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袁老,《经济月刊》杂志提出以“探索新思路、寻求大智慧”为办刊宗旨,我们很想知道您的看法。
袁:首先,我对你们创办《经济月刊》表示由衷的祝贺!你们提出“探索新思路”的宗旨,非常深刻、及时。我只提一点建议,“新思路”要从“新文化”的角度加以升华。
记:请您说得具体一点。
袁:我认为,目前的改革开放也是一次新文化运动,像本世纪初“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一样。这两场运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具有革命的性质,都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不能“顺天应人”的旧风俗、旧习惯,都在创造着新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也是革命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多年来,我一直在殷殷企盼着,盼望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在经济理论、经济哲学的建设方面也有大的建树,以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我今年已八十有三,垂垂老矣。然而,廉颇老矣,尚能思考,也还在思考。
记:您的分析真可谓世纪的联想。
袁:20世纪确实是值得我们好好体味的。百年中国,起于辛亥、“五四”,及于方兴未艾的改革开放,从清王朝的暮鼓,到新时代的晨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东西太多了。如果说,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孕育了我们的党,那么,不妨说,20年的改革开放,除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外,最大的成果,是党的十五大,是它所确立的新的理论和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是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他们的魄力、朝气,他们带领人民继续沿着改革开放路线走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
十五大报告中关于“所有制的多种表现形式”的科学结论,给传统的生产关系的内涵予以极大的丰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光辉典范。这是真正的“新文化”。
记:显然,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哲学意义的。
袁:就经济学领域来说,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文件已给我们确立了方向,使我们具备了哲学理论的依据和指导。每一个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同志都应该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有这样的条件而感到幸运,也应该努力探索“新思路”,培育“新文化”。
记:说到“新文化”,就有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袁: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我以为需要特别注意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主宰泱泱五千年华夏文化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精神,诸如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隐忍顽强、淳朴勤勉等,在今天也是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抗洪救灾表彰会上的讲话中总结的三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两字。当然,传统文化中也有达观知命、世故老成、知足常乐等陈腐的东西。
中华文明在鸦片战争以前,两千多年来可以说真正是一枝独秀,有没有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有没有对外国产生过影响?其范围、程度如何?
此外,西方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历史及近代科学意义上的经济学出现以后,对我国的影响有多大?这些与我们自己的东西,在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三方面的比较,有无规律性、共同性的地方?我以为,这也是应该探索的。“新思路”、“新文化”离不开对历史的继承!推陈是为了出新!
记:我们将牢记您的这个要求。
袁:是寄希望于你们。相信你们会有大的作为。你们在经济新闻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既有新闻工作者的敏感、更多触及现实的条件和历史责任感,又有纯理论研究的功力、魄力,应该有大的建树。你们应该率先探索到新思路。你们的《经济月刊》,在探索“新思路”、构建“新文化”方面应该能够作出贡献。
记:这是我们的追求、努力方向。
袁: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本着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大胆探索,勇于在你们的工作中予以实践,“新思路”一定会探索到。我坚信这一点。我也真诚地相信,你们会把《经济月刊》办好,办成一份“探索新思路、寻求大智慧”的高品位的好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