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5000000114

第114章 附录五 袁宝华:赤臣谋国志不休

袁宝华,生于1916年,河南南召人,历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兼物资管理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经委主任,并曾兼任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他还是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创建者与主要领导人,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袁宝华文集》四卷、《袁宝华经济文集》、《袁宝华教育文集》、《袁宝华访谈文集》、《偷闲吟草》(诗集)等。

30岁:革命劬劳亦乐事,暇日把杯祝丰年

记者如约而至北京百万庄袁宝华的家中,秘书说,袁主任已早早地在客厅等候了。这位被同事、下属都以“宝华”相称的93岁老革命和蔼亲切。“你问什么?我答什么。”他说。言简意赅。

在几十年经济工作中,袁宝华就是靠这种认真与简洁,成为我国管理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是他的不懈努力,让我国企业拥有自主权,把中国名牌推向世界,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企业家精英人才。

“非一日之功。”袁宝华说。说起自己的革命经历,可以说由多个3年开始:入北大3年,在那里参加“一二·九”运动,入团入党;七七事变以后,他回到河南老家做了3年地下工作;后来,国民党点了他的名字,组织上把他撤到延安,在中央学校短暂学习后,调中央组织部工作3年;日本投降,他随大批干部去东北,任乾安县委书记等职,又干了3年地方工作;1949年调到东北工业部工作,3年后,他调任国家重工业部钢铁局副局长,从此开始从事国民经济的组织与领导工作。

袁宝华说:“1945年从延安到东北,我已经30岁了。3年地方工作,对我个人提高很明显。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因为我们把大批干部派到基层去。当时东北局派干部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群众通过斗争,得到了实际利益,特别是分到了土地,反过来支援你。乾安县人口不过10万,参军就有上千,没参军的就出担架、出人力支援前线。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培养了大批干部,因为外来干部毕竟还是少数,需要大量地方干部加入。我们不光是抓运动、抓斗争,还不忘抓生产,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把生产搞起来,群众有了饭吃,我们的政权就稳固了。”

这位北大才子不忘用诗情画意记录下当时情景:亲自动手渡难关,也为群众减负担。挈畚积肥踏春雪,驱车采薪入莽原。耕耘以时足自给。纺织惟勤宜偷闲。革命劬劳亦乐事,暇日把杯祝丰年。

50岁:此生以身许党,壮怀慷慨激情

袁宝华调入北京,是1952年随周恩来一起去苏联谈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援助项目后。“对我们来说,整个谈判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等于上了一个经济培训班。”袁宝华说。

不久,重工业部撤销,袁宝华任新成立的冶金部办公厅主任,后提做部长助理,天天下去了解情况,回来提出意见。袁宝华说:“1958年,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找我们谈这钢铁翻番的问题,钢铁大省的负责人都拍胸脯说可以。毛主席问到我,说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原来是搞计划的,现在搞生产。他说行不行?我琢磨了一下,说钢铁企业有一系列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能够落实了,能够推广了,翻番就有可能。毛主席很赞赏我的话。”

钢铁翻番一经报纸公布,冶金部的后院也在用土炉子炼钢。广西人在山沟里炼钢,炼出的都是渣子,冶金部有个副部长去那儿,人家问这些是不是铁,他认为不能给群众泼冷水,说这就是铁。袁宝华说,后来毛主席醒悟了,让陈云同志了解究竟能生产多少钢,最后把钢的指标压下来了。

袁宝华叹道:“3年‘大跃进’后,开始进行3年调整,让我们真正认识到生产科学化。不采取科学的态度,不采取科学的方法,不能真正完成任务,不能真正达到你的目标。”

1960年下半年袁宝华调到经委做副主任,抓物资管理工作。“文革”中,他“靠边站”。这时全国生产乱套了,周恩来找到物资部军管会主任,说:我现在急需用人,袁宝华我在延安就认识他,他的历史比较简单,学生出身,参加革命,你要把他解放出来。袁宝华说:“我被解放后,到新成立的生产组,组长是军代表,我是副组长。生产组名义由计委管,实际上是国务院直接领导,一共只有20多个人,基本一个人管一个部,因为各个部工作都停了。”

没有煤,电停了,铁路也断了,袁宝华都要去协调。整个“文革”期间,袁宝华就是生产上的“救火队长”,哪里有事,哪里都要他管。

“这几年工作之所以能够维持下来,一方面大家有这个需要,再就是国务院抓得紧,有时候是总理亲自抓,还有就是‘四人帮’,特别是上海需要我这个生产组,他们虽说有时候批评我,说我抓生产压革命,有时候还得支持我。”

