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5000000112

第112章 附录三 两袖清风 袁宝华

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同志嘱我说:你去写写袁宝华同志。作为老干部,他两袖清风,值得一写。冯健同志的语气肯定,听得出来,他很动情。

打电话去联系,原来在袁宝华身边工作的几位秘书都愿意谈谈。

这是令人难忘的采访。作为记者,我觉得无须再作什么“笔底生花”的加工,如实记录,已足见风范。

朱仁学同志说:

我觉得,宝华同志不仅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所有中青年干部学习的榜样。他要求自己历来十分严格……(朱仁学的话刚刚开了个头,便激动得说不下去了。)

宝华同志从来不愿意宣传自己,并要求我们不要宣传他。我是这么做的。前任秘书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要先申明一下,如果我现在还在宝华同志身边工作,或者他还在“一线”,我都不能接受采访而只能婉言谢绝。现在,宝华同志已经从一线退下来了,我也有一段时间没在他身边工作了,所以我很愿意说说。

宝华同志的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是非常、非常突出的。

宝华同志过去一直担负领导工作,并且是在掌握实权的经济部门做主要领导。他担任过物资部部长,国家计委、经委副主任,国家经委主任等职。经他手审批的建设经费和建设物资难以计数,但从我和他的接触来看,他从来没有为自己、为亲属、为老家,谋取过一丝一毫的私利。这在经委、计委、物资部是有口皆碑的。

我还没到宝华同志身边工作时,就听说他严于律己。好像是1980年,委里评选优秀党员,无记名投票,我印象中,宝华同志是以很高的票数当选的。到了他身边,更感到他是名不虚传。

各地、各部门到北京部里,到计委、经委办事的人太多了。认识的也罢,不认识的也罢;老战友也罢,老家来人也罢,该办的事,他要求我们一定要办好、快办。不该办或者一时条件不具备而不能办的,他也要我们向地方的同志讲清楚。任何人送的任何东西,他是一概不收的。有时,来的同志很熟,说:就是一点茶叶,宝华同志不收,你们留下招待客人吧。我们怎么能收呢?我们在宝华同志身边工作,他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做秘书的,只有维护宝华同志的声誉,怎么能给他脸上抹黑呢?

宝华同志在一线工作时,在电台、报纸、杂志上发表过许许多多的文章和谈话。这些文章、谈话,有的是他自己起草的;有的是他谈思想,我们帮他起草,最后由他审定的。有时,应一些地区、部门的再三请求,宝华同志也就企业管理、职工教育等等由他主管的工作给地方的同志题过词,因此常能收到稿费。对这些稿费,宝华同志分文不取,或转交提供材料的同志,或交了党费。我在宝华那里工作时是这样做了,作为规矩,又交代给后任的秘书。宝华同志这样做,却从来没有讲过。我今天讲,大概是第一次向新闻界披露吧。

我可以负责地讲,在我当秘书的那段时间里,我没有代宝华同志收受过半点东西。现在想想,最多是我用他的稿费买过几次宣纸,那也是因为别人请他题字,他又不让我们朝别人要纸,我去买过一些。

国家正式宴会,他是去的;如果你专门要在北京请他,他绝不会去。宝华同志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件事:抗美援朝时,他在东北工业部任秘书长。一次,东北工业部部长王鹤寿同志到鸭绿江边检查工作,宝华同志正好陪着。到了江边某地,地方的同志摆了一桌酒。鹤寿同志一只脚迈进门,另一只脚还在门外,就看见了这桌饭。宝华同志告诉我们说:鹤寿同志的脸立刻就拉了下来,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我再给你讲这么一件事,那是我随宝华同志去东北。一位地方领导和宝华同志是老战友,因此第一顿饭稍微丰盛点,摆了两桌。这位领导是带着老伴一起来的,他还带了一个小提包。他们是老战友,他也知道宝华同志的脾气。开饭前,这位领导同志从小包里拿出两瓶酒,说:“宝华啊,我和你嫂子(他比袁宝华年纪大,战争年代还曾经是宝华同志的上级)今天从家里带来了酒,不是公家的,来,咱们喝点儿。”宝华同志没吭声,我们谁也没敢吭声,酒就这么摆在了桌上。可宝华同志还是不喝,他说:“好,好,××同志请客,请大家喝,反正我不喝,来,你们喝。”说着,把两瓶酒拿到了我们这几位工作人员的桌上。结果,那顿饭宝华同志没喝,我们这桌也没一人好意思喝。

