。年轻的萧岿、萧灏、休休、天际等人在迷茫、嫉恨、冲动中艰难行走,直至付出昂贵的代价。当烽火四起,这世间恩怨情仇已致满心疮痍。她终于明白,自己终不过是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皇子,青梅竹马,究竟谁才是她的情感归处?而棋子的命运最终又能否摆脱他人的摆布?情已生,恨难解,且看连天烽火如何掀起滚滚红尘。
  • (完)皇上我错了续:老公,我错了!

    (完)皇上我错了续:老公,我错了!

    “呵…,输给宇文邕,我认了!可是你…你竟然和他做出这样的事!!!…”门开的霎那,落入他浅褐双眸的是凌乱的床帏与衣衫不整的两人,暧昧至极的相拥让他无法克制心底的撕痛。前世,他与这个女人生死绝恋,而今生,她竟与另一个男人弃爱而叛。“听我解释…你听我解释…”拉过散乱的衣衫,她无力地朝他转过的身扑去苦苦哀求,然而,他却并未止步。冰冰冷冷的话击碎了她一切的乞望:“借口!!…哈哈哈哈…”笑,凄迷在回廊中,千年的记忆若如音尘,弦断章终,总有它句号的那一日。今日,就是那一日么?…………【皇上,我错了!】视频地址:http://***.***/p48/v_OTE0NjQwNjk.html&pstyle=1http://***.***/p37/v_OTE1OTc0NjY.html?pstyle=1
  • 四王世界之碧浪滔天

    四王世界之碧浪滔天

    这是一部集解谜、探索、战争命运,爱情与友情的大型奇幻小说。
  • 神道天使

    神道天使

    “强者生存,强者为尊”。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一位千年不遇的绝世天才却要挑战这历史的发展规则——为弱者谋求生存的权利。一位行走于矛盾与神道之间的“天使”,为你揭晓和平答案。
  • 甜蜜恋人:我的完美老公

    甜蜜恋人:我的完美老公

    分手6年,他带着成功重新出现在她的世界中。她带着满腔热血站在他的面前:“阿念,我想再追你一次。”他用冷言冷语地告诉她:“你认为我会吃回头草?”当一切水落石出,他西装革履,手捧99朵玫瑰对着她单膝下跪:“丁恋小姐,可否给在下一次机会。”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傲娇,凭什么。”他却从身上拿出两本通红的结婚证:“凭我这个傲娇已经是你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