当时全国企业乱七八糟,基本上没有管理,邓小平复出抓整顿,袁宝华借这个机会,搞了一套企业整顿的意见,很快就传达下去,企业开始有了好转。

年过半百,焦头烂额,但袁宝华一颗为党为国之心始终不渝。他在《西江月·斗室书怀》中写道:此生以身许党,壮怀慷慨激情。迅雷烈风自从容,四卷朝夕与共。放眼五洲云天,触目西山雪晴。无边思绪任汹涌,一片丹心如镜。

70岁:革命半世纪,未曾解征衣

改革开放初期,袁宝华到日本、美国、西欧考察。日本人说:“中国没有企业,也没有企业家,因为中国企业不是独立核算,不是自负盈亏。”这些话对袁宝华触动很大。他说:“过去我们企业只能算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的所有利润全都收到财政部去了,你要用一分钱都要向上面报告,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之前先念同志找我,提出来怎样把企业放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我就提了10条意见,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给大家讨论,得到大家赞成,财政部就根据这个意见,提出把利润留一部分给企业。这时候,赵紫阳在四川进行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用事实说明好处在哪里。”

企业有了自主权以后,中央又从立法上肯定了企业的改革。袁宝华说:“《企业法》是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的,我们用了10年,直到1988年才把它搞出来。现在看它远远不够了,可在当时,只有《企业法》才把企业推到市场当中去拼搏,去锻炼。所以改革开放30年,它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袁宝华坚持不懈的推动下,我国有了现代化的企业;他提出加强职工教育,企业得到发展;他发现企业家修养需要提高,随后我国培养出一大批现代化企业的企业家,培养了大批企业经营人才。

这一年,袁宝华正好70岁。他用《七十自勉》提醒自己:人生不满百,已得十之七。革命半世纪,未曾解征衣。思想勿离退,始终须如一。不信步履老,前程似朝曦。

正因为袁宝华在主持我国经济工作几十年中取得的成就,2005年,由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设立以他名字命名的“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用以表彰在管理创新中涌现的优秀人才。宝钢集团公司总经理谢企华、民营企业家常青树鲁冠球、茅台酒厂董事长季克良等一批优秀企业家榜上有名。

90岁:手脚要动,头脑要用;不要摔跤,不要感冒

“我离开一线是国家经委撤销,那一年我73岁。辞掉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那一年是84岁。”说起晚年生活,袁宝华说,“小平同志有很大功劳,是他取消了干部终身制,我们才能度过晚年平稳的生活。我的养生标准就是六个字:两坚持,两避免。”

“两坚持”就是手脚要动,头脑要用。袁宝华每天要出去散步。因为住在楼上,他每天爬楼梯不要人扶,自己能动手的事从不要别人帮助。每天两个钟头的读书看报时间都是固定的,国家发改委的简报,企业管理协会的文件,文献研究室的资料,外加15份报纸,18份杂志。

袁宝华说:“我自己订了3份杂志,《求是》、《新文学史料》、《书法》,我喜欢诗词,有6份诗词杂志。”袁宝华的记忆在老同事当中为人称道,青年时代记下的唐诗三百首,现在张口就能背出来。

“两避免”就是不要摔跤,不要感冒。袁宝华说:“人一老,骨头就疏松了,一摔跤就骨折,不能活动了,人的生命延续就成问题,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老人一感冒就是肺炎。只有坚持两条,避免两条,晚年生活才能平稳度过,有了好身体才能发挥余热。”

低调又平易近人袁宝华,生活简单,一日三餐都是家常便饭。早上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中午吃点肉,晚上喝点粥,一杯酸奶,也不服什么补品。袁宝华说:“我能吃能睡,体重70多公斤,体检时医生说不要再增加了,还得控制一下。”

袁宝华80岁寿辰时,作一首《八十述怀》,表达自己“垂暮犹存报国心”,许多老友都以诗唱和庆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也和诗一首:奉天初识韩荆州,亦师亦友五十秋。廉颇跨鞍情未老,赤臣谋国志不休。忠诚练达功绩著,公正廉明口碑留。我学袁公高格调,无愧于心复何求。