可以讲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我跟宝华同志这些年,各省的同志都知道宝华同志有这么个规矩,只要他来,饭就要简单,酒就干脆别上。当然,宝华同志这样做,又是很讲究方法的。他并不是生硬地拒绝,也不会把人家骂一顿。他是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是身体力行。

还有他的老伴朱傲石同志,是1949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要求自己也很严格。我记得是1980年初,他老伴做了一次大手术。手术后,医生认为病情仍然需要继续观察、诊治,因此,宝华同志的老伴每月要到医院去一次。他们家住在复兴门,他老伴的合同医院是友谊医院。我不能说她一次也没坐过宝华同志的车,但十有九回,他老伴是自己坐公共汽车去。如果不是夏天遇到大雨,冬天遇到大雪,她是绝不用宝华同志的车的。她说:车是国家分配给宝华同志用的,是他的工作专车。我和孩子们没有这个权利坐。

齐鸣秋同志说:

我在宝华同志身边6年,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人格力量。

宝华同志常常讲,作为共产党人,就要有不随波逐流,不庸俗化的抗潮流精神。伸手要“官”,一切向“钱”看,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等等一切庸俗的“潮流”,都和宝华同志无缘。用陶铸同志的一句诗形容宝华同志最合适:心底无私天地宽。

对工作、对同志,他是极端的热忱。宝华同志工作效率很高,从来不压文件。要求我们的是两句话:今日事,今日毕(完成);明日事,今日计(计划)。在一线时,找他的人很多,他嘱咐我们说:退下来的和在“一线”的,先安排见退下来的;老同志和年轻同志,先见老同志;北京的和外地的,先安排见外地的。特别是外地企业的同志要见他,他总让我们尽快安排见。他说,外地的同志大老远地来北京,到你中央机关来,一定有急事,千万不能怠慢人家。直到今天,他还坚持每月请一些厂长(经理)来座谈,直接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所以,现在宝华同志给中央呈送调查报告,听说中央负责同志仍然认真批阅。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资格老,更重要的是因为宝华同志的调查深入,分析精辟。

他在任时也罢,退下来也罢,只要是他认识的人病了,只要他知道了消息,他一定会抽空去探望。我陪着他不知道看望了多少人。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后,得知人大函授分校的一位老师病了,他抽空去看,那位老师非常感动。

宝华同志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1935年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48岁时出任国家物资部部长。他知识渊博,工作繁忙,但他还是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即使是地方的小企业来谈,他也同样听得有滋有味。有一次我们急着到天津开会,没有软座,他就这么乘硬座走的。坐在硬座车厢里,他还是捧着书在看。

1988年5月,宝华退下来的通知一宣布,他立即腾出了自己的办公室,并到委里的新领导那里去报到,表示自己支持新领导的工作。所以,宝华退下来后,有时我还会到有关局去帮助他要一些材料。不管到哪个局,人家都非常热情,说:齐秘书,宝华同志是我们尊敬的老领导。你放心,宝华同志要,我们尽快给准备好送去。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宝华同志的人格力量。

我们和他一起出去时,从来不走在他前面——你说他年事渐高,想帮他在前面开开“道”,他坚决不同意。他说:我们要走路,人家也要走路。我们可没这个权利让人家给我们让路。出差在火车上吃饭,他也常常会提醒我们:给没给人家饭钱?吃完饭不给钱,他是绝对不允许的。有时出差,地方的同志会安排警车开路。宝华同志也非常反感,总是想办法让地方的同志不要这样做。他并不一定直接批评你,常常是在闲谈中让对方悟出他很反感这种做法。例如他会说:招摇过市,群众会不会很反感啊?菜上得这么多,是不是太浪费呀?

讲到稿费,我也经手过。我去他家送文件时,看看他家的家具除了公家配备的沙发和书橱,其他的都很简单。我想,老主任清苦了一辈子,还把稿费交了党费,总觉得应该给他攒点钱。文章稿费,他总是想办法分交有关同志,题词以及他自己写稿的稿费,不能再转给别人了吧,于是我悄悄给他存了起来。存到3000多元时,我要调走,就拉个清单给他。宝华同志立即作了分配:人大吴玉章基金会1000元;企业管理基金会1000元;党费1000元……结果他自己还是一分也没要。

这些年,社会上送礼的风气较浓。有一次,来办事的人趁我离开房间,把一些礼品留在屋里没打招呼就走了。等我回来看他们已经走了,退又挺麻烦,于是想省点事不退了。看看那东西宝华同志可能用得上,就让司机开车给他悄悄送回家。没想到,第二天宝华同志上班时又把礼品拿了回来。他没有生硬地批评我,而是说:企业现在日子也不好过,他们花点钱也不容易。你还是想办法找到他们,表示感谢,东西给人家退回去。

隔了些日子他又对我说:那种吃企业的风气最不好。

有这么一回,我以后再也不敢代他收受一丁点礼品了。除了老家来人送点小米、干菜,他是一切礼品不收的。我在他身边工作时没遇到过一次塞“信封”的。我想,一些人知道宝华同志这么正派,也就不动这种念头了,如果送来“信封”,肯定要碰钉子。

1991年,他回到阔别50多年的家乡河南南召县。事前,他没给省里打电话,南阳地委书记和专员知道后,都赶到南召,说:宝华同志几十年没有回来,这次回来我们不知道,没能来接一接,不好意思。宝华同志说:我是闲人,这次回乡是私事,你们的工作都很忙,千万不要陪我。宝华同志在返乡之前就嘱咐我,一定要告诉家乡领导,他出差有约法五章:不准多人接送;不坐小车;不开迎接大会;不设宴招待;不准送礼。

宝华同志是个极重感情的人,但他又是个要求自己极严的人。他一直没有回乡,一是过去他工作太繁忙,二是他在国家经济综合部门担任领导,主管生产协调和调度,回乡肯定会遇到难以回避的问题。1991年回去时他已75岁,虽然他已从一线退了下来,但还担任着中顾委委员、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等职。封建社会有“衣锦还乡”之说,宝华同志回乡,却连小汽车也不肯坐。

韩家增同志说:

我在宝华同志身边工作时,社会上请客送礼的风气还没像现在这样严重。那时,宝华同志要求自己也非常严格。他是主管全国生产的领导,来找他的大小企业的领导太多了。他管的就是生产物资和生产调度,如果要求自己不严,想借机为个人捞点好处,应该讲是有条件的,但是宝华同志没有利用职权去谋取过一点一滴的私利。他总是协助、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想办法联系有关部门,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大小企业拿上东西跑到北京来送礼,过去很少见。我只记得有一次他的一位老战友的孩子到北京来找他,想请他帮忙,带来不少礼品。东西是直接送到宝华同志家里的,但宝华同志还是不要,又嘱咐我把礼品全退了回去。

宝华同志除了参加国宴,其他的宴请是不参加的。我常常随同他出差,接风、饯行、陪餐等等,都是很少很少的。每逢外出,他总要嘱咐我们,先和地方的同志打个招呼,吃饭一定要简单。吃完饭,总要问我是不是结清了账。参观考察企业,他也有交代:一是不准收礼,二是不准买便宜货。

“文革”结束后,宝华同志出国考察的机会很多,我也常常跟着。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士等国,他都去过。那时有些人出国回来,大包小包要带一堆,宝华同志从来都是简简单单,顶多用零花钱给小孙子买点小玩意儿。无论在国内、在国外,他都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收到礼品,回来之后一定交公。我在他身边多年,随他出国多次,他从来没有带回过一个“大件”。

记得一次到日本,接待单位要送给代表团每人一个大彩电,但宝华同志坚决不同意,结果,代表团里当然是谁也不能拿。

三位秘书还讲到宝华同志的其他许多感人事迹,限于篇幅,未能一一转述。但我想用一副联语来表述听后的感受:两袖清风,从不曾求田问舍;一生心血,尽付与建国兴邦。

同类推荐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说社会,下篇说文明。全书选编的篇目既能够很好地体现胡适思想,又照顾到了大范围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入大量图片,对于《社会与文明》内容上的无形扩展,以及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增加,具有很大的作用。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未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热门推荐
  • 狠妃倾城:王爷,请下榻