在东北工业部时,朱镕基曾是袁宝华的部下。对老首长如此评价,袁宝华的人格魅力,尽如诗言。

同类推荐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学与教的变革

    学与教的变革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内容涉及作者多年来结合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探索的主题,主要有脑科学指导下的教学原理,珠心算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小班化教学,成功智力理论的应用,教育叙事的方法崛起。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未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热门推荐
  •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都市彪悍大龄剩女一心只想找个英俊多金还宠妻如命的好老公,无奈二十九岁过去了,依旧孑然一身。一朝穿成古代神力小萝利,没有相公不要紧,满地都是无人要的小萝卜头,捡几个回来养。某人过着种田养家奔小康的美梦,却实际上是带着一群孩子,艰难度日。数着身后的一二三四五个小萝卜头某人头疼的想,什么时候相公才长大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转九歌:绝色魔王狠狠爱

    凤转九歌:绝色魔王狠狠爱

    九歌,九歌。网络版:她是废柴一枚,受尽欺凌。她是特工一个,杀伐果断。当她变成她。废柴各种逆天叼,打怪升级,各种boss,神兽小弟都朝它涌过来吧!却不想,被一只腹黑妖孽缠上,从此……文艺版:同样的起点,我生来黑暗,你却天生光明。同样的名字,截然不同的命运。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我要上,地狱我也要你陪我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仙神之界

    仙神之界

    一声吼轰天灭地,一枝叶便可横扫千军。唐东重生到这个妖兽众族并立,满腔热血毅然立誓要在这世界闯荡出一番惊天动地之事…然而圣院考核,他却连一点儿灵气都没!
  • 黄土悲歌

    黄土悲歌

    被村民们称之为“魔王”的王天奎回村了。接着,村里接连发生怪事,更加印证了村民们对王天奎的看法。王天奎并不吃素,他选择以牙还牙的方式和村民们对抗。当“双水村”的人醉心于和王天奎对抗之际,村外却发生着翻天的变化。改革之风吹遍大江南北,村里的青年到外面闯荡,几年后,当他们回村并试图按自己的理想改变村庄时,结果却是另一种情况。
  • 神临都城

    神临都城

    救世主,真无聊,什么灿烂辉煌,都是个屁,苏辉只想平凡一点,都市之中一个普通的人……无视他的存在可以,但不能把他的平凡看成平庸;装逼可以,但不能在他的眼前晃来晃去,这是作死;追女人也可以,但千万不能追他的女人,爱,他极小心眼儿...“老婆,告诉他我以前干啥的。”“卖猪肉的。”“专业点,古代把这个职业叫什么?”“屠夫”“对,屠夫,老子仗贱江湖多年,还没人敢骑到老子的头上,泡我的女人,找死啊!”
  • 萌青梅傲竹马:墨总的宝贝娇妻

    萌青梅傲竹马:墨总的宝贝娇妻

    他和她相差三岁,但是性别却相差十万八千里。他,性格孤傲。她呆萌可爱。当孤傲的他抱起呆萌的她时,一切即将改变………“墨哥哥,你要陪我玩”“好”“墨哥哥,你要帮我写作业”“翎儿,自己的作业自己写哦”“墨哥哥~”“好吧”“我就知道墨哥哥是最好的”………………“呜呜呜”“翎儿,谁欺负你啦”“你,你,就是你”“我,我欺负谁,也不会欺负我老婆啊!”“就是你欺负我”“老公欺负你,求原谅!”“恩,我要…我要……”“好”瞬间抱起。“啊啊啊,不是这个”“好了老婆,我知道的,乖哦”……………………作者羞羞哒。。。。。【本文绝对宠文】
  • 剑气狂荡

    剑气狂荡

    一次奇遇,少年实力散失。重新修炼,却开始发现他竟是人兽结合的人造体。剑道之中,少年将如何成长……想知道异界的剑气与剑道是如何繁衍发展么?想知道人造之体是如何修炼么?请进入……七级剑道:剑者,剑士,剑客,剑仙,剑圣,剑灵,剑神,(破剑重生)。
  • 混沌之择

    混沌之择

    万古之初,洪荒繁荣,混沌降世,侵吞万物。众位大能联手封印,却依旧被七个化身逃出,成为日后可能的隐患。抉择在他们的手中。
  • 炉石传说之我为传说

    炉石传说之我为传说

    当炉石传说风靡整个世界,身为世界顶尖的你又将在世界中激起怎样的波澜?当周围的家人,朋友,同学都在炉石中开辟自己的传说,逝去的王者又该何去何从?曾经封神的玩家,如今也仅是周围人嘲笑的对象。心何时复燃,怒火何时再次席卷世界?哪天能够再次喊出:在炉石中,我就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