    狠妃倾城:王爷,请下榻

    一朝穿越,却在婚床上被喜烛破身!更苦逼的是,渣男白莲齐上阵,虐她身虐她心,还妄想把她做成药人给白莲花解毒。妈蛋,老虎不发威,真当老娘是病猫了!治渣男,虐白莲,步步为营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是……这夜夜爬床压上身的王爷是个什么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活,其实无非就是这样

    生活,其实无非就是这样

    随笔一写,生活感悟,写的肯定不好,望各位读者多多见谅!!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上六年级的孩子是怎样看待周围的事,人,和物的。
  • 五步思维

    五步思维

    自我管理五步思维是我近十年学习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成果。它关注个人自身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立足于思维的变换和运用,主要服务于15岁-35岁人群。它能把你自己塑造的有深度、有内涵、有竞争力,能让你拥有更多的自由,并掌控你自己的未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资金来源,并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同时有更充裕的时间和家人交流以融洽感情和睦家庭。
  • 余生有你不可负

    余生有你不可负

    上学的时候,乔念是文科生,莫晨是理科生上课的时候,乔念是中文系学生,莫晨是数学系教授大学上完之后,乔念是中文系职场小菜鸟,而莫晨却依旧是老谋深算数学系教授。……回家后,当菜鸟遇上老鸟,到底谁更胜一筹?在莫晨第n次被赶下床后,莫晨终于明白,是老鸟输了……
  • 君已寝,夜已深

    君已寝,夜已深

    千笙回到千万年前再爱。为自己的儿子找后爹~“女人,你招惹到我了,还想跑!”某男黑着脸,看着某个扒了他衣服的女人,“呵呵,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嘛!我只是想看看你肩膀上有没有胎记啦!”“哦~结果呢!”“谁知道真有!”某女小声嘀咕道,“那竟然看到了,你是不是该补偿一下我呢!”“唔!”还没来得及反驳,某女就被某男拆入腹中。“爹娘在干嘛呢!”某宝趴在门上问道,另一宝黑黑着脸捂住她的耳朵“人家在造人!”
  • 拐个少爷做老公

    拐个少爷做老公

    一部揪人心弦异国恋。一部曲折离奇的爱情传奇。经历挫折之后终于等到了那一句“我们结婚吧”,总
  • 轩辕龙闯都市

    轩辕龙闯都市

    太子党是什么?在我眼里就是一群小屁孩。世家是什么?在我的眼里就是个符号。世界前十的企业是什么?那都是我的子公司。你问我是谁?你看看就知道了......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那一场盛世风云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康熙大帝玄烨更成为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一书为纪连海、邓荣栋合著,前者曾登上百家讲坛且以讲清朝历史而著称,后者则是草根说史新秀,专攻明清历史;强强联手,以康熙的一生为线索,讲述康熙一朝的种种风云变幻,探寻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以独特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评说那些如雷贯耳名字的功与过。
  • 镇杀天下

    镇杀天下

    任你草根变凤凰,我也依然不惧任你天资超等,我也统统镇杀!看我杨影以杀入神,以武称帝!
  • 恋爱契约:笨丫头误入校草心

    恋爱契约:笨丫头误入校草心

    第一次见面,墨白骂她是土鳖妹,楚樱雪“夸”他是妖孽。第二次见面,她就刮坏了他的车,成为了他四年的契约女友。一次偶然让他对楚樱雪的态度转变。一次又一次的不经意,玩笑,是上帝的安排还是爱神的指引?一次意外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楚樱雪失踪,墨白找到她,并且满足了白潇清的愿望。把她领回家交差,秦念担心她再次逃跑便让他们订婚。她认为自己后期能逃,没想到意外让他们的四年演变成终身!但世事难料,楚樱雪被绑架,她替她挡刀,还为她割破血管救她,装成想为难她的样子,其实她只是想默默的保护她啊!某天腹黑的墨白把呆萌的楚樱雪引进狼窝吃干抹,还装成吃亏的样子!身边的人儿都成双了,为什么你还是孤单一人呢?我还要守护她啊……